第45章 早飯
“喂!我不是在叫你啊!”于小寒被舔得咯咯直笑, 她的手怎麽動都不能繞得過大黑。
而大黑看于小寒在笑,還以為在跟它玩捉迷藏的游戲,鑽來鑽去的活動開了。
而這個時候姜夔也喊了聲大黑, 大黑立馬就扭頭過去了, 眼巴巴的瞅着姜夔,好像在用眼神來問:啥?啥玩意?
于小寒見大黑被他倆人來回叫名字,好像要被叫迷糊了似的,又笑起來了。
這邊兒兩人在逗弄大黑, 另一邊兒山上。
李景山自小勤學苦練, 只是偏偏好像沒有多少天賦似的,一直半吊子, 比同齡人差了點兒,碰上姜夔時是他最低落的時候,偏姜夔就好像是他的機遇一樣, 給了他突破的機會。
明知自己不是個天賦型選手, 李景山只能加倍的努力,不能給師傅丢臉。
今早五點不到,他就起床了, 站在院子裏練基本功,他練功自是不懼寒暑的,風霜雨雪也不曾使他懈怠,所以胖嬸兒早上起來幹了農活兒, 來他們家後院時, 正看到李景山在雨地裏紮馬步。
雨水豆大的砸在他身上,也不知道站了多久, 衣服頭發都濕淋淋的,胖嬸兒怕他淋雨生病, 扯着他要他進屋裏去,卻根本扯不動他。
這家夥身上的衣服被雨淋得貼在身上,顯出他健壯的身子,再加上他紮馬步時面無表情,雙目露着兇光,胖嬸兒也有點怕。
早上做早飯的時候,胖嬸兒還專門多做了好多,也貼了不少的餅子,村子裏是沒有早上吃葷腥兒的習慣的,只給他煮了十來個雞蛋。
等到李景山收功時,渾身內勁一震,身上濕淋淋的衣服上居然被甩出了不少的水珠子,可到底功夫不到家,幸好車裏有備用穿的衣服。
胖嬸兒是有打算做成農家樂的,半個月前也剛給後院收拾好了,專門騰出來給客人當客房用,還分出來三間貴賓房,都是帶獨衛的,可以洗漱用。
胖嬸兒也帶了小心眼兒,她看着姜夔就不像是缺錢的人,直接就把李景山領到了貴賓房裏門面住,還是新收拾好的,一次都沒住過人呢。
李景山也是從小硬板床的睡,昨晚睡了一晚上的軟床,感覺自己渾身都不是自己的了,直到今早練了功,渾身的肌肉骨肉才規整。
康老五今早見媳婦兒煮這麽大一鍋子的飯還納悶兒,聽了胖嬸兒說的昨晚的事兒,心裏面也琢磨開了。
Advertisement
“我小時候也聽老輩兒人說過,抗戰的時候确實有人吃過整頭羊,好家夥,槍子兒都打不住他!厲害着呢!”
“真的?那……那李景山是不是就是那種人?練武功的?”
“不好說,看飯量這麽大,剛才你不是說他在紮馬步?我看像!”
“噫!那小姜得多金貴?”胖嬸兒已經完全把李景山當成姜夔的保镖了,至于他嘴裏喊的師傅,胖嬸兒已經完全自動過濾了。
開玩笑呢,人家小姜長得文氣氣的,吃飯飯量也正常,看着就不像是李景山這樣的大塊頭,怎麽可能會武功?
這邊兩夫妻嘁嘁喳喳的說着小話,李景山也收拾好自己的東西了,他還沒走到廚房,就聽到了裏面兩人說的話,不過聽到了也不在意,在他心目中,他師傅就是金貴!
見李景山推門進來了,正說着小話的兩人都是一驚。
“呀!好啦……正好,飯也好了。”胖嬸兒尴尬笑笑,招呼道:“走走走,老黑五你們去上屋坐,我馬上就端着飯去。”
“不用!我力氣大,幫着你們多拿點兒東西,下着雨呢,來回不方便。”說着,李景山就搓搓手,端了飯鍋,一邊兒手拿飯碗,一邊兒手拿筷子的。
胖嬸兒是專門為他煮了一鍋子的稀飯的,還怕他吃不飽,熬得稠乎乎的,上面還有蒸籠裏面還有十幾個雞蛋,以及剛開始那鍋的十個鍋貼,那一鍋的分量十來斤是不在話下的。
可李景山卻是輕輕松松的一邊兒三根指頭就端起來了,騰出來的手指還能扒着碗筷。
康老五看了也是目瞪口呆,等他走出廚房來了,才嘆道:“力氣這麽大啊!”
胖嬸兒白了他一眼:“想想他得吃多少?”這麽一想,胖嬸兒就為糧食肉疼,山區裏面種地沒辦法機械化,都是自己手動耕種收割的。
等到吃飯的時候,康老五是徹底見識到了,第一次知道還有人飯量這麽大的。其實要是擱在現代的網絡上,也算不了什麽,各種吃播都厲害着呢,李景山這樣的其實也引不了多少人眼。
主要是康老五他們兩夫妻不上網啊!根本不知道平時還有多少普通人仗着胃口大,單挑多少多少斤的大白飯的,再加上李景山練功确實消耗了不少體力,看着飯多呼哧呼哧吃得痛快。
胖嬸兒今天貼了兩次鍋貼,一共二十個餅子,她和老黑五各吃一個,又吃了一個雞蛋,一碗粥,剩下的都進了李景山的肚子裏面。
現在,兩夫妻已經快把李景山當成武林高手了,眼看着他都好像是在仰視。
李景山遲鈍,自己吃得歡快,根本就沒注意到他們兩人,等吃完了才發現他們兩人越看越過分了,直接雙眼直勾勾的盯着他。
“咋了?”李景山撓頭,不明白:“是不是我把飯都吃完了,你們不夠吃?”
“沒沒沒!”胖嬸兒連忙擺手,康老五也同樣表态。
吃完飯胖嬸兒洗碗刷鍋,另一邊兒康老五還特別好奇武功的事兒,纏着李景山問,李景山也是非常把他師傅說的話貫徹到底,堅持一個字兒都不漏!
等胖嬸兒洗碗刷鍋完了回來,他立馬就站起來了:“我要去山下去看看師傅,你們去不?”
胖嬸兒心裏面惦記着于小寒說的酸筍的事兒,趕緊點頭,倒是康老五下雨天腰疼的毛病犯了,不想動彈,就想賴家裏看電視,胖嬸兒耳提面命的讓他動彈動彈,幹幹家務活,他也只是敷衍點頭,等兩人一走,就抱了一個薄被子躺沙發上看電視。
這邊兒,于小寒他們正在攤煎餅。
于小寒一開始是想着等着她背一會兒書趁着休息的時候把粥煮上,等早上的早讀完畢之後,粥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再稍微炒點菜,就行了。
結果沒想到今早背書效率太高,也太專注了,完全忘了煮粥這回事兒了,等早讀結束後才突然想起來,趕緊把粥給煮上。
姜夔見她着急的模樣,也是估摸出來是怎麽回事,直道:“別着急,反正下着雨,什麽都做不了,晚點兒吃飯也沒所謂。”
于小寒還是不好意思,要是她提前把鍋裏煮上飯,正好七點半吃飯時候鍋裏的粥已經焖得軟爛了,可現在已經七點鐘了,要是好好煮粥,得好一會兒,要是煮快點粥也不好吃。
不過聽了姜夔的話,于小寒也慢慢不着急了,對啊,反正已經到這個點兒上了,總得吃晚飯的,要是再吃得不好,更委屈人。
這麽想着,于小寒也不着急了,問了姜夔想吃什麽飯,姜夔也不挑,只說了撿你拿手的做。
姜夔這話說的巧,撿拿手的做,肯定是做得好吃才拿手的,到時候再誇好吃就順理成章了,更何況早餐向來都是以輕快簡便好做為主題的,農村裏面更是這樣,再複雜的飯,能複雜到那裏去?
聽姜夔說不挑,于小寒也撿了個好做的來,煮了一鍋稀飯,準備再攤幾張煎餅,做時還害怕李景山來,專門多放了不少的面粉。
姜夔在一邊看着,趕緊喊停:“哪有攤煎餅還用這麽多面的?你做得再好吃,我飯量可沒有這麽大。”
“萬一景山待會兒下來了呢?”說了一晚上的話後,于小寒也跟着姜夔一起喊李景山了,她自己都沒意識到。
“你覺得你嬸兒會餓着他?”姜夔反問。
于小寒想想胖嬸兒确實也不是這種刻薄人,她雖然小處有點兒小氣愛計較,但對外人向來是大方的。
這樣想着,于小寒也停下了手上面瓢,又進去拿雞蛋,昨晚胖嬸兒來時也拿了不少的雞蛋,都是極新鮮的,摸着就不一樣。
這邊兒于小寒撒手面盆,姜夔就接手了,剛好于小寒圖省事兒也端了一碗水過來準備直接在上面和面,沒想到等她拿了雞蛋出來時,姜夔已經在和面了。
“怎麽當你動手了?”于小寒也不好意思,忙想奪過來,卻被姜夔躲了。
“你手上拿雞蛋了,雞蛋上面有細菌,我來和面吧,你把雞蛋磕盆裏,去洗洗手。”姜夔道。
于小寒一看姜夔和的面好像還不錯的樣子,懂得先把面和成一整個面團,再慢慢加水的,肯定也是會做飯的人,當時也放下了心,磕了五個雞蛋就出去洗手了。
其實一般人做飯時摸了雞蛋都沒有洗手的習慣的,于小寒也是這樣,不過姜夔這樣說了,有細菌,她居然也就很聽話的去洗手了,根本就沒想什麽。
等于小寒回來時,姜夔已經和好面糊了,金黃金黃的面糊,一點兒疙瘩都沒有,這樣的速度和質量,讓于小寒不住的感嘆:不愧是練武的人,力氣就是大!
要是讓姜夔知道于小寒心裏面想的話的,肯定要白她一眼的:合着在你心中習武就是攢力氣的?
不過于小寒沒說出來,姜夔也不會有機會說出。
雞蛋煎餅裏面是加了小碎蔥花才好吃的,于小寒又去後院摘了一把小蔥,摘的時候她就發現了,自家的蔥雖然沒張個頭兒,但蔥兒好像真不賴。
摘的時候嗆人呢!
要知道,一般來說,地裏的蔬菜最怕下雨,一下雨,雨水就把蔬菜原有的味道給沖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吃起來味道就寡淡了,等天晴了菜還特別容易壞。
今年夏天雨水集中,很多菜農都賠本兒了,特別是其他鎮上,于小寒在學校都聽說了,有一戶承包了萬畝的地種花生的,結果那邊兒一直連陰雨,地裏的花生都泡出芽了。
那人是貸款種的地,結果一下子臨到收貨時遇到這樣的事,一下子就懵了,喝了農藥就要自殺,結果被救下來了,現在人還在醫院躺着。
于小寒摘了兩棵蔥後,又見南瓜長得不錯,摘了拿回去,偏偏這南瓜長得賊大,她廢了好大的勁兒才弄回去,身上也沾了不少的泥土,不過幸好她穿着圍裙。
圍裙是當時買味精時送的,帶了點兒防水布料,泥一擦就掉,也不用洗,只是這樣的布料夏天圍着熱,于小寒也是剛翻出來的,現在冬天用正好,還防水的。
于小寒拿着南瓜跟小蔥到廚房時,眼看着姜夔也要掙紮着下來,她忙把手上的東西放地上,飛奔着就上去了:“你在屋裏看電視就好,別下來了,下着雨呢,別弄你傷口上了。”
“沒事兒,你去做菜,我攤煎餅,早飯做得快。”姜夔堅持。
“你就在這裏坐着吧!你也說了,不圖快那一會兒!”說着,于小寒就拉着姜夔回了上屋,将他摁回凳子上,又道:“你先看電視,攤煎餅這事兒我從小幫我媽攤,會得很呢!”
說着,又把電視打開了,把遙控器塞姜夔手裏,又強調了一遍,要他坐這裏安安生生看電視的。
見姜夔不再堅持,于小寒才放了心,端着面盆子往廚房那邊走。
這會兒雨下得更小一些了,細細密密的,于小寒也嫌麻煩不打傘了,直接就跑着沖去了廚房。
結果她正切着小蔥呢,姜夔就打着傘進來了,于小寒一回頭見他,剛張嘴,就見他癟着嘴,道:“今早早間新聞不是之前那個女主持人,他長得太帥了,我不樂意看他!”
明明是借口,姜夔還裝得特別像,自己還委屈巴巴的模樣,于小寒瞧着也樂了,但是一想到他腿上的傷口,正崩起臉要說他,只聽他又道:
“山裏就是空氣清新,來了這裏我好像自己的腿都好很多了!”說着,他還證明似的,不用拐杖走了兩步路。
于小寒看着他歪歪扭扭的走路的模樣,實在是不忍心,可他都來這裏了,也不好再攆他回去,只好努力繃着臉:“那你也別亂動,萬一只是剛剛長好呢?你一動再歪咯!”
“哪有你這樣咒人的?”姜夔笑嘻嘻的走過來,接了她手上的菜刀。
于小寒看他走路的樣子雖然有點歪,但步子好歹能邁出來了,比昨天第一次見他的時候,下車都要李景山小心翼翼的搬動腿時好多了。
這主要是出自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姜夔他本身自己恢複能力就快,另一方面也是她昨晚想着好好招待客人,做的飯菜當中都加了靈泉水的,而且還比她平時做飯時用量更大一點。
姜夔是察覺不到靈泉水的,但是他昨晚明顯就感覺他的身體機能恢複速度在加快,這更加肯定了他心中的想法。
于小寒只好把手上的菜刀讓出來了,去一邊兒去弄南瓜,要說起來,這次長得南瓜打眼一看就是好的,黃燦燦的,切開裏面肉也是直接生着聞就聞到了一股子香甜的味兒。
“可惜了,現在下着雨,要不然出去摘點兒花椒葉子炒南瓜,炒出來的肯定更好吃!”于小寒道。
這邊兒,姜夔咄咄咄的,三下五除二就把剩下的一半兒小蔥給剁碎了,順口跟着道:“南瓜用花椒葉子炒着好吃?之前沒聽說過。”
如果這時李景山來了肯定要插一句了:師傅你忘了東三門家炒南瓜就特別愛放花椒葉?
不過現在他不在,沒人拆穿姜夔,于小寒還當是他真沒遇到過,便細細的說:“其實花椒葉子也特別有味兒的,麻麻的,比花椒都好,只是不好保存,要是葉子曬幹了其實味道也掉得差不多了,也就是新鮮的最好下菜。”
姜夔笑眯眯的聽着,一邊攪拌面糊,一邊道:“那等雨晴了麻煩你給我再炒一次嘗嘗,指不定又是你們這裏的吃法呢。”
于小寒順口就答應了,她切了一部分南瓜下來,又削了皮,黃橙橙的肉質看着就仿佛能讓人想象出來它炒完出來面甜的口感。
她心裏邊也是可惜,可惜今早是雨天,門外隔壁家的花椒樹可沒澆靈泉水,昨晚又下了一夜的雨,花椒葉子被雨水沖了這麽久,味道肯定散了不少,要是現在去摘丢鍋裏炒,也炒不出來那味道。
其實康店村裏面吃菜南瓜的比較多,只是她自打在高中學校裏面吃了一次藥南瓜之後,便喜歡上藥南瓜的口感了,之後于母便把家裏的菜南瓜藤都拔了,重新種成了藥南瓜。
剛結瓜那年,于母給村裏交好的家裏面送了不少,正經要種給于小寒吃的她最後也只吃了兩三次。
自打那時候,康店裏面有的人家吃了一次,覺得藥南瓜甜絲絲的,也就着南瓜籽種了藥南瓜,不過也有家裏更喜歡吃從小吃到大的菜南瓜的。
南瓜簡單淘洗一邊後,于小寒就把它晾在一邊了,南瓜比較好炒,最後煎餅攤得差不多了再炒南瓜都沒關系,而且剛淘好的也得晾涼,把水分稍微控控,不然水太多待會兒炒菜要濺油的。
主要是于家的竈臺還是十來年前做的老式的,用水泥砌成的,用的料子也粗,砌出來也粗糙得很,這樣的臺面一旦油濺上了就很難清洗,所以于小寒平時都是很小心的。
因為之前于小寒就已經把鏊子拿出來洗幹淨晾桌子上了,姜夔很方便的就拿到了,他在鏊子上倒了點油,把鏊子放在電磁爐上。
這電磁爐還是前年于母在鎮上充話費的時候送的,質量不怎麽好,用它炒菜的時候火特別急燎,火大還不好炒熟,油蒸騰得還快,特別耗水,還容易粘鍋,後來基本上都閑置了。
于小寒當時還以為所有的電磁爐都像是家裏這個充話費送的質量一樣,結果前兩天試了下趙家院子那個電磁爐,才知道原來是不要錢的就是不好使。
不過火開小點兒攤煎餅還是湊合可以用的,主要是這兩年煤價飛漲,之前她記得還是一兩毛一塊的,這兩年直接飛奔上将近一塊錢了。
于家不舍得再用煤爐了,也只能湊合着用電磁爐了,好在鏊子底是平的,能在電磁爐上用。
說起鏊子,其實就是平底鍋,但是和現在市面上的平底鍋不大一樣,以前的鏊子都是生鐵打的,用料足,特別厚實,用個十幾年都不在話下。
于家這個就是,用了二十多年了,依然好使,而且因為用得多了,油潤進去了,雖然是生鐵的,但養好了現在基本上就是不粘鍋的了。
姜夔也是深知這一點,他直接倒油都沒倒太多,不然早上吃的煎餅太油,容易膩到。
于小寒之前還擔心姜夔倒油太多的,想說一聲她們家的這鏊子好使,不粘鍋,一點兒油就行了,沒想到走來時發現,姜夔也根本就是用油潤潤鍋,頓時也放心了,但怕姜夔不了解,還是簡單解釋了下。
“這個我清楚。”姜夔點頭:“只要鐵鍋養得好,比現在市面上塗了不沾塗層的不粘鍋都好使。你們家這鏊子就養得不錯,時間不短了吧?”
“可不是?”見姜夔識貨,于小寒也開心,道:“二十多年了,我媽保養得好呢。”
“呦!那時間也不短,看着鍋底挺厚的,看着真不像。”姜夔搖頭道。
于小寒嘿嘿直笑。
姜夔見鍋裏的油熱得差不多了,便倒了一點兒面糊下去,本來于小寒還想捏着兩邊的把兒轉鍋讓面糊均勻攤上去的,結果手剛過去就被姜夔彈開了:
“去去去,小姑娘家家的,手上肉嫩,碰這幹嘛,別燙着了。”
“哪有?從小跟着幹活兒的,肉皮才不嫩,就是奇怪不長繭子。”說起來,于小寒也奇怪,她從小跟着下地幹活,手上也磨出來過不少的水泡,水泡破了再長水泡,可奇怪的是它就不長繭子!
于小寒倒是寧願它長,長出來了手皮就厚了,幹活兒就不容易磨破了,結果就是奇怪得很,再加上自打她得到了這空間,并經常開始飲用靈泉水後,她渾身的皮膚越發的白嫩了。
連帶着她原本還粗糙的手也嫩了好多,楊琳最近就發現了這事兒,還私底下問過她,于小寒只得說一聲她晚上每天有抹護手霜睡覺蒙混過去了。
好在于小寒天生皮膚條件也不錯,楊琳倒也相信了,只是她第二天也買了個護手霜,晚上跟張萌說起來的時候,原來得一百多呢!
于小寒可是想不通,花一百多塊錢買個抹手的?
“既然沒繭子那就更得注意了,到時候小姑娘家家的,手上長滿繭子多難看!”姜夔道,說話間,他就把鏊子轉好了,重新放到電磁爐上,此時煎餅已經凝固了,他稍稍一翻,就圓潤完整的翻過來了。
他用的是半颠鍋的手法,于小寒可不會,所以她之前攤的煎餅周邊總是毛毛糙糙的。
很快,一張煎餅就出鍋了,于小寒眼疾手快,提前去拿了盤子把煎餅盛出來,正好姜夔也接連着又用刷子刷了點油在鏊子上。
于家的院子門一般是落鎖的,不過昨晚下着雨,又有大黑在,于小寒也懶得冒着大雨去落鎖了,所以今早李景山來時輕易的就推開了們。
正好于家的廚房窗子做得很大,又對着院門口,偏偏電磁爐還在窗口,恰好玻璃還是老式的毛玻璃,所以李景山一進來,就看到了兩人親密在一起的模糊身影。
其實他倆只是在無縫銜接的攤煎餅,結果被毛玻璃這麽一晃,在外面的人看來就錯位成兩人親親密密的抱在一起的模樣了。
當即,李景山就瞪大了雙眼,還是不敢相信似的揉揉眼。
作者有話要說:
好氣哦,總感覺那裏不對勁,可就是捉不到蟲,(╯‵*′)╯︵┻━┻╰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