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李娟
李景山身後的胖嬸兒倒是知道毛玻璃, 但是心裏面還是覺得怪怪的,自打見識了李景山練功和吃飯,她原本是以為姜夔家只是普通家世的人家。
可現在想想, 又不對頭。
她一路上都在琢磨着昨晚自己是不是太沖動了?只想着姜夔自己條件好的, 可卻沒思考到家世這方面,要是姜夔真的家世好的話,小寒跟他在一起家裏長輩會不會阻撓?
看多了窮搖劇的胖嬸兒一路上各種腦補于小寒以後悲慘生活的,等來時剛進院門見兩人挨得近都立馬腦中警鈴大作。
于小寒倒完了煎餅面糊, 就回身走開了, 看看籃子裏晾的南瓜上的水已經瀝得差不多了,就準備炒菜。
主要是她看姜夔攤煎餅也很快, 手又穩,攤出來的餅子薄薄的,火候剛剛好, 還很嫩, 攤得又快,她也得開始炒菜了,等她菜炒完估計煎餅也都差不多了。
門外兩人這才進了屋, 李景山進了廚房就仔細的看他師傅和于小寒,發現他倆面色如常,不明白的撓撓後腦門,轉來轉去的看他倆。
“吃飯了嗎?”姜夔被他轉得着急, 便開口轉移他的注意力。
李景山嗯了一聲:“嬸子做的早飯很好吃, 就是沒小寒做的好。”
姜夔已經不對自己這個大徒弟的情商抱有希望了,只見李景山的注意力轉移了, 便低頭繼續攤自己的煎餅了。
倒是胖嬸兒對姜夔好奇得很,她搬了個凳子坐在姜夔身邊, 看着他攤煎餅,手法熟練的模樣,張口問道:“小姜啊,看你也挺會做飯的啊!”
“只是會把飯做熟而已。”姜夔笑眯眯的奉承于小寒:“可沒小姑娘做的好吃。”
“那可不是?小寒的手藝是這個,沒的說!”胖嬸兒聽得心花怒放,比了個大拇指,她家裏就兩個小子,見天兒跟個猴兒似的自小上蹿下跳的,對于于小寒這個安安靜靜又努力上進的女孩,她是自小就疼愛的。
“不過我看你動作也很麻利的啊。”胖嬸兒誇完了于小寒,才發現姜夔的動作也很順溜,順嘴也誇了聲:“現在像你這樣會做飯的男孩子也不多見了,我們家那倆猴兒,要他們幫忙幹點活兒比讓他們考大學都難!成天放學回家就是上網打游戲!”
“從小就在家幹活兒,幹多了就熟練了。”姜夔笑笑。
胖嬸兒現在越看姜夔就越是滿意,現在的男孩子像他這樣長得周正,舉止有禮,條件不賴,還會幹家務會做飯的男孩子真不多了,只是她轉眼又看了眼李景山那像個小山一樣壯實的身材,心裏還是有些怵。
Advertisement
這邊兒,于小寒刺啦的把南瓜下了鍋,快速的翻炒,她用的是葷油,葷油拿來炒藥南瓜最是能激出來裏面的香甜味兒的,李景山在竈火前坐着忙幫看火,離菜鍋最近。
剛翻炒幾下,有的熟的地方已經飄出來香味兒了,李景山聳聳鼻子。口中默默的流出來了口水:真的還想吃啊……
大火快炒,然後再續點兒水焖一會兒,于小寒把蓋子蓋上,轉身去看姜夔攤煎餅,沒一會兒的功夫他身邊的盤子上已經摞了不少的煎餅了。
家裏的鏊子大,于小寒一般是能吃一個的,不過姜夔攤得薄,估計能吃一個半,姜夔大男人家的胃口應該更大,估計能吃兩三個,眼見着第五個餅子出爐了,姜夔還要再往鏊子上刷油,于小寒忙道:
“差不多了吧?煎餅一次吃不完再熱熱吃就不好吃了。”
姜夔笑笑沒說話,這胖嬸兒正準備說小寒這話說的不對,姜夔又突然開口了:
“你看看景山。”對着李景山的方向努努嘴。
于小寒跟着看去,樂得也眯起了眼。
他正在盯膛裏的火,這會兒鍋裏她剛續的水已經煮開了,把裏面的南瓜焖得爛爛的,南瓜的香味兒順着鍋蓋的邊兒上跑出來,李景山正深吸着那白煙吞口水呢!
胖嬸兒也注意到了,她也這時候也跟着注意到了鍋裏溢出來的那香甜,抽抽鼻子:“小寒做飯真是越來越好吃啦!”
幾個人明裏暗裏的誇,于小寒有點招架不住,忙掩飾自己似的重新去了炒鍋那裏翻炒。
一掀鍋蓋,撲鼻而來的濃香,勾得于小寒胃裏也咕咕叫起來了,李景山更是眼巴巴的瞅着,他後悔今早怎麽在胖嬸兒家做飯了。
胖嬸兒家的早飯雖然做的還行,但比起于小寒做的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因為早上于小寒挖的面粉多,最後和出來面糊也不少,姜夔便把剩下的面糊都攤成煎餅了,一共八個,于小寒見多,喊了李景山和胖嬸兒一起來嘗嘗。
李景山就等這句話呢,胖嬸兒也是吃了昨晚于小寒做的飯菜,今早聞着味道也是又饞了,雖然早上吃得飽飽的,但她估計自己還能再吃點。
于小寒是想着昨晚跟胖嬸兒說的酸筍,最後又拿了個小碗撈了兩片酸筍出來。
當時腌的時候于小寒把筍切得薄薄的,但還是大片大片的,她撈出來酸筍吃的時候得再切成碎條條來,最後又加了一點兒芝麻油,端上來了。
于小寒一掀開壇蓋子的時候,酸筍獨特的臭味兒就飄出來了,李景山也算是有跟着姜夔走南闖北過的,見識還算是有的,只是酸筍他還是沒見過的,一聞到那股子酸臭味兒,立馬覺得嘴裏的煎餅都不香了。
這邊兒,胖嬸兒聞了那味兒也是滿臉怪怪的:這麽臭的東西吃着能好吃到哪裏去?
只有姜夔和于小寒面色如常,于小寒是因為之前吃過接受了這個味道,至于姜夔,他自然也是見識過的,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也就不覺得奇怪的了。
原本兩人面色僵硬的,結果等于小寒一上桌,他倆懷着好奇嘗嘗,裏面面色又不一樣了。
胖嬸兒夾了一筷子又一筷子,先是覺得好吃,過了瘾才又開始重新細細的品嘗,她雙眼直勾勾的盯着于小寒:“這酸筍你是怎麽做的?”
東山腳下有一大片的竹林,那片正好還是他們家承包包括着的,以前胖嬸兒還覺得礙事,不方便她收雞蛋,可現在又慶幸她沒把竹林砍了。
那整片兒的竹林因為是在他們家承包地當中包含着的,所以基本上算是他們家的私有物了,村裏人一般是不去他們那裏砍竹子挖竹筍的。
畢竟村子旁邊兒的竹林更近些,也更方便,以至于那片兒竹林裏的竹筍成年的長,竹林也越長越密。
胖嬸兒好像找到了處理那些竹筍的方法了。
酸筍做起來也是實在的簡單,于小寒三言兩句的就說完了,胖嬸兒又仔細追問:“沒了?就這麽簡單?”
這時,姜夔開口了:“其實也确實是簡單,甚至都不用淘米水腌,只用清水腌就足夠了,只是用淘米水腌出來吃着更不容易傷胃。
不過其實要是想腌出來好吃,主要是靠酸水的。一般來講西南地區腌酸筍那邊兒的酸水都是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腌出來的味道足得很。”
聽姜夔這麽開口一科普,胖嬸兒才把目光轉向他身上,好奇道:“小姜你也懂這個?”
“之前愛出去跑着玩兒,見到過,西南那邊經常這樣做着吃。不然筍只有冬季吃着最嫩,其他季節吃起來都老老的,這樣腌出來吃,口感會更脆更好吃。”姜夔繼續解釋道。
胖嬸兒一開始聽着還想着姜夔見識挺多,後來聽聽就把渾身的心思都放在酸筍上面了,她又夾了一個放嘴裏,嘗嘗果然口感如姜夔所說,便點頭道:
“确實是這樣,我們村裏一般也就是冬天挖兩個換換口味吃,不然整天蘿蔔白菜的容易吃膩,到了夏天青菜挨個長大,也就不吃筍了,加上那時候的筍也老。”
于小寒這時候才後知後覺的想起來:“對呀,嬸兒你家東山那邊小竹林能挖出來多少筍?回頭也腌着吃。”
“總算有用處了。”胖嬸兒也是點頭:“我前幾天還跟你五叔商量着,想等過完年松快那幾天就把竹林砍了,現在看看,可不能!”
三人說話的功夫,李景山只顧着埋頭吃,酸筍吃起來很清爽,陪着煎餅吃剛剛好,最後專門給他勻出來的一盤子煎餅都吃完了,他呼嚕呼嚕的把碗裏半碗稀飯吃完了,幹脆坐遠了。
眼不見嘴不饞。
見李景山這麽快吃完了,于小寒和胖嬸兒才不說話,開始吃飯,結果卻發現原本小半個菜碟子的酸筍就剩一個底兒了,幾乎都被李景山吃完了。
胖嬸兒忙夾了一筷頭放稀飯裏配着吃,發現放稀飯裏吃居然也很好吃。
于小寒早上的稀飯做的不算多,只是給後來來的胖嬸兒和李景山都勻出來小半碗,剩下的她和姜夔也剛剛好一滿碗,姜夔看吃飯的模樣慢條斯理的,不跟李景山那樣粗,但吃得讓人察覺不到的快。
等到最後,于小寒居然是最後一個吃完飯的。
又是吃了自己家的飯還來蹭于小寒家的飯,胖嬸兒饒是平時臉皮厚,可也招不住了,奪了于小寒手上的碗筷就要去刷碗。
她力氣大得很,于小寒根本搶不過她,又怕搶着再把碗打碎了,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胖嬸兒把碗筷都收拾好去井邊兒上刷碗了。
這會兒天已經徹底亮了,只是太陽還沒出來,天上烏雲片片,好像還要再下大雨似的,只是這會兒雨已經吓得很小的。
雨絲更加的細小了,像牛毛、像花針,密密的斜織着,像這樣的小雨絲兒村裏人一般是不在意的,去露天井邊上洗鍋刷碗還是不在乎的。
只是一般是不會下地幹活的,這樣的雨絲雖然細小,但也密,除非是必要,不然下地一上午等中午回家身上肯定要濕透的。
秋雨是不敢常淋的,容易濕寒入體,最後風熱感冒。
等胖嬸兒刷了鍋洗了碗回來時候,頭發上果真沾了不少的小雨珠了。
下雨時是整個村裏最消閑的時候,平常再勤快的人家也停了地裏的活計,有的主婦挨家串戶的打毛衣,或者準備做過冬的棉襖,只是這兩年漸漸興起來絨衣絨褲。
絨絨穿起來特別暖和,大部分主婦都不再做棉襖棉褲了,只有上了年紀的老人們才繼續踩着縫紉機給尚在襁褓裏的小孩兒做棉衣棉褲。
固執的老人們堅持認為小孩子家家的嬌貴,化纖的料子不好,非得老布頭做棉襖,吸汗又暖和。
有的老人家做的小衣服多了還會拿早集上去賣,賣得都不貴,一般城裏的老太太也會買一些回去給家裏的小孩子穿。
只是現在城裏人們都講究,不願給自己家小孩穿人家穿過的衣服料子,怕有皮膚病會感染什麽什麽的,所以李娟做小衣服都是用的新布料。
新布料硬,她就可勁兒的用棒槌洗打,最後出來的布料被捶得松軟,當小孩兒的小裏衣最是合适不過了,跟人家穿過的爛布頭相比差了點,但是比新的好不知多少。
李娟也是有生意頭腦的,見自己家婆婆拿老布頭做的小衣服賣,賣得不好,自己琢磨出來這樣的法子,果真,在城裏面備受老人們的歡迎。
老人們買回去也不會被媳婦嫌棄人穿過的,穿着還柔軟舒适,還是純棉的吸汗,不怕小孩子哭汗衣服吸收不進去再受涼感冒了。
李娟就是憑着這樣的手藝,漸漸積累了不少的客戶,兩三年下來,她根本就不用再讓婆婆去早集上賣了,光微信上隔三差五的就會有新單子。
因為工序多,麻煩,李娟賣得不便宜,可城裏人還是買的人不少,李娟明明一個下崗女職工生意卻做的風生水起,比自己當村長的老公每個月賺得都多,還能自己交養老保險金。
因此,李娟在家裏腰杆硬得很,欺負她老公也不怕婆婆有意見,不過見多了自己兒子心甘情願的被媳婦使喚,而且媳婦也是個精明的不會坑自己兒子,老太太索性也不管了,每天就跟着媳婦做小衣服。
李娟也是個聰明的,每次把賺的錢都攥自己手裏,也不忘經常給老太太買點東西哄她開心,老太太的針線那叫一個細密,她都不給老太太說的,老太太做的小衣服她都多添百分之十的價錢的!
胖嬸兒帶着于小寒和李景山來村長家問事兒的時候,李娟正掐着腰指揮家裏人幹活兒呢。
“老二你趕緊把盆子裏的布捶捶,這兩天微信上又有人下單了!媽,你……唉!快點兒,我給你穿針!”說着李娟一把奪了老太太手上的針線,蹭蹭兩下穿過去了。
“大娃你要是不寫作業就出來幫你爸幹活兒!小妮子你再偷偷摸摸的做小動作以後別上學了,跟你老娘一起賣衣裳!”
可憐的村長,出去去縣裏好歹同僚們都好言好語的說話,至少面上奉承話,回村裏也是家家戶戶都給他說着好話,可回了家裏面,被自己媳婦指揮幹活兒團團轉。
整天下地幹了活兒回來就是捶布、做飯的。
老太太時間長了,居然也習慣了自己媳婦指揮自己跟兒子幹活兒的,一開始村裏還有老頭老太太笑話她的,那時候她心裏還不太舒服。
後來自己鬧別扭帶得一兒一女也學壞了,她就不敢再亂來了,再後來發現,自己家的媳婦雖然厲害,但是真的把家裏邊收拾得那叫一個沒的說。
大孫子今年高中花了錢送去市裏一高上學,每年幾萬塊錢的掏,可成績那是真的在提升,說是能考個全國知名的好大學呢!
老太太也不懂什麽大學好,就只知道上大學出來都是有出息的,自己大孫子還能考上個特別好的大學。
“呦!老五家的?怎麽下着雨來?”李娟正要扭頭回屋裏收拾屋子,就見胖嬸兒進了門。
一般村長家是不關門的,因為他們家的“母大蟲”李娟,鄰村的小混混都不敢跑到他們家來偷東西的,盡管知道他們家有錢。
“來來來,來上屋!”李娟到了門口迎時才發現于小寒在胖嬸兒身後,再外面還有個一米九的大漢。
李娟個子不高,才一米五出頭,都是仰着脖子看李景山的,“呦!這是咋回事?”
李景山沒表情的時候還是相當唬人的,一米九的大個兒,繃着臉,像是混黑的那種,可等他嘿嘿笑出來,就顯得他憨憨的了。
“這是李景山,他們家想來咱們康店尋人的,只知道個名字,連字輩兒的,我跟小寒都不清楚,來你們家看看族譜。”胖嬸兒拉着李景山解釋道。
李景山也說不上話,又是咧嘴嘿嘿笑。
李娟精明,見李景山這模樣,就知道原來是自己想岔了,剛才還滿臉防備的,現在又是一臉歡笑的模樣,李景山對李娟的變化是不清楚的,倒是胖嬸兒心裏暗暗嗤鼻。
當初他們家承包東山那片地的時候,李娟要價多高?結果他們悄悄送了一千塊錢,價格立馬就降了三分之二。
對于吃回扣這事兒,還是一個村的呢!胖嬸兒就瞧不起李娟了,嫌她吃相太難看。
不過李娟也是心裏苦,她兒子當時考試成績一般,送了錢通了好幾層關系才把兒子送到市一高上學,那時候她家裏确實是沒錢了。
那時候胖嬸兒家承包東山那片地還是外地一男人出高價要的,上面都說要給外地男人了,還是她賒着臉給那胖子家說好話呢。
不過她倆都是硬氣人,這幾年誰都不跟誰說話,見面了也不打招呼,李娟埋怨胖嬸兒不識時務,胖嬸兒埋怨李娟黑肝兒黑的。
剛才胖嬸兒領了一這麽壯的男人來,可是唬了一跳,明白過來了,又看向李景山的目光不一樣了。
胖子她是懂的,要不是必要,以她的性子會親自領着人家來他們家?
這麽想着,李娟看向李景山的目光就不一樣了,她仔細打量着。
李娟倒是有些見識的,能看出來李景山身上穿的布料是極好的,估計價格也便宜不到哪裏去,當即就拿出來家裏最好的茶葉。
可惜三人都是不懂茶的,牛嚼牡丹一樣,三四百塊錢一斤的茶葉呢!上次市書記來李娟專門買來充門面的,還專門上網學了怎麽泡茶、怎麽品茶!
市書記是愛茶的人,她那時候可是下了渾身的功夫來研究的,現在看看三人喝茶模樣,心肝都在心疼錢!
不過她掩飾得很好,轉身去喊了自家丈夫:“老二!別捶了,快來,人家要看族譜尋人呢!”
康老二模樣黑黑矮矮的,當初李娟可是村裏一枝花呢,除了個子矮一點,不過跟他般配!
那個年代結婚一時看家裏成分,二是看家裏人品行,不過姑娘家要是長得漂亮,基本上都能嫁一家條件好的。
當時康老二家裏就他跟他娘兩人,地也分的少,遇到災年吃飯都是數着糧食下鍋的,就這!他一個黑小子娶了村裏一枝花,當時都說鮮花插牛糞上了。
所以自打結婚後,康老二就一直寵着自己家的媳婦。當時可不流行現在的恩愛方式,傻乎乎的康老二就可勁兒給媳婦幹活兒,地裏活兒他起早貪黑的幹,回家就燒柴做飯,把媳婦伺候的美美當當的。
媳婦肚子也争氣,第一年就出來個大胖小子,美得他越發的寵自己家老婆了。
而李娟确實精明,生了娃就托人去了縣裏廠裏上班,讓康老二在廠裏開了間鋪子買雜貨,三五年家裏的泥草屋就翻蓋成青磚瓦房了。
再後來,廠裏效益不好,她提前申請下崗得了不少的錢,結果恰好懷孕了,要不然她準備下海去市裏做大生意的,結果生了小姑娘出來又因為超生被罰了錢。
沒了本金做生意,正好她突然發現上一任村長年紀大了,心思一轉,就在後面琢磨自己老公了,憑着她的算計,最後終于當上了村長夫人。
要說起來,李娟也算是個厲害人物了,要潑辣有潑辣,要眼光有眼光,要心思有心思的,簡直就是全村女人的楷模!
不過于小寒從小是跟着于母長大的,于母從開只關門過自己的日子,康三爺也是見天兒的蹲山上,胖嬸兒還跟李娟性格合不來,再加上李娟家在村頭,所以導致于小寒從來對李娟都不熟悉。
要是被李娟明裏暗裏收拾過的人肯定能發現現在李娟就一副算計人的模樣,可惜胖嬸兒進門就不想看她,發現不了,于小寒被長輩保護得太好,根本不太懂,而李景山憨貨自然更看不出來了。
“景山兄弟是準備找誰啊?”李娟雙目一轉,笑眯眯的問道。
這時候,康老二也進屋來了,他随手找個毛巾擦擦手,邊道:“族譜你不是知道在哪嗎?喊我幹嘛?”
李娟斜眼瞪了他一下,笑道:“你不是村長嗎?不是一家之主嗎?來了人,肯定還是得你來招呼啊!”
媳婦杏眼一瞪,這話說的,康老二渾身舒坦,進屋裏就找族譜去了。
等康老二找族譜的時候,李娟看似不經意的說着:“景山兄弟看着面生啊,不像是咱們康店的人,是來尋親的嗎?”
“沒,我師傅要找人還東西的。”李景山老老實實的回答。
師傅?李娟心思又活絡開了,她上下看着李景山,尋思着他們要找誰,連字輩兒最厲害的是康連溪,他還不在村裏,若說是山上的康連陽也是有可能的,他也厲害,剛去B市找兒子去了。
“師傅?”李娟不經意的問了出來。
這下,李景山閉嘴不言了。
胖嬸兒在一邊兒看着李娟吃癟,心裏高興地很呢,這女人就知道坑人,問那麽多想好方便她坑?
不得不說,這性格和印象太重要了。胖嬸兒是徹底的把李娟往最壞處想的。
好在這會兒康老二拿着族譜出來了,李娟也不覺得尴尬。
“找誰啊?”有自己媳婦發話了,康老二也扛起了他不怎麽明顯的肚子,學着之前去縣裏開會時別的村長官僚模樣,慢悠悠的道。
李娟見自己家丈夫這個模樣,心裏暗暗白了一下,但面上很是給他面子,親自給他倒了杯茶,雙手端到他面前。
見自己媳婦這樣,康老二還不适應,頗有些受寵若驚的趕緊雙手伸着接,倒是讓李娟心裏暗罵一聲呆子,心裏邊舒坦了。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周六,加更加更加更!小寶貝們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