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空間升級

空間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的小木屋還是那番模樣, 可木屋外面一切都不一樣了。

原來的老樹現在變得更加的枝繁葉茂了,之前是老樹樹心下面中空藏着一窩淺淺的靈泉水,現在變成了一潭水包裹着一棵巨樹。

原來泾渭分明的深林和草原界限也模糊了, 于小寒心急她當時在草原地底下埋了那麽大一個大缸, 她一心想着騎車趕緊過去,結果自己居然瞬間瞬移了過去!

于小寒正吃驚,卻發現原本在地底下只埋了淺淺一個缸底兒的大缸此時正如她心中所想的模樣,歪着缸身正方便她看裏面剩餘油醋汁的模樣。

于小寒已經完全呆滞了, 她沒想到自己之前得到的居然是一個殘缺不全的空間!

想到自己是用老黃牛玉墜和小兔子玉墜激活和升級了空間的, 那這兩個玉墜是不是之前是一組十二生肖的?

那麽自己集齊了剩餘十個玉墜放在胸口處空間會最後發展成為什麽模樣?

于小寒已經不敢想象了。

好一會兒,于小寒才滿懷激動的指揮着空間, 把自己原本想規劃的都規劃好,有了意識力的于小寒幹活兒速度飛起。

她只要想象着步驟,在空間種下一片地需要多大, 地需要被翻成什麽模樣, 種子和植株應該怎樣挪過去。

很快,于小寒就把空間整理得差不多了,只是地整理好之後, 她的頭也跟着隐隐作痛了。

猜想着大概是空間意識力使用是有一定限制的,于小寒便停止了工作,出了空間。

圓圓的窗簾裏還在亮着,也不知道在做什麽, 下面方方那裏已經傳出了淺淡的鼾聲。

大概是真的累了, 也許是方方催人入睡的鼾聲起了作用,于小寒出來沒兩分鐘就也呼呼的睡着了。

夢裏, 她好像看到了空間往後的模樣,花果遍地, 鳥蟲歡唱。

Advertisement

這一睡,就是一整個晚上,于小寒照例醒來,只覺得渾身精力充沛,頭腦也是前所未有的清晰。

早自習、上課,于小寒的生活回到了原來的軌跡,可她完全感覺到了與之前的不同。

于小寒發現,現在自己的五官感覺越發的厲害了——只要她願意,記憶力和思維能力也變強,只要是她上課時候專心致志的聽,上課老師講的內容,都能非常系統的呈現在腦子當中。

當意識到自己有這樣的能力時,她完全被自己驚呆了。

原來,昨晚化在自己胸口處的玉墜不僅升級了空間,連自己也被升級了!

中午,于小寒回了小院,楊琳因為也挂念徐父的鋪子,三人一下課都去了那邊兒。

可惜空間裏沒有點,要不然于小寒在空間裏做飯那才叫一個省心呢!不過現在也已經很方便了,于小寒先是在電磁爐上把要炒制的料都分別炒好,最後只用都傳進空間,在空間裏進行最後的混合就行了。

這樣,于小寒制作醬料的時間被大大縮短了不少。

限于資源不夠,要不然于小寒真想一下子做一缸子的醬料,然後一下子再直接給她們分出來一半。

這麽想着,于小寒就決定今天下午下課之後去市場裏進行大采購,之前買的罐子說是馬上就要送到,那麽還需要大量的材料。

醋和菜籽油的話,于小寒是準備在附近農戶家買的,畢竟她有空間,完全可以自己自制,自己做還能琢磨着将味道制到最好。

做好了醬汁,于小寒才開始做飯,因為時間不多了,她只準備下一碗面條,她就快做好時,手機鈴聲響了。

“喂?是于小寒嗎?我給你送東西來了,已經到南溪大學後門市場了。”

“來市場後街,後街有條路,路東邊是一排民房,我就在一家門口站着,你來。”

那人連忙應好,挂了電話沒多久,于小寒就聽到了遠處傳來的突突突的拖拉機的聲音。

開拖拉機那人見一排溜的房子門口只站了個小姑娘,還不太敢認,先是打了兩下喇叭,見于小寒揮手了,才開過去。

“這是你定的罐子?”那男人又問了一聲。

見于小寒給了肯定的答案,才道:“你個小姑娘家家的買這麽多瓶子幹嘛?”

那男人随口問了句,但沒聽到于小寒回答也不奇怪,聽于小寒說要搬去儲藏室,便一手抱一個往屋裏送。

于小寒也跟着拿,到底罐子多,兩人一起十好多趟才搬完,那男人已經累到坐在門檻上直喘氣了,見于小寒只是微微喘息,怪道:

“你這個小姑娘,體力蠻好的嘛!跟我身邊兒的姑娘就不一樣,讓她稍微搬兩個就呼哧呼哧的喘,然後就撂挑子不敢了,又回去玩手機了……”

于小寒一開始聽這男人說話聲音不像是本地人,現在又聽說自己家的女兒叫姑娘,就确定下來是北邊兒的北湖市那邊兒的人了,再一問,果真是這樣。

“你怎麽知道我是北湖那邊的人?”那男人怪道。

“之前我們村裏就有個打泥攤的人也是這個口音,說是你們那邊兒的人都會打。”于小寒解釋道。

“那可不是?北湖什麽都缺,就是不缺黃泥!村裏面誰家都會打這東西!”男人笑道。

聽他這麽說,于小寒突然想起來自己似乎還缺兩個像是釀油醋汁那樣的大缸,一問,便知,他們店裏居然還真的有,只不過現在的人不常用到了,也就擱在庫房裏了。

“你要這麽多的壇子罐子大缸做什麽?”男人又好奇了。

于是随口說了聲要腌雞蛋、盛水用,男人嗨了一聲,道:“早說你要腌雞蛋啊!我剛燒出來一批專門腌雞蛋的壇子,口兒小肚兒大,傳統的腌雞蛋的壇子,買得可好了哩!”

于小寒只含含糊糊的說已經買了這些了,也就不麻煩再換了。

男人想到剛才自己搬一車累到差點抻到胳膊筋兒,也嘿嘿笑:“不換也行,不麻煩……”

于小寒又付了兩個大缸的定金和之前的尾款,與那男人說好還是明天中午這個兒送來,才終于送走這個好奇心比貓都強的人。

接下來的幾天,于小寒都很忙碌,每晚都要進空間規劃整理裏面的用地,她發現,深林和草原的界限不明顯之後,隐隐約約好像有了交叉的地貌,只是并不明顯。

每晚都把意識力用得光光的,幾天下來,不僅是空間裏面更加的有條理了,而且于小寒也隐約覺着自己的意識力好像有所增長。

趁着下課的時候,于小寒還跑了附近的村鎮,采購了不少的糧食,因為村裏的醋每年都是度着量釀制的,所以基本上是不會賣出去太多的。

于小寒只好自己買了糧食回來做,好在小時候在村裏也見過幾次做醋的,她現在記憶力飛漲,仔細想想童年的片段,幾乎把過程回味了不少。

再加上在網上搜索食譜的幫助,于小寒試驗了幾次,終于做出來了米醋,還留了醋種。

賣醋的一般是不出售醋種的,基本上一家醋的好壞,有一半都是取決于種的,因此各家都是在多年試驗的基礎上不斷形成現在的種的,能輕易賣給于小寒才怪!

制醋的同時,于小寒還跟着釀了兩三罐的米酒,因為買的醜果到了,于小寒還饒有興趣的切了點兒檸檬片兒,丢到了酒當中泡着。

沒聽說過檸檬酒的,于小寒對它還挺期待。

說起來酒,正兒八經的白酒康三爺經常喝,在于小寒小的時候還經常用筷子頭蘸點兒填于小寒口中。

被白酒辣哭幾次後,于小寒就不再執着于好奇白酒了,直到她到現在成年已有三四年時間了,最多最多跟着宿舍外出聚會的時候嘗了啤酒和紅酒。

至于這些白酒,于小寒是給康三爺留的,她不知道三爺回來不回來了,什麽時候回來,但這次釀醋的時候釀出來的白酒好像品質還不錯。

于小寒想給三爺嘗嘗。

至于三爺,她上次去二爺家問了,原來,三爺的兒子并沒有病危,只是咳了血,送到醫院輸了兩天的水,就好了。

是三爺的孫子看不過去兩個別扭了二十多年的父子,親自來了康店把他父親的情況只好了咳血,住院之類的,剩下的都是老爺子自己腦補的。

偏偏那個時候三爺還慌了神兒,半點沒發現孫子漏洞百出的話,等去了B市,一進門就看到在做俯卧撐的兒子,立馬一巴掌扇了上去。

最後弄明白了原來是孫子扯的謊,他兒子平白被自己打一巴掌還是無辜的、蒙圈的。

再後來,二爺說了:老三那是自己給自己鬧別扭!肯定心裏面美着呢!

于小寒想着也是,三爺就是那個別扭的性子,不過根據這事兒來看,他的孫子肯定不是跟他爺爹一樣是個別扭的,心眼兒活泛着呢!

就連二爺也說:他在視頻裏看到了那小子,一看就是個心眼兒精的!

一周的時間很快過去,雖說是于小寒現在記憶力超群,可該上的課還是照舊的上,甚至自打發現了自己記憶力突飛猛進之後,于小寒對上課的興趣更加濃厚了。

之前上課她得提前預習和複習,上課的時候才能跟上講課的步子,但現在她同樣是上課前複習預習,但是她在聽課時候腦子裏當中完全可以從一個比較高的角度聽課了。

這樣帶來的效果是于小寒預想不到的,她甚至在聽課的時候可以聯想起周邊的知識,腦子當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知識網絡。

于小寒覺得,要是照這樣下去,只要她的積累足夠,完全就是下一個張老師。

對了,張老師就是他們那位上課特別有趣,上課時能吸引來不少外系的學生蹭課的那位。

要知道,他可是南溪大學的“大熊貓”,鎮校之寶,他們文學院的課本其中有三冊都是這位參與編寫的,其中一個他還是主編。

聽說他每年光稿費都有不少,在南溪市周圍買了一片地自己蓋別墅,一百多萬買來的地,就讓她老伴兒種菜去了。

今天是周五,于小寒照例坐車回鄉,她現在的背包很輕松,因為很方便的就能從空間的各處随便取出放入東西,根本不用擔心把空間弄得一團糟的,所以她現在出門背包都是一些撐包的東西,實際重量根本沒多少。

站在于小寒身邊的那個同學就慘了,她背上背了個沉甸甸的背包,手裏還拎着一個大編織袋,裏面裝的是薄被子。

她也是要在康店車站等車的,一開始她是遠遠走在于小寒前面的,後來越走越慢、越走越慢,直到于小寒到了車站上了車,車都快開走的時候,她才跟在後面喊:

“師傅!等等,等等!”

開車的司機應聲而停,那姑娘艱難的提着編織袋上了車,撒眼一眼,一屁股坐到了于小寒旁邊,才舔着臉嘿嘿笑着:“诶,你好,能往裏面坐點兒行不?我背包太重了,放上面怕壓壞。”

于小寒只好往裏面又挪了挪,她才方便坐直。

這周于小寒花錢不少,賺的五六千塊錢都拿去買東西了,甚至還倒貼進去不少,不過成果也是顯著的,現在她空間裏滿滿的都是存貨,看模樣支撐阿婆店鋪一個月應該是沒問題的。

話說回來,阿婆店裏現在的生意是越做越大,每天光是被兩家批發都走三四千的貨。

于小寒估摸着,南溪大學的市場應該還是沒全部開發出來的,畢竟之前她在去阿婆店裏的時候,也經常遇到一看就是第一次摸過去的學生。

不過,再有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的,粥鋪應該就會被全校都知道了,那個時候正好應該到了冬天,早晚的天氣都冷下來了,那個時候兩家批發商應該就能賺到大錢了。

阿婆粥鋪批發給兩家只讓了兩毛錢的利潤,畢竟于小寒的醬汁價格在那兒擺着,肯定是讓不了多少的,但即便是這樣,他們每家每次批發都是三四百杯的量批發的。

再加上他們自己供應的餅子,一天光賣飯就能賺到一兩百塊錢,算下來不比在市裏打工的工資少了,更何況這還每天只需要忙個飯點兒。

更重要的是,到了冬天,他們兩家的生意肯定是翻倍的!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于小寒是真的沒想到做飲食業是一件這麽賺錢的事兒!

這也更加堅定了于小寒開店做火鍋的想法,可現在,她有一個最大的煩惱——沒錢!

在學校外面光是租一間鋪子,都得兩萬塊錢起步,還得算上買桌椅板凳、夠辦其他雜七雜八東西的錢,最後還要留點做零錢用。

這麽算下來,于小寒至少得拿出來三萬塊錢才行,可擺在她面前的情況是,她現在手裏只有三千多。

就算是是不買那些資源的話,一萬多也是遠遠不夠的。

一路上于小寒都在癟着嘴,因為康店出山的路在修路,汽車不方便過去,只得繞一圈子,才能把于小寒送到康店。

到康店的時候,天已經快完全黑下去了,于小寒快步走着,剛走到村頭,就聽見了一聲熟悉的狗叫:

汪汪!汪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