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歸來的少年

大楊村位于群山之中,只有一條50年代靠村民用鋤頭、簸箕堆出來的黃泥路,連接着最近的安化縣。這條隐蔽在深山中的小路,是村民們每月出縣城的必經之路,開車要五個小時,走路要走兩天。據村裏的老人說,沒有這條平坦的道路之前,每次出村都要翻山越嶺,走小道,跨大河,五天五夜,你就在一座又一座的大山裏折騰。

“這裏就是一個被遺忘的世界。”老人家坐在村口的大樹下,輕輕地搖着手裏的蒲扇。江袅一臉疲憊地坐在一旁的石頭上,認真地聽着。他坐火車到了安華縣,坐汽車進了村,再從荒廢的山路走了五個小時才到達廢棄的大楊村。

“外面沒有人進來,裏面的人很難出去。五十年前,大楊村與世隔絕,消息根本傳不出去,即使說了,也沒有人相信,”老人家的說話不緊不慢,微皺的眉頭隐藏在深深的皺紋裏,裏面藏着歲月的痕跡,“對于大楊村的村民來說,他們的世界裏只有這片天地,說大,還真不大。誰家閨女喜歡哪家小夥子,誰家的羊難産了,誰家的雞下了多少個蛋…….這些,大家都知道。”

“因為村子太閉塞……嗯,是有點偏僻,所以才會變成如今的鬼村。”江鳥環顧四周,這座村莊就像失真的老照片,荒涼,無人氣。

“現在全村只剩下我一個人。你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這裏就荒廢了嗎?”

沒等江袅回答,老人家自顧自地說下去:“就在修好村路後的第五年,全村四十戶人,基本都在那段時間搬走了。”

江袅停下記錄的筆,疑惑不解。不說世世代代的傳承、落葉歸根的思想,在修好路五年就全村遷移,這其中又有什麽重大的原因呢?

老人家搖蒲扇的手停了一下,似乎陷入了某個回憶中。

一個貧瘠的年代,有着一群勤勞的人。大楊村的黃土路,憑着愚公移山的毅力,一代接一代的努力,用十年的時間修好了。村裏的小孩特別喜歡在這條不足十米寬,但蜿蜒到遠方的小路上玩。路的兩頭是高高的山和參天的樹,玩捉迷藏的時候往山裏一鑽,嘿,就找不到人影了!但是這個招數很少人敢用,因為傳說夜晚的山裏有山鬼,傳說山鬼最愛吃小孩。

一個夏天的晚上,李叔家那個膽小內向的兒子跑到山裏去了,全村人出動找了七天,什麽也沒找到。

小兒子消失在茫茫大山裏。大家都說,小兒子躺在幽深的山裏,死了。

每天晚上,人們從李叔家經過,都能聽到他們的哭泣與責罵。李叔怨李嫂子沒有看好孩子,李嫂子恨李叔忙于農活忽略他們。後來他們兩個不談小兒子了,小兒子成為他們心中的一根刺,兩夫妻就在争吵中度過枯燥無趣的日子。

在小兒子消失的第三年,又是一個夏天的晚上,小兒子回來了。

李嫂子抱着失而複得的小兒子哭得撕心裂肺,李叔扯過李嫂子,神情凝重帶着驚疑。

李嫂子還要過去,被李叔緊緊抱着。他的呼吸急促,打在李嫂子的耳邊:“阿蓮,別過去。”

李嫂子還要掙紮,卻感到身上一重,似乎李叔渾身失去力氣倚在她身上。

Advertisement

“你看清楚!”李叔的胸口起伏不定,“他和三年前的富兒長得一模一樣。”李叔的聲音發抖,眼眶龜裂,如臨大敵。

李嫂子愣愣地望去。

小兒子站在村口,身後是蜿蜒而出的黃土路,兩邊是幽深不見影的山林,蟬鳴嘶吼,流螢飛濺,籠罩在小兒子臉上的陰影顯得晦暗不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