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帝王側
國公府的嫡長孫今年八歲了,已經到了可以上學的年紀。這可是被整個國公府上下捧在手心長大的金鳳凰,老太爺和老太君都不舍得長得玉雕粉琢的小金孫離得太遠,拉來了兒子媳婦過來商量一番,便打算從外面請幾位學識淵博的師傅進府來貼身教導。
只是還沒開始行動,便接到了來自宮中的皇帝的消息,吩咐國公府的嫡長孫入春後就進宮伴讀,尋常同皇子們住在一起,半月才可回府一次。
笑着臉送走了來遞消息的申公公,門一關上,老太君就抱孫子哭了起來。
老太君鄉野出身,雖然沒讀過多少書,卻也知道不能對聖上的決定有所不滿,只能把一臉懵懂的孫子抱在懷裏,手帕抹着眼淚,聲音洪亮:“我可憐的阿善!今後你就要一人在宮中求學,也無長輩看顧,這讓祖母我怎麽放心得下?”
當初老太爺跟着□□出門在外打天下,老太君也沒哭得這麽實在。
老太爺看看自己年幼的乖孫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還是用小手拍拍妻子的背,見妻子哭得更加大聲了,只好小大人似的嘆了口氣,求助地看向周圍的其他人。
這般乖巧可愛的孩子,誰舍得往那陰森的皇宮中送?
只是皇權大于天,老太爺摸了摸自己雪白的胡子,到底只能愁得皺緊眉頭,連聲嘆氣。
倒是安國公神色輕松,面有喜色。
他安慰年邁的父母:“能進宮陪皇子讀書,這可是了不得的福氣。”他是個粗人,想不到太多的彎彎繞繞,又向來是個樂天派,此時更是替獨子開心:“何況禦書房的先生們都是萬裏挑一德行一流,可不比我們自己找的先生還要好得多嗎?”
他越說越來勁,已經認定這是天大的好事:“阿善已經八歲了,他不能一輩子躲在我們的羽翼之下,他必須學會一點本事,否則将來如何立足于世?”
安國公說得不是沒有道理,老太君雖然還傷心,到底緩了過來,一邊愛憐地把孫子抱在懷裏,一邊吩咐兒媳:“趁進宮前好好給阿善收拾幾身好衣物,莫要讓別人瞧不起。帶進宮的小厮和丫鬟也要仔細挑選,萬不可輕慢。”
梁氏應下。
直到夜間吃完飯回到了廂房,她端莊自持的面容才有了裂痕。
國公府的嫡長女戚靜也來到母親的廂房,她命令侍女們退下,直到房間再無除了她、梁氏、戚善和戚善的乳母徐媽媽之外的第五人,她才蹙起一彎柳葉眉,輕聲問梁氏。
“母親,阿善這次進宮,萬一被發現了秘密,這該如何是好?”
Advertisement
她今年十五,正待字閨中。
父親和母親感情好,哪怕母親只生了她一女也未曾納過側室。只不過到底老太爺和老太君在上面瞧着,好不容易母親又在多年後懷孕,挺着肚子滿懷期待地盼着生個兒子出來,只可惜八個月後還是生了個閨女。
梁氏看着人精明端莊,腦子有時卻糊塗,竟然隐瞞下這個孩子的性別,對外說是生了個哥兒。
于是戚善就這麽被當做男孩子養大了。
戚善從小被衆星捧月長大,戚靜感受得到,相比于自己,老太爺和老太君更喜歡阿善,從小就将她養在身側。
她并不羨慕,反而心疼妹妹一出生就要承受很多她本不必承受的東西。
“只要小心謹慎點不會有事的,畢竟阿善還小,外人看不出她和普通男孩的差別。”
梁氏面上冷靜,心中卻不可避免有些慌張。她看了看小女兒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摸了摸她白嫩的小臉蛋,和以往每一天一樣認真囑咐:“阿善知道嗎?去了宮裏面,千萬不要和別的男孩子關系太近……”
她嘆氣,“娘不求你有大成就,只希望你平平安安。”
這些年來,雖然如她所願,丈夫只她一人,公公婆婆也對她愈發态度溫和,但是一想到這可能建立在犧牲女兒一輩子的基礎上,梁氏就徹夜難眠。
她的阿善,明明是那麽好看的女孩,卻要被迫穿上男裝,活得那麽辛苦,将來更是不知道還要吃什麽苦頭。
這話戚善每天都要聽梁氏重複好多遍,早已爛熟于心。
她抱住梁氏的脖子,笑:“母親和姐姐要相信阿善,阿善是個聰明的孩子。”
“夫人放心,到時候奴婢也會在旁邊盯着,不會出什麽岔子的。”
徐媽媽是梁氏的心腹,這麽多年來也是她一手照顧戚善的生活起居,戚善長得玉雪可愛,嘴巴又甜,說句大不敬的,她心中早已把戚善當做自己的孩子,對于戚善的秘密更是比誰都緊張。
她慈愛地看着窩在梁氏懷裏的戚善:“更何況我們善姐兒從小就機智,這麽多年來都安安穩穩過來了,如今也不會有什麽問題的。”
且不論國公府上下的心情如何,等日子一到,戚善就穿着一身嶄新的衣袍,和長輩們一一告別後,坐着宮裏來的馬車進宮了。
徐媽媽在馬車上小聲安慰戚善:“老太爺跟着□□打過天下,如今老爺又在朝中,饒是一般的皇子也不敢小觑國公府的地位。在外人眼裏,善哥兒你又是國公府唯一的繼承人,含着金鑰匙出生,無人敢傷害你。”
在外頭她一律稱呼戚善為善哥兒。
戚善點點頭,輕聲:“媽媽,這個理我懂。”
戚善是聖上欽點進宮的,此次她進宮伴讀,雖然不用去見過聖上,但還是要去皇後娘娘那裏走上一遭的。
看着她小小的人兒倒在地上,晃晃悠悠地行完了禮,禮畢後就擡起頭,露出一張精致可愛又有些圓潤的小臉,聲音又軟又嫩:“皇後娘娘安。”
在宮中待了十餘年的皇後都忍不住軟了神色,露出了難得的笑意:“哎。”
她連忙讓大宮女把戚善抱到身邊,沒忍住還是捏了捏戚善的圓臉,感受到指尖滑嫩的觸感,笑意跟着在眼中擴散,她誇:“看着是個讨人疼的孩子。”
又留着戚善吃了晚膳,才讓申公公帶了戚善回了皇子和伴讀們住宿的東五所,臨時還囑咐:“戚世子的起居一律等同諸位皇子。”
以前來的伴讀可沒有這待遇。
申公公心中驚訝,面上卻平靜應下。
當今聖上有九子六女,如今到了上學的年紀住在東五所的只有六位皇子,再加上來自其他的幾位伴讀,整個東五所不過十五位的學生。
因各位學子都身份高貴,東五所又庭院甚多,徐媽媽慶幸地發現戚善竟然能夠擁有一個獨立的小庭院,這庭院雖不大,卻五髒俱全,居然還擁有一個小廚房。
或許這也和皇後娘娘的關照有關系。
不管怎樣,徐媽媽到底松了口氣。
第二天一早,還睡在被窩裏的戚善就被徐媽媽喊醒了。
她看着窗外微亮的夜,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媽媽……我要去上學了嗎……”以往這個點,她還賴在床上蒙頭大睡。
徐媽媽說:“今天是您上學的第一天,您可不能遲到了。”
她從衣櫃中翻出一件剛做出來的青色襦襖給戚善穿上,又給她将頭發紮成了雙髻,給她梳洗幹淨,事事親力親為,倒叫一旁申公公安排的婢女有些不好意思,想要上前幫忙,卻被徐媽媽婉拒了。
她笑得溫和:“善哥兒我照顧慣了的。”
徐媽媽對戚善的确照顧得面面俱到。
在戚善被小太監領去上課前,她還遞過來一個多層飯盒,裏面裝滿了她早起做的糕點,順手塞了些碎銀過,她笑眯眯:“咱們家善哥兒喜歡吃些零嘴,勞煩公公替我多照看些了。”
小太監接過飯盒和碎銀,喜笑顏開:“您這是什麽話?照顧世子是我等應盡的職責。”
先生們授課的求知殿并不遠。
戚善人小腿短,走得并不快。這小太監就慢下腳步,一邊和她介紹東五所的環境,一邊又安慰她上學不要緊張。以前來上課的伴讀們都來自高門世家,被家裏人寵着長大,第一次遠離家人來到森嚴的皇宮,大多都會心中不适,掉金豆豆的也不少。
小太監倒是沒想到,這位看上去漂亮脆弱的國公府世子內心卻很堅強,一張笑臉燦爛:“真好,今天能認識很多新朋友了!”
想到那些和安靜遠遠搭不着邊的皇子伴讀們,小太監品着朋友兩個字,一下子不知道說什麽好。
今日負責上課的是鄭少傅,他顯然早就收到了自己即将擁有一位新學生的消息。但看到戚善的第一眼,剛成婚不久還沒有擁有自己孩子的鄭少傅還是忍不住一愣。
這位國公府世子,未免長得過于秀氣了一點。
長得如此精致的男童,這還是鄭少傅第一次看到。
他蹲下身,和戚善平視,輕聲問她。
“《三字經》讀過嗎?”
“讀過。”
“《百家姓》呢?”
“讀過。”
“《千字文》呢?”
“也讀過。”
鄭少傅疑心她詐自己,又提了一些三百千的問題,見她果然對答如流,這才相信她的确基礎很好。
小小年紀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鄭少傅滿意點頭,見她個子矮小,就把她的位置安排在了第一排。
等到其他學生都到齊後,鄭少傅就咳了咳,開始介紹這位求知殿新生。
“從今天開始,安國公府上的戚世子将會和各位一起學習。世子單名一個善字,今年虛歲八歲,是在座年齡最小的學生,希望各位能友善對待。”
戚善回頭,露出兩排大門牙,笑得眼睛都眯了起來。
她友好地擺了擺手,和所有人打招呼:“大家可以叫我阿善~”
一點都不見生。
小同窗看起來性格軟和,長得又幹淨好看。
饒是平時最頑劣的二皇子三皇子,這會兒也不由對他心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