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跡象

胡主簿披着蓑衣快步走進來,顧不上擦滿頭滿臉的雨水,急急道:“正堂,雨水太大,下邊白山村發了災,不知怎麽的,一大片山就像塌了似的,從上往下滾泥土,沖垮了沿途樹木,又一起滾下來,轟隆隆的聲響大的方圓幾裏全聽得到。”

項淵蹭得站起身:“山體滑坡了?”接着皺眉急問:“傷亡如何?附近村民怎麽樣了?”

“傷亡情況暫時還不知道,下官聽到消息,就即可吩咐人先去疏散村民,緊接着就趕來報告正堂,還請正堂拿個章程。”

項淵一面吩咐人取來蓑衣,一面不停頓的下達命令。

“郝左堂留在衙門鎮守,若是再有別地出現災情,即刻遣人報與本官;胡主簿跟本官一起趕去白山村處理災情。楊都頭調遣兩隊差役,一隊跟着本官出發,一隊押送兩車糧食跟在後頭。其餘人等留守衙門,暫且聽從郝左堂吩咐,若有不從命令者,嚴懲不貸。”

項淵披上蓑衣,剛走出縣衙大門,想起還未通知趙慎,正想吩咐人告知一聲,就見新請來的齊掌勺買了菜蔬挎着籃子進來,于是便叫住她,吩咐一遍後便帶人急急忙忙趕路。

齊掌勺得了吩咐,來找趙慎,他正窩在書房謄抄什麽,便把項淵去了白山村,囑咐他照顧好自己的話講了一遍。

趙慎停住筆,皺眉想了會,點點頭表示知道。見齊掌勺還站在原地,便疑惑道:“怎麽了,還有事?”

齊掌勺有點緊張得搓搓手,細細的眉毛攏在一起,眼眸中只要她緊張就無意間蒙上一層水光,襯得本就十分秀氣的面龐很是惹人憐愛。因為還算美貌的容顏,齊掌勺和離後出來找活幹,總是十分小心,生怕遇到心懷不軌的家主,被占便宜不說,還要背上惡名。後來,還是從鄰居那裏得知衙門內宅缺了上竈的,她再仔細打探一番,知道原先的徐媽媽是因為要送自家閨女給項正堂做小這才被辭退的,她心底就松口氣。項正堂夫夫二人是正派的,她若進來做事也會安心。而且在衙門裏找到安身之處,也能躲開時不時就來歪纏她的前夫。

“正君,奴聽說正君在找會做腌制熏制肉的人,正君也知道,奴是竈上的,手藝還過得去,之前也自己做過熏肉,娘家人還有之前的婆家人都說好吃。所以,所以,奴就想能不能叫奴試試?”

“可以啊,你若是做出好吃的來,我和正堂還要好好獎勵你呢!”

齊掌勺見趙慎很樂意,面上不禁帶了笑,緊張感去了不少。

“哎,奴一定好好努力。”說完,齊掌勺瞧瞧日頭,道:“該是正君用茶點的時候了,奴今日做了紅沙酥餅,還有正堂特意囑咐做的糖蒸酥酪。”

趙慎臉上帶出笑意,嗔道:“就他事多,偏做什麽糖蒸酥酪,惹得項瑜和安玖兩個,一聞到這個味道,就沒心思讀書。齊掌勺,你把糖蒸酥酪送兩盞到他們房裏,也囑咐一聲,別用功太晚,該歇息時還是要歇息,不然眼睛熬壞了,可就得不償失啦。”

齊掌勺答應一聲,先是下去把趙慎要用的茶點給他端來,然後再端了糖蒸酥酪準備送去給項瑜和項安玖。

內宅的管事拿着賬簿遇到齊掌勺,見她端着兩盞酥酪,站住笑道:“這就是酥酪?我還頭一次瞧見。”

Advertisement

“是啊,咱們正堂可真會想,居然能想出這麽好吃的東西。”

“那是,咱項正堂是誰啊?那可是文曲星狀元郎,參加過聖人的瓊林宴的,啥沒吃過!”

管事一臉與有榮焉。

“是啊是啊,不過話說回來,咱們項正堂對正君可真好。”齊掌勺望望書房的方向,感嘆。“每日飯食都是正堂親自定好,全照着正君的口味做,每日裏還換着花樣來,若是哪一日正君用的少些,正堂都要問東問西。我那前夫若是有正堂對正君一半的好,怕是也還能過得下去。”

管事點點頭,安慰她:“罷了,和離就和離了,你那前夫是個混的,離了他你到輕松些,日後找個肯過日子、會疼人的,好日子還是有的。”

項瑜和項安玖收到齊掌勺送來的酥酪,臉都有點紅。他們倆第一次吃到這個,就是齊掌勺按照項淵給的方子首次嘗試做出來的。嘗過一次,倆人就念念不忘,被趙慎知道了,每次做了酥酪,都會遣人送來兩盞,說是給倆人也補補,讀書是辛苦事。

項瑜之前就跟着項淵和趙慎,除了不好意思外,倒沒太感覺拘束。項安玖才來,之前根本沒接觸過小叔項淵,更別提趙慎,便總是放不開。接了酥酪,臉紅紅的問項瑜:“小豆哥,我們總跟着蹭吃,好嗎?”

項瑜挖了一勺酥酪放進嘴裏,享受的嘆口氣,道:“沒事的,你放寬心。這點子東西,別說我們吃了,便是不小心糟蹋了,正君也不會講什麽,正堂就更不會啦。他們倆人都希望咱們吃得壯壯的,省得病了更鬧人呢。”

“啊!這樣啊,我,我肯定吃得壯壯的,早起也打拳,絕不會生病鬧人!”

項瑜含着一口酥酪,看着一臉認真的項安玖,有點呆。

他只是說說寬項安玖的心,不是那麽認真的啊!怎麽這個小呆子真當真啦?!

“來,等會吃完了,這本《廣游記》拿去細細看,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這裏頭記的事,可有意思呢。”

項安玖乖巧的應下,接過去,仔細放在手邊。

《廣游記》是之前項淵找給項瑜看的,裏邊記着不少行商的跑船的讀書的人,經歷的各種爾虞我詐,光怪陸離的事,雖大部分都是杜撰,但用來教育心思純正,不懂人情曲折的耿直孩子,還是很有用。

這頭項瑜擔起“養歪”項安玖的重則,那邊項淵才到達白山村。

入目之處,草掩木折,泥漿滿地,石塊、樹木混在泥水裏把整個進入白山村的路都堵死了。

楊都頭帶人和之前派來疏散村民的差役一起清理出一條入村的道路,項淵擡頭望天,黑壓壓的雲層厚厚的積在空中,雨絲細細密密,連綿不絕,怕是今晚都停不下來。

大概三刻鐘,進村的路終于通了。項淵不顧腳下泥水沾鞋,當先大步朝裏走。

“正堂,泥水太多,怕是走不了多久鞋子就要全濕了,還是屬下背正堂進去吧。”

項淵擺手,也不回頭,只一味朝前走,回楊烨道:“不用,這點泥水算什麽。早點進去,看看村裏什麽情況本官才安心。”

楊烨無法,只得跟在後頭小心護着。胡主簿本來還想找個差役搭把手,見項淵都沒叫別人幫忙,他也只得緊緊褲腿,欲哭無淚的跟上去。

這麽泥濘腌臜,正堂也能面不改色走下去,不得不佩服啊。雖說項正堂是寒門出身,不如世家子弟門路廣,可此時若是換任何一個世家出身的過來,怕是早就嚷嚷着不走,或者根本就不會顧及下邊村民的死活,來都不來看一眼呢。

寒門,也有寒門的好處。

好不容易走進村裏,項淵站在高處望了望,心底松口氣,好在只有入村的那一處遭了山體滑坡和泥石流,村裏周圍倒還沒異常情況。

裏正聞聽縣老爺親自過來查看情況,驚得年紀一大把還小跑着趕過來,胡子抖啊抖的,淚眼叭嚓的說了一大通感激話。

“這些是本官應該做的,先不說這些,如今村裏情況怎麽樣?可有人失蹤或受傷?”

裏正急忙回說,村外那處遭災的地方是村裏兩戶人家的田地,本來再過一段時間,就該秋收的,結果這次泥土一滑下來,田地全被埋了進去,今年的糧食怕是不成了。

“是哪兩戶,你報上來,之後會有糧食送來,衙門裏挪不出太多,兩車糧食卻也夠他們吃到明年開春。今年的秋稅本官做主也免去,叫他們盡管安心。”

白山村的裏正想不到還有這樣的好事,遭了災,衙門居然還給送糧食!這可是從來沒有的大好事!便是之前那崔正堂如何好,他們受了災,減了收成,該收的稅還是少不了。

跟在裏正後頭過來的村民個個神情激動,即便不是自家得了補貼,可聽到衙門老爺這麽關心他們,不僅第一時間連縣老爺都親自過來了,而且還要送糧食,都感動的直擦淚,念叨着縣太爺的好。

項淵前世被放到下邊鍛煉時,遇到太多這樣的情形,還算有免疫力。可胡主簿和楊都頭他們就不一樣了,從來衙門的人下來各村莊,得到的都是村民誠惶誠恐的戒備目光,什麽時候看到過這樣充滿感激和真情切意的目光!一時全都不自覺挺起胸膛,神态恭敬的跟在項淵後頭,發自內心的開始為村民想辦法疏通道路,預防再次發生災害。

繞着整個村莊查看一番,項淵皺緊眉頭,他總覺得情況不太對勁。

按理白山村周圍的山雖然樹木被砍了一些,可也不會輕易發生山體滑坡這類事。項淵擡頭遠望,白山村頭的大山靜靜的立在那,看不出絲毫動靜。

想到兩年後要爆發的地龍翻身,項淵死死皺眉。如果此時地殼已經開始活躍,是否會在暗地裏影響山體呢?

最重要的是,地動是否會提前呢?

在趙慎的記憶力,他并不清楚曲州境內何處是震點,這就有些難辦,不知道震中的位置,很難做出有效預防。他如今在曲州大興土木,也不過是廣撒網,盡量多建一些結實牢靠的房舍以供避難。

若是白山村是震中,是不是從現在開始就已經顯露出地震的跡象了?

項淵一面思索,一面聽裏正講白山村的狀況,發現暫時還看不出什麽問題。只不過白山村的房屋年月都有些久,很多茅草屋,就是一陣大風吹過,都有可能塌掉。看得項淵心驚膽戰,暗想住在裏頭的人還真有勇氣,就不怕晚上被埋喽?

當務之急,要在白山村建一個結構結實,處在開闊地方的祠堂,原先那個圍在村子中間,建屋用的木料都被蟲蟻蛀蝕的就游說村民拆掉吧。

游說過程不算順利,村民剛開始不樂意,祠堂是他們村祖宗呆的地方,這把祖宗的地方拆了,祖宗們怕是要怪罪的。

項淵費了好大的力氣,歷數重建祠堂的好處,以及可以躲避像這次泥石流沖擊,避免傷亡,村民終于松了口。

項淵一直呆到白山村祠堂建好才回縣城,一回去,就聽說他們請的齊掌勺把烏骨雞的熏制法子試驗了出來,做出來的烏骨雞不僅存放久,而且味道絲毫不差,頓時一樂。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