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地裏的螃蟹, 除了旁人之外,其實誰也沒有抱着太大的希望, 王修晉覺得養螃蟹的過程中,他們沒付出什麽勞動, 其實就是扔裏了便完事, 最多晚上雇人看管, 白天也有人守在地頭, 多餘的事做得少,頂多是他們想起來了,便去河邊撈些小魚做飲料扔進去,至于螃蟹有沒有吃, 對于沒有任何經驗的人而言,完全不在意。
螃蟹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清蒸, 用水清洗幹淨之後, 加些姜放在籠屜裏蒸,待到吃的時候,若是有醋,可以蘸些, 味道那叫一個鮮香。在城裏賣包子的這段時間, 王修晉尋到了和醋差不多的佐料,但當地人不叫醋, 因其酸,便叫酸料。王修晉買回來之後,便稱之為醋。家裏的人雖有奇怪, 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不過去城裏買時,仍是叫酸料。
螃蟹上了桌,清廉的王宰相得過聖上賞,食過螃蟹,自然知道怎麽吃,分得一只螃蟹的劉姐受寵若驚,她沒吃過螃蟹,可也聽說過是值錢的,就這麽分給她一只,劉姐自是千恩萬謝。王修晉沒太注意,他的想法是既然把人招回來,還簽了死契,自然就當成家人,以後說不定還要管家,這管家和尋常的下人在身份上就不同。而家中其他的人卻擺足了姿态,賞歸賞,但不能讓對方有過多的想法。
敲開螃蟹殼,見裏面帶着籽,王修晉驚訝得瞪大眼睛,這怎是母的,還帶上籽了?且他們散養的螃蟹當真是表裏如一,外表個大,內裏也是肉肥,若是再養上幾月,螃蟹會更大更肥。一邊吃螃蟹,王修晉一邊猜測起品種。王修晉雖會捆蟹,但對基品種的了解不是很多,他也只能是猜測。
一頓螃蟹吃得滿足,王修晉和大哥坐在院子裏推測螃蟹還有幾個月才是真正長成。毫無經驗可言的兄弟倆決定明天提兩只螃蟹進城送給吳掌櫃嘗鮮,至于吳掌櫃的東方,遠在京城,還是等他們收稻子前撈蟹的時候再送一些過去,至于保鮮倒也不難,那時已經能大批制出冰。下有冰上有蟹,再用快驿連夜趕路,送到京城時,大約是不會壞掉的。
吳掌櫃見到個大的螃蟹時,着實吓了一跳,螃蟹好不好養,他不清楚,之前對養螃蟹的事并沒有抱有多大的期望,看來他還是小瞧人了。“還未當季便如此肥美,若是到了成熟時,怕是更加味美。到時二位可別忘記應了在下的話,優先于在下,且要較于他人便宜。”
“自不能忘,到時還請掌櫃幫我們給你們東家送上一些,請其品嘗。”王修柏起身拱手,他們兄弟倆還有別的事情要做,便不久留。吳掌櫃立刻回了句“當是當是。”
兄弟倆想要去鐵匠鋪,打兩個大鐵桶,還要去買幾個厚重的能夠裝米的木桶,之前添丁便說要開個糧鋪,自然把買木桶裝米,除了木桶之外,兄弟倆還訂了不少東西。鋪子現在已經開始收拾裝修,買房子之前,兄弟倆很滿意,等店鋪裏原來的那戶人家搬走之後,看着空空的,裏面還有不少破敗的東西,便兄弟倆相當的不滿,但契已經訂下,而位置确實沒得說,只能強忍着心中的不爽,尋人裏裏外外的全都重新整過,差不多跟重新蓋個房子沒啥區別。
兩人在城裏一轉就是半天,等他們回村後,總感覺旁人看他們的視線非常奇怪。兩人覺得奇怪,但不至于強拉人問個明白。回到家裏沒多久,村長便帶着六家賠償的銀子給兩人送來,看着銀子的數額,兩人或多或少的明白,村裏人為何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們了。
王修柏一臉苦笑,直說誤會了,他們說的五兩是六家一共賠的錢數,不是每家五兩,然後王修柏只拿了十兩,其他五十兩,說什麽也不收。
“堂爺爺覺得你們的螃蟹值的,不是堂爺爺收了你們的螃蟹才向着你們,不過也跟你們的螃蟹有些關系,昨兒吃了螃蟹之後,才知味道如何,當是值錢的東西,現下拿去賣,便能賣出高價,更何況到了長成時,那時怕是更值錢。”村長覺得一家十兩沒什麽大不了的,也趁機讓村裏人都知道螃蟹值錢,等到他們跟着種時,大家也不會在意開始時投進去的錢。
兩邊互相推那五十兩,屋裏的老六聽得清楚,“大伯,錢還是您拿回去,五十兩便當是村裏公用的錢,修繕祠堂,整整整通往城裏的路,或是把村裏的路也整得好些。”
“這……恐怕不好吧!”村長覺得螃蟹值錢是一,二來是落不下老臉把誤會的事公衆。
兄弟兩發現,父親最近給人感覺和以前大不相同,即擔心又疑惑同時似乎還有那麽點安心。父親已經開口,兄弟倆便退後一步不再發言。老六變化為何,往哪個方向改變,尚且不明,眼下老六之所以出頭,還需提一提濕鞋一事,他本就對此事鬧到他們家門口有幾分怨念,這會兒聽着原因或多或少跟村長有些關系後,老六非常圓滑的表示,此事需言明,他們家不背黑鍋。
若說村長大可以不去理老六的話,直接放下錢就走,可對上老六的視線,就那麽一剎那,村長心突了一下,拿着錢走了。一邊走一邊想,老六不愧是做過大官,眼神着實吓人。拿在手中錢,很是燙手,如何解決是個大問題,但絕對不能再給老六家送去,真要是強迫老六收下,他以為依着老六讓人“摸不清”的性子,搞不好會把錢直接給那六家送回去。眼下把錢給他,他有很多種說法,讓六家人不打要回去的主意。就像老六說的,村裏修整需要不少錢。
王老六看着兩兒子,“就這麽簡單的事,推來推去,成何體統。”說完後,王老六背着手進屋了。院子裏的兄弟兩互相看了一眼,然後聳了聳肩,他們本就沒想拿錢啊!可是村長畢竟是爺爺輩,他們能怎麽說。
Advertisement
後繼的解決辦法簡單粗暴,直接招集了各家各戶的男丁去了祠堂,村長直白的言明,讓六家賠錢一事,內裏有些誤會,現下多出五十兩,老六家不收,但想着必須給六家教訓,他和幾位族老商量過,錢被扣上,秋收後修理祠堂,把村裏的路也修理一下,餘下的錢,來年買蟹苗,分給各家。以後村裏都養上了螃蟹,就會有很多人過來買螃蟹,村裏的路修好了,過什麽車都方便。
修祠堂大家沒意見,掏了五十兩的六家心裏急,那叫五十兩,都夠建好幾個了。沒拿錢的人,其中肯定有那麽一兩位想餘下的錢會被村長和族老貪下。至于村裏修整路,不論是哪邊都覺得沒啥必要。而當是後一點提出來,再沒人說修路沒用了。
“村長,修祠堂和路是從村裏雇,還是找外村的人?”
“村長,此事不需外人,咱村的事,當得村裏人忙乎。”
“對,對,我們不用外村的人幫忙。”
衆人對此事有着空前的熱情,站在後面的王修晉看着四周的人,還有那六家人的臉色。
“村長如何能保證蟹能賣出去。”那六家人裏不是全都被大餅砸到,聰明的人立刻轉過心思,錢怕是要不回來了,可也不能聽風就是雨,村裏現在養螃蟹的就只有六爺爺一家,他們能把賣出去的路告訴他們?
有人提出不同意見,其他人便也冷卻了幾分熱情,是啊!若是賣不出去怎麽辦?雖然蟹苗不用他們自己花錢買,可若想養好,得花不少的心神,他們沒有錢雇人夜裏看管,就只能自己家人頂上,白天還得有人在地頭看着,若到時賣不出去,他們不是白幹了。
有些人的視線不停的往王修柏兄弟倆身上飄,王修柏只是皺了皺眉,卻沒言語,而王修晉望着天沒言語,又不是他倆讓他們養,賣不賣出去,跟他們有毛關系,雖然他是想等成功之後,給夠拉動村裏人種些蟹稻,便省他再置地,還要請人白天夜裏的看管,而他日後想要開的糧店,也需要一些穩定的供“特等”米的戶農,但他收也僅限于糧,跟螃蟹沒任何關系。再說,他們家的螃蟹還沒賣出去,看他們有什麽用。
“養螃蟹的事,完全是自願,不是強迫大家一定要跟着養,想養的呢,村裏會出蟹苗 ,至于不想養的,也別想着分得同等錢的好事。”村長笑眯眯的開口,沒被抛出的問題難倒,“沒有路子,咱們可以摸出路子,梧縣裏買買,再往運到湘城去,螃蟹味美,還愁賣不出去。”村長說完笑眯眯的特意看向那個提起話頭的人。
“畢竟是來年的事,也不用立刻下決定,大家可以慢慢的想。不過……”村長意味深長的沖着六家笑了笑,接着臉色一板,“今兒早衙役過來提徭役的事,似乎少了一人,誰家的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