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将大哥請回房, 除了回信之外,王修晉還要問問指婚的事。提起指婚的事, 王修柏先是氣憤,随後又有些無奈, 簡單的請述了父親和李老将軍不對付互看不順眼的事, 又提起先皇指婚, 用意為何, 以前王修柏大概不會多想,現在卻不是,他大抵猜到一些,先皇絕對不是希望兩家友好, 而是将梁子越結越恨。若不然怎麽将兩男娃指在一起。

聽到長兄說是男娃,王修晉不由得嘆了口氣, 還真是男的。王修晉也說不清在聽到是男的後心裏的複雜情緒當如何形容, 上輩子他便沒有成家,這輩子倒是有機會了……,在末世生存的幾年,王修晉見多了男男由共生死的兄弟, 變成共生死的伴侶, 說句實在的,兩男人在一起互相依靠, 遠比男人帶着女人要方便些,不是他瞧不起女性,而是末世期少女堅定, 堅強,又自立的女性。

王修晉對未來的另一半是男是女還真沒有多大感觸,但被趕鴨子上架的結合,王修晉只覺得天雷滾滾,倒是沒有因對方是男人而憤怒。指婚的事可以壓後再說,眼下要想的是如何回信。先不計以前兩家如何,也不提日後将怎樣,只以稻養蟹,他們是真沒有技術可言,能給出的經驗也相當的匮乏。兄弟兩人相互看了一眼,默契的決定回信時把真實情況直接表述,李家信就信,不信他們也沒辦法。

回給李家的信交由大哥來辦,至于李家長孫的信,王修晉想了一會兒,才提筆寫了一些,大意是他并不知指婚的事,突然知道此事,略有些茫然。并暗示,十幾年後的事,誰知道會怎麽樣。說實在的,王修晉在此之前需要就沒有想過婚姻的事,他才七歲,過了年才八歲,在梁朝男子二十歲才開始議婚,他還有十幾年才滿二十,到那時再考慮都來得及的事,現在怎麽可能會想這個問題。

把信塞進信封中,王修晉看了一眼還在寫信的大哥,又開始想指婚的事。依着大哥所想,先皇雖對父親很是喜愛,卻也在防着王大人,做皇帝真夠累的。等過了年後見到吳掌櫃時,托雜貨表的東家打聽一下李将軍的情況。抗旨是不用想了,除非現在的皇上另給李家指婚,不然他就得準備到了年紀和李家的長孫完婚,如果李家長孫除了意外,他是不是要跟個靈牌完婚?日後孤老?拍了拍額頭,把剛起的念頭拍飛,雖說對未謀面的李家長孫沒啥印象,但也不能咒對方死。話說回來,兩男人結合,誰嫁誰娶啊?

待王修柏寫完信,仍見弟弟發呆,以為弟弟被突然得知指婚的事吓到,甚是心疼,為了不讓弟弟日後因身份低于李家,明年的鄉試定要高中,且必須能進京趕考,日後為官,方能在生意,或是日後弟弟完婚之時,為弟弟撐腰。

寫交給李府管家,且由王修柏送至大門,待王修柏再回屋內,便見父親面色難看,還未等開口,便聽父親問道,“姓李的定不安好心,我已落到如此,當初離京之時,怎不見他出手相助。”

“父親,離京之時,您至交未曾出面,與李家本就交惡,對方巴不得因此而斷了指婚之事,又何來相助之談。”王修柏對父親之言,暗自惱火。王修柏覺得父親相當不講理,當時和李将軍鬧得那麽僵,現在又反過來怪罪對方不幫忙,若是之前兩家關系還算過得去,不是對着幹,這會兒父親怪罪對方,他也不會說什麽,甚至還會跟父親一樣的想法。

“哼,如今他為何想此親事,還不是有事相求,若無事他會記起落難的親家?”

“不管李家所為何事,這門親事能斷嗎?”王夫人淡淡的開了口,王老六立刻消音,甩着袖子出了屋,未等片刻又返回屋子。王夫人示意兩孩子去忙自己事,兄弟倆便回了房間。王夫人對夫君不是沒有怨言,可為了子女,她須忍,好在她能壓制夫君。

兄弟倆回房間沒多久,院子外便傳來村長媳婦的聲音,随即便是劉姐出去開門,不久村長媳婦便進了門。長輩來訪,兩人當出去行禮問好,打過招呼後便離開。

因李府管家來訪,村裏都知道王老六家有門好親事,村長媳婦便是過來打聽一下,與将軍府有親的是誰,別她好心為孩子們張羅婚事,卻莫名的得罪将軍,累及家人便不美了。

被問起婚事,王夫人略有些尴尬,旨婚的事,他們原本就當是先皇的玩笑之語,雖說先皇是當着朝臣們講的,但沒有聖旨為憑,想抵懶也不是不行。如今他們家的地位,李家怕是巴不得把此事忘記。李家派人過來,要麽是圖他們家什麽,要麽就是新皇提起了此事。家中如今有什麽,她雖不能動,卻對家事一清二楚,不像夫君,當真是不問世事,真真是苦了孩子們。說句不中聽的話,她家現在全部家當,未必比得上李府一月入賬,有什麽可值得惦記,若是為地中物,李家大可以尋種植好手,試上幾年便能有所成。只怕是新皇提起此事,李家不得不擺出姿态。

對村長媳婦,王夫人不能提朝廷中的彎彎道道,只是巧妙避開同樣是男孩,雖說朝廷有男男為婚之策,在京城的官員中也有男男大婚之輩,可那是京城,如今在村裏,就算是當面不會說什麽,背後指不定說什麽難聽的話,王夫人不想讓小兒子本就受着養家之苦,還要受村裏人的排擠。

村長媳婦一聽訂親的是王修晉,一邊不停的說着誇獎的好話,一邊也為老六媳婦愁,村長媳婦自認與老六媳婦親近,說話也就直白,見四周沒人便開了口,“老六家的,若是以前老六為官,有此門親家,自當是不錯,可如今你們……”村長媳婦頓了一下,見老六媳婦面色無異才又接着開口,“兩家的差距大了些,對方會不會要求修晉入贅?就算不入贅,對方也算得上是大家小姐,進了門之後,你壓得住嗎?”

王夫人只是苦笑,日後小兒子成婚之時,又與入贅有何區別,他們不能盼着李家倒,有着“婚約”在,李家倒了,小兒子便要跟着倒黴。李家不倒,除非他們家能再次重返京中,地位與李家無異,不然便要低李家一等,兒子怎能與對方平起平坐,

Advertisement

“我說的話可能不中聽,修晉是個有能耐的,要不然也不會短短時間就能賺了間鋪子,可再有能耐,日後做得再大,相到底是個商。有再多的錢也比不上人家的權。”村長媳婦見老六家的不言語,便接着開口,她是真心勸老六家的,可別覺得攀着門好親事,日後有苦說不出。“莫不如趁着現在修晉還沒撐起來,便斷了此事,日後,以修晉的樣貌,還愁說不上親。”

若是沒有今天的事,王夫人也是抱着同樣的想法,可如今李家已經來了人,除非新皇松口,不然他們家便和李家綁家了一起,退婚是不用想了。村長媳婦見老六家的仍是不開口,心中還道對方想攀門好親事,心中對老六媳婦有些不滿,随即又想怕是此事老六媳婦做不得主,要不然也不會一直愁着臉,多半是老六又鬧幺蛾子,在心裏替一家人可惜,都是明理的人,偏偏攤上入了魔障的老六。

村長媳婦帶着鼓對老六的怨氣離開,出了門便遇到幾個好事的人,圍上來打聽老六家是不是真有門好親事,對方是不是來退婚的。村長媳婦狠狠瞪着幾個村裏專愛碎嘴的幾人,“退什麽婚,對方是來送年禮,沒見東西還擺在院子裏。”

待村長媳婦走後,兄弟兩人才到院子裏歸整東西。李家送來不少好東西,書,紙,筆,硯,還有幾塊上好的墨,绫羅綢緞樣樣不少,易存放的點心便有幾盒,珍貴的藥材也有幾盒,更別提是給王修晉的零嘴,都是京裏有名的鋪子出來的。王修晉不是真當的小孩子,對零嘴沒什麽興趣,便想着等過年的時候,給來家中拜年的小孩分了。

把東西歸置完,王修晉便想和大哥提一提買地擴房子的事,以前還不覺得家裏小,這會兒家中來了客人,方覺院子小,如今手上又不是沒有錢,應把房子好好的修整一番才是。

王修柏卻不同意,他們剛回來不足一年,又是有置地,又是養蟹,更是在城裏置了鋪子,已經讓一些人眼紅,現在有父親的功名壓着,村裏人想着來年也跟着養蟹,對他們恭敬着。今兒李府來人的事,怕是在村裏傳開,一車的東西,定是會惹出熱鬧,再在此時擴地蓋房,便認定李府不單單送了東西,還送了錢財,引來賊人怎麽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