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在城中滞留得比往日時間長了一些, 出城之前,王修晉拐去鋪裏轉轉, 巧遇着便服到雜貨鋪尋吳掌櫃的縣令,王修晉忙行禮, 縣令大人樂呵呵的開了口, “王東家, 聽聞你家蓋了新房, 什麽時候請喬遷之宴?”
“回大人,待長兄參加完府試,若是過了,兩廂便一起辦了。”王修晉壓根就沒想辦什麽喬遷宴, 但入鄉随俗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想在村裏生活, 什麽事都要考慮。
“是這個理。聽聞新宅十分別致,不知本官有沒有幸去逛上一逛,說來王大人回鄉之後,本官公務繁忙, 一直未能前去拜訪。實乃慚愧。”縣令一臉的歉意, 讓王修晉在心裏感嘆,難怪說官員都會演戲, 一點兒都不假。
“縣令大人乃百姓之父母,公務繁忙乃為梧縣之民操持,乃梧縣之福。”王修晉說完差點閃了舌頭, 古人天天這麽說話就不覺得累?随後又開口邀請縣令大人有時間便到家中小坐,家中必備茶點,父親與縣令大人談談人生。
縣令立刻笑着應下,又言擇日不如撞日,不如今天就去轉轉。王修晉心道縣令是不是太心急了,面上仍是笑眯眯的應下。縣令名為拜訪王大人,自然不能空手而去,便到雜貨鋪尋了些稀奇之物。吳掌櫃聽聞要去王家,心思轉了轉,笑言要同去,縣令大人與吳掌櫃交好,自然也不會反對,兩人便一同随王修晉返回王村。
王舉業帶着今日買下的幾人的賣身契,身邊坐着店鋪的夥計,後面幾位買下的仆人聚在一起,王舉業緊靠着夥計,雙手死死的護在胸前。夥計趕着牛車,時不時溜一眼王舉業,覺得有趣,卻也知為何王舉業有此舉動,着實是東家此次買的人數衆多,除去管家之外,仆人便有七人,五男二女,就那兩女人便身材高大,身态健碩,如同男人,更別說那五男。夥計着實搞不懂東家的想法。
王村離梧縣并不遠,再加上是趕着牛車回來,進了王村之後,便有人瞧見王舉業帶回一車的人,有人以長輩自居,便問王舉業車上是何人,王舉業自是不理,惹得對方罵罵咧咧,氣得王舉業直瞪眼。
王舉業帶人進了大院,便把跟着的幾人吓到,管家之前在另一個府城的大戶人家做事,那府人家因遷京城,管家是他們家的家生子,卻被另一位會算計的管事算計,不得主家喜歡,此去京城便被主家将賣身契送至官府,一家被打發回了老家。這位管家說來和王村也有些淵源,管事的母親就是王村人。管家姓劉,他覺得以前的那戶人家算得上大富之家,可見到眼前的院落,劉管家只覺得那戶算不得什麽,京城的王府怕也是眼前這般。
幾人進了院,便聽到樓裏傳出來吵鬧的聲音,王舉業忙跑了進去,夥計雖不管東家的家私,可也得跟着進去瞧瞧,若是能幫上東家,以後也許會成為另一位掌櫃。劉管家則帶着幾人立于院內,未敢再多行一步。
王舉業沖進屋子,便見六祖母臉色淡淡的,而六爺爺j則指着五爺家三嬸子大罵,一旁還一位遠近聞名媒婆,只見媒婆一臉黑,六爺爺家誰家要說親?還不等王舉業弄清,便見小姑給六爺爺送上一把雞毛撣子,六爺爺直沖三嬸子揮去,随後又打向三嬸子身邊的媒婆,“要說小,給你家男人說去,一個小輩管起長輩家的事,你算是個什麽東西,老五就這麽教人?村裏的臉面都被你給丢盡,我便讓老三休了你這個攪家精。”
“六叔,侄媳婦也是為了你……”那婦人話還沒說話,又被打了一下。老六是下了狠手,揮出雞毛撣子的力道可不小,那婦人被打得直跑,那媒婆直嚷,“快來看啊,打媒人啦,你家以後別想說上親。”媒婆不說這話還好,老六聽了這話,打人的勁更大了。
王舉業是沒聽明白,一旁的夥計卻聽得分明,忙退出屋去,夥計心中那叫一個後悔。連打量東家大宅的心思都沒有,匆忙的跟院子裏,據說是到東家家中做管家的人說了一句他得回鋪子裏後離去。
老五家的三兒媳婦已經是這一天的第六位帶着媒婆上門的人,前兩人說是給琇芸說媒,王夫人且還聽聽,只是聽完對方的條件後,王夫人面上不顯,心裏卻是冷笑,說什麽對方人品如何如何,怎麽只字不提家世,高門嫁女沒錯,卻也是講究門當戶對,當她養的女兒是傻子,還是當他們一家沒見過世面,幾句忽悠的話便能信了?三言兩句被她打發走了,王夫人便教導女兒,過來說媒的人是何用意,躲在後面一直聽的王琇芸對于之前來的人甚至厭惡。
給王琇芸說媒的倒還好,後面來的幾個……
自打進了門,便不停的對院子說這說那,“這家裏沒有個當家管事的就是不行,老六家的媳婦天天在院子裏呆着,怎麽也不管着點添丁。聽說你娘身染疾,染的是什麽疾,家裏沒有女人當家可不行,以老六如今身份,怎麽着也得有個迎人,指不定還能再添個一男半女。”
這話說得王琇芸臉色發白,恨不得上去撕了對方,可她也自己是小輩,若真撲了上去,只怕會影響家裏的名聲,父親如何,她可以不做考慮,但大哥和弟弟可不能因她而蒙羞,想到弟弟,王琇芸嘴角勾起嘲諷的笑,這些人怕是不知,除了主宅的地契上寫的是父親的名字外,其他不論是地契,還是如今的院子,甚至是城中鋪子,全都在弟弟名下。
Advertisement
想要幫王老六納小的,托媒婆介紹的都是與自家有着千絲萬縷關系的人,若是将人送進這樣的院子裏,再得六叔青睐,以還自己進出還不都跟自己家似的。
進了屋子,先是挑着六嬸沒把女兒教好,來個客人也不知道送茶。接着又誇起要給六叔納小的對方如何如何,只可惜他們千算萬算,沒算到王老六聽完來意之後,前幾個還能擺個好臉轟人,最後一個直接動了武。王老六氣得很,趕走了最後一位之後,拎着雞毛撣子便出了門,直奔老五家。
老五比老六大上不少,兩人是堂兄弟,以前關系一般,如今也沒多親近,也就逢年過節會走動一下,去歲,老六帶着長子送年禮時,老五便提過讓家裏的孩子跟着王修柏,被老六拒絕了,現在居然讓兒媳婦給長輩說媒,他倒要問問老五怎麽教的孩子,若他不會教,他做叔叔的不介意好好教育一番。
王修晉帶着縣令和吳掌櫃到家時,正趕上父親拿着雞毛撣子在堂哥家揍人,院子外圍了不少人,村裏能說得上話的人全都在。王修晉進了村就聽到平素裏常說家常的人讓他快些去堂哥家,“添丁,快去看看,你爹拿着雞毛撣子沖進去的,有什麽事去祠堂,可別傷了自己。”
王修晉哪裏還雇得上跟着他來的兩人,匆忙的說了兩句便沖向堂哥家裏,父親平時少有出門,也不怎麽與村裏人來往,怕是村裏的人尋上門說了些什麽,還得是将父親惹急了才會如此。父親身上有諸多的不是,卻也有不少好的地方,不管他為官,或是讓孩子養家對與錯,套句最俗的話,父親是他們的老子,他養了他們的小,對他們也沒做天大的惡事,雖有時會讓他氣憤,可父親并沒有偏向與誰,或者做出混不拎的極品之事,對外甚至維護他們。
對父親,王修晉的感情是複雜的,卻也不希望父親受到傷害,一路沖進堂哥家,王修晉見父親正拿着雞毛撣子輪圓了手臂,往堂哥身上揮,周圍有不少人看着,卻沒有一人站出來拉,王修晉在心裏猜着,父親是占着理,即便如此也不能再打了。王修晉沖了過去,抱住父親的手臂,“父親,林縣令來拜訪您,您看是不是先家去?”王修晉不清楚事出何因,但仍是勸着父親,而開口道出的話,看似像壓低了聲音,卻也能讓近處的人都聽得清楚。
“哼!”王老六放下揮起的手,整了整衣服,把雞毛撣子扔給小兒子,“一個晚輩妄圖插手長輩家後宅之事,傳出去王村的臉都讓你們給丢盡了,攪家之精留着何用,趁早休了。”
“六叔,侄子沒管好媳婦,回頭讓媳婦給六叔和六嬸磕頭。”漢子當真不知媳婦幹的好事,他前些日子去城裏做工,今兒才回家,還沒等休息,先是媳婦面臉不好的回到家裏,問她怎麽了,也不說。一再追問,媳婦才講她要給娘家的一位遠親說給六叔做小。漢子聽完後氣得擡手就要打,可還沒等他動手,六叔先沖進來了。
這會兒王修晉算是明白怎麽回事了,原來是把攀親戚的主意打到父親的身上了。“納小?真真是長了見識,父親高居宰相之時,便立誓今生後宅只有家母一人,為此還得先帝美譽。讓家父納小,是想壞家父的名聲?還是想讓逼死家父,以死謝對先帝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