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見到米掌櫃, 便給王修晉非常不一樣的感覺,這人有一種上輩子見多的成功人士感覺, 于掌櫃和吳掌櫃跟米掌櫃相比就像是家門口小超市老板和馬雲的差距。仆人送上茶水之後,被管家全都帶了出去。

“不知米掌櫃遠道而來, 有何指教。”王修晉聽到管家說完來客身後的第一反應就是, 雜貨鋪的東家派人來看看他兒子結交的是什麽人, 想要探探他的底, 不過是不是晚了點,他和趙四結交不是一天兩天,那位東家的反射弧是不是太長了。

“少東家托在下給公子帶了封信。”米掌櫃把信拿出,交到王修晉的手中, 随後便打量起屋裏擺設。單從屋裏的擺設看,他絕對不信是小孩子的住處, 即便是大戶人家的孩子, 房中也會有一二件能看出主人年紀的東西,眼前他觸目可及的地方,卻沒有看到一樣。

王修晉把信看完之後,嘴角扯了扯, 趙四到底多大的能耐, 連宮裏的人都聽說了,要他建個別致園子。想想上輩子, 他所知的皇家園林,第一個反應就是被火燒的了圓明園,想起圓明園, 便會想到八國聯軍進京城,然後臉上的表情,就是那麽好看了。

米掌櫃清楚信中的內容,見王修晉的表情,還以為他因王宰相的事對皇室不喜,不願意幫忙,心底略有些失望。在沒見到王修晉之前,米掌櫃在聽了王修晉的事後,沒懷疑真實性,皇上同意讓兒子跟對方有往來,自是把對方查了清楚,他對王修晉的印象非常的好,心裏覺得此子以後不可估量。剛見面的時候,米掌櫃亦在心中點頭,這會兒卻有些淡淡的失落。

“趙四哥想要怎麽弄,是越華麗大氣越好,還是走休閑養生的路線?”收回情緒,王修晉把信折好,趙四既然特意派人過來而不是通過吳掌櫃轉信,此人大約是知了書裏的內容。

“這,休閑養生是指?”米掌櫃微微皺起眉,四字單放他懂,放在一起……“還請公子賜教。”

“就是純休養的場所,放松身心,不問世事。”王修晉淡淡的開口。

“可否兩者兼之?”米掌櫃不覺得兩者有何差別,不過既然王修晉将之分開,必有其中道理。

“倒也可,但地方要大,工程耗時也會很長,投入的錢也會非常多,且不只是錢的問題,還有工匠等等很多問題。”王修晉說完之後,便想咬舌頭,給皇室建宅子,趙四家絕對舍得下血本,他多什麽話。

“還請公子想出兩者兼之的方法。”米掌櫃的意思很明了,他們不差錢,不差地方,就算缺工匠,他們也能弄到。

“容我想想,待想好後,會繪于紙上,送進京城。”王修晉算是應下了此事,心中卻想,他只想做個安靜的糧商,現如今卻五花八門的全搞上了。

“還請公子能夠盡快,眼下雖不能動工,但少東家有些急。”米掌櫃見王修晉沒有拒絕,便把之前的成見抛開,對方是個明白人,“除此事之外,少東家還有一事相求。”

“……”趙四把他當小叮噹了嗎?王修晉沒開口,只是望着米掌櫃,他就不信,像是趙四這樣的大商戶之家,家中沒養幾個智囊,出謀劃策,指點迷津。

“此事只能問公子。”米掌櫃神情堅定,一副非你莫屬的口氣,讓王修晉只能在心中搖頭,默默的點頭,待米掌櫃的下文。米掌櫃把趙四想建房的事請出,更點明想以售房之錢,賺出建園子的想,想求得良策。

王修晉搖頭,“京城宅子價幾何,我不清楚,建園子所需巨大,不是建一處房子就能供起。若趙四哥可等,可多建幾處房子,慢慢收攏盈利,再做園子的打算。若想兩者兼之,就怕傾盡太多,其他盈利之處周轉不良。”王修晉這番話說得非常累,一邊掂量詞彙一邊還要理思路。

Advertisement

米掌櫃沉默,沒再追問,此次皇上只給皇子劃了地,并沒給錢財,皇子身家幾何,米掌櫃不清楚,但他以為是撐不起兩者同時進行。王修晉此番話很有道理,若非要讓他出個良策,便是強人所難。米掌櫃只能将此事掀過。“還有一事,在下想與公子談蟹米。”

本以為米掌櫃會起身告辭,沒想到又扯到蟹米,王修晉正了正身,等米掌櫃開口。蟹米總歸是自己主營的東西,萬不能出差錯。

“今年,京城不少人家以蟹養稻,但成果并不喜人,螃蟹成災卻個個小如嬰兒拳,稻子也被毀無數,以至地欠收。怕是不會再有人試種。”米掌櫃說完之後嘆了口氣,他說的是皇莊的情況,去年蟹米全都是送進宮,哪有幾人知,今年皇莊試種,結果種種地幾人均被螃蟹所傷,不說顆粒無收,但也真沒收上來多少,打出的米,也不如打王村送進京的。

王修晉不知京城情況,去年李家來人送禮時倒是打聽種地的事,他也确實沒有什麽可言說的方法便拒了,今年京城有人試種,倒也沒覺得奇怪。“米掌櫃可直言。”

“在下想明年的糧可否多送一些進京。”今年送進京的糧多了不少,便送入宮中。皇上得知今年新糧不少,賞給京中幾位權貴,這些人吃過之後,便四處打聽,早晚會問明出處。權貴不差錢,千裏運糧之事絕對能做出,與其他們來買,不如他與王修晉多訂下一些。

王修晉想了想眼下的情況,倒是有幾個村子的村長過來打聽,也想如王村一樣,但五修晉卻沒有考慮,倒不是他差蟹苗的錢,也不是不賺錢,而是他沒打算明年就把湘城鋪子撐起,而且物以稀為貴,還有一點就是,他想試試兩季稻的可行性。“明年不行,明年甚至還有可能會減産。”

農事,米掌櫃不懂,但今年已經增加,為何還會有減産一說?

“年後,長兄要進京趕考,在下無心多理農事。”王修晉非常無恥的以大哥趕考為名目給減産做了理由。

米掌櫃與王修晉對視,他是認真的?這理由也太敷衍了些。無法從王修晉的眼中看出什麽,米掌櫃又起了別的心思,“不如王公子和長兄一同進京?以便會友,少東家會非常高興見到公子。”他若說服不了王修晉,回京之後便讓皇子給王修晉寫信,請他一同進京,至于糧的事,夠皇上吃就行。

眼下只有點點點有夠形容王修晉的心情,他算不算給自己挖了個坑,他絕對相信米掌櫃回京之後會提此事,以趙四性子,搞不好就會給他來封信,讓他務必進京。在心中不停的抽打自己,面上仍要努力不讓表情顯得僵硬。“恐難成行。”王修晉腦中飛快轉動着,以圖想到最好的拒絕借口。

“不急,公子還有很久的思考時間,在下還會在梧縣停留一日。”米掌櫃起身要告辭。王修晉想着明日他未必會進城,便邀請米掌櫃留下來吃頓便飯,米掌櫃以還有要事為由,并言,“日後會有與公子同席之時。”

送走米掌櫃,王修晉怎麽想怎麽覺得米掌櫃的話好像肯定他明年會進京一般。

米掌櫃對吳掌櫃并沒有加以為難,但也敲打了一番。待米掌櫃離開後,吳掌櫃松了好大口氣,往後的日子便越發的小心,看鋪子裏的夥計,覺得每一個都有可能是京中派來看着他的人。

米掌櫃又往南走了兩城,便起程回京,此次并沒有達成想要的目的,進京之後,米掌櫃先見了皇上。天子聽完米掌櫃的回禀,便好奇王修晉為何要減産,至于建園子的事,讓兒子愁去,這點兒小事都不能解決,何言國之大事。

皇子聽親随講米掌櫃已回京,便立刻出宮,再回宮時,整個人并未露了喜悅的表情,糧食的事,皇子抱着和米掌櫃一樣的想法,反正王修晉肯定不會缺了他的。皇子憂心的是如何能讓父皇同意王修晉進京,而他要以什麽名義發出邀請,才能讓王修晉肯定能同意到進京來。

皇子沒腦子一沖動,直接寫信邀請,雖說當初父皇罷宰相官時,未說讓他日後不得進京之言,也沒取了王宰相的功名,可到底算是罪官,王修柏進京是趕考,不會有人挑出一二,但王修晉進京就會有人跳出言語。打與王修晉相處半年,皇子很多的想法變得與以前不同。拿言官來說,以前皇子不覺得有什麽,但現在卻覺得這是一群拿着皇糧幹吃飯不幹正經事的白吃飽。一個個打着為皇上着想,為國分憂的旗號,專幹些為一己之私的事。看哪個不爽,不順眼便要将其參倒,或者哪個礙着他們了,他們便會尋事,将小事化大,不參死對方不罷休。

皇子不想給王修晉惹麻煩,思來想去,皇子堅定的邁開步子……找父皇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