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村長聽着讓村裏的人也跟着弄, 立刻算着沙地的價值,倒沒有想提價的想法, 只是盤算村裏的沙地夠不夠整個村子用。随後立刻應下王修晉的請求,把村裏三分之一的沙發賣給了王修晉, 然後自家也買下了餘下沙地的三分之一, 誰家也不會賺錢少, 他對王修晉的眼光十分的信任, 即便王修晉嘴上說着對成功未知,在他看來,只要王修晉做就一定能成功。

解決了沙地的問題,之後地契什麽的就交給管家跟着村長去弄, 他要考慮的是快些把花生種下,現在種花生已經稍顯有些晚, 也不知到了收成時會如何, 最壞也不至于顆粒無收。接下來的日子,王家又開始忙上了,因為沙地多在大宅的後面,不太會惹人注意, 即便是有人看到, 也只是以為老六家要弄些花花草草。

花生的生長周期有多長,王修晉不知, 倒是給京城寫了一封長信,他記得上輩子聽人講過花生的幾大産地,其中有一個就在邊關一帶, 他想若是花生油榨取成功,就把方子給皇室,成立一家國有的油廠,可以讓退役的士兵去工作,他能做的也就這麽多。當然他是不會直接給方子,必須皇室同意,若不同意那麽他大可以自己買地建廠,最多成品的售價高一些罷了。

這邊花生都種下後,梧縣的縣令已經接到了京城會試的成績,王修柏的成績并不突出,卻也進了前三十,要知道到殿試,前三十的人,都是狀元的熱門。縣令立刻讓衙役把此等好消息公告,并派人去王村告知王家人。王渙之一家得知消息後,臉色不定,仆人非常開懷,雖說王家是商戶,在大梁的地位不低,可比起官身,差得不是一星半點,以後他們出去也可說是官家下人,地位自是不同。王琇芸和王修晉姐弟兩人也是心喜,也只是心喜,真心替長兄高興。至于王渙之夫婦,兩人便有些糾結。

王渙之在官海沉浮十數年,雖支持長子科舉,也有翻身之心,但到底是擔心兒子,會不會因他使兒子在殿試時受無妄之災。而王夫人則憂心長子性子多随其父,這性格在官海之中怕是不好與同僚相處。王修晉倒沒有擔心,兄弟兩人在京城時便就科舉之後要如何做了分析,落榜如何,高中又如何,都做了深入的溝通,且達成一致。

遠在京城的王修柏并不知家人的想法,看過榜之後,參加了幾個有官家舉辦的宴會,便去拜訪了他的啓蒙“恩師”,之後便在落腳的小院潛心看書。要說沒有一點兒興奮的心情,絕對是假的,且心情還非常複雜,不然也不會帶着禮物去拜訪“恩師”,還是宴會時,明捧暗諷的言其“恩師”對他的“教導”。王修柏自我調得非常快,他知熟輕熟重,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充實人脈,而是如何在殿試時力拔頭籌。

在殿試前,李俊良帶着剿匪之功回到了京城,無一人傷亡,還清查了當地貪污之流,李俊良讓一些利益共同體恨得不行,卻也只能咬碎牙向李俊良道謝。李菻善歸家之後便聽說王修柏會試的名次,立刻備上厚禮命人送去,即便祖父已經說李家送過東西,李菻善仍是堅持再送上一份。

因王修柏的成績,王村上下歡天喜地,卻沒有人跑到王渙之那要求請客,王渙之反倒是放出話去,待殿試之後,松竹學堂便開始收學子,并會尋個吉日宴請親朋,王村裏更是喜慶,整個王村可都是沾着親帶着顧,不就是請全村嘛。村中并不是所有人都開心,之前跑去說媒的幾戶人家心提得高高的,添丁不讓他們種蟹田稻,老六不讓他們的孩子進學堂,這會兒請親朋,會不會也不請他們。

受牽連的人家,恨死了沒事惹事的攪家精,就是王修柏沒高中,就憑添丁開鋪的手段,真能讓不着龌龊心思的人進門。越想越氣,越想心情越發苦,眼看日子要好過了,偏偏出了這等的事,自家白白受了牽連,怎麽不恨。

關上大門的大宅,哪管別人家想什麽,既然想要宴請親朋,就不是一桌兩桌的事,擺席的地點,還有桌席的位置,要準備什麽樣的菜等等,都需要仔細的安排。王修晉和雙親商量之後,決定擺在村中最大的一片空地,提前支上棚子,再架幾個爐子,随做随上菜。晚上若是天氣好便在空地中央支上烤架,買兩只豬回來烤全豬。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王渙之數着日子看哪天是殿試,在殿試的當天,王渙之在院子裏朝京城的方向磕頭。王修晉因為在弄宴席之事,并未注意到,還是被長姐扯住,才知道此事。王修晉去看了一眼父親,見父親并未有異常,才讓長姐安心,至于父親是裝沒事,還是真無事,大概只有母親才能看出,他是看不懂,只能猜測父親的心情是複雜的。

殿試當天,王修柏的心情非常的平靜,他沒見過皇上,也沒有把目标定得太高,只要能中就行,再熬到派官時,便請去下面歷練,從下面至上實打實的靠政績出頭,而非如父親那般。

殿試的前一天,趙四接到王修晉的書信,內裏寫着他正在弄一種植物制成的油,若是成功,便可推廣天下。下面附上了他想獻寶的想法,但還有個前提,趙四看完信後直磨牙,他要怎麽跟父親說啊!父親會不會看完信後一氣之下把王修晉給斬了?趙四卻不知,皇上早已看過信,見信之後臉上的表情十分的詭異,沉默了許久之後,才将信放回,且說了一句,“王宰相之子着實大才。”

趙四扭捏的去跟父親談,十分小心翼翼,很怕一不小心給王修晉帶來殺身之禍。天子聽完四兒的長長的一段表白後,看了四兒許久,四兒誠實。天子相信沒有人敢跟四兒講他有先看過信,四兒完全可以把王修晉的提議變成自己的,還能落個美名,讓百姓感恩,四兒卻沒有這麽做,實誠的把王修晉道出。看着四兒,天子突然在想,四兒若坐上這個位置會如何?無心計,卻不會貪功。心善且好打不平……天子搖了搖頭,為天下,不能只為善。

殿試之上,學子們一個個如鹌鹑一般垂着頭,沒有人敢亂動。天子看着殿中衆人,日後他們有些人會成為國之棟梁,甚至還會有人成為傳世之臣,現在的樣子,卻讓天子十分不喜,不論文人,武人,都應有傲骨,他在眼前的這些文人身上沒見到幾個。再不喜,當出題還是要出,題,天子昨日便想好,共兩題一是受傷的将士當如何安置,二是官匪相交當如何論處。

這兩題出來之後,在文臣之中如同抛下了個炸彈,個個不安。武将們雖面無表情,可心裏樂開了花。安置将士不提,官匪相交之事,誰不知是被李将軍查出來的,還将人押回了京城。

王修柏聽完提之後,心中十分的驚訝,猜測天子是不是想要扶武抑文,若是這般,今日殿試就将是天子的試水石。微微的皺起眉,王修柏提起筆經過短暫的沉思後,便抛開了猜測,而是回想着天子出的題,現在便不能按着自己的所思所想來寫文章,若是弟弟,他會怎麽答?沒多久,王修柏便提筆開寫。

在王修柏動筆之時,早已有人開始,王修柏并不急,一邊寫一邊整理思路,力求一遍過。

文武衆臣并沒有在殿中,互視對方各種看不順眼,位高的文臣緊鎖眉頭,猜測着天子之意。在殿中監考的大臣均是文臣,昨日還聽天子提及出題不難,怎麽今兒就變了挂,難說朝中哪有大臣做了什麽,被天子發現?幾人一邊走在學子的身後,一邊互打着眼色,心中亦有不安,他們也是文臣啊!

随着有人落筆,便有人開始交卷,王修柏交卷的時間不早,也不晚,他以為不會被注意,卻不想在他落筆之後,就被天子點了名,“湘城王渙之之子王修柏可是寫完了?讓朕看看。”王修柏差點撲倒,心情十分複雜,猜不準皇上的心思,他不知此次出頭是好還是壞。

天子十分認真的将王修柏寫的兩篇文章看完,只評了一句,“倒是直白。”

幾位大臣圍了過去,看完之後,幾人的評價如同皇上,着實直白。又想起之前王修柏的試卷,雖其意直白,卻也添了些文采,為何殿試之上不炫文采,反而更直白了?難道說以此能引起皇上的注意?

王修柏恭身,“草民謝皇上誇獎,臣不通兵事,便只能直抒其意。”王修柏覺得他怕是要得罪不少人。

“倒是實誠。”天子未再多言,王修柏卻是冷汗直流。

作者有話要說: 李菻善:今天連醬油打得都想死哭,媳婦,我想你,什麽時候才能再見面,将你送到湘城之後,我便……(以下省略數百字)

王修晉:好困,閉嘴

蠢作者:好困,睡覺去了,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