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認字認半邊(二)

随着“砰”的一聲,門被關上了,只留李亦行一人站在樓梯下望着。

氣氛着實很尴尬。

李亦行心裏道:這個人還傲起了,愛答不理的。

唉……我剛才好像叫的妹兒哇,既然人家出來闖蕩,女扮男裝我就不應該直接戳穿,對頭對頭(對對)下次在見面應該直接喊小兄弟,這樣應該會理我了撒。

李亦行覺得自己分析的無比正确,滿心歡喜地端着水盆就回了屋。

洗完臉把抹布久幹(擰幹),搭在一旁木架上晾起。李亦行脫了鞋襪和外衣,就準備躺上床該入睡了。

李亦行側身躺了下去,拉過被褥蓋好。感覺姿勢沒對,又翻了個身。

“嘶……啥子東西?”李亦行剛翻過身,背下便有個非常硬的東西,異常咯人,李亦行痛得叫出了聲。

房間裏桌上燭蠟還未吹,床上微微光亮。李亦行支起身來看身下,到底是個什麽東西,然而什麽也沒有。

李亦行覺得奇怪怎麽會沒得(沒有),他又躺下的确是有東西,在背下恩起痛(咯着疼)。他就躺着伸手去摸背下,可那東西好像是在衣服裏面。

李亦行掏手到衣服裏,摸到一個像是個木牌的東西。李亦行這時也反應過來是啥子(是什麽)了。

把那東西拿出來,是一個小木頭牌。正面上刻有一朵花紋,中間兩點花瓣呈魚鱗形擴散,反面左下刻了個米粒般小的一個‘唐’字。

透着微微燭光,李亦行舉到面前細細看着。

這是母親生前留給他唯一的遺物,那年洪災所有東西都沖跑了,什麽都沒留下,勉強也只挽回這個小木牌。這麽些年自己一直貼身帶着,也當是個念想。

也怪自己,怎麽把這個東西給忘了。

李亦行左右翻看,又看了會兒,才把木牌揣進中衣裏。

Advertisement

吹了燭火,拉上褥被,李亦行閉上眼睛慢慢進入了夢鄉。

……

李亦行清早八神(一大早)就起來了,收拾好東西背上長劍,就準備好出發。

臨走前李亦行到沒退房間,準确說是讓小二給自己先留着,自己說不定還會回來住。

方圓幾十裏也就這麽一座城,如果順利晚上回來還要在住一晚。而且城中這麽相應(便宜)的客棧沒有幾家。

小二也只是敷衍了事應着,也不知道聽進去沒。

出了客棧一路往下走,路上李亦行又問了兩三個人,路的去向。

南面的确有座叫八(岜)山的山,不過那塊地是被私人買了下來,圈起來當了家族墳地。一般很少有人去,也不許常人進,所以他們都提醒李亦行,沒事別去哪裏。

這次說山上有妖怪,李亦行怎麽也得去瞧瞧的。既然那裏已經是墳地,多半也是墳頭鬧鬼正好。

李亦行背好身上劍,跋腿便往八(岜)山而去。

走了約摸半個時辰,就路行至山腳下,周圍來往行人也漸漸稀少。

李亦行看了看前方的路,在走一段應該是要上山了,不由加快了腳步。

可能走的太快,拐彎處李亦行迎面便撞上一個人。

李亦行倒也沒事,擡頭一看到把對方也撞翻在地這就不得了了。

那人是個年過六旬的老人,兩鬓斑白,衣服有些洗的泛了白看不出原本色。手提了裝着白燭的竹筐,被這一撞白燭散了滿地。

李亦行趕緊歉聲道:“對不起,對不起。”俯身便要去扶老人,老人卻一直平視着前方,神情無動。李亦行蹲下身,伸手就去攙扶老人。

老人擺手道:“沒事,沒事”

感覺到老人一直看着他,李亦行覺得有些不适,擡眼一瞧李亦行便發現,老人一側眼中泛着混白,而另一側眼中已無焦距。

眼睛看不見?李亦行擡手在他眼前探了探,也更加證實了。

李亦行周圍望了望,就看到一旁地上的長竹竿,心裏面更生愧疚。

把老人扶起,拿上竹竿。李亦行又把地上的白燭也撿了起來,歸還到了老人的筐筐頭(竹筐裏)。

李亦行又再次道歉:“對不起哈,老爺子,不是故意的。”

老人摸索着,接過李亦行手上的竹竿,下意識杵了一下地,才道:“沒事沒事,下次注意點就行。”

這路上發生的小插曲,讓李亦行上山時格外小心。不僅要注意路,還要注意人。

又走了一個時辰,李亦行差不多也也走到了半山腰處。

這個八(岜)山其實也不大,可李亦行偏偏兜兜轉轉還就是沒看到所謂的祖墳。

李亦行有些發牢騷:“這個墳兒在哪兒嘛,咋緊到(怎麽一直)沒看到喃?”

他又順手在路邊邊上,扯個了杆杆(木杆)杵着上山,省力些。不是因為他身體虛沒得(沒有)力氣,是李亦行感覺這個腳上的鞋有些打腳了。說起來也對,新買的鞋哪有不打腳的,現在又是在爬山,應該早上在邊邊上(鞋裏邊)墊點東西的。

李亦行低頭看了看腳上的鞋,鞋底邊已經沾滿了泥土塊。好好一雙新鞋,硬穿成了舊鞋。

這樣他不免就有些心痛:“應該穿那雙舊孩子的(舊鞋的)。可惜了,又要遭洗白(沒有了)一雙。”

自己本身走路就費鞋,這些應該注意到得(注意一下),咋個忘了喃(怎麽忘了呢)?

但心痛歸心痛,又不可能回去換。況且昨晚買了新鞋,順便就把舊的扔了,找不找得到又是另一回事。

李亦行沉了口氣,走撒,還能咋個辦?——涼拌

沿着八(岜)山一路往上,李亦行快走到山頂處,已經是紹午了(中午了)。腳都走來打閃閃(直打顫),肚子也餓,就拿出上山時順路采的野果勉強充饑。

在堅持一哈(一下),應該快到了。李亦行在心裏給自己打了個氣。

走着又上了個坡,而這時就看見前面地上立了個牌示,李亦行走進去瞧。

木牌不長一只手臂的長度,上面沾滿灰土,又加之常年立于此,刮風下雨早已嚴重磨損。盡管李亦行擡手去擦了擦上面的灰土,想看清寫的什麽,但也只看清木牌示最下面兩字——禁止。

想來應該是禁止他人闖入,特立于此提示的。

所以,李亦行繞過木牌,繼續往前走,待到上了個稍緩的平地,果真看到一個個的墳頭。

這裏應該就是那啥子家族墳了,我到要看看是個啥子鬼。

李亦行緩步向前,一點點走進,嘴中念念劍訣,劍可頃刻出鞘。因為說不定那兒就突然竄出一妖魔鬼怪來。

……

這時突然從李亦行身後,傳來一聲叫喊聲。

“什麽人!你來這裏幹什麽?”

李亦行立刻轉過身去,眼前就看見了三男一女,而那女子手中還牽了一個小女娃。

啷莫(怎麽)?現在鬼出來都喜歡拖家帶口了哇。

其中一男子不明所以,氣憤道:“你上來幹什麽,這裏是我們私地。”

李亦行輕皺眉,現在的鬼都這麽嚣張了嗎?

“我正是為此來,不是我上來,而是你們該下切(下去)。”

李亦行默念道——出,催動劍破鞘而出。然而背上的長劍,毫無反應。李亦行又細念劍決,劍還是——毫無反應。

“……”

李亦行也就突然反應過來,一般這種情況,劍不能依靈力出鞘,只有一種,那就是對方是人并非妖魔。

見李亦行一個人在那兒神神叨叨,說着不着譜的話。男人又道:“你到底來幹什麽?你信不信,我立馬把你拉去見官。”

李亦行嬉笑着,改口道:“誤會,一切都是誤會。”

……………………分割線……………………

寒靈子站在最高處,看整個兲山。到也不說是陰氣慎重,但這個地方的确有些招陰鬼,或許是因為埋了幾具冤魂所至。

又到處看了看,到見幾處墳堆,有些未立墓碑成了無名墳,所幸也各得安息并無生事。

告示上所說此地恐有妖魔,寒靈子尋了許久也未見一妖一魔。

沒有?還是說還沒出現?

沒有當是幸事,給官家說一聲貼出告示,免得在引起恐慌。

不過……現在還是白天……有的話多半還未出現。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官府告示的原因,寒靈子從清晨上山到現在,在此山就未見過一人。因為兲山離城下是最近的一座山,若是上山伐木採果,這座山便是首選,不應該見不到人才是。

所以不論此山是否有妖魔,已經對人們有所影響,因盡早弄明白才是。

寒靈子用手撚起一塊沙土,看了看土質。可在此周圍樹林擺下陣來,妖魔一旦入陣便可捕殺。

整座山以山峰為點,往外以陰陽八卦布下符陣。小妖倒是不懼,若是大妖也可有準備。

寒靈子把靈力灌注到黃紙符箓上,在貼于樹上便可。每張符箓皆有不同用處,如若有強行撕去,有些亦可噴火或是雷電。

符箓兇險,所以玄都觀立有規矩,盡量避免與人前使用符箓,不可用符箓肆意傷人。若是與人對峙,非萬不得已也不可。若有時分不清是否該用,就該細想會傷人否。

玄都觀千百年來,哪怕靈力施展主靠符箓,但若做不到以上,也不必拜入觀中修行。

寒靈子出觀游歷四方之時,師父掌觀也專門與他說過,他自當謹記。

雖然這兲山上已無他人,但還是怕旁人誤入。

寒靈子就以半山腰處為界,設有屏障防他人無意進入傷其性命。

一切準備妥當,就等夜晚來臨明日來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