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夜半風雪,馬蹄聲疾。
許展詩要快些, 再快些。
大軍行了數十日, 她區區一名弱女子,帶着幾名侍衛, 從京城,一路向西不斷追趕。
侍衛是宋家給安排的, 只因一路上路途兇險,殘兵賊寇衆多, 若是一不小心遇上了心懷不軌的蠻人, 她僅憑一己之力定是難以逃脫。
可即便這樣日夜兼程, 許展詩比大軍晚行三日,想要迅速追上, 亦非易事。
老皇帝下了旨意,禁止任何人将宋青時走失的消息告訴隴西王, 就連進出京城的書信皆需要經過再度檢查, 違命者直接送入刑部論斬……一時之間, 人心惶惶, 任憑宋家夫婦想盡了法子,也沒法拯救失蹤的女兒宋青時。
宋閣老一病不起, 宋楊氏憔悴慌亂,碩大的宋家亂成一鍋粥。可帝王心,冷如鐵,在用兵大事面前,無人會關心宋青時一小小女子的死活。
除了許展詩。
那日是她思慮不周, 擅自把令牌給了宋青時,任宋青時頂着“許展詩”的身份前去軍營,從而遇難。許展詩雖無法确定宋青時失蹤是因為她的令牌,此事卻也同她的魯莽脫不了幹系。
紙是包不住火的。芙蕖那日與宋青時一同入宮,知曉她們二人曾見過面,宋家夫婦遲早有一日能查出令牌一事來。她害了宋青時,兄長知道了該如何?隴西王知道了又該如何?她會成為罪魁禍首,所有人都将遷怒于她!
無論是從理智上,亦或是情感上,許展詩不能對此事坐視不管。她要想辦法,做出一些挽回。
與其坐等別人找到她身上來,許展詩不如主動上門前去宋家,告知宋家夫婦宋青時曾借着她的令牌去了軍營,并且自告奮勇出城去告訴岳停雲。
只有她熟知遼東火炮營十萬大軍的行軍路線,也只有她能有辦法順利進入軍營,成功把事情告訴岳停雲。
縱然或許會換得個人命不保的結果,許展詩也無法推辭。
好在她許展詩随兄長和隴西王大人行軍打仗多年,比不得那些京城中的嬌弱小姐,打馬直追,日夜兼程,雖是苦了點,身體也沒有吃不消。
她一路上還算是順遂,十萬大軍未至伊循城,她便快追上了。
Advertisement
許展詩站在某處高高的山頭,望向遠處黑壓壓的軍隊。
熟悉的靛藍色雲紋軍旗迎風飄揚,是隴西王岳停雲沒錯了。
許展詩剛想加快進程,卻忽地瞥見一目,立刻噓聲,示意身邊的侍從們莫要輕舉妄動。
伊循城附近地勢崎岖,山道岔路衆多,許展詩為了迅速追上大軍,選擇的是和岳停雲不同的一條道路。此刻她便位于某座山的山頂,透過樹枝的縫隙,能将山下的場景盡收眼底。
除去大路上行軍的宣寧國軍隊,對面某條山道上,隐約仍能看見幾個人影。
許展詩尋來一個竹制的千裏望,将自身掩映在樹叢後,定睛一看:
是一小群胡人。
數量不多,約莫十個,身上衣着打扮像是突厥人的裝束。與平日裏不同的是,他們并未騎馬,而是一齊彎着腰,似乎在推着什麽東西……
是幾顆巨石!
許展詩不寒而栗。
此山是進出伊循城的重要關口,地勢險要,數目繁盛,洞穴衆多,非常适合隐藏。
如果這些胡人算好岳停雲和宣寧國軍隊離開伊循城的時間,埋伏在此,利用地形和滾石向他們下手的話……
許展詩不敢再想下去。
她緩了緩,朝着幾名侍衛命令道:
“快,換上附近胡人百姓的裝束,分開行動,迅速追上大軍,莫叫任何人懷疑了身份。”
許展詩飛速打馬,絕塵而去。
暮色漸沉,黃雲陣陣,恐怕今夜,又将會有一場大雪了。
……
宣寧國的十萬大軍并未在今夜進入伊循城,而是駐紮在附近的小鎮。
原因有二。
一是欽天監察覺出今夜可能會有暴風雪,急行軍有所不便。二是隴西王岳停雲突然對軍隊內進行了一場徹底的搜查,排除奸細,搜尋異己。
岳停雲在帳內焦急地來回踱步,炊事房送來的晚膳更是一口未動。
“報告王爺。”一名近侍入賬,行了一禮後道:“臣已經派人前去打探京城宋姑娘的消息,只可惜山遙路遠,恐怕一時半會還得不到回應。”
“嗯。”岳停雲不耐煩地應了一聲,接着問道:“出事了糧草車是否仔細查過?可有發現什麽不妥?”
“回王爺。”近侍猶豫了片刻,沉下聲音道:“臣帶人仔細查過,雖說是一片狼藉,但看起來确實像有人曾在其中住過的痕跡。”
岳停雲面色可怖,掌心一用力,直接捏碎了手中的白瓷茶杯。
“還請王爺莫要太過焦急,雖說破壞的糧車附近發現了宋姑娘的令牌,這也并不能代表出事的就是宋姑娘本人,或許是旁人不知在何處竊取了宋姑娘的物品也未可知啊!”
岳停雲并未回答,只是繼續問道:
“看守的侍衛可都輪番問過了?”
“回王爺,王爺的吩咐臣都一一照做了。據侍衛們所言,未曾放過無通行令牌的人進入過軍中。唯一的一次古怪,是行軍前一天夜裏,許姑娘曾來過一次,說是有要事要見隴西王大人您。”
“許姑娘?許展詩?”岳停雲皺眉道。
“正是。”近侍戰戰兢兢回答道:“說是見了許姑娘進來,卻不見許姑娘出去,以為是王爺您把人留着了,便不敢多問……”
“混賬!這麽大的事兒竟敢知而不報。”
岳停雲這次是真的怒了,一腳踹翻身後的桌案,未被用過的晚膳盡數翻倒,撒了一地。
“王爺息怒,王爺息怒啊。”
“呵,是突厥人,還是軍中出了……”岳停雲話音未落,帳外報聲傳來。
“報——王爺、王爺!許姑娘從京城趕來了,有要事禀告王爺。”
帳簾掀開,正是經過數十日風吹日曬後,身着一身胡人女子裝束、面色憔悴的許展詩。
……
宋青時原本以為,突厥人的營地應在草原某處,她也應當被帶入某個帳中。
而事實卻出乎她所料。那兩名突厥男子攜着她,從軍營內逃出來後,竟直接去了若羌人手下的重要城鎮,伊循城。
伊循城環境複雜,雖隸屬于若羌國管轄,但城中居民卻并非全是若羌人,漢人、吐蕃人、突厥人夾雜而居,因此宋青時與兩名男子身着胡人的裝束,混入其中,也算不上突兀。
可她依舊弄不明白,胡人們帶她來此是為了什麽。
好在身處城中,條件自然是比軍營馬車內舒适了不少。伊循城雖位于西域風沙中,但由于經濟貿易較為發達,條件倒也不差。兩名胡人帶着宋青時,住進一家突厥人開的客棧內,與老板娘用胡語交談了些什麽,留給了她一間客房和一個突厥人小丫鬟守着。
這倒像是……軟禁?
也罷,起碼她能沐浴更衣,吃的東西也比前些日子好了不少。
宋青時心想自己閑着也是無所事事,不如想辦法套出些消息,于是向那突厥丫鬟問道:
“姑娘叫什麽名字?可會說中原官話?”
小丫鬟用謹慎疑惑地目光望着宋青時,不知是聽不懂他在說什麽,還是不願意回答。
宋青時無奈,用磕磕巴巴的突厥語問了一句:
“我,來,為何?”
這次小丫鬟似乎聽懂了她的意思,猶豫了半晌,用突厥語回答了一句,只可惜宋青時只聽懂了“可汗”這一個關鍵詞彙。
果然又是因為他們的可汗嗎?
宋青時無奈。她尋思着這為可汗十有八九是抓錯了人,把她當成了許展詩。不知是可汗自己也并未見過許展詩,胡亂下令抓的人,還是因為手下的人犯糊塗,沒查清楚就給她套了麻袋,把她帶來了這裏。
如果可汗發現了她并非許展詩,又将會怎樣呢?宋青時不敢胡亂揣測,除了惶恐等待和猜想岳停雲的處境,她沒有任何能做的。
直到這天午後。
用過午膳的宋青時百無聊賴,打開客棧的木窗,望向熙熙攘攘的街道。
客棧的對面是一家茶樓,掌櫃似乎是位漢人,平日裏來來往往的茶客亦是中原人居多。宋青時站在窗邊,竟聽到了幾句漢話。
擡眼一望,果真是兩名漢人茶客在閑談。
“哦喲哦喲,李兄,不得了啊,你可聽說近來的大事了?”
“這伊旬城內,無論漢人還是蠻子,誰不知曉呢?隴西王岳停雲竟要親臨城內醉月樓,赴突厥王的宴呢。”
“哎呀,不是我說。這隴西王未免太不守信用,原本和人若羌國君商量好的和談聯兵,如何就跑去與突厥勾結在一起了呢……咱們平民百姓都知曉,若羌與突厥是最水火不容的,這若羌國君若是聽聞此事,怕不是要火冒三丈。”
“勾結?我看可未必。突厥王和那宣寧國叛徒曲将軍可是一夥的,何必又拉攏隴西王呢?我看這倒像是一場鴻門宴,明着吃飯、暗着較勁呢。”
“哈哈哈,鴻門宴?咱們這麽想,人家若羌國君可未必哦,千裏迢迢從若羌國都帶兵趕來伊旬城,卻等來岳停雲赴突厥王的宴,不氣壞身子才怪。”
……
站在窗口的宋青時呆若木雞。
岳停雲,竟要赴……突厥王的宴?
這又是為何?
事情的走向已經遠遠超出了她前世所知的範疇。宋青時皺着眉望着窗外,心急如焚。
她該如何是好……
作者: 嗚嗚嗚別說青時被動呀,她這個處境保持鎮靜就是很機智的行為!
許姑娘戰鬥力max——曲璟言的體力+正常的IQ=超棒的女配!
突厥王即将登場,是老頭子還是年輕帥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