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廢太子前夕
北巡的日子終于到了,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的出了北京城,向着熱河行宮而去。這次北巡,皇上帶上了大部分的兒子,有太子、大阿哥、三、五、七、九、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八阿哥等等。
胤唐這次本以為老十也會跟着來,可誰知要出發的最後幾天,胤俄主動向皇上請了旨說是不去了。因為他的烏爾錦,眼看着就要生了。要是這時他伴聖駕去北巡,就不能第一時間看見兒子的出生了。這可是他的第一個嫡子呢。不錯,烏爾錦懷孕六個月後,就被确診了這胎是男孩兒,這下可把這夫妻倆高興壞了!皇上也替胤俄高興,就準了他的請奏讓他留在了京裏。
康熙也帶了不少的妃嫔上路,其中位份最高位的還得屬宜妃。宜妃這兩年雖然年紀大了,可該有的聖寵還是不少。最其碼是穩壓佟貴妃和其它三位妃子一頭。就連早些年頗有聖寵的德妃也要比宜妃矮上那麽一頭。這回北巡皇上也就只帶了宜妃這麽一位妃位主位。其餘的就都是小妃嫔了,這其中還有位近幾年給康熙生了下了三個兒子的密嫔。她雖然是漢女出身,可這幾年卻也是聖寵不斷,這回她也來了,必竟她生的幾個小兒子都來了,這個作母妃的也得跟過來照顧、照顧吧!
皇太後這回也在皇上和宜妃勸說下跟着出來了,她也想過了,自己年歲一年比一年大了,也沒有多少次出來的機會了。尤其這回還是北巡,說不定還能看看故土,所以她也就聽從了兩孩子的勸,跟着出來了。
這回京裏留下的還是四阿哥主事,由八阿哥輔助。他們兩位真可謂是一個鐵面無私、一個圓滑事故,康熙皇上心裏很是放心,不過,卻也下了比較之心……。
雖然這次北巡老十胤俄沒跟來,可胤唐身邊的人還是不少。平時胤唐掌着管內務府,他對自己下面的這些小兄弟們可是多有關心、關照。而這些弟弟們也都更愛圍着他打轉,這不這一路行來,不是找他跑馬的,就是找他打獵啥的。
加上胤唐出行的那馬車,真是特方便、舒适,所以這群小子有事沒事兒就往胤唐的馬車上跑,就那借上廁所的人就不少。呵呵,誰讓這吃喝拉撒是人生的大事呢。
尤其是這一出來,這些小兄弟才算真正的見識着了,九哥身邊的東西那真是太新奇,太好用了。一個個不是跟胤唐要個這,就是纏着他要那個。胤唐都笑着答應了下來,并且承諾道,等回了京一定給他們每人都備上一份兒。
烏爾蘇看着這些兄弟們天天這麽熱鬧,幹脆他們來的時候,她就趁機帶着幾個孩子上宜妃的車架,陪婆婆去了。給宜妃喜歡的都樂得合不上嘴了。
其實到了她這個歲數上,對于聖寵真的是看得極淡了。再也沒有年輕時候的那股子好鬥勁兒了。現在她啊,就愛看孫子孫女在眼前。有這一群吱吱紮紮的小人兒在她身邊,她比什麽都快樂。
宜妃尤其稀罕額林布,這個孫女從長相到性格都和小九兒小時候一模一樣兒。仿佛時光也回到了過去。有兩回皇上宣宜妃禦攆伴駕,宜妃所興就帶上了額林布。這額林布見了康熙皇上也不發悚,一口一個“瑪法!”叫的那叫一個甜。
而且額林布的膽子還特大,見康熙皇上飯後沒有一刻鐘就飲茶了。就繃了個小臉兒教皇上:“瑪法!您這麽做可是不對的喲,我額娘教過我,這麽做會傷腸胃的。您應該兩刻鐘後再喝茶為好。算了,這回就原諒您一回,下不為例啊!”
康熙皇上如何不知,只是不太再意罷了。看着自己的小孫女兒,繃着個小胖臉兒,搖頭晃腦教自己的樣子,還真是招人稀罕呢。他大笑的抱過了額林布,态度極真誠的說:“好!瑪法記住了,下不為例!”。
這樣一付天倫之樂的場景,看在別人眼裏自是美好、溫情。但卻深深的刺痛了一個人的眼睛。那就是皇太子胤礽。胤礽今年已經整整三十四歲了,他做了三十三年的太子,除了十四歲之前的歲月,他現在感覺是越來越不快樂。
軍功方面他及不上大阿哥,就連子嗣上他也不如大阿哥。胤缇現在已經有了二個嫡子,可他只有兩個庶子。父皇雖然教導他如何治理國家,但也都是紙上談兵,他手裏一點兒的實權都沒有。撐死了也就只在漢臣心裏有個正統的名聲。叔父索額圖前年又死了,他更是感覺心裏和手裏是一樣的空空如野。
而這時父皇對他的寵愛,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是啊,那麽多年紀更小,更可人疼的弟弟都出生了,父皇又怎麽會想起他這個礙眼的太子呢。
Advertisement
老八、老九這個年紀都能有點事兒做了。而他這個三十多歲的皇太子卻只能是被高高的捧着,實權卻是一點兒也沒有。他時常覺得,自己就像是那大海中迷了路的一艘小船,小船的四周是一片汪洋,他看不到岸,卻随時都可能被吞噬在這片汪洋之中!
唉!他常常心裏嫉妒皇弟們,他們雖然在身份上不及自己,可好歹他們都有自己親生的額娘,時刻記挂着他們,為他們打算。而他,呵呵!所以他才會對身份尴尬的老四和已經喪母的老十三格外好吧。
這些兄弟們裏,最讓他覺得幸福的刺眼的就非老九、老十莫屬了。從小宜妃和貴妃就對他們倆寵愛非常,犯了什麽錯都幫他們扛着,父皇對他們也是疼愛有加,別看父皇總是當面罵他們倆淘氣,可背後不知多喜歡他們倆的淘氣勁兒。
後來貴妃死了,老十傷心的那會兒,他心裏**的痛快了不少。可看看老九,到現在還真是越過越快活呢!父皇對他是越來越信任,別看他名聲差了點兒,可那肥差、美差父皇可是都給了他辦呢。宜母妃更是全心的為着他,老九嫡妻家室好,堪為他有力的後盾。更有一位傾心相戀的完顏氏側福晉,兒女們也健康活潑和他親近。真是越看越讓他眼熱,要不是看在他是真對皇位沒有什麽非份之想上,他真想……
現在想這些都是不是時候,他應該看好父皇。只要父皇對他還有以前的幾分心就好。雖然他當了三十三年的太子,在前朝的影響力不大,但是在這後宮,這麽多年的經營可不是白給的,他只要看好父皇不讓他另立遺诏就好……。
“母妃,您看今天的天色多好!風也不大,不如讓兒臣陪您去跑跑馬如何!”烏爾蘇對宜妃發出了熱情的邀請。
“好啊!今兒的天氣還真就是不錯。我們娘倆也去跑跑,不能讓那群男人,小瞧了我們滿族女子!”宜妃就是和烏爾蘇對脾氣,看看我們娘倆多心有靈犀,想都能想到一塊兒去。
礙于倆人都不是正妻,所以她們也就從來都不穿大紅色的衣服。兩人到是同樣對紫紅**有獨終。于是這一身紫紅色的騎裝穿上身後,在這一片藍天碧草下,就顯得她們倆,就像那是正要含苞怒放的蘭花一樣,美得豔麗驚人。
“喲!母妃可是越來越漂亮、年輕了!這要是和兒臣站一起,讓不認識的人看了,準以為我們倆是姐妹呢!”烏爾蘇是真喜歡宜妃那一身英姿飒爽的勁兒。
宜妃身上的那股驕傲、迷人的風韻,是一般女人難有的。難怪皇上寵了她快有三十年,還是沒有消退的跡象。有些人雖然年老色衰了,可身上的風韻,卻不一般二般的小姑娘能學去的,就像是那酒,越久越香,越久趙醇,越讓人着迷回味。
“看你這小嘴甜的,是不是天天都灌我兒子迷湯喝啊!難怪他獨寵你一人這麽多年。”
宜妃半是敲打,半是開玩笑的說。
烏爾蘇也不抻心,只微笑接招說:“嗯!可不是,兒臣是天天說,日日灌。難道您沒看出來,我們爺是越來越年輕了?人家都說‘笑一笑,十年少’,我到期是想試試看,我這麽天天的讓我們爺開心常樂,他最後到底能年輕成個什麽樣兒呢。”
宜妃指着烏爾蘇狂笑不止:“你這個小蹄子,就是嘴巴會說!你要真有這本事,你就讓你們爺重回到本宮的肚子裏來,那本宮就服了你。呵呵呵!”這關司就在這幾句笑談裏過去了。
其實,真不怪宜妃喜歡,偏着烏爾蘇。她這話要是換成對董鄂氏說,了董鄂氏準會跪地請罪,這好好的氣氛就能被她給攪沒了。反而是烏爾蘇這樣的回說,才讓她覺得這孩子和她更親,更貼心。
誰會跟自己的親額娘計較幾句嘴皮子上的話呢,往心裏去了的人,才不貼心。所以宜妃對胤唐獨寵烏爾的事,從來都不多說什麽。人和人也分一個投緣喜歡的嗎!人家有本事能守住自己的男人,管住他,你卻一味的說人家不大肚,真是一點兒意思也沒有。真大肚~真大肚那就是不在乎。
于是,大家這一路都是高高興興的,很快六月末的時候聖駕到了熱河行宮,皇上更是大賞了各位來道喜的蒙古諸王。可八月康熙帝出塞行圍時,忽聞皇十八子胤祄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