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病
要說誰對皇十八子胤祄的病重最為憂心,非兩個人莫屬。一個是孩子的親額娘密嫔,另一個當然就是他的皇阿瑪康熙皇上了。孩子有病,最心疼的莫過于生母,密嫔因為小兒子的病,已經是哭得眼都快瞎了。
看見密嫔這個樣子,宜妃就好像看見了當初小十一死的時候的自己。母子連心、父子天性啊!她是這次雖着皇上北巡伴駕,位份最高的妃嫔,所以宜妃是第一時間就集中了人力、物力為孩子醫治。
可幼兒難醫!不光是小孩子有時不能明确的表示自己到底是哪痛、哪難受,更多得是藥量難控,病情反複。幼兒的身體不比大人,藥的劑量大了,怕孩子會受不住藥力,可藥的劑量要是小了,又治不了病。而且往往是這個病剛好點兒,卻不知怎麽的又引發了別的病症。十八阿哥剛發病的時候明明只是有些小傷寒的。
十八阿哥現在是康熙皇上最最喜歡的幼子,這真要是因為藥下的猛了,卻又沒治好,這……。所以一開始随行的太醫們就只敢開些中溫的藥劑。
可正是這樣中溫的藥劑才最害人。這中溫的藥劑說白了就是靠孩子自己的身子骨硬挺着,你要是命好就挺過去了,那這就是太醫們的功勞。可要是你沒挺過去,對不起了,所有的太醫都會說,藥石罔聞這治病可治不了命啊!
所以小十八這病,拖着拖着就成了大病。就像當初康熙皇上那樣。當年康熙皇帝出征葛爾丹時,得了瘧疾。當時并不是中藥治不好皇上,而是随行的太醫誰也不敢下狠藥,因為皇上要真是因為吃這個藥有了什麽萬一,太醫院所有的人都得陪葬。他們随行的太醫陪葬都是輕的,一個弄不好就得誅連九族。所以他們寧可醫不好,也不敢冒險,這才有了後來康熙皇上用洋人的金雞納霜的事兒。
康熙皇上對太醫們的這些事兒門清,你以為當皇帝的都愛有事、沒事兒的時候就捧個醫書讀,那是因為你要是真不懂點兒醫理,他們真敢糊弄你啊!
所以康熙皇上回到行獵地的禦帳後大發雷霆,立馬處置了替十八阿哥最先醫治的兩名太醫。宮人們也都是吓得不敢出聲兒,全部都跪在了地上。
“皇上,這時候發脾氣有什麽用,您到是先去看看十八阿哥啊!”宜妃不願留在十八阿哥的帳子裏看密嫔痛心的樣子,所以她一聽說皇上回來了,就先迎到了禦帳裏。
“愛妃說的是,我這就去!”康熙皇上經宜妃這麽一提醒,才提起了沉重的腳步,往十八阿哥的帳子走去。
宜妃在康熙皇上剛轉身後,就深嘆了口氣,說:“唉!皇上您等等臣妾!臣妾陪您一起過去!”這話語中有對皇上的濃濃的不舍。
宜妃深知,雖然康熙皇上有時候實在是冷血無情,堪稱鐵血帝王!可在對待自己的孩子上,他一直是一個深情的慈父。這可能與他當年自己沒得到多少父愛有關。
其實他不光是對太子有愛,他對他的每一個兒子都很愛,只是這些兒子們自己并不覺得罷了。當然前提是這孩子不會動搖國本,不會對皇上的萬裏江山造成任何不穩定的因素。
所以她知道,現在康熙皇上是真憂心,怕害。人啊~是越老越心軟,越老越見不得白發人送黑發人啊!
康熙皇上雖然沒有回答宜妃,可他停下了腳步,主動的等着宜妃上前扶着他。他覺得他現在邁出的每一步都沉重,他這個年紀還真是受不住再經歷殇子之痛了。
他需要有個人陪着他,給他勇氣去面對。不過在怎麽心裏提前準備好,可一看到前幾天還在他面前活蹦亂跳的小十八,現在兩腮腫脹,高燒不退、嘴唇青紫、雙目緊閉的躺在**上時,他還是受刺激的晃了晃,要不是左右,有宜妃和李德全扶着,他備不住就真的會跌坐于地。
而看見康熙皇上過來的密嫔,這時也顧不得給皇上、宜妃見禮了。她幾乎是瘋了一般的撲到了皇上的懷裏,嘴裏不住的念着:“皇上!皇上,您可回來了!您一定要救救我們的小十八啊!皇上!啊!”
康熙皇上這會兒,只能是安撫的拍拍她的肩,對着她低聲的說:“放心,放心,朕一定不會讓小十八有事的!你先去一旁坐下吧!”
密嫔這才流着淚的,又坐回十八阿哥的**邊。宜妃這時也沒有追究密嫔的不敬之罪,人家這時候兒子病得都快死了,哪還有心情給你行禮呢。宜妃也不是那麽小心眼兒的人,自不會在這時和她多做計較。
宜妃扶着皇上在十八阿哥**頭的椅子上坐下。
“皇上,您看是不是讓白太醫給看看……”宜妃好意提醒道。康熙皇上圍獵時是要随身帶着太醫的,而太醫院醫術最好的白太醫就在其中。
“對,對!愛妃說得是,快宣白太醫!”皇上這時也是才想起這個茬兒,他馬上宣來了白太醫。
片刻之後白太醫就進了帳,他剛要給皇上和衆妃見禮,康熙皇上卻等不及了:“免了!免了!快上前看看朕的小十八。”
“喳!”
白太醫頂着衆人期盼的眼神,開始給十八阿哥診脈。白太醫這是越診眉頭皺得越高,越診面色越沉重。
“皇上!十八阿哥這是高燒引起了痄腮啊!這是民間常見的小兒病,又稱"大嘴巴"!多見于五到十歲的幼兒。這病……皇上,奴才善外科、內科,可這小兒病卻是不在行啊!這樣吧!微臣先開一副湯藥控制住十八阿哥的病情,還望皇上快召孫治亭和齊家昭兩位太醫過來。這兩個人才是兒科聖手!”白太醫說得懇切,并且表明自己只能控制住病情,想要治好還得是善兒科的大夫才行。
“胡說,你怎麽就治不好我皇兒的病了!你都能控制和得了病情了,怎麽就說治不好病呢。分明,分明是你不盡心!”密嫔這時也顧不得什麽禦前失儀了,她就是想保住自己兒子的命。
康熙皇上這時沒有呵呲密嫔,他也是滿含深意的看着白太醫。白太醫一看皇上的眼神兒,吓得立馬跪地磕頭請罪。
“皇上容禀!小兒病,并不是像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麽好治。幼兒的體質不一,吃過藥後的反應千差萬別,奴才真是不善長這方面啊。能在另外兩位太醫來前,控制住十八阿哥的病,都實屬不易。還望皇上明薦,并請皇上饒奴才學業不精之罪啊!”白太醫說得也是真的,他是真不善兒科醫的。
這時宜妃還是說話了:“皇上,白太醫說的有道理。他平時不就是專門服侍您的嗎。在宮裏的太醫中,的确是孫治亭和齊家昭兩位太醫更善兒科,小十一原來也都是他們…….,哎!皇上還是別擔擱時間了,快下旨宣他們二人前來吧!”
聽到宜妃的勸解,康熙皇上滿含愧疚的看了看她。想當年他也是十分疼愛小十一的,要不是郭羅絡家家勢太強大,宜妃又連生三子且子子不凡,他也不會狠心的…….。現在宜妃還這麽掏心掏肺的對他,努力幫着小十八,他真是不知…….。
“李德全,傳朕旨意。降旨四阿哥、八阿哥等,十八阿哥胤祄現兩腮腫脹又有加重,甚屬可慮。爾等速差人着大夫孫治亭、齊家昭前來。另,爾等速将馬爾幹之妻、劉媽媽、外科大夫媽媽和赫希等三人并派同來。且差精明幹練之人為之随從,着沿途驿站備好車馬,日夜兼程,從速趕來。”
“還有,記得在手谕的封皮上寫上“著降此谕火速乘驿交付四阿哥、八阿哥,不得延誤分秒!”
“喳!”李德全馬上下去辦這件事了。
白太醫也火速的下去給十八阿哥備藥去了。此時帳子裏,只留下了康熙皇上、宜妃和密嫔三位主子,而旁邊的宮人們這時連大氣兒都不敢出一聲兒,站在哪裏一個個的就像個木樁子一樣。
“皇上!您要不要先回去歇息一下啊?”宜妃看皇上從回到駐地後就還一直沒來得色洗濑。
“不了!你要是累了,就先回去歇歇吧,這兩天你也累壞了!朕想在這兒陪陪小十八。”
康熙皇上這會兒還真是個負責任的好阿瑪。
“哎!皇上,臣妾知道您舔犢情深。可您也要顧着點兒自己的身體。您從回來還沒用過膳吧!即然您想陪着小十八,臣妾也不攔着您,不過您還是先用點兒東西吧!要不然小十八好了,您卻累病了就不美了,是不是?”宜妃也時自是不會攔着康熙皇上當慈父的,不過皇上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不吃不喝可不行。
康熙皇上微不可見的點了點頭,雖然吃不下,可還是得吃啊!
“密嫔,你也陪着皇上多少用點兒吧!你守着小十八也好些天了。本宮知道你愛你兒子,可你的身體也是要緊的,要是你先倒了,誰來照顧小十八呢?就是他身邊有奴才,你也不放心不是。”
勸過這個還得勸那個。
密嫔也不是個不知好歹,從小十八病了之後,宜妃娘娘也是跟着忙前忙後的。不說別的要是沒有宜妃娘娘,皇上怎麽可能這麽快就收到信兒回來。這時她見宜妃也是真心為自己好,感動的站起來對宜妃深施了一禮:“娘娘,您對我們母子多有關照。嫔妾多謝娘娘了!”
“快起來吧!都是當娘的人,你的心情我怎會不知。不過你也不能光想着小十八,也要想想十五和十六啊!”宜妃當年要不是有五阿哥和九阿哥,可能也會随着小十一而去吧!
兩人正說着呢,收到弟弟病重消息的,正在圍獵的幾個皇子們也都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