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将隆基送回了自己寝殿,我去到了八哥那裏。二人正喝茶閑聊的時候,婉兒出現了。說是母後要見我,此刻正在禦花園的溪亭內。世事多變,薛紹的死始終橫亘在我與婉兒之間。我不恨她,亦無法再如當初那般心無芥蒂地面對她。這兩年我進宮的次數不多,便是去了母後那裏也是不曾與她私下說過話。此刻更是不知從何說起,能說些什麽。一路無言地去到了溪亭,見到了母後,婉兒帶着随侍的宮人們悉數退了下去。

我福身行禮,恭敬如常:“兒臣給母後請安。”

“過來坐吧。”母後示意我坐到她對面。我起身依言而行。

待我坐定,母後問我道:“今日特意進宮卻要等到母後派婉兒去請你過來,令月,這是何意啊?”

“兒臣惶恐,母後何出此言呢?”我疑惑地看着母後:“兒臣此番進宮是為了送隆基回來,本想着與八哥說會兒話就來給母後請安的。正好婉兒去了,兒臣便随她過來了。不知母後召見兒臣所為何事?”

母後打量着我,像是要将我整個人看穿似的。“既有心要見我,又何必兜着圈子說話?”

我站起來,福身請罪:”母後恕罪,兒臣确實不知,還請母後明言。“

“你的性子倒是越發沉靜持穩了。”良久的沉默之後,母後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才繼續說道:”想來是讀了不少佛經的緣故吧。且與母後說說,都有些什麽心得?“

母後沒有發話,我不敢有所動作,躬身低着頭回話道:“出嫁從夫,驸馬喜讀佛經,下了早朝便會去佛堂裏待上一段時間。兒臣是想了解自己的夫君在想些什麽,夫妻之間即使無法琴瑟和鳴,也不致形同陌路。小兒女的心思哪裏會有什麽心得呢?”

“哦?原來是這樣。”母後笑了一聲,叫我重新坐好:“如今看來,武攸暨待你不錯,否則你不會這般為他。”

“兒臣無狀胡言,讓母後見笑了。”我給母後倒了一杯茶,遞給了她,難為情地笑到。

母後拿起喝了一口,貌似不經意地說起了一件事:“聽懷義說,白馬寺裏有個小沙彌會每隔幾日将他所讀的佛經送出去,待到下次送出新的一批時再取回。母後原猜測莫不是你想着要了解母後的心意,今日聽你所言才知并非如此。母後倒是十分好奇了。改日得将那小沙彌叫來,好好訊問一番才是。”

我心下漏跳了一拍,怔在原地好久方惴惴不安地跪了下去:“母後恕罪,兒臣絕非有心欺瞞母後,只是尚未有所得,不敢貿然禀告徒惹母後煩心。“

“為何要這麽做?”

母後耳聰目明,我再不敢有絲毫隐瞞,如實将心中所想道出:“不為其他,兒臣是想幫母後名正言順地達成所願。“

又是一陣沉默。我低着頭看不見母後的神情,卻能分明感受到她注視着我的目光。疑惑、探尋、懷疑、信任……我不知道母後對我是哪一種亦或是兼而有之。

Advertisement

“說吧,你想要什麽?”

聽得母後的語氣緩和了下來,我稍稍松了口氣:“兒臣不敢。兒臣只想求母後達成所願之後恩準八哥離開洛陽,随他心意回去長安,過他心之向往的生活。”

“原來是為了旦兒。”母後恍然大悟:“他若想要回去大可自己來跟我說,緣何要你這般煞費苦心?”

我聽不出母後是喜是怒,連忙解釋道:“八哥并不知情,一切都是兒臣自作主張。從小到大,八哥都很疼愛兒臣,兒臣實在不忍心看到八哥再郁郁寡歡下去。”

“令月,你真當母後是喜好權勢之人嗎?母後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完成你們父皇臨終的托付,守好我大唐盛世基業,終有一日要還給李氏子孫。若是放了旦兒離開,待得母後百年之後,後繼何人?”母後似有觸動。

我心中已有籌謀,卻是清楚接下去的話一旦說出口,極有可能惹得母後雷霆震怒,我非但不能幫到任何人,便是連我自己都會受到牽累。然而事已至此,若是不說不知道何時才能再有機會。忽略去心頭的繁亂與掙紮,定下心神,我擡起來望向母後,誠心懇求于她:

“母後,七哥在外多年,必然早已認識到自己當年所犯之錯。素蓮離開時身懷六甲,如今算來孩子也有六歲了。到底是皇室血脈,一直流落在外總是不妥。母後既然有心善待,召他們回來可好?”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