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與八哥的對話我點到即止。出了宮回到府上,我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大雲經》交給了玉兒,吩咐她即刻前去白馬寺一趟,将這兩本經書交給薛懷義,讓他務必把經書上的內容盡快普及開來。看着玉兒匆匆而去的身影,我莞爾:很快,一切都會按着我的計劃塵埃落定了。

薛懷義的本事與影響力出乎我的意料。不出一個月的時間,舉國上下,不論是耄耋老人還是垂髫孩童,幾乎人人都知道《大雲經》所記載海外有一個國家原本國勢衰微,屢遭他國侵犯踐踏,後來經由一位女皇帝統治後,國家重新變得繁榮昌盛起來,那位女皇帝不僅得到了全國百姓的尊敬與愛戴,更加因為功德圓滿而成了佛的故事。

另一番言論随着《大雲經》的普及變得街知巷聞:近些年來,李唐皇室頹靡,子孫多不成器,若不是太後娘娘輔政有方,運籌帷幄,突厥早就趁虛而入使得大唐江山岌岌可危了。太後娘娘定然是得道彌勒托生,來襄助大唐保住盛世江山。

與此同時,八哥的身子每況愈下,軍國大事一并交由了母後。但是今日,已經一個多月沒有早朝的他不顧母後與禦醫的勸阻,強打精神去到了朝堂之上,頒下了一道旨意:朕病重之身難擔大任,慮及百姓福祉國家大業,即日起讓位于太後娘娘。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為之震驚。便是母後自己也吃驚不小,愣了許久方正色拒絕了:“皇上還年輕,很快就可以将身體養好,切不可說出此等荒唐之言。”

八哥蒼白如雪的面容上露出了一絲疲憊的笑意,看着母後緩緩開口道:“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兒臣的身子究竟如何兒臣心裏清楚。國事關乎蒼生福祉,兒臣怎敢因一己之私而有所延誤?敢請母後念在大唐百姓的份上,成全兒臣的心願。”

母後看着虛弱不已的八哥緊緊皺起了眉頭,沒有再說什麽,倒是朝臣們按捺不住,紛紛表明自己的立場了:

“先皇在世時,朝政之事太後娘娘多有輔持。先皇臨終前更曾托付過,軍國大事有不決者須向太後娘娘請示。如今還請太後娘娘以大局為重,擔起社稷大任!”

“自古以來普天之下哪有女子當政?若我大唐開此先例,非但有違禮教綱常,更會淪為天下笑柄,此事萬萬不可!”

“難道你沒有聽過《大雲經》中所記載女主當政成佛的故事?民間都說太後娘娘是得道的彌勒托生,太後娘娘登基即位是順乎民意,衆望所歸,何來淪為笑柄一說?”

“無知百姓的妄言不足為信,綱常倫理才是正道!”

“自古不破不立,只要大唐能夠萬世昌盛,又何須拘泥于古禮?”

……

每一句争論都立場分明,都有理有據,母後只是靜靜地聽着,不做任何表态。自始至終在殿外旁觀的我亦是如此,到目前為止發生的所有事情都在掌握之中。眼見時機已到,我對玉兒使了個眼色,她當即會意離開了。不多一會兒,她帶着四個內侍擡着一塊巨石出現在我面前。看着巨石上蓋着的紅布,我無聲地笑了笑,轉身踏進了殿內。他們尾随而入。

“公主駕到——”

一聲高亮的通傳之聲讓所有的紛紛議論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我身上。我目不斜視地走到玉階下方,跪地參拜:“臣妹參見皇上。”

Advertisement

“平身。”八哥的聲音氣若游絲。

我站起後,略略側身拜向母後:“兒臣參見母後。”

“起來吧。”母後的聲音出奇得波瀾不驚。盡管是由我安排布局的,一時之間我竟也辨不出她此時的心境。

我斂起疑慮,起身站好。只聽得八哥問我:“令月,你怎麽來了?”

我微微欠身,回答道:“回皇上的話,臣妹聽聞洛水邊有一位隐士神醫,醫術卓絕有起死回生之效,便是親自前往,想求得神醫進宮給皇上治病。只可惜神醫之說不過是傳言,臣妹無功而返。但是在臣妹準備回府時,百姓中有人從洛水挖出了一塊白色奇石呈到了臣妹跟前。事關重大,臣妹不敢耽擱,當即帶着這塊白色奇石入宮觐見。”

說完這些,我走到被內侍們放到地上的巨石旁,掀開了上面覆蓋着的紅布。在看到它的廬山真面目時,所有人的表情無一例外的都是瞠目結舌,卻沒有人再敢說一句話。母後的眉頭比之前聽到八哥要讓位于她時皺得更加緊。

八哥在小鐘子的攙扶下站了起來,盯着巨石上看了良久,才是将上面的八個字讀了出來:“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爾後,八哥跪在母後跟前,誠意拳拳地勸說道:“母後,您之前斥責兒臣是病中妄言,可現在天降明訓,母後的确是真正的天命所歸。兒臣懇請母後以蒼生為重,登基即位。”

朝臣中已有一部分人随之跪地叩首,殷殷懇求:“請太後娘娘以蒼生為重,登基即位。”

母後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臣服于她的人之後,扶起了八哥,看着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先帝臨終前曾将大唐托付于哀家,哀家夙夜匪懈,終日乾乾,不敢有一絲一毫懈怠,如今……”話及此,母後嘆了一口氣,做出了讓步:“也罷。國不可一日無君,哀家暫且應了皇上所托。也請諸位大臣放心,哀家在此向先帝起誓,絕不貪戀皇位。皇上的身子需要靜養,哀家會即刻召回廬陵王,封他為太子,只要他能夠獨當一面,哀家即刻還政于他。”

母後的話有情有義,原本就支持她的人為之喝彩,高呼太後英明,而一開始反對她的人即便還有微詞,礙于大勢所趨,也不得不順勢而下。我心知,他們何嘗不清楚今日的朝堂不過是一個戲臺,他們想着做最後一番掙紮,卻是徒勞,只能配合着将這出戲演完。因為就在母後說出會還政于七哥時,宮中的禁軍都已列隊于殿外,跪地山呼萬歲了。這種情勢之下,除非活得不耐煩之人,誰又會敢再無狀胡言呢?

我的一臂之力,讓準備了多年的母後終于如願以償。其實以母後的實力而言,與那些反對者的較量在輸贏之上根本毫無懸念。之所以這般大費周章,不過是為了“名正言順”四個字。此次相助我雖有私心,若說從前對母後還有不理解不明白的芥蒂,在看到她穿上龍袍,以女子之身君臨天下時,我忽然全都釋然了。我羨慕母後,更加佩服母後。我更為深刻地領悟到,只要大權在手,便是女子,也可至高無上,睥睨蒼穹。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