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扶貧新策
飯畢。一行移到屋外曬太陽,屋主捧着自家用舊的大茶缸子,用一口濃厚的土話跟李元羲說了幾句。這裏不得不提一句華夏的地廣物博,明明是一個國家可愣是能把山村土話聽出外語的範來。
賀芝蘭捧着自己的保溫瓶連猜帶蒙愣是沒弄明白一個字,只得偷偷問:“他們說什麽?”
“說上面有新的政策下來,讓他們搬家。”
李元羲解釋的聲音不算小,屋主聽了有點尴尬,忙換了口單不好意思解釋道:“讓賀小哥見笑了。我這幾個老哥哥一輩子沒出過幾次大山,有待慢的地方還請賀先生不要見怪。”
其他幾個陪客的村民也頗為不好意思,好像他們故意說家鄉話排擠客人似的。
“沒事。”賀芝蘭擺手,遲疑問:“你們說的是上面最新的‘扶貧政策’吧?”
屋主的普話說的挺标準的,捧着茶缸子點頭。“前幾天鎮上已經有人過來說過了,說着上面下了什麽‘扶貧政策’,給我們百姓謀福祉,在山那邊劃一塊平地給我們統一建房子,說是上面有補貼讓我們不用擔心什麽的。”
見他們半信半疑,賀芝蘭就有點不明白了:“這是好事呀,‘扶貧政策’是國家領導人為貧下百姓做的一個重要決策,主要針對的人群就是困難戶,其目地就是想解決貧下百姓的各種困難,就‘扶貧’力度來說是史無前例的!”
屋主拿出自家制的土煙猛吸了口,旁邊幾人也是開始吞雲吐霧,一輩子難出幾次家門的村民們可沒什麽‘二手煙’的概念,呆在下風口的賀芝蘭見勢不妙,趕緊拉着李元羲移了位置。
煙草可能真的有緩解焦慮的郊果,幾口土煙下去,屋主開口說了他們的顧慮。“我們祖上往上數三代都住在這裏,靠山吃山,好幾代人都在山裏刨吃食養活一家子老老小小,這突然一下子就讓我們搬?怎麽搬?建房子的錢從哪裏來?以後一家子老老小小的嚼用又怎麽辦?”
國家的政策的确是好的,但村民好些都大字不識,他們沒有那麽長遠的計劃,什麽發展觀什麽宏觀政策等等太遙遠了,到不是說什麽孤村不通俗世,電視也有幾戶人家是有的,但那也只是看個娛樂圖個樂子。
村民這種擔心看的賀芝蘭挺可笑的。據他所知這次扶貧政策對貧下百姓來說可謂是天上掉餡餅的事,後無來者不說但絕對史無前者!為了下這個決定拍板這個政策,現任首長那也是下了猛力的,其中的利益糾葛及權力交易寫出來都夠本書的。拍板這個政策還只是開始,之後的研究以及一系列的鋪助方案才是大功程,為此所花的精力以及資金無不表示現任首長打算跟這塊死磕了,大有不解決就不罷休的勢頭。
“‘扶貧政策’是直接從上面下到鄉鎮的紅頭文件,目前可以說是最為引人注目也是最讓國家領導人們關注的事情。據我所知,單‘扶貧政策’批下來的第一筆資金就是這個數。”賀芝蘭比了個手指。
屋主跟旁邊幾個老哥們你看我我看你,懷疑開口:“一千萬?”
賀芝蘭要笑死:“一千萬能幹什麽?再加三個零。”有人拿手指算了半天都沒算清楚一千萬後面加三個零是多少。
“這還只是第一批資金,後面還有追加的資金比這個數只會多不會少,而且這一次‘扶貧政策’并不只是口頭說話,是真切考慮到貧下老百姓的生活需求的,針對老百姓的真切需求實施‘精準扶貧’,各方面的研究專家單調研跟碰頭會都花了半年多。”
Advertisement
雖然盡量簡潔用詞了,但大字不識的村民還是一頭霧水,有那口直心快:“就不能不搬嗎?那麽多錢分我們一家兩三萬都夠使好久。”
賀芝蘭笑下:“這就是區別了。‘扶貧政策’是想徹底改變貧下百姓的生活狀況,并不是以往的面子功程。老伯說的好,這麽多錢每家分個三五萬都有的,但是這三五萬用完了呢?制标不制本,錢花出去都沒個回晌,那跟以往的面子功程又有什麽區別?”
屋主連煙都顧不上吸了,恬着老臉問:“賀小哥對這‘扶貧政策’這麽清楚,那跟我們好好說說呗,不怕賀小哥笑話,鎮裏讓去開會可我真心沒聽進去多少。”
這事要問別人或許還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賀芝蘭生在那個圈子,家裏長輩說兩句周邊朋友讨論兩句,聽多了總能說個大概,面對專業的那肯定抓瞎,但忽悠兩個村民那絕對妥妥的!
“‘扶貧政策’是包括全國各地的鄉村貧下困難戶,因為地方環境不同可能會有各方面差異,但大多大同小異。像老伯們這種情況,第一步就是統一搬家。不是不能在原住宅地蓋新房子,但老伯們想想,這深山老林的村民們又住的零散,蓋房子的材料怎麽運進來?就算材料能運進來,那我打包票運材料的錢都夠蓋棟新房子。退一步講新房子蓋起來了,那更困難的通行這塊呢?有新房子卻沒有方便通行的大馬路,那對扶貧這塊也是換湯不換藥。只是老大伯們想想,山路難走,每家每戶修條路,現實嗎?不現實。造價太高了,國家還負擔不起,但統一搬到一個地方就不一樣了。一條大馬路的造價成本要比前者低太多,省下來的錢完全可以補貼每戶蓋房子的錢,按人頭補貼,一家五口蓋一棟三間正房的房子所花費的錢都不到一半。”
村民們的想法雖然固板但也不得不說最要緊的就是實處,一聽說一棟新房子自家只要出一半的錢頓時有人就心動了。“真的只要出一半的錢?”
“這是肯定的。這次扶貧就是真真切切考慮到貧下百姓的切實需求,有地沒錢房子怎麽蓋的起來不是?由于地區差距,每個地方補貼的數都不一樣,但大多在一半左右浮動,而且如果有特別困難的人家,經核實,上面還會有更實惠的貼補方案,比如說統一借款以及借款優惠等等。”
“有、有這麽好的事?”這不跟天下掉錢似的?沖住新房子只出一半錢的份上,哪家不願意勒緊褲腰帶挺個一兩年?
賀芝蘭笑下:“這還只是開始。待解決住宅跟通行問題後,會根據居住人數決定學校、衛生院、車站等設備,也就是說統一管理之後,孩子們會有書讀,生了病也有地方看,出了門有車坐,甚至會完善養老政策,到六十歲周歲的男性每個月都能領一筆養老錢,而且如果周邊有合适的項目,還能出面拉動投資解決就業問題,這樣每戶勞動力不用出遠門就有工作,真正解決留守兒童、留守老人這些問題。”
每家每戶為什麽這麽貧困?追究到底還是通行不便以及消息落後給鬧的,現在上面出錢幫他們解決這些問題,有牢固的房子可住,孩子有書可讀,生了病有地方看,老人有養老錢,就跟夢中的神仙日子似的。可是一想到要離開這裏,屋主頓時眼神複雜了。
或許是屋主眼裏的那故土難離的表情太複雜了,賀芝蘭安慰道:“老伯們舍不得這裏都可以理解,故土嘛,誰願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生活呢不是?可是老伯們想想,這深山你們住了一輩子,你們的長輩住了一輩子,有多辛苦多難生活你們比誰都清楚,難道還忍心讓子輩再辛苦一輩子嗎?子輩們能忍,孫輩們呢?現代社會發展太快,不變、不圖進,那只能永遠做落後的那一簌人,老伯們忍心子孫輩還走你們的老路嗎?”
這話大概說到村民們心坎裏了。他們受苦受累一輩子還罷,孩子們還跟他們受苦受累一輩子就是造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