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尤夫人完

六月,賈蓉燕華成婚。

八月,衡陽長公主及笄。

由儀于是施施然帶着蓁蓁回京,燕華正在籌備中秋節禮,見由儀回來好生驚喜,直道:“這眼看要入冬了,您這次回來就不走了吧。”

然而由儀是誰?她是你留不住的四月的風!

由儀只笑着推說道:“暫時是不會離開了,薔兒的婚期不是定在冬月裏嗎?我就在家中留到年後,明年開春兒下江南,出去散散心。”

其實只是因為金陵冒出個天下第一公子,她想要去看看熱鬧而已。

衡陽長公主畢竟是建安帝唯二的皇妹之一,雖然并非同胞、性子也冷淡,但畢竟也是皇室血脈,及笄禮辦并不簡陋。

正賓、贊者一色兒是宗室老诰命,太上皇後與皇後親自到場,給足了衡陽長公主面子。

或者說,皇家顏面擱那兒呢,衡陽長公主的及笄禮必然辦的十分盛大。

由儀送了一套羊脂玉頭面出去,價值幾何不說,也是做足了樣子的。

太上皇後看着滿意,又拉着由儀談心一次,心中的愧疚減輕不少,于是又安心跟着太上皇出宮往行宮上居住休養。

衡陽長公主與賈薔的婚事就全權交給時已為太子妃的皇後莊氏負責。

皇後到底是百年世家精心教導出來的,處理起各種事情來都極為穩妥,操辦婚儀自然不在話下。

寧國公府這邊有燕華配合,自然也操辦的極為妥帖。

賈薔婚後自然從寧國公府中搬了出去,由儀私人出資為他在寧榮街上置了一處宅院。那地方就與寧府緊挨着,又臨靠衡陽長公主府,被兩府夾在中間,都很方便。宅子本身的四進格局也算闊朗,雖不及寧府華麗,但讓賈薔居住也足夠了。

二人婚後相處的倒也……不錯?

Advertisement

賈薔是個灑脫性子,不在意衡陽的冷淡,每天沉迷于鑽研鴻胪寺歷代卷宗,二人互不幹擾,竟也算得上是相敬如賓?

反正由儀是無奈了,看着賈薔樂在其中的樣子便也撒手不管了。

于是趕在轉年開春兒,春暖花開的時節,由儀便帶着蓁蓁下江南了。

煙花三月下揚州,趕在正好的時節,草長莺飛清風和煦,由儀便帶人落了腳。

此時揚州城鹽政林老爺家的夫人林賈氏剛剛過世,兩家連有姻親,雖然不近,但由儀既然已經到了揚州,少不得得上門燒一炷香。

“郡主,素服備齊了,您要帶着姑娘一同上門嗎?”辛夷仔細将一身素衣疊好,對歪在炕上翻書的由儀輕聲詢問道。

由儀伸手撫了撫那湖藍衣裳上以月白絲線勾勒出的雲紋,聞言随口道:“不了,明日你留下照看蓁蓁,我帶着白芷出門。”

辛夷一愣,然後輕輕點頭,答應了:“是,奴婢知道了。”

其實算起來,蓁蓁如今還沒滿周歲,由儀敢帶着她乘船南下也是藝高人膽大,不過總歸小丫頭身體健壯,一路下來也是平安無事,反而比在京中的時候活潑不少。

掐絲嵌珠的镂空銀鳳頭,鳳口銜出一串黃豆大小的珍珠穿成的流蘇。

這在由儀諸多首飾中并不算極為奪目,但是上門參喪儀,若是打扮的多華麗奪目可就惹人恨了。

林家祖上四代列侯,在江南之地頗有底蘊。

林如海雖然只是個巡鹽禦史,卻是個極重要的官位,品級不高但地位特殊,又在鹽政之中攬財無數,林府想要不奢華,也難!

不過到底南地建築以精巧為上,不似北地以恢弘華麗為每,自正門入內,三步一處景致,精巧別致。

就連庭中山石樹木都有一股天然之氣,由儀便在心裏琢磨着在南地置一處宅子,好生布置一番。

林如海當年探花入仕,即便已經人過中年,但也仍是一副儒雅俊美的樣子,身上自有一番文人風骨,實在不像攪在江南這一攤渾水中的人。

“郡主。”林如海對由儀躬身一禮,又道:“內子病逝,勞郡主駕臨,只是內中忙亂,若有怠慢之處,請郡主見諒。”

“不敢當。”由儀側身讓過,眉目淡然:“此番來不過拜會一二,為尊夫人上柱香,即刻離去。”

林如海聞言,眉眼中帶出了兩分淡然來:“既然如此,郡主請吧。”

由儀于是施施然入內,掐香對着靈柩牌位拜下,一舉一動端莊持禮,縱然滿屋子人都在注意她,也挑不出半分不是來。

巡鹽禦史的夫人過世,揚州城大小官員、商人自然都上門拜見表示哀悼。一屋子女人或是诰命或是商婦,一個打扮的雖簡單,卻也能分出個三六九等來。

她們自然都聽到林如海在外頭對由儀的稱謂,消息靈通的此時已經知道了由儀的來歷,想要上前攀談兩句。到底在人家靈堂裏,怕犯了林如海的忌諱,只能遙遙一禮,指着稍後有什麽時間來和由儀“交談”拉關系。

由儀又看了看靈前伏在軟墊上哭泣着的小女孩兒,也不過四五歲的年紀,生的粉雕玉琢的可愛,一雙眼卻紅彤彤的,腫的與核桃一樣,搖搖欲墜的令人心驚。

由儀嘆了口氣,輕輕搖了搖頭。

她是見慣了生離死別的,這般場面對她而言已是平常,不是她天生多無情,只是悠悠歲月長,她這一腔沸騰熱血早在漫長歲月中變得冰涼無情。

原地停駐半晌,她終究上前輕輕拍了拍黛玉一下,全做安慰。

旋即轉身離去,沒多停留。

之後的幾個月裏,由儀便在揚州住下了。

憑借着財大氣粗的金手指,她很快就在揚州盤下了一處宅院。

揚州富貴人家多,但卻處在風詭雲谲之間,一夜之間家破人亡的也多,由儀沒費多少心思,就買下了一處景致不錯頗和她心意的園子。

滿庭春、留芳菲。

由儀興之所至提筆寫了兩處匾額為她和蓁蓁居住的院子命名,其餘瑣事就全交給白芷和辛夷打理。

及至深秋,榮府來接黛玉的男女船只到了揚州,又有寧府捎來的船只消息,說太太燕華有了身孕,想請由儀回去主持大局。

正巧由儀在揚州也待膩了,于是欣然帶着蓁蓁上了船。

寧國公府的船只行的較之榮府的又快上不少,于是踩着這一年的小尾巴,由儀棄舟登岸,再一次踩上了長安城的土地。

賈蓉和賈薔早得了由儀上岸的準确日子,早早帶着人在岸邊等候着。

見了由儀,兩個頂天立地的大男人都有些紅了眼眶,由儀于是一一安慰過去,再道:“不是說燕華有了身孕嗎?可請太醫請過脈了嗎?太醫說怎樣?”

賈蓉于是一一回話,又道:“燕華在府中操持宴席,早就等着您了,這邊風大,不久站了。”

由儀點了點頭,含笑道:“好。”

那邊錦繡也抱着蓁蓁上了後頭一輛嚴嚴實實的藍呢馬車,一行人浩浩蕩蕩回了府中。

燕華如賈蓉所言,早在內儀門處等待着,五個多月的肚子挺着,身上披着厚厚的狐裘,也免不了面容有些蒼白,可見等了有一段時間了。

由儀擰了擰眉,輕聲呵斥道:“就讓你們太太在這兒吹着風等着?”

下人們連忙告罪,還是燕華笑道:“是媳婦樂意了,每日在屋子裏困着,也待膩了。”

由儀聞言輕嘆一聲,拍了拍她的肩,道:“你與我不必如此拘謹。”

說罷,由儀又示意她身邊的嬷嬷攙着她,擡步進了暖閣裏。

暖閣裏一看就是早就收拾好的,火盆暖炕燒的暖烘烘的,暖炕上一色嶄新的朱紅坐褥,炕桌上的梅萍中插着嬌嫩的臘梅花,令人見了便心情極好。

由儀在炕上落座,示意衆人都坐,又對燕華關心一番。

燕華眉眼含笑,看着就是極幸福的樣子,只道:“媳婦一切都要,太醫說孩子也一切都好。”

由儀便輕笑一聲,衆人圍坐着說笑兩句,剛要命人傳膳食來,那頭就有人傳唱“衡玉長公主駕到”。

由儀聞此輕輕挑眉,轉頭看向賈薔,見他也是十分詫異的模樣,于是搖頭嘆了一聲,帶着衆人出門相迎。

無論如何,總歸君臣有別。

轉年,春末夏初之際,燕華十月懷胎平安誕下了一個胖乎乎的小娃娃,七斤八兩重,褪去剛出胎胞的紅彤彤之後就是粉雕玉琢的可愛了。

由儀又替小娃子操辦了她的洗三禮和滿月宴,等燕華出了月子就開開心心地功成身退,預備帶着蓁蓁走一趟大西北。

原因是閑着的時候翻了一本游記,看到一處奇景,有些好奇,于是就做好計劃和幾個孩子揮手道別了。

賈蓉和賈薔再想留下她,卻也勉強不了,只能無奈送別了。

于是由儀這樣一年一年帶着蓁蓁在外游玩,因這世界她沒來過,故而也有許多景致是她沒見過的,倒也勾起了她的興致,于是大鹹魚就帶着小鹹魚開始四處溜達了起來。

到底蓁蓁到了成婚的年紀,但她這些年被由儀帶着四處游蕩,學了一身上乘武功,當了不知多少教派的聖女少主和隐世族群的座上賓,也看不大慣京裏那些勳貴子弟了。

于是在由儀過世之後,她就別了侄兒和侄兒媳婦周游四海,一路行俠仗義,安世間不平事。潇灑恣意惹得萬萬人心向往之,又引得風流桃花債無數。

最後帶着她收的小徒弟在一處山清水秀民風樸素的小鎮子落腳,此時男女之差已不大明顯,于是又教導當地群衆識字明理,行醫義診,頗受當地百姓尊重。

去世之年滿城缟素,史書留名,得了史官一句“瑾姑大善”的稱贊。

也算不枉此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