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李纨
“大嫂子,聽說揚州的姑媽去了。”探春風風火火的進來,端着來思捧來的茶水潤了潤喉,對跪坐在鋪着厚厚毯子的地上烹茶的由儀道。
一旁安靜下棋的迎春聞言擡頭,愣了一會兒,搖了搖頭:“想來老祖宗會很傷心吧。”
迎春出生的時候賈敏已經随着林如海到揚州上任,連她對賈敏都沒什麽印象,何況是探春和惜春。
她們這三個小輩對賈敏最大的印象應該也就是賈敏每年送回來的豐厚節禮吧。
惜春手下畫筆不停,過了一會兒住了手,喜滋滋地看了一會兒,蹬蹬蹬跑過來湊到由儀身邊,撒嬌道:“大嫂子,你看看我的畫兒!”
由儀含笑接過一看,紙上赫然是一叢竹子,雖沒上色,也只是淺淺兩筆勾勒出的,但已是有模有樣的了。
于是輕笑一聲,擡手摸了摸惜春的小辮子,稱贊道:“畫的不錯。”
惜春美滋滋地享受了一會兒,抱着那幅畫又跑了回去。
探春已緩過氣兒來,坐在那裏道:“老祖宗的意思,是要接姑媽家的姐姐入京的。”
迎春聞言皺眉道:“林家姑父不是好好兒的嗎?怎麽就要接林家妹妹入京呢?”
探春搖了搖頭:“誰知道呢?”
“不過接進京來也好,也有個人陪咱們玩兒。”探春說着又笑了。
迎春輕輕落下一子,端着茶水随意抿了一口,悠悠閑閑道:“姑媽家的妹妹是叫黛玉吧?聽說一向最是聰慧機敏,讀書上最好的。”
“生的也是花容月貌。”惜春優哉游哉地接了一句,又撇了撇嘴,道:“寶玉這回要開心了。”
迎春聞言若有所思,擡頭看向由儀:“老祖宗怕是不是要……”
由儀笑了笑,擡手斟了一鐘茶水往迎春的方向推了推:“嘗嘗。”
Advertisement
迎春這便明白了,她放下棋子起身接過那茶水嘗了嘗,欣然笑道:“果然大嫂子這兒的茶水滋味與別處不同。”
由儀飛了她一樣:“這一鐘茶花了我多少心思?當然不同?”
又對一旁的探春問道:“這事兒太太是什麽态度?”
“唔……”探春仔細想了想,道:“看不大出來,淡淡的,就跟老太太要接湘雲姐姐過來小住一樣态度,還叮囑琏二嫂子要記得給林家姐姐打掃屋室。不過老太太說,到時候就讓林姐姐在她屋裏住,太太聽了才有些不樂意,但也沒表現出來。”
由儀聞言搖了搖頭,擡手又斟了一鐘茶水給探春,道:“這話出去不許說。”
“嫂子放心,探春明白的。”探春端着茶鐘啜了一口,道:“在嫂子這兒說的話,出去我是從來不說的。”
由儀笑了笑:“你知道就好。”
探春于是看向由儀,認認真真地道:“探春知道您是為了探春好。”
“那就好。”由儀擡手摸了摸她梳的發髻,輕嘆一聲。
她能為這幾個孩子做的,無非是傳授給她們一身本領,但是最後怎樣的結局,還是她們自己過出來的。
轉年開春兒,賈蘭滿了五歲,由儀如原書中一般将他送入的賈家族學,又額外封了金銀束脩給賈代儒,請他在學中照顧一二。
其實賈蘭的學識尋常六七歲孩童都是不及他的,只是不讓他去上學,賈政那兒也不好交代,由儀便讓他去了。
也額外叮囑了賈蘭些許,賈蘭自幼聰敏非同齡人可比,叮囑他的也能放進心裏去,由儀也放心。
何況這些年賈蘭在賈政面前露出些聰明來,賈政對他也頗為看中,為他入學一事又叮囑許多,又是叮囑王夫人給他挑選小厮伴讀,又是請人給賈代儒老先生打招呼,也是極為用心。
王夫人想着賈蘭是長子遺孤,雖然不比寶玉親近,到底也是自己的血脈,聽賈政吩咐了,便也盡心做了。先挑了四個伶俐小厮給賈蘭,一應衣物、筆墨也都備了嶄新的供他選用,雖然仍舊淡淡的,倒也沒失了規矩。
而賈母念着由儀這兩年帶着三春的好處,便将榮禧堂旁一處名為“留芳庭”的小院落撥給了她,縱然地方不大,好歹獨門獨戶,比之在榮禧堂又方便不少。
由儀投桃報李,平日常嬷嬷送什麽新鮮東西進來也給賈母送一份,在賈母心中俨然成了雖然不伶俐,卻也極孝順的好孫媳婦。
倒是王熙鳳那邊,原本也就是面上情相處着,但因前年大姐兒生病,由儀提點了兩句,從此她便與由儀親近起來。
由儀對她的感官倒是淡淡的,說喜歡也喜歡,說不喜也是有的,到底人無完人,只平常相處着。
她是“郎心似鐵”的,或者說,便是此時這世界出了變化崩塌了,她也能低眉淺笑從容着抽身離去,不帶半分留戀。
那是時間恩賜她的禮物,也是施與她的懲罰。
萬萬載時光流逝,她活了不知多少回,愛過不知多少次,如今一顆心只怕早就硬成了石頭。
春寒料峭的時節,林家黛玉的船只靠岸了,賈母打發了車轎去接,早早兒地帶着兒媳婦們和由儀在榮慶堂正房候着,滿心的激動歡喜。
由儀在下首坐着慢慢品茶,聽王夫人問道:“給三位姑娘請的女先生,你瞧着如何?”
由儀見是問自己的,便含笑道:“媳婦旁聽了兩節課,覺着學識文采是不錯的。”
“這些都不是最緊要的。”賈母聞言插口道:“咱們這樣人家的女孩兒,識得幾個字、知道些道理就是極好的,她們的先生可不必學識極好,更緊要的是人品如何。”
“是,媳婦受教了。”王夫人低眉順眼地答應了一聲,又對由儀囑咐道:“你林家妹妹來了,自然是和她們三個一處學習的,每日課時也不多,更多時候還是和你一處,你要好生照看。”
由儀應了一聲,道:“媳婦都知道。”
王夫人見賈母也沒反駁,便笑了:“林家姑爺探花出身,想來女兒學問也不差,要她們一起進步才是。”
賈母聞此心中滿意,剛笑了笑要開口,就聽外頭一疊聲的:“林姑娘來了!林姑娘來了!”
賈母欣喜若狂,忙扶着鴛鴦的手下地,望眼欲穿地往門口看去。
果然不多時就有一素衣少女扶着婆子的手進來,身條兒纖細,水眸含情。身上披着件雪白面料、銀線繡竹葉的鬥篷,一路走來娉婷袅娜,有弱柳扶風之态。
賈母見了大喜,沒等黛玉俯身拜下,已經擁了女孩兒入懷痛哭。
邢、王二位夫人見此都在一旁配着抹淚兒,由儀看着無聊,拿帕子掩着發呆,身旁自有素雲和雲心打掩護,不怕人知道。
雲心是流清去後,因做事沉穩幹脆、心思玲珑剔透而被提拔為大丫頭的,如今漸漸也有了一派威嚴。
賈母這邊在邢夫人和王夫人的勸解下住了眼淚,拉着黛玉一一見人,先指邢、王二位夫人,黛玉一一見過,賈母又指着剛起身上前的由儀,道:“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婦,珠大嫂子。”
黛玉上前見禮,由儀含笑扶她起身,賈母又笑吟吟道:“你三個姐妹素日都是跟着她針鑿誦讀的,平日裏若要散心或尋個玩伴,只管往她房裏去,你三個姐妹定然都在。”
黛玉聞言仔細打量由儀一下,然後認認真真點了點頭。
賈母又命人請了三春來,一面拉着黛玉在身旁坐下,問些賈敏如何救治、發喪一類的話,那邊便有人傳:“姑娘們到了!”
果然門簾一掀,迎春打頭帶着探春、惜春進來了。
容由儀眼拙,沒看出原文中的種種形容來,只是仔細瞧着,迎春生了張占人便宜的臉,讓人一見了就心生親近;探春一眼看去眼神更銳利些,倒不像六歲多的小女孩兒,神采飛揚卻眉目清正,可見是個極聰明的人;惜春則更加冷淡些,但也同樣是眉目清正,一舉一動自有一派大家風範至于又極為灑脫。
由儀見了就覺着欣慰,感嘆自己這兩年的努力沒白費。賈母又讓三春與黛玉一一見禮,然後各自落座。
惜春湊到由儀耳邊,小聲嘀咕道:“琏二嫂子沒來嗎?”
由儀搖了搖頭,輕輕拍了拍她,示意她端肅些。
惜春對她讨好一笑,又問:“寶玉呢?”
由儀往王夫人那頭使了個眼色,道:“廟裏還願去了。”
“哦。”惜春點了點頭,那邊迎春聽了這話,若有所思地往王夫人的方向看了一眼,回過頭去含着笑繼續看着賈母。
賈母擡手指了指惜春,對黛玉:“你這小妹妹和你珠大嫂子最膩歪不過了。”
又對衆人感嘆道:“這惜丫頭也是,從小就黏着珠兒媳婦。”
王夫人道:“珠兒媳婦對這幾個丫頭也是真有耐心,這有什麽好吃的好玩的,都不落她們的。”
這頭說笑着,王熙鳳爽利的笑聲就傳了進來,由儀端着茶碗慢條斯理地抿了一口,果然就見王熙鳳打扮的珠光寶氣光彩照人的進來,又是念唱作打一番表達了對黛玉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