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進城

第二日三人起的都極早。

王池一早上便去開坑荒地了。謝宛本來要跟着去,不過王池堅持不讓,說哪裏的土地很硬,她這點力氣只怕刨不開地,倒是白費力氣,讓她好好在家裏。

和如意草草的吃了飯,如意開始編草席了。這個技能村裏每個人基本上都會,平時家裏的草席也都是自家編的。謝宛看了一會,覺得這方法不錯,也跟着如意學了起來。

才編了一會子,貴嫂便過來了。

她今日穿的精神,一件青花布衫幹幹淨淨的,頭發也梳的齊整。一進門,便喊着:“妹子,王二弟不在家吧。”

謝宛站起來迎了上去,笑着道:“他去開荒地了,家裏沒點田地,總是不方便。”

貴嫂是知道那片荒地的,那裏土質并不好,比一般地方的土硬點,而且開墾出來了,也只能算是官府的地,日後要是官府看上了,是會收回去。平時基本上沒有人去弄這塊地的。

她也只嘆道:“王二弟是個能吃苦的。”

“是啊,”謝宛笑着點點頭,又問道:“嫂子這是要去哪裏嗎?”

“可不是。”貴嫂突然來了精神,“我正是要來找你說呢,待會有車要進城裏去,現在正要農閑了,我想去城裏看看有沒有什麽活計。你要不要和我一塊去?”

謝宛大喜,“這可是再好不過了,我正愁着怎麽賺點家用呢,也不能全靠二郎他一人呢。”

一旁的如意忙聽了手中的活計,到兩人身邊來,“嫂子,我也要去掙錢。“

“你還未出閣呢,少出門去。”貴嫂笑道。這個時候家裏的未出閣的姑娘可不容易出一趟遠門。

如意的眼睛暗淡下來。

謝宛拍了拍她的背,笑道:“哪能都出去了,總要有個人看家的。要是你一個人怕,就去嫂子家裏陪陪大娘吧,她腿腳不方便,你正好搭把手,還可以聊聊天。”

“這敢情好,”貴嫂拉着如意,“正好今日你大哥去地主家裏幹活了,我又去了城裏一時半會回不來,要是你能幫忙看看,我也放心了。”

Advertisement

王家大娘是個好人,對人和藹可親,如意也挺喜歡她的。又見自己能幫得上忙,也挺高興的, 便笑着應了。

貴嫂說的車子是村裏唯一的一頭馬車。是富戶周大善人家的。他們家有些田地,平時租出去給別人種田,收點租金或者糧食過日子。這馬車也是為了進城方便,平時自家進城的時候,會捎上同村的村民一道,收費也不貴,一人兩文錢。

兩人去的時候,車上已經坐的差不多了,四個婦人往裏面擠了擠,便把兩人帶上了。

這是個人裏面,除了倒是有兩個熟人,便是那天洗衣服的時候遇到的虎嫂子和李連香。另外兩個人是生面孔,一個年紀大點,一個年很年輕。兩人穿着倒是比其他人好。

虎嫂和李連香兩人打了招呼,便都坐着不說話,顯得有些拘謹。連貴嫂都攔着她看着外面,一路上也沒有唠家常。謝宛看了看那兩個陌生婦人,只見那兩人也是閉着眼睛在養神,雖然沒有看着人家那眼神,不過謝宛還是感覺到了那種高人一等的氣勢。

看來這兩人和村子裏的人處着不好。

村子裏城裏倒是真不遠,坐了一個時辰就到了城裏了。路上凹凸不平,謝宛感覺臀部酸痛,連腰都酸了。

下了馬車的時候,謝宛才發現那兩個陌生婦人坐下放着一塊軟厚厚的軟墊。心道這兩人估摸着日子過的不錯了。

幾人下了車後,并沒有一道走。貴嫂拉着謝宛便走了,待離開那些人後,方才對謝宛道:“剛剛那兩個人是周大善人家的,那年輕女人是他們家新媳婦,說是從城裏嫁過去的。另外一個是那新媳婦從娘家帶過去的奶娘。平日裏排場可大了,就是瞧不起人,見面眼睛都是朝着天的。日後見了面別和他們說話,要是不高興了,那奶娘嘴可毒了。”

從城裏嫁過去的,難怪呢。這個時候城鄉的差異還是很大的,這女人從城裏嫁到王家村,還帶着奶娘,娘家必定有些家底,這樣的人家媳婦也難免嬌氣些。

貴嫂領着謝宛一起往日鬧的街市走。

一路上,謝宛帶着好奇的眼光看着這個時代的城市。兩邊宅子還是多以木板做成的小商鋪,偶爾也會有青磚瓦房隐在鬧市中。街上的産品多是一些小手工,大部分是各種農産品。

貴嫂顯得很高興,她也不常出門,每次進城這麽熱鬧,心裏也羨慕,想着什麽時候自家也有這個錢到城裏住着就好了。

兩人多是往一些酒樓去問工,這裏時常會招一些廚房幫工。

此時收糧食的工作做的差不多了,很多人都來這邊找工作,好多工作都已經招滿了。貴嫂有些垂頭喪氣,她想賺點錢給家裏的婆婆買點大骨炖湯補補。

謝宛倒是收獲不少,經過這走了一圈,她基本上對這裏的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了。這裏的小吃品種不多,像後世的糕點蛋糕什麽的,更是沒有。而她發現這些小吃在城裏竟然賣的很好,說明這城裏的人舍得吃。做吃的成本低,只要收益好,就好賺錢,謝宛對自己的手藝有信心。

又找了好幾家,終于問到了一份工,是給一家客棧洗被子的,一天十五文錢,每天做四個時辰,這待遇對二人來說是極好的。不過人手已經招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一個名額。

貴嫂為難的看了眼謝宛。

那招工的胖子見兩人猶猶豫豫的,有些不耐煩,“你們到底幹不幹,不幹就快點走,別擋了後面的人。”

謝宛忙道,“這事咱接下了。”她轉過頭對着貴嫂道:“嫂子,這事情你接吧,這幾天王池在墾荒,也離不了人,我就先不做了。”

貴嫂知道謝宛這是說的客氣話,心裏也感動。她心裏雖覺得對不住謝宛,但是也想有個收成,她拉着謝宛,感激道:“妹子,謝謝了,嫂子記住你這情分。”

和那招工的人談了上工的時間,那胖子說人手急,早一天上工早一天拿錢。

“這……”她看着謝宛,心裏不放心,把人帶出來了,自然要把人帶回去。況且謝宛又剛剛才明白,要是犯傻丢了可怎麽辦。

謝宛看出她的擔憂,笑着安撫道:“嫂子放心吧,我記性好着呢,剛剛咱們一路走來,這路我都記下了,待會我逛完了,就去下車的地方等那周家娘子。”

見謝宛說的這麽肯定,貴嫂方才點了點頭,“嗯,那妹子你路上注意點。”

兩人道了別,謝宛便一個人往城東繼續去了。聽貴嫂說那邊還要富裕點,她想去那邊再多看看別的路子。

東街果然是城裏最繁華的路段,酒樓林立,還有很多布莊,看着比剛剛逛的西街大氣多了。不過貴嫂之前說過,這東街招人只招城裏的,而且這邊的人都不大看得起他們,所以平日裏一般是不會來這邊的。

謝宛一身的粗布衣裳顯得很是簡樸,特別是上面還打着補丁,不過好在她天生便氣質溫婉,穿着這簡樸的衣服,也難掩其秀氣。

她在街上看了一番,這邊的小吃攤子都沒有幾家,街道很寬,看着便很幹淨整潔。越往東,越有一股子涼風吹來。

有一些人成群結隊的往東邊走,那些人拿着折扇,穿着綢緞長衫,看着像是電視裏看到過的文人秀才打扮。

見有熱鬧,她也跟着往那邊走。

越往那邊走,地方越開闊。謝宛遠遠的便看到一望無際的水,看着這壯闊的風景,謝宛心裏豁然欣喜起來,沒想到這青城竟然有這樣天成的風景。湖面上一座高樓聳立,一層接着一層,有九樓之高,這在這個時候可是了不得的高度了。

謝宛往樓那邊走了過去。只見樓下面圍了很大一群人。穿着都是文人墨客的打扮。那些人中間放着許多小桌子,桌子上面擺着筆墨紙硯,有些人拿着筆看着紙,似乎在苦思冥想。

旁邊的一群人圍在一起熱鬧的議論着,有些人已經在桌子上開奮筆疾書。

“聽說這管員外以前是在京裏當官的,這辭官回鄉後就建了這麽大的樓閣,可真是氣大財粗啊。”

另外一人道:“就是,官員外提的要求可沒人能達到,這麽多人,做了那麽多詩句都被退回來了呢,這可有的熱鬧了,也不知道哪家的俊才大作能得了員外大人的眼。”

這些人都是看熱鬧的,言語中有些幸災樂禍的意味。

謝宛聽了聽,才知道這竟然是員外想請人為這個樓賦詩一首,附庸風雅一番。她雖愛看熱鬧,不過這種事情卻不想摻合,現在溫飽都沒有解決,如何有這個心思。她擡頭看了看這樓,又看了看這附近的綠洲風景。心情愉快的便轉身往回走。

“哎,員外大人說了,賞銀提高到十兩銀子了。”從樓裏跑出一個青衣胖子出來。對着樓下的那些人大喊着。

人群又是一陣議論紛紛。十兩銀子,要是省着點花,可是夠花一年的。

十兩銀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