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利益同盟
因着蕭景廷天不亮就走了,還是一去不回,阮清绮是一人用的早膳。
不知怎的,看着面前這一桌子的早膳,她心裏不覺間竟升出了詭異的念頭:蕭景廷一大早的跑出去,連早膳都沒回來用,看這樣子倒還真像是個為了逃避早膳而離家出走的厭食兒童。
大抵是把“厭食大齡兒童”這幾個字套到蕭景廷那張臉帶來的反差感太大,阮清绮竟還有些被萌到了。她不禁被自己的想象逗得一樂,抿了抿唇,神色稍緩,側頭與端硯吩咐道:“舀碗五谷粥。”
端硯輕應了一聲,端着碗去舀粥。
昨日晨起,阮清绮照過鏡子才算是确認自己穿成了瑪麗蘇小說裏的炮灰女配,之後又忙着與蕭景廷用膳,忙着去慈寧宮問安,雖面上不顯可到底還是有些手忙腳亂,許多事情都沒能顧上......時至今日,阮清绮的心态已差不多調整好了,甚至能夠一邊看着端硯動作,一邊在心裏想着自己的事情。
看了眼已經侍立在自己身側的綠荷,阮清绮心念一動,便又吩咐了幾句:“我胃口不大,一桌子也吃不了許多,這般擺着未免浪費。”
但阮清绮說到“我胃口不大”時,正舀粥的端硯手一抖,差點沒拿穩粥碗,眼神飄忽,更不敢去看阮清绮那銀盤般又圓又大的臉龐。
綠荷倒是面不改色。
阮清绮看在眼裏,不免高看了些,接着往下說:“我既是皇後,更該以身作則,儉以養德......這樣,你替我吩咐下去,讓膳房以後做早膳時少做些,每日裏看着上兩樣熱粥,三四樣糕點,其餘的看着做些兒就好。”
其實,兩樣熱粥和三四樣糕點對于正在減肥的阮清绮來說還是太多了。但阮清绮昨夜裏仔細想了想,還是回過神來了:她是皇後,一舉一動都被人盯着,被人琢磨着,倘若她真要減到每天一碗粥,只怕整個後宮都要過不下去了——皇後就喝一碗粥,那皇後之下的三妃怎麽辦?伺候主子的宮女太監呢?
她總不能為了自己減肥,逼着整個後宮不吃飯吧?那真就是得罪了一後宮,說不得就連陸太後都得出面找她談心。
所以,阮清绮只能拿節儉做借口,先試着減一些。甚至,如同昨日午膳和晚膳那樣搞特殊,只吃蔬菜沙拉估計也是不成的,還是要另外再想法子。
綠荷一一應下。
阮清绮想了想,又道:“像燕窩粥牛乳粥這樣的太甜膩了,鴨肉粥雞肉粥也有些油膩,這些就都不用了.......”
綠荷聽了,心下一忖,倒也有些為難:這不要,那不要的,禦膳房那頭怕是又有的愁了。
阮清绮自是看出了她的心思,又說了一些諸如玉米粥、薏米蓮子粥、碧梗粥等口味清淡、熱量少、利于減肥的粥點。
Advertisement
綠荷颔首,記下後準備回頭說與膳房聽。
正說着,端硯已是舀了一碗的五谷粥,輕輕的放在阮清绮的跟前。
阮清绮擡手拿起羹匙,喝了幾口熱粥,胃裏那陣饑渴稍減,總算是舒服了許多,心情自然也跟着好了起來。
等她用完了早膳,準備出門走動消食時,端硯又上前來,輕輕的提醒了一句:“娘娘,今兒德妃、淑妃還有賢妃三位娘娘是要過來請安的。”
阮清绮自是記得這個的,但她腳步不停,神态仍舊沉穩,不疾不徐的道:“不急。”
确實不急,一直等到阮清绮慢悠悠的用完了早膳,溜溜達達的逛完了園子.......眼見着都快要用午膳了,三妃那頭都還沒有動靜。
端硯幾乎以為是自己記岔了時間,悄悄去看阮清绮的神色,想要從中看出些什麽:也許,今日不是請安的日子,是明兒?
倒是綠荷倒是既不懷疑也不多想,就只侍立在阮清绮的身邊,恭謹沉靜。
阮清绮将身側兩個宮女的動靜看在眼裏,心下倒是有些計較:端硯倒是個知根知底,看着也比陳嬷嬷這些人忠心許多,就是少些城府心機,還需要調.教一二;綠荷倒是個聰明仔細的,也沉得住氣,但畢竟不及端硯等人知根知底,雖昨夜裏試過一次,若說要重用倒還要再看看......
正想着這些有的沒的,便聽外頭有人通禀——
“德妃娘娘到。”
“淑妃娘娘到。”
“賢妃娘娘到。”
果然,這一來就是三人聯袂而來,倒還真有些三人結盟,同進同出的架勢。阮清绮看在眼裏不免暗自腹诽:說不定她們聯盟的名字都已經定好了,就叫倒阮聯盟。
想着這個,阮清绮心情倒是輕松稍許,轉目去看進殿來的三人。
昨日慈寧宮裏,陸太後乃是真正的主角,就連永樂大長公主都被壓過了一頭,德妃幾個自然也都不大起眼,也不好細看。如今,阮清绮倒是能夠坐在主位上,好好的端詳起這三人。
德妃是吏部尚書的嫡孫女,出身清貴,年紀又是最長,故而走在三人最前頭。只見她今日穿了一身墨綠色的宮裝,越發襯得她膚白勝雪,立在殿中時,清麗秀雅,溫柔婉轉,恰如春日裏的一枝綠玉蘭,令人見之忘俗。
賢妃出身英國公府,較之其他女子卻又多了幾分女兒家少有的英氣,眉目飛揚,神采內蘊,身着淡紫色的宮裝,體态勻稱,纖秾合度,只是站在那裏便透出一股勃然英氣,竟比德妃還要引人注目。
淑妃乃是襄陽侯家的嫡幼女,她年紀年紀最小,方才及笄,就連身量也還未長開,稚氣未脫。只見她穿一件粉色宮裝,雪白嬌嫩的小臉似是染着薄霞,烏溜溜的眸子水汪汪的,如小鹿般的天真無辜,神态嬌憨,很是惹人憐愛。
阮清绮一個個的看過去,一時間竟有點嫉妒蕭景廷這變态——雖然阮清绮這個皇後生得白胖普通,可德妃、賢妃、淑妃三人卻是真正的美人兒,千嬌百媚,各有春秋。
她若是穿成蕭景廷,且不提女穿男後的種種不便,她這一來就能坐擁後宮,賞看群芳........只可惜,她沒能穿成坐擁後宮的皇帝,反到是穿成了皇後,如今更是堪稱是後宮公敵,怎一個慘字了得?
阮清绮一向善于欣賞美,連帶着對美人也十分寬宏,見三妃進殿便先免了她們的禮,又令賜座。
德妃先擡步,走到位置邊卻沒坐下,反到是又對着阮清绮行了一禮,柔聲請罪道:“今日乃是臣妾等第一日來坤元宮請安,原是該早早過來,沒成想竟是來遲了,反倒累得娘娘久候,實是臣妾等的不是,還請娘娘恕罪。”
既德妃開了口,賢妃與淑妃兩人對視一眼,也都跟着垂首行禮,道:“臣妾有錯,還請娘娘恕罪。”
三人一氣同聲,仿佛是生怕阮清绮不知道她們三人已是連成一線,可不就是仗着法不責衆?
阮清绮還真不至于為着這點事責備三妃,落下話柄。她面上含笑,嗔怪般的道:“這有什麽?如今天寒地凍,雪地路滑,少不得要在路上多耽擱些時間。來晚了便來晚了吧,三位妹妹的身子才是最要緊的。”
德妃三人這才擡首,曼聲道:“多謝娘娘體諒。”
阮清绮擡擡手,道:“都坐下吧。”
又側首吩咐宮人:“還不快給三位娘娘上茶。”
幾人這才落座,然後謝了阮清绮的茶。
如此寒暄幾句,眼見着要把場面話都給說完了,阮清绮方才進入正題:“幾位妹妹來得正巧,我這兒正有一樁煩心事......既妹妹們來了,正好一起商量。”
“為娘娘分憂,實是妾等的榮幸。”賢妃笑着應了一聲。
阮清绮看她一眼,不疾不徐道:“先時太後便教導我,令我好生勸勸陛下,務必要讓陛下‘雨露均沾,早些為皇家開枝散葉,綿延子嗣’。太後教導,我是萬萬不敢忘的。正巧,陛下明兒便要往各宮去......”
說到這裏,阮清绮的語聲微微一頓,把人的胃口吊起,目光卻在三妃的面上梭巡而過。
眼見着下首三人都跟着看了過來,阮清绮方才莞爾一笑,溫聲道:“我是想着,要不我們姐妹間先商量出個章程,然後再報予陛下,也省了忙亂。”
三妃聽到這裏,果然皆是神色微變。
阮清绮只當不知,轉目去看德妃,主動提議:“你們三人裏,德妃年長,不若便叫德妃排在前頭?”
此言一出,德妃還未應聲,坐在最末的淑妃已是不依,委屈的看過來,泫然欲泣。
阮清绮端出公正模樣,看過去:“淑妃可有話說。”
淑妃揚起臉,小臉嬌嫩,下巴微尖,可憐巴巴的模樣,說起話來也像是風中搖曳的小白蓮:“妾,妾沒什麽要說的......都聽娘娘的。”
比起欲言又止的淑妃,賢妃倒是先主動開口了:“娘娘,這般大事若是單以年紀論,只怕是不大好吧?依妾之見,還是要看看其他方面......”
比如說,看看各人的身體情況。
賢妃自覺侍寝這種事不僅看年紀,還是要看身體健康與否。比起文弱的德妃以及連身量都沒長開的淑妃,賢妃的身體最是康健,就連癸水都比其餘兩人來得早。所以,她思來想去都覺得該把自己排在最前面。
德妃作為既得利益者,自然不願落于人後,瞥了眼賢妃,忙道:“既皇後娘娘有了主意,我們還是聽娘娘的吧。”
賢妃聞言,側頭看了眼德妃,第一次覺着德妃那故作端莊的臉容不大順眼,聲調微沉:“皇後娘娘這不是讓我們一起商量嘛,該說就還是要說。怎能敷衍了事?”
淑妃看看德妃,又看看賢妃,抿了抿唇。她不說話,眼眶卻慢慢的紅了,眼巴巴的看向上首的阮清绮,顯然是盼着阮清绮開口為她做主。
阮清绮坐在上首,眼見着這三人彼此争論,心下亦是十分感慨:果然,為着利益結成的同盟就不可靠,一有了新的利益就能反目成仇。
就在阮清绮準備起身安撫一二,樹立自己這個皇後的威嚴時,忽而聽得外頭來報——
“皇上駕到。”
阮清绮:媽的,蕭景廷早不來遲不來,怎麽偏偏這時候來了?
此時的阮清绮就像是個想要利用信息不對稱賺取差價的奸商,偏偏她這價格還沒談妥,正主就來了……
所以,她這戲還怎麽唱下去?她還怎麽空手套白狼?
作者有話要說: 求收藏求撒花求麽麽噠,小天使們麽麽噠,愛你們mua!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