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祖孫

良國公的愛妾林氏房中,林氏看着女兒将禮物一樣樣的擺出來,聽着女兒一件件的介紹,這件是吃的、這件是用的……林氏聽了許久,含笑對女兒說:“每次過來都帶這麽多東西,我不是跟你說了嗎?好東西都自己留着,我這裏不愁吃不愁喝,不用每次給我帶這麽多東西,回頭阿朗又該說你了!”

崔氏哼了一聲,“他敢!”

林氏搖頭,對女兒諄諄善誘,“對男人要軟着來,你這樣硬碰硬,吃虧的還是你自己。”

崔氏不假思索道:“我有閨女、有兒子,将來也不靠他。”

崔氏的話讓林氏心口一堵,女兒是正室,等兒子大了就能熬出頭,而她兒子大了也不可能熬出頭,只能一輩子被王氏壓着。年輕時她還能憑着年輕貌美,将王氏壓制,現在自己年老色衰,兒子又一事無成,王氏好歹靠嫡子熬出頭了,将來萬一老爺子比她們走的都早,林氏都不知道自己跟兒子應該去哪裏?想來想去也只能靠女兒了。

崔氏把禮物都給阿姨放置好,又把一個荷包放在林氏手中,關切的問林氏:“阿娘,你最近身體如何?”

林氏摸了下荷包,裏面有個簪子狀的物品,她眼皮不自覺的一跳,女兒不會又送了她一件金飾吧?她把荷包推給女兒,“你都送了這麽多東西,這個我不能要。”

“您收下吧,這是你外孫女孝順您的。”崔氏樂滋滋的說,“阿石特地讓我給你打得金簪子。”

林氏握着荷包的手一下捏緊了,她就知道除了這鬼丫頭,沒有人會想出這種陰損主意!她笑容有些僵硬的說:“阿石真貼心,她這段時間都送了我不少首飾。”

“可不是!阿石最貼心了。她知道您不方便出門,特地讓我給您備了不少吃的用的,要是還不夠,您就讓人給我說一聲,我立刻給你買回來。”崔氏與有榮焉的誇着女兒,她以前傻,只知道給阿娘飛錢,結果阿娘手頭有錢也不能出門,還不如現在給阿娘買好吃好喝的,讓阿娘吃的順心,再給她多打幾件首飾,讓她在王氏面前顯擺。不過——最近她手頭有點緊,金子份量輕一點,等她手頭寬松了,再給阿娘打個大金镯子!崔氏暗忖着,還是以前在隆平府舒服,家裏吃穿度用都是她來管,她不止大家吃好穿好,每月還有不少剩餘留個阿姨。

崔氏的話讓林氏的笑容都快維持不住了。如果說有人天生八字不對的話,崔氏和王瓊是一對、林氏和王珞也是一對,只是相較于前一對明火執仗,後面這對面上祖孫情深,大約也只有王夫人能看出兩人暗地裏較勁。林氏明顯感覺自己對女兒的影響不如以前了,女兒以前自己言聽計從,現在則對王珞那小妮子言聽計從。

“阿婆。”就在林氏咬牙切齒想着王珞時候,王珞帶着四郎和兩個姐妹笑盈盈走進來給林氏行禮。林氏是妾,按理沒資格讓王珞姐妹喊外祖母,但法理不外乎人情,再嚴苛的人家也不至于不許外孫來拜見庶外祖母,只是叫外祖母是肯定不行的,故王珞稱呼林氏為阿婆。二娘、四娘也跟着王珞一起稱呼林氏阿婆。

林氏目光第一時間落在二娘身上,見她容色甚美,神情怯弱,不由暗暗滿意,懦弱好,懦弱了才好控制。不動聲色的相看完二娘,她滿臉堆笑的拉過四郎:“哎呦!我的四郎乖孫長得又出挑了不少,等将來大了,也不知道要有多少女孩子被你迷住。”

四郎仰着小腦袋乖乖叫道:“阿婆。”他不大喜歡來阿婆這裏,既沒有好吃的、也沒有好玩的,還一直有壞哥哥欺負他,可是阿娘總說這是他親外祖母,這讓四郎有點懵,他外祖母還有親不親的嗎?

崔氏笑着說:“四郎是越長越像阿石了,估計就是阿石帶大的緣故,這孩子就是聰明。”女兒是崔氏最大的驕傲,崔氏但凡有機會,就會卯足勁吹噓女兒,給自己增光添彩。

林氏暗暗苦笑,她這個傻女兒,被親女兒耍得團團都不自覺,林氏對王珞不易察覺的皺眉,小小年紀心思就這麽重,将來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還是要讓女兒好好管一管,不然鬧出醜聞來,連累的還是他們。

Advertisement

林氏抱着四郎,招呼二娘、四娘坐下,又讓丫鬟給她們端茶送水,奉上點心,一派殷切。只是茶水是苦澀的陳茶,點心也是幹巴巴的鹽豆子,林氏一面讓孩子們多吃些點心,一面又不動聲色的跟大家訴苦,說自己這裏不寬裕,她被王夫人拿捏着,平時連口好吃的都沒有。

王珞冷眼看着喋喋不休的林氏,她一直無法茍同外祖父的審美眼光,她到底是怎麽引得外祖父對她專寵了十來年?就憑着一張臉?王珞也不覺得她如何好看。大約真是男人審美跟女人完全不同的緣故吧。反正王珞一點找不到她有比王夫人好的地方。她擡頭望向阿娘,幸好阿娘跟林氏不一樣,阿娘只是不大聰明、情商又低,而林氏是惡。不聰明沒關系,但蠢且毒的人,王珞脾氣再好也忍不了。

她看着林氏那副惡婆婆相看兒媳的神情,突然靈光一閃,她不會是想讓舅舅的兒子娶二娘吧?王珞的舅舅侍妾甚多,庶子女頗多,但嫡子只有一個,因他今年才十二歲,是故王珞一開始沒往這方面想。可是剛才王夫人隐晦的提點了她一句,再看看林氏那模樣,王珞終于想通她為什麽會突然讓阿娘把二娘、四娘帶來了。她是想阿舅的嫡子娶二娘?王珞嘴角微曬,臉還挺大的,她到底是憑什麽認為她家姐妹就要填他們的爛泥坑。她憑什麽認為阿耶會答應?她就不為阿娘的幸福想想嗎?

崔氏問女兒:“你怎麽這麽晚才回來?”

王珞說:“剛才路口被人攔了下來,所以耽擱了一會。”

崔氏吃驚的問:“誰敢在良國公府邸門口攔你們?”

王珞說:“是禁龍司的人。”

崔氏頓時不敢說話了,除了當今聖上,誰敢對禁龍司的人不敬?

林氏訝然問:“我們家門口怎麽會有禁龍司的人?”

王珞搖頭說:“我不知道,外祖父沒說。”雖然外祖父跟鄭指揮使說的話不像有機密的樣子,但涉及保密機構,能不提還是不提的好。

林氏對朝堂大事不感興趣,既然禁龍司來了他們家,又沒驚動內院,顯然不是老爺子犯事,既然這樣也沒什麽好擔心的,她對王珞說:“一會你們留在這兒吃飯吧,我讓庖廚給你們做好吃的。”

王珞乖乖道:“阿婆,外祖母剛剛讓我們過去用膳。”她傻了才留在這裏吃飯!每次吃不飽不說,林氏還擺出一副她已經為他們付出很多,這些都是貴客來才能吃得好東西。那小家子的樣子,王珞真心不想多待,萬一影響到四郎怎麽辦?

林氏聽到王夫人讓他們過去,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又恢複了和藹,她落寞一笑:“應該的,她是嫡祖母,你們應該敬重的。”她這話要對崔氏說,定能引起崔氏的同仇敵忾,崔氏從小就是被王夫人、大崔氏打壓着長大的。但王珞、二娘和四娘卻沒什麽反應,王珞是嫡出,對妾室、庶子女本就無法感同身受,二娘、四娘雖是庶出,但從小看着姨娘伺候嫡母,理所當然的認為,侍妾伺候主母是本分。

崔氏沒好氣道:“要去你們去,我不去。”她才不要跟嫡母一起用膳,她每次見自己都沒有好臉色。

王珞體諒道:“您跟阿婆許久未見,是該好好聊聊。”她也不想帶林氏和阿娘去,免得大家胃口都不好。

林氏等王珞等人離開後,拉着崔氏的說:“都說小孩子只怕不生,不怕不長,你看阿石和幾個姐妹都那麽大了,十足的大姑娘了。”

崔氏點頭附和道:“是啊,我還記得阿石當年那麽小小一團,現在都是漂亮大姑娘了。”

林氏見崔氏說什麽都往女兒身上扯,她無奈的嘆氣:“阿石年紀還不大,又能入宮伴讀,以後多得是機會挑人家,我說的是二娘,你給她找人家了嗎?”

二娘?崔氏有一瞬間的茫然,她都不明白為什麽阿姨會突然提起二娘?

林氏知道女兒蠢,開門見山說:“我想把二娘許給八郎,你覺得如何?”林氏是良國公的遠房表妹,比良國公小了七八歲,她入門時王夫人早已有嫡子女,她生下兒子時,王夫人的長子都老大了,因此她孫子排行在家中也小,八郎是林氏的長孫,都說小兒子、大孫子是老人的心頭肉,林氏也不例外,對兒子、孫子溺愛之極,把兩人寵成了廢物。

“八郎不是才十二歲嗎?”崔氏不解的問,“二娘都十五歲了。”在崔氏心裏,自己弟弟、侄子是最好的人,誰都配不上,二娘是庶女不說,還比侄子大了三歲,這婚事怎麽般配?她侄子是她阿弟嫡出!

“媳婦大一點好,能多疼惜丈夫,我瞧二娘長得好,性子也柔順,跟八郎最般配。你阿弟當年不也是十三歲就有了八郎?”林氏睜着眼睛說瞎話,她很有自知之明,她兒子是庶子,又一事無成,想要找門當戶對的人家根本不可能,就連等閑小官人家都不會願意把女兒嫁進來,畢竟兒子這輩子不可能有任何成就。

二娘雖是庶女,但王朗是嫡子,又備受國公夫人疼愛,将來國公夫人去世,王朗能得到的貼己肯定不少,他又是個疼愛孩子的,有這麽一層更親近的親家關系在,将來她讓女兒多補貼點自己,王朗也不會多說什麽。

“您看得上二娘是她的福氣,我有什麽好不答應的。”崔氏一口答應,她都忘了二娘已經是快成親的年紀。

林氏溫言勸道:“你先別急着答應,回去找女婿商量商量再說。”

一提起王朗,崔氏心裏就糟心,兩人已經很多天沒見面了,一見面兩人就吵架,崔氏現在有兒有女,根本不想再見王朗。或者她去問問阿石,要是阿石覺得合适,她再去找王朗?崔氏依然對母親言聽計從,可在王珞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她漸漸習慣萬事先找女兒商量,只是這種習慣說出來好像她是由女兒做主一樣,讓人聽了笑話,她連阿姨都不告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