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論學習歷史的重要性(下)
孟繼宗早看到王珞了,他眼力過人,即使王珞頭上戴着羃離,他也一眼就認出院中的女郎正是他數天前偶遇的那名小女郎,他是禁軍,見過不少貴女,可這名小女郎給他的印象最深刻,他本以為兩人日後不可能再見面,沒想才過去幾天就又見面了,孟繼宗心中浮起自己都不曾察覺的喜悅之情,他拱手還禮:“女郎有禮。”
王珞對千樹說:“那天小四淘氣,車還沒停穩就往下面跳,要不是這位郎君出手相救,也不知道他會摔得如何。”
千樹感激的向孟繼宗行禮道謝:“多謝孟郎君出手救我家小郎君。”
孟繼宗見千樹以家仆自居,心中微詫,他常來這裏取水,賀千樹的根底他是打聽過,他是從隆平府遷來的良民,院落房契上的名字也是他,他跟這名小女郎是什麽關系?
說來這間房子雖是王珞用私産置辦的,但房契上寫的是千樹的名字。她是未出嫁的女子,按照大夏的律法,在雙親俱全、且有兄弟的情況下,她無法單獨立戶,想要置辦私産只能通過這種途徑,這也是王珞對千樹絕對信任才能如此。不過這間院落在王朗、崔氏處是過了明處的,只是他們不知道這間院落是千樹所有。
王朗對財物不怎麽看重,國公府又沒分家,他也沒有太多私有財産,沈夫人心疼幼子,在他去隆平府時,私下替兒子買了幾間隆平府鋪子供他開銷,逢年過節也送不少年禮過來補貼兒子,這些財物都直接由王朗的外院管事掌管,崔氏沾不到手,但王朗也不會管崔氏花錢,每月內院的固定開支,他都讓管家定時送來。
崔氏對金錢看重,但天生在財産管理方面少了一根筋,她又不怎麽認字,家裏的帳被她管得一塌糊塗,在王珞滿八歲之後,就開始漸漸把家裏的管家權大部分都接過來的。這也是從小體現早熟的好處,以旁觀者的将角度來看,讓一個八歲的孩子管家,簡直不可思議。可在王家,大家卻順理成章的接受了,王珞想要在房契賬面上動點手腳太簡單了。這其中細節不為外人所知,誰能想到一個十多歲的小女郎有氣魄把一間幾萬貫的宅子寄在別人名下?
孟繼宗心中疑惑,但手上動作不停,搖着水井上方的轉軸,将一桶桶水倒入水桶,等兩個水桶倒滿,他又挑出門倒入水車中。他力氣大、速度也快,很快水車就裝滿了,他從袖中取出銅錢給千樹。
千樹看了一眼王珞,見王珞微微颔首,才對孟繼宗說:“郎君以後想取水,只管來取,不用給錢。”千樹早有心交好孟繼宗,只是一直苦于攀不上交情,他雖時常被繼母指使來提水,可他性子冷漠沉穩,每次提了水就走,千樹想結交都結交不上,這次有了小郎君的事,他可以順理成章的跟他有來有往了。
孟繼宗淡淡道:“不用。”說完他又推着水車離開了,水車很重,可孟繼宗雙手一發力,就穩穩的推着離開了院落。
千樹關上院門,讓王珞去二進內院堂屋休息,堂屋裏不止有取暖的火爐,還燒了炭盆,眉綠在炭盆上駕着一張鐵絲網,絲網上整齊的擺放着巴掌大的豆腐塊,豆腐塊在小火的炙烤下,漸漸泛紅,散發出豆腐的清香。她見王珞、千樹進來,她笑着起身說:“姑娘,您快坐。”
王珞解下鬥篷,用溫水洗了手,坐在火盆旁問千樹:“那位郎君是什麽來歷?他是禁軍吧?為何還要賣水?”禁軍俸祿有這麽低嗎?
千樹說:“那位郎君姓孟,名繼宗,他父親孟猛是個禁軍小首領。孟猛前後娶了三任妻子,孟繼宗是他元妻所出,也是孟猛的長子,他上頭有五個出嫁的姐姐、下面有六個弟弟、三個妹妹,一家子都靠孟猛和孟繼宗兩人俸祿養活,家境很不好,所以孟郎君時常幹些零活補貼家用。別看他性子沉悶,但行事果決、又講義氣,在禁軍中人緣極好,我一直想跟他結交,問問他陳源的事,但一直沒機會。”千樹揀重點跟王珞說了,至于孟繼宗因家境貧困,迄今都不曾娶妻,他父親只能給他買了個丫頭,讓他綿延子嗣的事就不提了,姑娘也不會對這方面感興趣。
“陳源的事就算了,以後你不用別打聽了。”王珞說,她從王瓊那裏受了教訓,人跟人相處還是要以真心換真心,她這種有意結交,極有可能弄巧成拙,她不覺得未來的開國皇帝會看不出自己是真心還是假意。而且她一個未嫁的女郎,打聽一個成年男子總不是事,萬一惹得衛高祖未來的妻子心裏不開心就不好了。将心比心,王珞也不希望自己日後的丈夫跟別的女人有牽扯。
千樹點頭說:“我心裏記下,如果有機會就替您打聽,沒機會就算,不讓別人知道。”他打聽陳源時也是小心再三,就怕被人知道是姑娘要打聽的,這對姑娘名聲不利。
這時眉綠已經烤好了豆腐,用小刀切了一塊給起千樹:“阿兄,你嘗嘗這豆幹。”
Advertisement
千樹也不客氣,接過豆幹嘗了一口,鹹香爽口、硬中帶韌,他眼睛一亮,“姑娘這豆幹好吃!”
王珞說:“如果把它放在油餅店裏賣,你覺得生意如何?”
千樹道:“應該不錯。”鹽是稀罕玩意,尋常人家一年也就買一次鹽罷了,就憑着這口鹹味,生意就不會差。
王珞說:“不算太麻煩,花嬸已經會做了,我明天讓她去莊上,你可以問她怎麽做。以後油餅鋪不光買油餅,也要買些這種小零食,漸漸把油餅鋪子轉成食肆。”只有在城裏開了食肆,才能光明正大的囤積糧食不受外人關注。王珞在隆平府時一心囤積布料,現在布料夠用了,就該開始囤糧食了。
千樹點頭應是:“我知道了。”他頓了頓又問王珞:“姑娘,我們不再開布店了嗎?”千樹做慣了布料生意,現在改做食肆,雖然轉頭也不少,可他還是忘不了布料。
王珞說:“過段時間再說,這幾年先囤貨。”在沒有棉花的時代,絲綿是很重要的保暖工具,甚至可以上升到軍用物資的程度,王珞想趁着和平的這幾年多囤貨,萬一将來戰亂,她囤得絲綿起碼能家人不挨凍,如果有可能她也想把這筆物資捐給陳源,希望他能盡可能的早日結束亂世。
千樹想起姑娘之前那次大手筆販賣絲綿,賺了大錢的事,他以為姑娘還在等這種機會,那種機會雖然等待時間長,可一次賺的錢抵得上他們十來年,千樹又問王珞:“那食肆可要出售以往姑娘在家做的小食?”王珞在家時,做了不少好吃的小食。
“你有時間就做。”王珞說,“要選成本低、不費手工的小食,越便宜越好。”飲食生意最好做的就是薄利多銷的小店。
“小的知道。”千樹也做了一段時間生意,自然明白對于底層百姓來說,能填飽肚子、價格便宜的食物,才是他們的首選,太貴的食物,偶爾嘗鮮可以,但不可能長期賺錢。
王珞又吩咐千樹說:“今年來不及了,等明年開春,你就在莊上養些牲口,不要買新鮮的肉,都制成熏肉和腌肉,起碼要存上一年的存貨,才能在食肆售賣。”王珞計算着自己的開銷,她要争取收支平衡,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囤積物資,王珞揉揉眉頭,好好的古代生活都被她過出末日的感覺來了,幸好自己歷史不精通,末日生存技能還知道點,不然只能抓瞎。
千樹點頭應是,姑娘就愛把東西都攢起來。
王珞又拿出一張圖紙對千樹說:“你看看我畫出來的這間屋子,你能搭建出來嗎?”
千樹接過圖紙細看,王珞的圖紙畫的雖不是很正規,但是很詳細,她畫了一個樓頂藏屋,也就是明二樓暗三樓,三樓比二樓縮進二檩,加上兩側山牆和風火牆的遮掩,人站在樓外根本看不到三樓。這也是王珞按照前世雕花樓的設計,給自己建造的避難所。這也是王珞今天親自來甜水井巷的主要目的,這種事除了親口吩咐千樹,別的傳遞渠道她都不放心。
千樹沉吟了一會道:“這麽大工程,恐怕不是我們幾個人能做來的,還要請專門的泥瓦匠來。”
“你讓人回隆平府請,花大價錢,請完後再送他們回去。這屋子就建在農莊裏。”王珞說,這時古代交通不方便,請了隆平府的工匠來京城,他們回去後恐怕一輩子都不會再來京城了。京城附近的農莊都是權貴購買的,在莊裏搭建磚瓦房的比比皆是,王珞這樣的設計也不打眼。
“我明天就派人回隆平府。”千樹說,他們在隆平府的生意也沒完結,他剛派人回了隆平府一趟。
王珞說:“這件事很重要,你一定要上心,而且争取在一兩年之內完成。”
千樹保證說:“姑娘放心,我一定替您辦妥。”
王珞微微一笑:“辛苦你了。”王珞從小不止培養了千樹一個人手,但她收留了三十多個孩子,只有千樹、眉綠最有潛力,也只是他們咬牙堅持把她教的知識學下來,他們也是王珞目前最能幹的心腹。也是她運氣好,從三十幾個孩子裏就能挑出人才來。
“這是小人該做的。”千樹永遠記得,他跟阿妹當年走投無路時,是姑娘救了他們。
王珞又吩咐千樹把院落幾處地方修改了,吩咐要一直堅持在家裏備上十天左右的幹糧,才離開甜水井巷。她回家時王瓊還沒回來,王瓊到了天快黑、家裏都開始擺晚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