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挑釁

崔氏早習慣女兒時不時帶單獨出門玩耍,但來京城後她還是第一次單獨出門,又這麽晚回來,崔氏忍不住關心的問她:“你怎麽這麽晚回來?”

“我跟千樹對了帳。”王珞說着,将一本賬冊放在崔氏面前,“我準備讓他在東市開個茶鋪。”這是王珞給崔氏打發時間的小鋪子,省得她一天到晚想着搶國公府的管家權,她是小兒媳,又跟家裏人相處不好,怎麽可能得到管家權?

崔氏又驚又喜:“千樹動作這麽快?”

王珞理所當然道:“他都跟了我這麽多年了,這點小事怎麽可能做不了?”她的心腹也不是只有忠心就夠的。

崔氏看了一眼眉綠,難得正色對女兒說:“有了千樹、眉綠當你陪房,我也放心了,尤其是你和眉綠,将來一定要相親相愛、相互扶持。”王珞買眉綠的時,崔氏就在一旁,她也很贊同買下眉綠,眉綠長得眉目清秀,家裏的家生子沒一個比她更出挑的,崔氏有心給女兒從小培養一個貼心人。她是庶女,嫡母厭惡她們母女,崔氏出嫁時候不止嫁妝少,身邊更是連個貼心人都沒有,她那會就發誓,将來她有了女兒,絕對不讓女兒跟她一樣。崔氏也曾想過,如果她有個像眉綠一樣的貼心人,會不會她跟王朗就不會走到這一步,可惜沒有如果。

王珞知道這時的陪嫁丫鬟,都是将來的通房,古代婚姻大多是媒妁之言,除了少數幸運兒能嫁給從小知根知底的人家,大部分人都是貿然嫁到一個陌生人家,面對一家子陌生人,有個從小陪在身邊的丫鬟當通房,不止能幫她固寵,還能在女人懷孕時替自己伺候夫君,不讓夫婿被別的女人搶走。王珞沒想反對這種社會風氣,但不會讓眉綠當通房,她是自己精心培養出來的心腹,不能浪費在男人身上,通房丫鬟她會在出嫁前親自挑選。

雖然王珞是後世穿越而來的,但她從來沒妄想過自己未來的夫婿,能在結婚之初就堅持一夫一妻,這不符合社會大潮流,莫說這是個男人納妾理所當然的時代,就算是在後世,又有幾對夫妻是互為初戀結婚的?王珞自己都沒法保證自己始終如一。所以她對未來夫婿的要求是選個人品好的,能理解妻子辛苦,願意跟妻子琴瑟和鳴、白頭偕老的男人。如果找不到王珞也不強求,要不是王家不許她獨身,她也不會成親,等自己安定下來跟他離婚就是,好男人找不到,她自己過逍遙日子總行吧?就像現代,大家沒法讓伴侶不出軌,但可以跟出軌的伴侶離婚。

眉綠雖不知道姑娘對未來的具體規劃,但姑娘說過不會讓她當自己通房的,對眉綠來說,當不當通房都無所謂,只能姑娘願意一直讓自己伺候她就行。

王珞換下外出的衣服,卸妝完問崔氏:“阿娘,是不是要去伺候祖母用膳了?”王珞沒化妝的習慣,不過出門一整天,不卸妝她不舒服。

崔氏撇嘴說:“去,總要去的。”沈夫人不算嚴苛的婆婆,從來不讓兒媳孫女一大早起來給她請安,故國公府幾個媳婦晚上都會在膳前來給阿家請安,替她擺完飯、再各自回屋用膳。王家的姑娘們也會随母親一起過來,晚膳通常是沈夫人院中最熱鬧的時候。大家都其樂融融,可她們從有意無意的将崔氏和王珞排出在這種氛圍外,崔氏很讨厭這種感覺,但她又沒法表現自己的不滿,畢竟大家都對自己笑臉以對。

王珞明白母親心裏的不情願,王家女眷這種心照不宣的冷暴力,可以算是非常惡毒的手段了,如果沒有自己時時開解,她不敢想象阿娘會變成什麽樣,或許真是後世小說中那種無腦又惡毒,最後被被衆人嫌棄,一世孤苦。王珞安撫阿娘說:“我們去去就回,今天我讓千樹殺了一頭羊,晚上我們吃羊肉鍋子。”

“好!”一聽有美食,崔氏滿心的不情願立刻被撫走,“我們快走,早去早回!”大冬天吃鍋子最惬意,還能放凍豆腐一起煮……崔氏想着肚子就餓了。

母女兩人說笑着來沈夫人院落時候,屋裏已經很熱鬧了,沈家的媳婦們在隔間擺膳,姑娘們在沈夫人跟前伺候,沈夫人似乎有些心神不定,對王珞、崔氏的行禮只是淡淡一颔首,她對身側吳媪道:“你再去外面看看,阿寶回來了沒。”

王瓊還沒回來?王珞疑惑一閃而過,崔氏已經開口道:“小五還沒回來?這丫頭以前在隆平府時就野慣了,不到晚膳時候不回來,有時候她阿耶還要出門去找她。”

王珞:“……”也是自己親娘,要換成別人,她估計也對阿娘喜歡不起來。

沈夫人掃了崔氏一眼,目光冷漠中帶着厭惡,仿佛把崔氏當成了某種厭物,崔氏被沈夫人的目光一掃,下意識的後退一步。王珞心裏立刻不爽快了,上前扶着阿娘去隔間擺碗筷,是王瓊沒回來,你拿我阿娘出氣做什麽?如果不是你們過分縱容王瓊,她何至于這麽大了都不懂事,別說古代十五歲的女孩子都能成親了,就是現代十五歲的女孩也是大姑娘了,該懂的都懂了。

Advertisement

沈夫人看着母女兩人相攜而去的身影,微微一怔,心裏浮起一絲羨慕,崔氏這輩子有這麽一個女兒也夠了。沈夫人站得高、看的也遠,大部分人都覺得養兒防老,其實養兒養女都一樣,關鍵是要把孩子教好,這樣自己晚年也就有靠了。

王瓊是踩着點回來,回來時滿臉喜色,直到屋中衆人目光都落在她身上,她才斂了笑容,上前給沈夫人等人請安,崔氏哼了一聲,陰陽怪氣的說:“五姑娘這是去哪裏了?這麽晚回來,讓長輩等你一個小輩用膳,你的規矩都學到那裏去了?”崔氏平時不怎麽理王瓊,她也吵不過王瓊,還有王朗偏袒她,但這次先有王瓊無中生有的污蔑自己,讓王朗差點又跟自己吵架,後有沈夫人剛剛那一眼,讓崔氏心裏格外不舒服。你們都說王瓊好、王瓊是寶,可她到底哪裏好了?崔氏真看不出來,她要是有王瓊這身份地位,才不會整天不着家,就安安心心待在家裏,讓長輩自己挑個好夫婿。

王瓊不軟不硬的回複道:“是我規矩不好,母親恕罪。”

崔氏見王瓊服軟,心中極是得意,“知道自己不懂規矩就好。”

沈夫人扶額,蠢貨!她是女兒,她不懂規矩,還不是因為你沒教?有什麽好得意的?家醜不可外揚!你就這麽樂意讓別人看三房笑話?沈夫人最厭惡的就是崔氏這種不分場合,只顧發洩自己不滿的做派,人活一世,誰不受點委屈?不過一個小小庶女填房而已,又不是公主下降,還要婆家捧着她不成?

王珞神色淡然,她早習慣了阿娘跟王瓊的水火不容,兩人這樣拌拌嘴也挺好的,不用憋在心裏,等過段時間,大夏亂了,王家自顧不暇,她就可以帶着阿娘、小四離開,王家是默認王朗是想抱着大崔氏的靈位懷念她一輩子也好,還是另逼着他再娶一個溫順聽話的妻子都行,跟他們都無關了。

王瓊見崔氏一臉得意,突然覺得自己很蠢,居然跟這麽一個蠢貨計較,她目光落在神色淡然的王珞身上,她似乎一點都不覺得崔氏丢臉。王瓊恍惚間突然想起後來,無論崔氏鬧出何等笑話,都沒有人敢笑她,大家只誇陳國夫人性情豪爽。她父親是平安公,崔氏卻不是平安國夫人,而是陳國夫人。即便如此大家也不敢在王珞和崔氏面前露出半點異色,大家都被王珞讓父母離婚的行為吓怕了,只要她不提離婚,無論冊封崔氏為什麽都行。講到底人只要有了依仗,哪怕犯蠢一輩子都有人奉承,所以女人一輩子還是要個依仗。

王珞見王瓊面色變幻不定,眉頭微皺,她不怕王瓊犯蠢,她就怕蠢人自作聰明,因為誰也沒法預料到蠢貨自作聰明後,會做出什麽大事來。像阿娘這樣最好,不聰明,但膽子也小,做什麽都要先跟自己商量。

崔氏自覺搬回了一局,回去時神清氣爽,“大丫頭肯定是心裏有鬼,才會這麽爽快的認錯。”

王珞說:“您以後也別這樣了。”

崔氏不滿地說:“我是她母親,難道還不能教訓她嗎?”

王珞道:“她都那麽大了,您當着自家人面說她,大家聽過也就算了,要是當着外人說她,大家對她印象就壞了。”

崔氏恨恨的說:“那更好!我就是要大家都知道,她從小就是不孝女!”

“所以您想養她一輩子?”

王珞輕飄飄一句問話,驚得崔氏目瞪口呆,“什麽?我為什麽養她一輩子?她不是有她親娘的嫁妝嗎?”王瓊獨霸生母的嫁妝,這一直讓崔氏耿耿于懷,她倒不是想私吞大崔氏的嫁妝,她再傻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她就是覺得王瓊一毛不拔,讓她來養王瓊,她心裏不舒服。

王珞耐心的跟崔氏分析:“誰家娶媳婦都想娶個溫順聽話、乖巧懂事的孩子,可是我們女孩子都是養在深閨,性情怎麽樣外人怎麽知道?還不是從親戚口中打聽來的?如果大家聽說長姐的性情,連母親都覺得不好,您說到時有誰會願意娶她?”

崔氏被女兒的話吓出一聲冷汗,“你說得對!我以後再也不這麽說她了!”

“您以後不止不能當着衆人面罵她,還要找到機會就誇她,誇長姐溫順孝順,才華好,這樣才能一家有女百家求。”王珞以前不這麽勸母親,就是因為王瓊年紀還小,他們又遠在隆平府,阿娘再好哄,也沒法用這種理由搪塞。阿娘和王瓊天生八字不合,兩人天天吵、也不見兩人傷身,反而更有助于她們心平氣和,王珞也就懶得管了,吵就吵吧,還能鍛煉身體,反正也沒人管。但到了京城就不能如此,上面有沈夫人坐鎮,兩人天天吵架,阿娘在王家的日子會很難過的。要是讓阿耶知道阿娘到處說王瓊壞話,阻撓她得好親事,又要跟阿娘吵翻天了。

王瓊背靠在廊柱上,臉色發白的聽着母女兩人的對話,原來王珞私底下是這樣評價自己的,覺得自己脾氣性情不好,需要靠崔氏誇獎自己才能嫁出去?王瓊拳頭緊握,站在原地好一會,才勉強讓自己忍下這口氣,現在鬧出來只能讓這對母女更看不起自己,她這世有了前世的經歷,又比王珞年長,她就不信她日子過得能比王珞差!

不過——王瓊咬了咬下唇,轉身往阿耶院子走去,她要想個法子把王珞絆住,她可不想自己去找聖上的時候,再遇到王珞,要不是今天偶爾看到千樹,她都不知道千樹跟聖人住的這麽近。王珞前世也是通過千樹遇到聖人的吧?她不能跟她們母女鬧開,阿耶還教訓不了崔氏嗎?別人不知道,王瓊是知道的,崔氏心裏是有阿耶的,不然為什麽後來她不跟阿耶離婚?說是為了王珞名聲,她崔氏何曾是為別人考慮的人?還不是舍不得阿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