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詩會
林清其實老遠就看到他們幾人了,隔着一座假山, 看到他們一起邁入了元明樓, 林清腳步頓了頓, 也跟了上去。
此處園林名叫懷園,林清漫步期間不得不為了古代的能工巧匠稱嘆,江南水鄉的園林以其秀、雅聞名于世, 移步換景間都有不同景致, 亭臺樓閣、假山流水,美輪美奂。其間花草樹木有些都是名品, 園林設計也看的出來是用了大心思的,看來此間主人身家絕對不菲,也有一流的品位, 才能建出如此園林。
等林清邁入元明樓的時候,已經有十幾位年輕書生在裏面或坐或站,言笑晏晏,三五成群地說着些什麽。
柳澤旭有些心不在焉地應付着黃永智的話題, 他為人不善交際, 尤其是陌生人,更是不喜歡多打交道。若不是最近養了幾日身體才好, 原本想在書院裏找到林清致謝,卻聽聞林清今天去參加詩會了,這才跟了過來。否則按照他的性格, 是絕不會參加這種詩會的。
黃永智的舅舅是當朝戶部郎中, 正五品官職。而他們黃家只出了一個他二叔, 同進士出身,如今在一個偏遠小縣當縣令。他爹腦子活絡,在應天府經營綢緞生意,算是當地一富戶。當時他娘戴氏之所以同意下嫁,也是看中了他爹的賺錢能力。但是不管他爹能賺多少銀子,在他二叔和舅舅那裏都是低了一頭的,對他舅舅更是尤其卑躬屈膝。也是因此從小他就立志要讀書科舉,考中進士,揚眉吐氣!
一次他在他舅舅戴明德的生日宴上,有見過一次柳澤旭,周圍相識的人告訴他,柳澤旭他爹是吏部右侍郎,正三品大員!當時黃永智心裏真是又嫉又羨,直感嘆真是同人不同命,明明都是一樣的年紀,人家卻是有了個好爹,投了個好胎!
那可是吏部侍郎啊!滿朝上下,吏部主掌官員考核升遷的命脈,若是年終評定上的一個優或者一個差,都足以影響一個官員可能一生的官場命運,一到京中考核之際,那些吏部官員可以收冰敬、炭敬收到手軟,見到吏部的官員,就算是個六品主事,也得恭敬着!更何況是三品右侍郎!
原本憑着結交的心想要巴結一番,若是能成為“至交好友”那是再好不過的!可誰知那天自己陪在旁邊說了半晌的話,柳澤旭一聲不吭,基本上全程就沒有和他說上幾句話。當時他還引以為憾,沒想到天賜良機,今天參加詩會,在懷園門口又遇到了柳澤旭,上前交談了幾句,今天柳澤旭倒是應了幾聲,讓他欣喜不已!
正當黃永智還想提起點話題說些什麽的時候,卻見柳澤旭眼睛突然一亮,快步往門口走去。
黃永智順着柳澤旭的身影看過去,卻是心中一突,來人正是林清!
林清正想找個地方坐下,就聽到一個陌生的聲音喊住了他,擡頭望去,發現時柳澤旭倒也不意外。
柳澤旭今日一身青色儒衫,頭發用木簪豎起,去了一絲柔和,多了一些幹練,更襯得面如冠玉,卓爾不凡!
只是柳澤旭為人腼腆內向,見了林清後一時間也拿捏不準怎麽稱呼,之前叫恩公林清推辭了,叫林弟又好像太自來熟了,斟酌了一下還是小聲道:“不知閣下是否還記得我,我是那日被你相救的柳澤旭。今日前來,特來致謝。”
林清原本以為柳澤旭是詩會常客,原來這人倒是特意尋來致謝的,當下兩人找了個位置坐下來:“柳兄不必介懷,當日之事實屬舉手之勞,你我二人就正常相交即可。”
柳澤旭讷讷地應了聲“好”,過了一會兒又急忙辯解道:“林,林弟,當日之事我已知曉,當時若不是你和你哥哥,我這條命早就不保了!尤其是你那神乎其技的救治之術,”說到這裏柳澤旭的臉微紅了一下,但是還是強自鎮定下來,繼續道:“将我從閻王那邊搶了過來,我,我一定結草攜環,報答你的救命之恩!以後但凡你有任何的事情,只要我能辦的到,一定盡心盡力!”
柳澤旭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的表情一片鄭重。原本王英傑打聽到林清家貧,想讓柳澤旭贈送金銀報答救命之恩,但是被柳澤旭拒絕了。在柳澤旭看來,金銀不過身外之物不足挂齒,若是只贈送金銀如何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激?所以今天他在林清面前許下了這個承諾,不管林清是要錢財還是要其他什麽,只要他柳澤旭可以做到的,他都絕不推辭!
Advertisement
或許只有親歷過死亡的人,才能感受到活着是多麽美好!當時柳澤旭暈厥前的種種痛苦,腦海中的一幕幕接連閃過生前所有的畫面,最後是強烈的不舍和痛苦,他才十五歲啊!父母只有他一個嫡子,尚未盡孝,如何能先行一步?若不是林清兄弟二人,他根本沒有機會還活生生地站在這裏,這份恩情,怎麽報答都不過分!
黃永智原本不知道林清救了柳澤旭的事情,雖然前兩日聽到有人說書院有人落水的事件,但是因為忙于準備這次的詩會,沒有太過理會,這時才從馬東辰口中知道了事情經過!
別人不知道柳澤旭的身份,黃永智可是一清二楚!沒想到這林清竟然如此好命,能結交到柳澤旭這樣的人!
黃永智簡直恨到牙癢癢,看着兩人相談甚歡的樣子心中就不斷有怒氣冒出來,但還是強制忍耐了下去,一甩衣袖直接在一處坐了下來,陰沉着臉,不發一言!
李守澤聽完馬東辰的講述,也是撇撇嘴,不予置喙。
此時一個高個子的書生站到大廳中間,向衆人說道:“今日我們詩會不在元明樓舉行,懷園新增一景,名為“雅歌臺”,清溪由上至下,吾等可以分列兩邊,席地而坐,效仿魏晉遺風,也來一個曲水流觞,大家說可否?”
此人話音一落,立馬讓衆人紛紛叫好!文人最愛雅事,此等風雅之事自然是受到所有人的應和,就連林清都産生了一絲興趣,想看看真實版的曲水流觞是什麽樣子的。
衆人一起步行至懷園後院,果然如那人所說,此處特意做了高低落差的一條小溪,不知從何處引的水流,此刻正緩緩而下,溪流兩邊分列了二十幾塊石頭,可以讓人直接盤腿而坐。既有野趣,又保持了幹淨整潔,幾乎是面面俱到了!
很快就有侍從端上了酒和酒杯,交給高個子書生。高個子書生名叫紀文和,是此次詩會的主導者也是裁判,他是書院中公認的詩文第一,在學子中很是有兩分面子。
今日所到的書生基本上都是雲天書院的學子,只有幾個外來者。一般這種詩會如果是雲天書院的學生那就可以不請自來,算是同門之間交流比試,如果是外來的學子文人,則需要紀文和下請帖才可一起參加。
紀文和講述了一下規則,酒杯裏倒了酒,順着溪流而下,流到誰這邊誰就賦詩一首,然後由紀文和記錄下來,如果無法當場作詩,那就自罰三杯,等所有人都做了一輪詩後,最後大家進行一次評比,得出今天的魁首。
大家聽完之後,都開始找位置坐了下來,林清也随意地往柳澤旭身邊的一塊石頭邊坐了下來,等待出題。
只是林清沒有想到,詩會還沒開始,又從回廊邊袅袅走出幾位清麗女子,俱都抱着琵琶在邊上坐下,低低唱起最近流行的詞曲。
這還真是——城會玩!
其他人都是一副和該如此,毫無驚詫之感,看來每次詩會都有這種煙花女子過來唱歌助興。
美景、美人、美酒,難怪這幫子文人三天兩頭的詩會,确實好享受!
看到林清顯然略有局促的樣子,黃永智忍不住心中暗笑:果然是泥腿子出身,就是沒見識!
很快,紀文和就講了今天的試題,現已入秋,便以海棠花為題,賦七律詩一首,限韻。
其實這個玩法在林清看來還是有些難度的,尤其是越早拿到酒杯的人越吃虧,因為思考的時間非常短,很難張口就來,實在考驗人的急智和功底。
酒杯打着璇兒順流而下,衆人目光一路追尋,竟是在黃永智跟前停了下來。
誰知黃永智卻是不急不躁地将杯中物一飲而盡,然後張口吟詩道:“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沼一痕。
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注)
吟完後朝着林清得意一笑,然後施施然再次坐下,挑釁的意味非常明顯。
衆人忍不住都叫好起來,黃永智這首詩是上乘,但是最關鍵的是,時間如此之短,就能成詩,簡直有曹子建“七步成詩”之風!
聽完衆人的誇耀,黃永智更加得意,也愈加确定今天可以給林清好好地“上一課”!
林清蹙了一下眉,卻依舊坐在那裏不動如山,放佛根本沒有受到黃永智的影響,反而坐在林清身邊的柳澤旭生了一顆七竅玲珑心,目睹了林清和黃永智的一番眉眼官司,感覺到了黃永智對林清的敵意,為此暗暗擔憂。
怕什麽來什麽,這酒杯放佛知道了今日林清和黃永智要比試一樣,第二個停留的位置竟然就在林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