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賺錢大計
“清兒, 你說這店鋪也裝修的差不多了, 咱啥時候開張啊?”
今天是林清休沐日, 如今林清已經将手頭編纂的工作全部完成,只專心于做侍講和寫青詞,論工作量可比以前輕松許多。只是在林三牛看來,林清升官後卻比以前更忙了,成天手不釋卷。林三牛怕打擾到林清, 之前也一直沒有仔細詢問,但是眼看着這鋪子裝修了快兩個月了, 兩個月一百兩的租金就白花花的扔進去了,說不心疼那是假的。
甚至很多事情, 林三牛都不敢和張氏講,以他對發妻的了解,要是告訴她, 光四個琉璃架子就買了兩百兩, 一座楠木屏風七十兩, 就連用來招呼客人的一套汝窯茶具都要八十幾兩,張氏非得暈過去不可!
只是每每兒子和他講那些生意經,什麽“只有投入才有回報”,“擺設要是不好,達官貴人如何進門?”, “買進來了就是資産, 就算店不開, 這些也都是錢。”等等, 林三牛又聽着非常有道理。看着兒子眼睛都不眨地往外花錢,林三牛除了心疼,那也只能幫着看看。否則自家兒子看着好說話,誰真想要做他的主?難!
林清這陣子忙着幫太子梳理前朝的勢力,做了N張勢力結構圖,正在研究突破點在哪裏,确實将生意這一塊給擱置了。聽到林三牛的問話,林清沉吟了一下道:“上月我已經去信給蘇州那邊,估計過兩日東西就要到了。店鋪後面的小庫房,爹你整理好了嗎?”
林清一開始的定位就很明确,他們的東西肯定是要走精品路線的。既然是精品,自然不可能滿大街都是。所以林清這次只讓曹知瑞運送過來二十面鏡子,二十個音樂盒和二十座假山流水盆景。因為東西少,雖然派了專人運送,但是到京城的時候,也就從馬車上卸下來四個大木箱。
當林三牛和墨竹将四個大木箱擡到店鋪後面的小庫房後,林三牛迫不及待地打開了箱子,拿的時候就感覺不重,外面那麽大個鋪面,難道就擺四箱東西?這到底賣的什麽玩意?
林清賣了那麽久的關子,總算要被揭曉答案了,林三牛和墨竹都瞪大了眼睛,伸長了脖子往裏面看去,看完了卻都擡頭看向林清,臉上明顯寫着疑問:這都什麽啊?木箱裏還是一堆小匣子,壘的整整齊齊的,難道就是賣匣子??
林清笑眯眯地拿出一個木匣子,光看這個木匣子林三牛就覺得心頭一跳——最近他也跑了不少地方,見了不少好東西,如果他沒看走眼的話,這是楠木做的匣子,整體油光透亮,一看就是精心打磨過的!
林清緩緩打開匣子,只見一道光反射到了林三牛臉上,林三牛眯了眯眼睛,然後定睛朝那亮眼的東西看過去,忽而驚叫出聲:“這是——銅鏡?!”
以前在林家村的時候,林老漢家是沒有銅鏡的,因為銅鏡算是富裕人家才有的東西,打磨的非常光滑後,那些富家小姐、夫人可以用來照人。而他們這些窮苦人家,最多就是端盆水對着水鏡模模糊糊照個人影。後來林三牛見家裏富裕了,也買過一塊巴掌大的銅鏡給張氏,在他的印象中,銅鏡雖好,但是根本不像眼前的這面鏡子一樣,竟是能照的人纖毫畢現!
墨竹也瞪大了眼睛,在旁邊啧啧稱奇,想要拿過去看看,又怕損壞了寶貝,只能搓搓手,圍着林清轉圈,蹲下來看看反面,又踮起腳從上往下看了又看,模樣甚是搞笑。
林清将鏡子往墨竹懷裏一塞:“想看就仔細看看吧。這是花容鏡,是我和二哥整出來的,可以将人照的非常清晰。”
墨竹一時不查,拿到這鏡子,手都發抖了,顫顫巍巍看了一會兒,就趕緊放回匣子裏。咽了口口水,小心地問林清:“那少爺,這鏡子咱怎麽賣?”
林三牛固然覺得這是一個寶貝,但是作為一個五大三粗的莊稼漢,雖也覺得新奇,但到底不像女子那般欣喜若狂,相比而言,還是和墨竹一樣,更關心這個鏡子的售價。
兩人心中也估量着,這價格賣出去肯定不斐,怎麽說也都十幾二十兩銀子,可是卻聽到林清輕飄飄說了一句:“定價暫時就一面一百兩吧。”
Advertisement
“啥?!一百兩?!”林三牛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就這個小玩意得一百兩?!林三牛又将鏡子抓在手裏看了又看,這鏡子做的小巧別致,背後是镂空的仙女賞花圖,留一個手柄可方便女子握住。做工非常精致,所用材料全部是紫檀木雕刻而成,紫檀雖是好木料,可也沒到這種價格啊!
林清沒有在意林三牛和墨竹的不可置信,只是接着囑咐:“有客人來了,就告訴他們這一個月是我們新開張,一面鏡子一百兩,等一個月後就是一百二十兩。咱店裏,其他都好說,唯有一條,謝絕議價。若有人前來議價,不必理會即可。”
一個月後,還得一百二十兩感情這頭一個月買的,還占了大便宜了。
或許是已經被這鏡子刺激過了,後面林清拿出會發聲音會旋轉的木雕樂盒,會自己流動的假山流水盆景,叫出的價格一個比一個高的時候,林三牛和墨竹都有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林清其實覺得這樁生意還是非常簡單的,強調給墨竹和林三牛的就是兩點:1、笑臉迎人 2、謝絕議價。
東西只有那麽一點,林清也不急着賣,還有一個多月就要到年關了,林清準備這一個多月只賣貨不進貨,賣完為止。
所以等到第二天一早,林三牛和墨竹請了舞龍舞獅隊在店門前熱鬧了一場,然後掀開了匾額,“如意坊”三個俊秀飄逸的字就映入眼簾。
這名字取得也讓人摸不着頭腦,不知道裏面究竟是賣什麽的,古人也愛湊熱鬧,等鞭炮放完之後,也都跟着進了店,想要一探究竟。
十一月的京城已經是入了冬了,外頭氣溫非常寒冷,可一進店鋪,進來的人就覺得裏面如沐春風,四處一瞧,只見店鋪四個角落裏都燃着炭盆,考究一點的人還能辨別出,這炭盆裏的炭可是上好的銀絲炭,燒起來無一絲煙塵,價格也是不斐!
先聲奪人就是一個“壕”的感覺,然後再望着陳設,地上鋪的都是光可鑒人的柚木,踩上去寂靜無聲,就連平日裏走路腳步聲比較大的人,也忍不住放輕了腳步;牆邊的窗戶緊閉,但是卻有明亮溫暖的光偷過來,這才發現這窗還是用的琉璃做的,難怪透光性這麽好!東南角一座金絲楠木做得雙面繡屏風,繪有青山秀水圖,端得雅致高潔,隔出來一個小間,可讓人在那邊稍作休息。
更漂亮的是這幾個展櫃架子,大紅酸枝的紅襯着琉璃的五彩斑斓,上面的匣子半開着,旁邊的物件就這樣要麽躺在匣子裏,要麽半倚靠在匣子上,每一樣東西都顯得如此光彩奪目!
“呀!這個盆景上的流水一直在動!水霧袅袅,好像真的一般!”一個少年最先發現這個盆景的與衆不同,畢竟盆景體積最大一些,發出的動靜也最醒目,好多人都馬上圍到了盆景的貨架旁,一邊看一邊驚呼。
有兩個小姑娘也想看看究竟是什麽回事,惹得衆人連連稱贊,可惜她們個子矮小,前面又圍了一圈人,就算踮起腳尖,也還是什麽都沒看到。正在沮喪之時,眼睛瞟向另外一處貨架,卻被那邊的一樣東西給驚着了,顫顫巍巍地指着那面小鏡子,問身邊的同伴:“那,那裏面的小姑娘,可是我?”
旁邊穿紅衣的小姑娘凝神一看,果然裏面裝着的就是一臉驚訝的小姐妹,頓時快步走了過去,将臉湊上去,認真端詳起自己的臉來:“天哪!曉蓮姐,我竟然連自己的每一根眉毛都看的清清楚楚!這太神奇了!”照了一下鏡子,紅衣小姑娘可欣連忙将自己一縷跑出來的發絲用手抹了回去,然後就對着這鏡子左照又照,再也舍不得離開了。
銅鏡雖然也能照人,但是和這樣纖毫畢現的鏡子相比,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任衆人觀看,墨竹立在那邊一聲不響,而林三牛則是負責看看店裏有沒有順手牽羊之人,也沒有上來招呼。
“店家,這鏡子售價幾何?”最終,那兩個小姑娘還是忍不住了,指着架子上的一面鏡子問道。
墨竹最喜歡學林清的表情動作,此時也是微微一笑,不疾不徐道:“為了慶祝本店開張,一面鏡子一百兩,一個月後一百二十兩。”
這樣的價錢一報出去,果然整個店裏都靜了靜,要知道如今市面上同樣大小的銅鏡便宜的才二兩銀子,半人高的銅鏡再加上繁複的花紋也不過五六十兩,這麽一面小鏡子,這家“如意坊”直接叫價一百兩,倒不如去搶來的快!
也是因為這個價格,剛剛還想去摸摸看看的人,都止住了自己的動作——開玩笑,一百兩一面鏡子,其他的東西得多貴?萬一磕了碰了,賣了他自己都賠不起!
有些人甚至都直接扭頭就走,也懶得看這種稀奇了,店家漫天要價,他們可不想當這個冤大頭。
眼看着剛剛還擠擠挨挨的店裏面,人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墨竹心裏就發急了,但是想到林清叮囑的話,還是逼迫自己冷靜下來,臉上不見分毫異色。
曉蓮的父親在京中做些小生意,這一百兩也不是拿不出,只是真要花了一百兩銀子買了這麽個玩意,估計是要吃瓜落的,只是不買這心裏卻癢的緊。
“店家,你看要不這樣,我們姐妹兩個一人買一面,能否算我們便宜一些?”可欣家裏要比曉蓮更有錢一些,看出了曉蓮的意動,她自己也連忙湊上來開始讨價還價。
同是商人女,自然從小就耳濡目染,你可以漫天要價,我可以坐地還錢嘛!
只是可惜,墨竹搖了搖頭,指了指店鋪牆上的一塊牌子,只見上面寫了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謝絕議價”。然後墨竹便恭敬地退到一邊,再無其他動作,讓那兩個小姑娘臉上的顏色很是不好看。
“店家,我買三面鏡子,給我包起來。”一位穿着富麗的公子哥,卻是直接從錢袋子裏掏出三百兩銀票,遞給墨竹,惹得衆人全都驚詫地望過去。
可是墨竹卻沒有接!
“對不住了客官,小店新開張的一個月裏,每個人只能買一面鏡子,所以如果您要的話,我們只能賣給您一面。一共就貨架上這麽多貨,年前售完即止。”墨竹說的誠懇,态度也非常有禮,就算別人想發火,也沒個由頭,那公子哥看了眼墨竹,又看看琉璃架子上的花容鏡,想了想還是抽出一百兩銀票,只拿了一面鏡子。
“看來只能悄悄地把鏡子送給榮姨娘,否則其他兩人知道了,可是要鬧翻天。”富家公子哥最是喜歡用這些東西哄人,對他而言,一百兩買個新奇足矣。
況且,這東西還不是誰都能買到的,一人只能買一個,看着其他人豔羨的目光,富家公子哥感覺到自己的脊背都挺了些!
接着又有一位富商裝扮樣子的人,買了一面鏡子,眼看着貨架上就少了兩面鏡子,可欣再也忍不住了:“店家,幫我也包一個!”再不買,馬上架子上要沒有了!有這麽個新奇貨,過年的時候拿出來在姐妹們面前炫耀一番,也是夠讓她們羨慕的了!
曉蓮看到墨竹帶了一副白色的手套,小心翼翼地将每一面鏡子用一塊細棉布擦了一遍,然後用綢緞包裹好鏡子放入雕花楠木匣子中,整套動作宛如行雲流水,對待的東西就如稀世珍寶一般。
“我也要一面鏡子,麻煩店家了。”最終,曉蓮還是沒有抵擋住誘惑,回家被罵就罵了,難道遇到這麽心愛的東西,不買她真的是這個年都過不好了。
原本以為第一天會白板的林三牛和墨竹,最後等到打烊的時候盤點了一下,竟然一天就賣出了六面鏡子,三個盆景,音樂木盒沒動,但是這一天的流水竟然就有一千五百兩!若不是林清千萬囑咐,一人只能買一件東西,今天這流水還要翻倍!畢竟今日接待的幾個人裏面,有人是真的不差錢!
照這樣下去,別說到年關了,半個月就得把東西賣個精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