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婚事

面對這樣的婚姻大事,張氏不敢擅自就給林清做了決定。

在這個家裏, 不管承不承認, 林清的話是最有分量的,做的決策也往往是最正确的。雖然張氏是林清的親娘, 雖然她确實被說得有些心動了,但是面對關乎林清一輩子的婚事, 但是也不敢擅專。

所以, 等林清父子回來的時候,張氏才将宋媒婆講的事情, 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

林三牛第一個反應就是反對,連連搖頭:“不成不成!這可不成!雖說這秦大人是吏部尚書, 能看中我們家清兒是好事。但是宋媒婆話說的好聽,說來說去就是要讓咱家兒子去人家家裏倒插門!這還第一個孩子随他們姓呢!我們也就清兒一個兒子啊!還沒結親家呢, 就這個要求那個要求的,這要是真應下這門親事, 到時候還不得處處使喚清兒?!這是娶媳婦還是供祖宗呢!”

林三牛說到底還是這種老思想, 雖然那宋媒婆說的也對,娶了那個秦家小姐, 以後有個得力的岳家,自然好處多多。但是孩子也要跟岳家姓, 這一點是林三牛萬萬不肯的!林三牛對林清寄予了極高的期望,自然也對林清的後代擁有着特別大的期待。如果是以前沒錢的時候, 或許他還會考慮一下, 但是如今鋪子裏也賺的上錢, 林清在翰林院裏任職也妥當。

對林三牛來講,就算林清做一輩子的翰林官,那也是足夠光宗耀祖的事情了!以後繼續做做生意,賺點銀子,在京城裏過日子也是不用發愁的。俗話說,高門嫁女,低門娶婦,要是整了這樣人家的女兒回來,以後他們老兩個都不自在,更別說林清了!

張氏見林清坐在那邊垂首不語,什麽态也沒表,想了想也是說了說自己的心裏話:“這裏也沒有外人,娘也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其實照我說,這秦家女兒不錯,我和你爹啥都不懂,有時候啊,看清兒你天天這麽辛苦,一刻不得松快,娘就怨自己沒本事!如果真有個得力的岳家能幫幫你,不說錢不錢的事情,光在官場上,娘都覺得,這日子啊,可得舒服很多!雖然娘不懂你們男人的事、官場的事,但是這到哪兒,沒幫手就不好幹活,他爹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林清擡起頭,倒是對張氏有些刮目相看——張氏這話,話糙理不糙,可不就是這樣嗎?官場上沒幫手、沒勢力,誰搭理你?誰支持你?想要做點什麽,都要東奔西走,還得提心吊膽,生怕行差踏錯一步,就功虧一篑。

這也就是親娘了!縱使沒讀過什麽書,也能把事情翻來覆去地在自己心裏琢磨,只要是對自己兒子好的,那都想拿出來說說。

見林三牛也是不情不願地點了點頭,張氏頓了頓繼續道:“不過我啊,心裏也有擔憂。倒不是說那什麽第一個孩子姓不姓秦的事情,這女人只要能生,多生幾個兒子,第一個兒子姓秦也沒什麽。咱村裏頭有些女方是絕戶的,想抱個孫子回去養,拼湊幾兩銀子給男方,讓一個孫子随女方姓的也不是沒有!第一個兒子姓秦,那也不改變這是咱清兒的兒子,是咱的孫兒不是?難道他還不叫清兒一聲爹?不叫我們一聲爺奶?人家秦家那麽高的門第,咱們啊,确實高攀了!平心而論,這要求啊,不過分。只是我剛剛也回過味來了,這秦小姐的娘就是不好生養才只得了秦小姐一個,若是秦小姐像她娘怎麽辦?秦家若是強勢,他家女兒生不出孩子,也不讓清兒納妾那又怎麽辦?這才是我擔心的啊!”

張氏作為一個女人,倒不考慮那些裏子面子的事情,甚至心裏想着,就算那小姐脾氣不好、看不起他們這樣的公婆,但是他們只要有口飯吃,能幫着照顧照顧林清、以後能帶帶孩子,那就夠了。她和林三牛苦了大半輩子,現在吃穿不愁的,再苦能苦到哪裏去?只要是對林清有幫助的,她都要幫他考慮到。

只是子嗣畢竟是大事,若是因為這個地方疏忽了,到時候弄得她家兒子子嗣單薄,那她以後就是到了地下也不敢見林家的列祖列宗啊!

所以張氏也只能将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具體怎麽看,還得讓林清自己取舍。

聽到這邊,林三牛也有些沉默了,尤其是張氏說到他們兩個幫不上林清的時候,林三牛心裏更是沒有滋味的。林三牛知道林清之所以讓他管着“如意坊”,不是找不到人,而是怕他在京城呆的無聊,找點事情給他做做。其實很多事情就連墨竹都要做的比他好多了。而官場上的事情,他更一無所知,不像有些人家父親也是當官的,好賴都能給兒子一些指導和意見。林三牛卻知道自己見識短淺,甚至有時候林清跟他講一些事情,他都沒有辦法理解。

不得不說,張氏和林三牛的想法都有些自私,甚至都用着一些并不友善的揣測去想秦家這門親事。但是林清卻并沒有覺得他們這些想法太過勢力或者怎樣,或許天下間父母都是如此,一片拳拳愛子之心,讓他們看待兒女婚事的時候,只能用他們所有的眼光和智慧去揣度、去分析。不管對錯,他們都已經盡了所有的力,用盡了他們所有的人生智慧和經驗,只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在婚姻大事上走一丁點的彎路——畢竟,那是關乎一個人一生的大事!一步錯,步步錯!

謹慎讓他們變得敏感多疑,也讓他們說出的話市儈精明,即使平日裏再和善可親的父母都會如此吧。

Advertisement

林清莫名覺得有些感動,他拍了拍張氏的手背,示意她不要太過憂心,然後才道:“爹,娘,我也覺得和秦家不太匹配,要不這婚事,就算了吧。下次那宋媒婆過來,好聲回了便是,別傷了人家姑娘名聲,以後也只當沒這回事便罷。”

林清自然也可以把所有利弊分析的清清楚楚,甚至理性思維告訴他,如果和秦家結親有更多的好處。只是內心深處,林清覺得自己還沒有做好準備去坦然接受一個女性作為他的妻子,從此以後要朝夕相對一生;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這樣的女子只因為他的私心被他給耽誤了,更怕給不了那女子想要的幸福。

或許他注定不會是一個最合格的政客,沒法無所不用其極的抓住每一個機會往上爬。

原本張氏和林三牛就在那邊糾結這樁婚事,如今林清自己都不願意,那麽自然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就此作罷。

而秦家那頭,今夜也為了這件事情鬧得有些不愉快。

“夫人,你糊塗啊!怎麽可對着林家提這樣的要求?”秦啓桢回來就問了雲氏有沒有派媒人上林清家探口風,雲氏已經派人上門,便也将她的意思告訴了秦啓桢。

原本她覺得那林清就算再有才華,如今也不過是個小小的七品官,老子娘還是泥腿子,能夠娶上他們家雪容簡直就是天大的造化了,提了那麽點小要求,自然不在話下,沒想到卻被秦啓桢呵斥了一頓。

“我就雪容一個姑娘,你說看中這林清,要結親,我也允了。但是我也不能真的把女兒往火坑裏推吧!這林家現在過得是什麽日子?你不會沒有打聽過吧?一家三口并一個仆人縮在西直街的一進小院裏啊!咱家雪容現在一個人住的秀樓都比他們家的小院大的多!只不過讓他們一家三口以後都上我們家住,生的第一個孩子跟我們姓秦,這有什麽錯?老爺,你可別忘了,雪容可是你唯一的嫡女啊!”雲氏年過四十,但是保養得宜,只是氣色看着差了點,現在雖然說着置氣的話,但聲音柔婉,一看就知道是個溫溫柔柔的人。

雲氏在提到秦雪容是他唯一的嫡女的時候,臉色也變了變。他們兩個少年夫妻,很是有過一段濃情蜜意的時候,當時秦啓桢少年意氣,情濃時許諾雲氏,這輩子一生一世一雙人。可是因為雲氏三年無所出,秦老夫人一開始給秦啓桢賜妾他不同意,後來被秦老婦人叫到祖宗牌位前跪了一天一夜,這才接受了秦老人賜下的兩名妾室。

這麽多年,秦啓桢雖然只有兩名妾室,她們兩人生下了三個兒子,但是雲氏對這三個庶子卻一點也親近不起來,嫡母該做的事情都去做,卻也不會再出格一步。一直到她懷上了秦雪容,雲氏臉上才有了笑顏,生下秦雪容後,雲氏的一門心思就全撲到了女兒身上,就連對秦啓桢也是淡淡。

秦啓桢知道自己在雲氏這邊是理虧的,這麽多年對秦雪容也是寵愛有加,私下裏給她準備了極為豐厚的嫁妝,早早就開始給她挑起了女婿人選。林清是他一開始在殿試的時候就看中的人,只是那時也不敢妄加判斷,生怕這人并非良配,所以一直觀察了他大半年,動用自己的人脈關系了解林清平日裏的舉動,發現林清生活簡單,從無眠花宿柳之舉,家中也清清白白,在翰林院中也算出彩,博了永康帝的歡心。甚至秦啓桢敏銳的發覺,這次沈修文的案件居然也有林清的身影,讓他更加欣賞這個年輕人。林清人品好、相貌好、才學好,也求上進有謀略,這樣的人豈不是乘龍快婿的最佳人選?如不早早出手,必然也有別人會看中!否則,他這個做父親的,難道真的會把女兒往火坑裏推?

原本以為雲氏溫柔和善,她也答應下來了去找媒婆上門探探口風,誰知道她還提出了如此要求!在秦啓桢看來,林清絕非池中物,而一個有抱負的男人最不喜歡的就是被人拿捏!

秦啓桢心中是千嘆萬嘆,萬萬沒想到這其中還會生了這樣的枝節,早知道就該把一切都細細和雲氏去講一番!只是誰讓他們夫妻兩個再無少年時的默契,自認為了解彼此,其實早就已經越行越遠。

林清是他最看好女婿人選,若是真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只是如今雲氏做也做了,再去彌補也是枉然。而且剛剛他語氣還頗為嚴厲地呵斥了雲氏一番,秦啓桢看着雲氏傷心失望的樣子,張張嘴,最終也沒有再去說什麽,只是長嘆一聲:“既如此,那就等林家的口風吧。”

秦雪容原本想來給母親請安,誰知道卻在門外聽了個整場,絲質手帕在青蔥玉指上繞了又繞,最後還是轉身離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