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瓜分
秦家的婚事,林清家委婉的拒了, 林家上下倒是還算平靜, 而秦府那邊卻是掀起了波瀾。只是這事兒,林清并不知情, 他現在的心神全都在初六各衙門開衙辦公上。
到了大年初六,大明所有官員都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開始繼續工作運轉, 而年前那場沈修文案的風波,也将繼續影響着朝中局勢的走向。
如同一場打的如火如荼的戰争, 突然被按了靜止鍵,休戰了一段時間, 如今再次交戰,大家原本就暗地裏做了不少準備, 現在打起來更是昏天黑地!
而大家所求的唯有一點,權勢!權勢怎麽體現?或許真的就如張氏那直白的話語一樣, 需要更多的幫手, 人多勢衆才好欺負人。而官場上的幫手,就是那一個個官職, 誰能占的人數多,誰的官位更高、權勢更大, 都是大家争奪的目标!
沈修文作為刑部尚書,整個刑部之前都是以沈修文馬首是瞻, 自然可以說刑部一句“上梁不正下梁歪”。如今沈修文被抓入獄, 可謂是拔起蘿蔔帶起泥, 很多刑部官員紛紛落馬。可以說黃友仁在刑部的勢力整整折損了一半!這才是黃友仁最不想看到的局面,也是他力保沈修文的原因。
黃友仁保不住沈修文、保不住刑部,那當然也不會讓其他人好過,尤其是高明遠掌握的禮部、顧寧掌握的都察院,都是他重點關注的對象,其他各部也難免不會被殃及魚池。只不過等黃友仁動手的時候,其他黨派早就有所防備,能拉下來的也只是一些中低階的官吏,而且人數也不多。
可以說,這次沈修文的案件本身并不複雜,也不難辦,只是它後面牽扯出的東西才是讓有些人心驚膽戰的。這也是永康帝想看到的局面,他不會坐視任何一個黨派做大,也願意在這個國庫空虛的時候,抄幾個“碩鼠”的家,好充盈國庫,也能空出一些官位給他想要拉攏的人。
所以,刑部上下空出來的職位,還有其他的官位,就是所有人必須寸土不讓的争奪對象!黃友仁想要重新扶持他的人穩固刑部,而高明遠也想去插一腳,趁機繼續痛打落水狗,其他人則是對着空缺的官位虎視眈眈,秘密謀劃自己人去頂上!
所以,這個年,很多人都沒過好,大家私下裏借着拜年的名義,互相走動,其實早就在朝堂之外交了好幾回手了,能談攏的已經談攏,談不攏的只好在朝堂上繼續戰鬥。
而太子也是除了幾個閣老外,這個年過的比較忙的一個,不時紛紛有帖子遞到東宮,連原本一直撥不出款的戶部尚書也暗示太子趙賢,過了年後就可以修建太子府,再無問題。蓋因永康帝年前的時候就宣布讓太子督辦此事。
其實永康帝這邊早就有他心裏的名額人選,只是他自己出面不便,所以将這份名單給了太子,重點的名額不可改變,其他次要的讓他看着弄即可,如果內閣選不到位永康帝心中想要的人,就需要太子駁回或者提點一番。
如此一來,原本平平無奇的太子殿下,可不就是一時間成了衆人追捧的對象?
林清照常處理翰林院的公務,朝堂上卻是已經厮殺成了一片!
一直到了正月十二,整件事才告一段落,所有官員的名單都已經拟好,只待皇上審批。
而林清的名字,也被太子趙賢神不知鬼不覺的加到了那份名單裏面。
趙賢雖然其他能力方面差了一些,但是也知道,如果手下的人給你辦事情,你不給他相應的好處,那麽誰還會忠心為你辦事?如今他能得到都察院左都禦史顧寧的支持,能拉到一些還不錯的人才安插在一些中低階的官位上,其中林清到底出了多少力氣,他心裏是一清二楚的。所以在這個時候,就更不能讓有功之人寒心,趙賢也是幫林清千挑萬選了一個,既不打眼又有實在好處的地方,将他的官位再往上提一提。
Advertisement
所以,等林清在翰林院收到調函,自己新年伊始就被調去工部,在工部營繕清吏司做郎中。這郎中之位是正五品,等于林清連跳兩級去了工部,而且還是一個有油水的部門,專門負責所有宮殿、壇廟、衙署的建造修繕。比如說每年的皇宮各處房屋的修繕,就要花一筆不小的銀子,這些錢全部要流經工部營繕清吏司的手,這位置能不算好嗎?
或許對于上頭的大佬來講,這麽個五品官的位置,每天上朝都是挨在最後的,根本不看在眼裏。可是對于和林清處于同一起跑線的人來講,卻是已經羨慕嫉妒不已。想他們與林清一同入朝為官,人家一年都沒到,已經從七品官升到了五品,而他們還在庶吉士或者是編修的位置上苦熬着,一點動靜都沒有!這怎麽不讓人在背後暗暗揣度林清能升的這麽快到底是什麽原因?
有人說林清是運道好,正好朝中官員缺了一批,他又在皇上面前頗為得臉,皇上一高興就給他升官了也沒什麽好驚訝的;也有人說林清肯定是面忠心奸,指不定早就在過年的時候走了關系,這才得了官位;也有人猜測林清搞不好就是首輔的人,這次的事情明顯就是高、黃兩黨之争,現在高黨勝了,林清也被提拔上去了
總之衆說紛纭,也沒有個準,但是說來說去,也只能怪自己沒有別人那般本事,不顯山露水地就調到別的地兒去了。尤其是孫侍讀,表面上還得裝着恭喜林清的笑模樣,心裏又是忐忑有是惱恨。忐忑自己之前刁難林清會不會以後被他報複,惱恨林清此人太過奸猾,不聲不響地就被調走了,平日裏還對他有求必應的,着實心機城府太深!
只是別人再怎麽想,林清的調令已經是板上釘釘,所以林清在翰林院待了大半年之後,終于走向了職能部門。
而翰林院中,有一人,卻絲毫不眼紅林清的調任,那就是沈牧涵。沈牧涵的算計沒有落空,沈修文雖然倒下了,但是永康帝還是念了舊情和顧慮,斬了沈修文,他的家人卻只判了個流放。沈家沒了族長,沒了領頭羊,也是惶惶不可終日,此時則正是沈晖收買人心的時候。不消幾天,沈家全宗族就承認了沈晖的族長地位,而沈牧涵一家從原本的偏房一躍成為沈家宗族的嫡枝。所有沈家宗族的生意、店鋪、人脈關系,全都轉到了沈晖名下,讓沈晖實力大增!
在沈牧涵的籌謀下,黃友仁将沈晖舉薦出去做刑部尚書。刑部尚書這個名額是黃友仁必須要争取的,雖然新的刑部尚書可能無法治理的如同沈修文那時一樣,整個刑部上下如鐵桶一塊,但是好歹保住了大方向的決策權。而那個時候,誰又比沈晖更适合做這個刑部尚書呢?原本和沈修文就是本家,很多事情也都了解,他又是侍郎之職,再往上走一步更是合情合理。
永康帝是想警告一下所有的臣子們,但是也不想讓朝堂一方實力漲的太過厲害,或者讓整個朝廷的運轉真的失去控制。所以當他看到別人都在打壓黃友仁的時候,永康帝反而要出手去幫一幫他,也因此,這個刑部尚書之位,竟是真的落到了沈晖頭上,以示皇家對沈氏家族沒有全然放棄。其他的官位上,永康帝也撥了幾個給黃黨,讓朝堂還是能保持住往日的平衡。
這樣的一番動作,雖然讓黃友仁元氣大傷,但是至少還能喘氣。黃友仁也只能讓黃黨再蟄伏一段時間,以待來日。
當宣布刑部尚書的人選是沈晖的時候,很多人都滿面嘩然,但是高明遠卻知道,這是永康帝的制衡之術在起作用,其實他并不意外。而這次鬥法最終最大的獲益者,竟然是沈晖!畢竟在所有的官職中,只有這刑部尚書是最高的官位,是所有人都虎視眈眈的位置,能成為一部之長,滿打滿算的也只有六位啊!
将自己父親送上尚書之位的沈牧涵,自然不會嫉妒林清的一個小小五品郎中。只是他的心裏莫名對林清的敵意更重了,并且有一個聲音在不停地告訴他,這個人,很危險!
工部的辦公地點離着翰林院也不遠,林清如今在工部中也算是個小頭目,手底下有兩個員外郎,三個主事,一名所正、一名所丞、一名所副,自己也有了一個自己獨立的小辦公室。
林清的頂頭上司是楊庭安,當初殿試批到林清卷子的時候,就對林清印象很深。原本想着殿試後就把林清給弄到工部做個所正之類的,但是後來林清得中狀元,直接被永康帝賜官翰林院修撰,根本沒有機會撈人。如今朝廷中出現了大批量的空缺位,他手底下一個五品郎中也被拉了下去。可誰知道遞上來替換的名單裏竟然有林清,楊庭安二話不說就同意了。否則林清從六品官直接升到五品官,空降工部,沒有楊庭安這個工部一把手的點頭同意,也是很難成功的。
林清剛剛到了工部,就被屬官傳話:“郎中大人,楊大人命所有人都去一趟惠思閣,說有要事要講。”
惠思閣就在楊庭安辦公場所的前面,等于就是現代的會議室,裏面有好幾排椅子,可以讓工部官員坐下,統一分派事物以及傳達命令。
工部和翰林院的閑散果然不一樣,才剛剛入職第一天,就有全體會議要開。林清也來不及多想,直接就跟在屬官後面,往惠思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