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諜者公主

蕭函也不是怕物是人非, 只是以策萬全, 而且她為北殷暗衛營統領, 既已歸國,及時掌握北殷上下情況也是應當。

雍都皇宮已經遣內侍來催了幾回, 對這位久居宮外的華翎公主,內侍也不敢有半分不恭敬,“太後與陛下想念華翎公主, 一日都問上幾回,還請公主早些回宮吧。”

蕭函換上公主裝束,又戴上了淡金色的面紗, 乘銮駕回都城。

雍都皇宮某處高樓上,一個年輕俊秀的青年時不時遙遙遠望, 以他周身溫和的氣質實在很難想到這會是一國天子,

此時, 年輕的天子臉上滿是焦灼,踱步來來去去, “确定華翎今日回京嗎?”

旁邊的內侍勸慰道, “陛下莫急,一早別苑的人就傳話過來了, 華翎公主确實是今日歸京, 不會有錯的。”

“今日天涼風大, 陛下還是回殿裏等候公主吧。”

其實內侍也奇怪,華翎公主自幼與天子相伴長大,感情深厚不假, 但自去別苑養病後,也不是沒回過雍都幾次,怎麽這次陛下顯得失态了呢。

“唉,你知道什麽。”年輕的天子擡了擡袖,又嘆了口氣放下,低聲道。

內侍立刻不敢多言,怕知道了什麽,犯了天家忌諱。

一名侍衛登上高臺,垂手道,“回禀陛下,公主的銮駕已經到慶泰門了。”

“慶泰門,那就離宸極殿不遠了。”年輕的天子念着慶泰門這三個字,絲毫沒有掩飾自己的歡喜,甚至顧不得禮儀風範,就快步跑了下去。

天子立于殿門外,看着一身繁複的公主華服,戴着明珠金冠的少女拾階而上,

淡金色的面紗間是一雙盈盈笑意的眸子,

北殷天子穆頤聲音微顫道,“華翎。”

“華翎見過王兄。”蕭函摘下面紗,含笑着又微微行了一禮,

Advertisement

天子穆頤已經忍不住上前扶住她,阻止她行禮,“讓皇兄看看,這些年你過得可還好?”

相比起殷太後有時需要壓抑的威嚴,天子穆頤眼中的心疼直白多了。

穆華翎被送去大興,統領北殷暗衛營一事,穆頤身為天子,也是知情的。只是當他知道的時候,華翎已經被送走了,想要阻止也來不及了。他在風雨飄搖中繼承大統,又面臨兄妹分離,多年來甚至不得音訊。

穆頤忍不住擡袖抹淚,還牽住皇妹的手,如發毒誓般,

“這次你能回來,已是祖宗庇佑,皇兄保證,必定不會讓你再做你不願做的事,護你一生幸福無憂,否則何當為人子。”

這麽重的話,別說蕭函眼皮挑了挑,就是一旁的內侍都震驚的恨不得什麽都沒聽見。

記憶裏,穆頤和穆華翎只差了一兩歲,可以說是自幼相伴,殷太後對穆華翎又是以男兒教養,上課讀書騎馬射箭,都是居于一處的,感情自然好,只是穆頤似乎情緒過激的有些激烈了吧。

思及在別苑這幾日了解到的北殷朝堂後宮現狀,其中不可越過的一點便是太後攝政,天子反倒不怎麽參與朝政,關系似乎不怎麽和諧,聽穆頤這話裏透出的意思,可能還與穆華翎有些關系。

蕭函還記得小說裏穆頤的存在感不太高,但提了一句,他年紀輕輕就郁郁而終,就在唯二的親人小皇妹永思公主和親南梁後的第二年。

為什麽說唯二,因為穆華翎那時已經死了。

看着雖身子單薄了些,但面色和脈象也不像是體弱多病易英年早逝的樣子啊,那大概是心理問題了。

穆頤已經拉着華翎進殿了,好歹在說話時記得揮退宮人,

“皇兄無能,讓你在大興這些年吃了不少苦。”他一臉沉痛,兩眼淚汪汪。

蕭函也沒想到皇兄這麽沒有天子樣,對他的話也無語凝噎,那個時候穆頤還真沒能力反對,甚至貌似現在還是太後當權。

“皇兄。”一道天真爛漫的聲音響起,打斷了天子穆頤的執手相看淚眼,“我聽宮人說,皇姐回來了是嗎?”

淺粉衣裙飄飄柔曼,如繁花葳蕤,這便是殷太後最小的女兒永思公主,今年才十五歲。

先帝與殷太後恩愛情深,後宮中唯有殷太後育有一子二女,便是穆頤,穆華翎和穆永思。

永思見到摘下面紗的蕭函,露出驚訝又甜甜的笑容。

盡管見過皇姐幾面,但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也沒能說上話,母後和皇兄也告誡她不要過了病氣,但既然面紗都已經摘了,也就是說皇姐的身子已經好了。

“皇兄與母後也不告訴我,原來皇姐遇到了神醫。”穆永思一臉的天真爛漫,懵懂的都有些可愛。

穆頤有些不忍心騙小妹,這大概是母後對外的說法,華翎公主得遇神醫,治好了沉疴。

蕭函則是面帶微笑地點了點頭,還順着這話說,沒錯,就是這個樣子。

難怪殷太後只說穆頤思念她,提都沒有提永思,因為這事根本就是瞞着她的。也對,事關機密,永思尚且稚嫩,若是無意說漏了嘴,也可能釀成大禍。

永思左右看了一眼,“母後呢,她在哪裏?”

穆頤淡淡回道,“母後在議政殿。不過,晚上在宮中設宴,慶賀華翎身體康複,以後就留在宮裏,不用住在別苑了。”說到後一句,穆頤語氣中的喜意明顯深多了。

永思聞言也十分歡呼雀躍,“真的嗎?那皇姐以後都住在宮裏,我每天都能見到皇姐了。”

穆頤負手微笑道,“當然,華翎以前居住的宮殿也都命宮人收拾好了。”

看得出來,永思被穆頤和殷太後保護的很好,無憂無慮,天真單純的像個傻白甜。也不知為什麽在小說劇情後期出現的她,已經不再是傻白甜,而是黑化了許多。因為和親成為南梁王妃,卻屢屢謀害女主秦葭,甚至差點置她于死地,最後被喜歡秦葭的南梁皇子抓獲,落得幽禁王府的凄涼下場。

不過現在劇情早已變了許多,蕭函倒不用拘束于劇情。

在宸極殿裏,兄妹三人說了好一段話,不過因為永思在,聊的都是些簡單話題,哪怕有提到神醫,抑或是過去幾年北殷發生的事,早已有過準備的蕭函也是随口就來,皇妹也挺好糊弄的。

皇宮設宴,高燭華燈,映得滿宮亮如白晝。

宮宴上的殷太後顯得威嚴高貴,傲氣淩厲,讓人不敢直視,

但在目光掃過蕭函時,卻是溫和親近了許多,“華翎,來,坐到哀家的身邊來。”

滿堂華彩之下,衆人有一瞬間的寂然無聲,蕭函也感覺到有許多來自百官的目光。

但相比在大興,現在卻是坦然受之。

天子穆頤也是含笑視之,看着華翎坐在太後下首。

“皇妹華翎大病得愈,朕心甚為歡喜,今下旨北殷大赦,免徭役賦稅三年。”

殷太後也是微微帶笑,像是沒有異議。

衆朝臣心驚不已,病愈歸來的華翎公主竟然如此受攝政太後和陛下重視,為慶賀她康複舉辦隆重盛大的宮宴不說,還下旨國內大赦。瞧着陛下怎麽比半月多前收複雲朔還要高興。

不怪乎雍都的許多人都忽略了這位華翎公主,身為太後長女,何等尊貴,但奈何染病,長年居于別苑養病,沒有什麽存在感,久而久之,也就沒人會特意提起了。

不知被多少人看進了眼裏,記在了心裏。

這場宴會就像是對外的一個信號,表明華翎公主已然康泰,也重回雍都——北殷的政治經濟,權力的中心。

……

皇宮宮宴還只是朝野上下注意到天子和攝政太後對華翎公主的重視,但沒想到會厚愛如斯。

因為這些年,殷太後真正挂念的是身在大興的女兒,對安排的替身假公主那邊只命令不得走漏半點消息,在外人看來也就顯得對這位病弱的大公主不怎麽上心,比不得對小女兒永思公主所受到的寵愛。

結果不想華翎公主病愈回到雍都殷後,太後一改過去對大公主不聞不問的态度,反而是備加寵愛重視,恨不得天天見。

事實上,蕭函和殷太後談的都是國家機密大事,此戰北殷已收回雲朔,解除了大興對北殷最重要的掣肘,也該是時候謀求長遠未來。論對大興的了解,又怎麽及得上在大興待了近十年發展暗線勢力的華翎呢。

而在回國後,殷太後也沒有讓華翎卸下暗衛營統領之職,不同于當初是臨危讓華翎授命,此時則是認可華翎的能力,讓她繼續執掌暗衛營有利無弊,甚至殷太後覺得可以将更多事務交給華翎。

換個意思,蕭函大概可以認為是能者多勞。

蕭函将密折收入了袖中,走出殿外時,正好碰見幾位大臣要求見殷太後。

“華翎公主。”

蕭函微微一側身,避開了此禮,蕭函自然認得,為首的虬髯老臣是北殷當朝重臣,律相。

哪怕沒見過,暗探也會奉上此人的詳細履歷。這位也是多次上折請殷太後還政于天子,在朝中有一群不小的擁趸勢力。

律相微眯了眯眼,望着華翎公主離去的身影。

即便是備受寵愛的永思公主,也沒有能随便出入議政殿後殿。

不過,一個剛回雍都體弱多病的公主,也起不了什麽作用,律相心中輕視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