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諜者公主
關于這道密折, 蕭函琢磨了四五日。
寫此密折的人, 平生經歷大大小小事無巨細都已經暗探搜集, 呈在了她的案桌前。
不得不說,殷太後唯才是舉的風格, 吸引了不少寒門才子,密折上變法舉措的作者就是一山野之人,名為姜衡, 出身微寒,卻見識廣博,因有才能被舉薦為一名小吏, 但早年得罪了鄉中士紳,被革去官名。他就又在山野間待了數年, 還開了家私塾, 日日不是讀書就是教書。
後來殷太後發征賢榜, 他得以面見鳳顏,殷太後本有意讓他直接擔任朝中官職, 但被姜衡推辭, 甘為殷太後麾下謀士,并且花了三年時間寫下變法之策。
而穆頤這位天子存在感低到什麽地步了呢, 對太後的所做的決定, 最多只是聽聽通報, 表示‘知道’了就算數,其他不會做任何幹預。對她這位歸來的皇妹倒是十分熱絡,
比如這日, 穆頤興沖沖地來找她,“華翎,我新得了一把好琴。”
蕭函還沒說什麽,穆頤就直接讓人焚香,自己上手彈奏了起來,琴音光風霁月,滌蕩俗塵,穆頤還頗為陶醉的樣子。
她嘴角微抽了抽,穆頤就是為了來給她彈奏一首嗎?
一曲畢,穆頤目含期待地看着她,“華翎覺得皇兄彈奏得如何?”
蕭函微笑道,“皇兄的琴音自有高山流水之意,只是宮中難道沒有樂師嗎?”
穆頤有些委屈道,“華翎難道不想聽皇兄為你彈琴?”
“說實話,不是很想。”熟悉穆頤的性子後,蕭函說話也沒那麽顧忌了,不知為何,自己天天不是忙暗衛營的事,就是為母後提出的變法改革而頭疼,所以見到穆頤堂堂天子居然這麽清閑,都有些嫉妒的不能忍了。
這話也直接說出了口,在蕭函看來,穆頤不早朝不議政,不像是被母後所迫,反倒是他自己在別着性子。
穆頤放下琴,嘆了口氣道,“你們先退下吧,我與華翎說話,你們不得打擾。”
他雖不掌權,但收起玩笑之态正經起來的天子架勢還是很威嚴的,殿內的宮人們悉數退下,包括蕭函身邊的阿蟬。
待殿內只有兩人後,穆頤目光沉靜又有些嚴肅,注視着蕭函道,“母後又在讓你做什麽了嗎?”
Advertisement
蕭函沒有說話,穆頤已然緩緩道,“自你回來後,很少待在皇宮裏,也不曾參加王公貴族的玩樂游興,想來母後定是又給你安排了什麽重任,讓你日日辛勞。”
聞言,蕭函眸色微動,她這位皇兄倒不如看上去那般不問世事,蕭函執掌暗衛營的事仍屬隐秘,除了殷太後和她身邊的親信,應該沒有人知道。
蕭函沒有直接回答穆頤的話,而是道,“這幾日我有微服行走雍都城內,想看一看我離開了十年的北殷變成了什麽樣子?是否我都不認識了”
穆頤堅定道,“無論變成了什麽樣子,你依舊是北殷尊貴的長公主。”
蕭函笑了笑,“那皇兄可知,我在茶樓市井都聽到了些什麽?”她的語氣微凝,笑意漸淡道,“他們說攝政太後禍國弄權,任用奸佞,危及帝位。”
穆頤面色一沉,“什麽人敢在你面前說這樣的話,這等悖逆之徒,朕要了他的腦袋。”
“皇兄也這樣認為麽?”蕭函微笑着問道,“認為母後禍國。”
其實蕭函太忙了,哪來的時間微服民間,但她手下有那麽多暗探,稍微查一下就知道這些風言風語。也不妨礙她拿來怼穆頤,要麽就是這個想法,不然就別任由着這樣的言論在外傳播,讓人人都以為天子和攝政太後不和,給人以見縫插針的機會。
穆頤沉默了一下,“當然不是。”
他知道能舍得讓最寵愛的大女兒置身敵國險境的母後絕不會是外面傳言弄權禍國之人。
他只是怨怼于母後的無情,是那樣的冷酷,為了北殷大計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甚至犧牲任何人,包括華翎。
自他知道母後将華翎改換身份送到大興後,就十分反對,還多次要求母後将華翎召回來,結果母後不但不同意,還阻斷了他和華翎任何可能的音訊,他就這樣不知華翎是生是死,是受委屈還是磋磨,過了近十年,穆頤甚至忍不住懷疑,就算華翎死在了大興,母後也不會告訴他,對外說的只會是在別苑養病的華翎公主薨逝了。
穆頤心中的恐懼甚至不能對任何人說。
蕭函總算明白穆頤對殷太後的心結了,一半還得算在她穆華翎身上。其實也能理解,穆頤生下來便是皇太子,父皇母後恩愛,手足情深,共享天倫之樂,可以說是天之驕子中的天之驕子。結果一夕之間突遭大變,敬愛的父皇死了,相伴長大的皇妹被送走了從此生死未蔔,原本端莊高貴的母後攝政之後,變得十分兇殘,甚至顧不上照顧他的感受,直接将他推上皇位逼他迅速長大。
這樣的經歷,穆頤有些接受不了,就起了偏激的逆反心理,不能理解殷太後所為,還鑽進了牛角尖。
而想讓殷太後安慰他,與他溝通,大概是不可能的,殷太後甚至覺得他優柔寡斷,婦人之仁,也不會與解釋什麽。
蕭函直接問道,“雲朔現已收回,皇兄覺得這樣值不值得呢?”
那麽多人,為這個計劃付出了十年甚至更多的心血。
穆頤沉默,他怎不知雲朔對于北殷的重要,但是,“為什麽要你去呢?”
他看着蕭函,“華翎,你是朕的胞妹,是母後的長女,是北殷最尊貴的長公主。”
穆頤的确是個愛護妹妹的好兄長,在他的認知中,公主的一生,原本應是在父皇母後的疼愛兄長的呵護下成長,身在富貴寵愛之中,享盡這世間的所有美好風花雪月,待到亭亭玉立再成就一段良緣。
而不是因為世事無常,背負國家興亡的重任,隐姓埋名在敵國,藏身于暗處行陰詭狠辣之事,手染鮮血,累累白骨,步步驚心。
“因為那時無人可用,無人可信。”蕭函冷靜道,“母後在那時就已經想好了今日,統領北殷在大興的所有暗探,負責執行這個計劃的人,必定是絕不會背叛北殷,不會損及北殷利益的人。”
殷太後太重視收回雲朔的計劃了,而她要安插在大興帝都心腹之地的人也必須是她最信任的人。
所以,只有穆華翎。
任何人都可能因為富貴榮華,七情六欲還有長久的時間而動搖,唯獨穆華翎不會。
殷太後信任她一手教養長大的女兒穆華翎,并以此為驕傲,相信她會完成這個計劃。
穆頤坐在了冰涼的地上,毫無天子之相的随意,慘然笑道,“若是我們生在平民之家,也許會比現在過的輕松幸福。”
也就不需要承擔這麽多的東西。
蕭函也沒有繼續端坐着,同樣散漫地席地而坐,一手撐着下巴認真道,“皇兄想的怕是有些天真,若是生在平民之家,三國鼎立,天下亦不太平,戰亂橫生,我們也避免不了,更不用說徭役賦稅,天災人禍,尋常百姓想要平安度過一生何其難。”
“我們貴為公主和天子,可以錦衣玉食,位高權重,呼風喚雨,又是多少人羨慕不來呢。”
蕭函站起身來,輕輕笑了起來,“上天亦不生我愚且鈍,聰明才智我都有,既有這樣的能力,又有如斯地位,我怎能不問世事,只圖榮華享受過此一生呢。”
“皇兄或許覺得辛苦,但我只是想告訴皇兄,華翎從不悔生于帝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