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雞茸金絲筍的對決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汴京城中恰似如此,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傍晚的時候天空幽藍深遠,大朵大朵的雲在幽空中慢悠悠的走,

城中的樹木大都一樹金黃,秋風吹得悠然,陽光也是懶懶,

州橋市場那裏,專做佐料的那片街,商人們卻是吆喝得如火如荼:“漢中産的茱萸,八月剛采”,

卻看那街口過來兩位姑娘,一位眉眼,眉目間有一股嬌憨任性,卻似有刺的玫瑰一般,火辣嬌媚,一位卻清秀端莊,凜然不可侵犯的氣質

那些商人看見有顧客過來,吆喝的聲音都大了起來:“姑娘,看看我的這茱萸,你嘗嘗就知道了,兀那些黑了心肝的店家,卻是為了速速幹掉,日夜燒了火堆烤幹,這樣又苦又酸,哪比得上我的茱萸辛辣夠味。”

小滿看那茱萸,的确顆粒飽滿,幹幹淨淨,于是停下步子,仔細看了起來

店家一看有戲,說道:“我這茱萸可是我耐心蔭幹,慢慢晾曬的。後院更有新鮮的,你若是買,我送你新鮮的,拿回去搗濾取汁,加入石灰,名曰辣米油,吃魚酢時蘸着吃,那真是神仙都不換。”

小滿嘗了嘗,确實如他所講,于是叫店家稱重帶走,

店家樂呵呵,沒忘記給小滿一把新鮮茱萸,小滿聞了聞,果然嗆鼻的辛辣,滿意笑道:“老板,若是吃得好,下回還上你這裏來買。”

栀娘嘟着嘴不高興:“好不容易有個休息的時間,你卻要拉着我來幹活。”,

小滿笑着哄她:“回家拿這茱萸做了辣米油,我們去買點魚酢,回家蘸着吃。”,

栀娘聽說有好吃的吃,高興的又笑逐顏開,

小滿說:“在這裏開了鋪子許久,還沒有好好兒逛過這個夜市呢,今兒個咱倆且逛上一逛,”

此時夕陽落山,光線漸漸地暗淡了下來,路邊的小攤紛紛點起了燈盞,汴河裏燈光、星光相互輝映,一時間竟然看呆了,

再看街上夜市,各色小販已經擺出了攤子,有鵝肉、鴨肉、雞肉、兔肉販賣,肚子、肺子、鳝魚、雞皮、腰腎、雞碎等,每樣均不超過十五文錢,

Advertisement

更有姜豉、抹髒、紅絲水晶脍、煎肝髒、蛤蜊、螃蟹、胡桃,

栀娘和小滿兩個看得眼花缭亂,一會兒工夫兩個人手裏就捧滿了各色小吃,

小滿還打包了鳝魚包子、鹵鹌鹑、鴨肉碎燒餅等各種吃食,手裏大包小包,

栀娘打了個飽嗝,幸福滿滿的說:“州橋夜市真是名滿天下呢,據說冬月裏,雖然風雪陰雨,亦有夜市,到時候我們再來逛逛。”

路邊除了各色吃食,還有勾欄瓦肆,燈紅酒綠,十分熱鬧,

有那說書藝人,還有那雜耍班子,更不用提評書、相聲、雜技、口技、相撲、皮影戲,

甚至還有一些班子“打擦邊球”,上演女子相撲。

栀娘看得目不轉睛,

這時候月亮初上,夜色完全籠罩了大地,汴河上陸續開起了游船畫舫,畫船上或有人彈琴,或有人唱歌,樂聲袅袅,傳得悠遠。

游人也逐漸多了起來,小滿和栀娘想去自家砂鍋鋪子那裏看看,快走到時,卻看見一個街對面幹貨攤子那裏正圍着一群人,

原來,正有位衣着華麗的主顧在責問老板,栀娘拉着小滿湊了過去,跟旁觀的人問了一下,了解了來龍去脈:原來這位客商來自北地,見得幹貨攤子上的冬筍稀罕,自己買回家卻不會料理,因此來攤子上尋店主晦氣,想着能讨回幾文錢去。

小滿本不欲管,但看着那北地客商胡攪蠻纏,一口咬定了所買冬筍是假貨,那幹貨攤子老板不善言辭,期期艾艾說不清楚話,眼瞅着圍觀者都要認定幹貨攤生意不好,

想到這片夜市俱為一體,被人傳出去賣假貨影響生意,因而拔開人群走到前面,跟那幹貨攤子老板道:“我是街對面的砂鍋鋪子铛主,如不嫌棄,可否将你的冬筍絲賣給我八兩,我做道菜用。”,

又轉身向圍觀的人群道了萬福,柔聲說:“小本生意,正需要各位捧場,圍觀的人皆可一嘗。”

看熱鬧的人群大覺有趣,本是圍觀看兩人争執,想買到還有口福可以一飽,何況那北地客商和幹貨攤主兩人各執己見,不知道家的冬筍到底是好是壞,現在有現成的人可以一試真假,何樂而不為呢?

于是呼朋引伴去了街對面。

幹貨攤老板更是大喜過望,沒想到還有人來解圍,他連忙稱量出八兩的上等冬筍,随着人群去了“千梨子砂鍋”。

此時陳大嬸和大花正在攤子前忙碌,看着小滿過來了,以為她倆要來輪班,再定睛一看,後面卻跟了一群人,不知發生了什麽事,俱是茫然。

栀娘是個嘴快的,三言兩語将事情交待清楚,三人連忙給小滿打起了下手。

小滿打算做一道雞茸金絲筍,這道菜據傳是清末開創的一道閩菜,此時尚未面世,這道菜的關鍵在于讓雞肉茸的鮮美吊出冬筍特有的清香。

小滿看了看幹貨攤老板給自己的冬筍,不錯,這冬筍看着品相俱佳,

小滿心中暗想:這老板看來是下了本了。

仔細吹去浮塵,拿清水浸泡,與此同時囑咐大花去買了原料回來,小滿撸起了袖子,洗淨了手,開始料理。

圍觀的人群俱是興奮,不知道她要做出來什麽好吃的。

小滿讓陳大嬸買來的雞肉和豬肉細細剁成肉茸,砂鍋攤裏常年備着雞湯,這倒省事了,眼瞅着冬筍也發的差不多了,于是将其切成細絲,

只見小滿纖手翻飛,手起刀落,冬筍被切得如同頭發絲如許,人群發出陣陣驚呼。

那客商本來是立在一邊一臉不服氣,此時卻也滿臉不可思議。

切完筍絲後,将其放入鍋中爆炒,爆香後再取雞湯沖去上面的重油,再放入雞高湯中小火微熬,直到雞湯全部被筍絲吸收,

再撈出,放入雞茸中拌勻。

這時候一鍋快炒,倒入冬筍絲、木耳絲、火腿絲爆炒,

另一鍋用大火燒鍋,倒入雞茸,撒上已經炒好的冬筍絲木耳絲和火腿絲,片刻功夫,已經是出鍋,

小滿盛入部分給了那客商和幹貨攤老板,另外的示意大花将店裏拿來打包的蒲葉剪成小片,其分裝幾十個個蒲葉,在人群中分發,讓大家品嘗。

人群紛紛贊好,那北地客商,也臉紅了,嘴上卻仍不讓步:“兀那幹貨老板,不跟我講明白,又不是人人都有姑娘這般好手藝。”

衆人聽着都哄笑了,他也有些不好意思,向小滿草草行了個禮。

幹貨攤老板急忙從自己的鋪子裏取出些幹貨物件,非要小滿收下,

小滿婉拒,謙虛說道:“這北地客商說的有些道理:這道菜看着簡單,卻唯有時常做飯的廚子才能把握。這道菜難點在于似簡單,卻極為講究火候,若是燒鍋了,雞茸變成糊狀,讓人大失胃口,若是雞茸和豬肉茸的比例把握不好,則口感太柴,食之無味。”

那圍觀的衆人看着小滿鍋勺之間就化解了一場紛争,

又看着沙埚鋪裏有的餐桌上擺着的砂鍋,都覺得新奇有趣,

再加上嘗了小滿做的雞茸金絲筍,覺得小滿手藝不錯,有些有閑錢的,就招呼同伴坐下品嘗。

白露和陳嫂也不走了,喜滋滋幫忙料理生意。

經此一役,小滿的砂鍋鋪子名聲大噪,時常有人特意來此地吃飯,排隊。

小滿又擴大了經營範圍,賣之前在沅江的鹵魚雜面和雪菜肉絲面,再加上最近研制出來的糟蝦糟鴨,特別是糟鴨糟蝦,小滿懷疑要被評為“州橋夜市最受歡迎的下酒菜”常有那的酒樓、酒肆裏的經紀提了籃子來買,

如此辛勞,卻也有高額回報,不到幾個月的功夫,就賺了五十貫,陳老太喜不自勝,天天撺掇小滿将隔壁的鋪子也租下來,擴大店面。

小滿琢磨了一下,砂鍋鋪子走的是物美價廉薄利多銷的路線,現在的翻臺率已經很高,

若是盲目鋪開攤子,吸引的顧客總量并不會因此增加很多,反倒是成本要增加一年十貫的場地租金,會大幅度增加運營成本,所以不管陳老太怎麽說,小滿決定按兵不動。

眼下砂鍋鋪子的生意穩固的好,小滿想到另外一件一直記挂的事情,那就是将立冬送去私塾讀書,

此時立冬已經六歲,而由于家中貧寒,立冬一直到現在都沒錢去私塾就讀,只是在小滿和栀娘教授下自學,如果再不就讀,恐怕要遲了。

小滿四下打聽,開封府每個裏坊按照,都配有官學,分為小學或社學,有開辦教館、私塾、義塾,除此之外,還有大儒們自己開立的各種書院。官方對于這些,都是容許的,只不過命令要求,教材是指定的。神宗禪讓帝位後,與後重歸于好,兩人編訂,删改了進學的教材。除了取士的君子六藝外,還開設了武學、律學、算學、醫學、書學、畫學,還增設一門科學,小滿請教過,知道這糅合了後世的物理和化學,是些基礎的學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