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真相

“那你不是幫袁總了嘛?”

“幫袁總那都是之前累積下來的經驗,王叔就是前面的其中一個。”

“你是說王叔,,噢,我明白了,抱歉師傅,我前面沒理清。”林娣撓撓頭,“我一直以為王叔在袁總的後面認識你呢。”

冷澤華繼續道。

“後面我帶他去尋求貸款,雖然成果不是很豐盛,至少能讓他撐下去一段日子,再後來我尋找了一些較好的展銷會推薦給他,因為幾次在展會上獨有的優勢,他找到了合作的商家。一個對自己所喜愛東西執着的人,你千萬不要小瞧他,輕視他。第三年他正式注冊成立公司,後來引薦給我師傅,成功拿到公司的投資。”

“師傅?”

“就是陳經理。”

“真的。”

“嗯,他很厲害,是我的榜樣,所以他把你放在我這,我盡我自己的能力去教你,至于你願不願認真聽,那另當別論。”

“我當然願意”林娣早已經是喜不自勝。

“我教的不一定全部适合你,每個人遇到事情的處理方式不同,結果也會不同。同樣,遇到事情要深究。碰到死胡同要學會轉換思路。看到難題,要解,解不開,就要問,一個給不了答案再問另一個,綜合起來,找到精髓,就是你想要的答案。”

“第三個,這是我的機遇。”

“你的?”

“嗯,想想,我在衆生投資,已經有十一年了。”

“十一年”林娣低呼。

冷澤華道:“我十八歲就已經開始工作了。”

Advertisement

“我當時在山東大學學土木工程,有一個新成立的公司做宣傳,誰能在一天內了解他們公司并做一份企劃案,只要得到公司股東的認可,他們便送百分之零點五的幹股,對于他們公司當時來說,這簡直就是笑談,一個新成立的公司先不說等到他們成為上億公司自己分到的錢有多少,就算等到上億那也是好幾年的事了,但是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鍛煉一下自己的寫作水平也是不錯的。

于是我報名,花了一天時間了解他們公司,當時國內外運輸還沒有現在的機制成熟,在很多程度上是沒有人看好的,準确的說是沒有能力投入大量的資金運轉。”

林娣聽的很認真,冷澤華講的也很投入。

“我當時寫的有點多,我就簡潔的說一下,我總結了三類,第一,時效長短利弊。第二,與客戶之間的信任協議。三,職工分劃。時效關聯着太多東西,無論是直觀還是客觀,聯系最大的無非就是金錢。一旦與金錢産生關系,不是利就是弊。所以當時我也不敢直接去評判或提出建議,因為你作為一個外行,去評擊別人用來吃飯的碗,兔子急了還咬人,無論你是否說的真對,那都是對別人的不認可,所以你只能通過最表層,別人都可以看到的地方加深看法。

第一,時效問題,這存在一個問題,如果好幾批貨不同時間到達快運公司,公司有兩個選擇,一,來一批走一批,這對客戶來說好事,可對于快運公司來講,即使沒有虧損,也絕對沒有盈利。

二,等待,這對快消客戶來說不僅是時間問題,還造成金錢的損失,對快運本身也是有害的,那就是時效無保證造成的客戶流失。

那麽知道了這些,我們就可以将快慢的價格适當調整,和不同的客戶簽約不同的協議,從而保證長期有效的合作。

前面都解決了,後面的職工劃分就相對比較容易了,分工明确,各就其職。公司就像一個大型運轉的機器,員工就是裏面的各個零件,零件雖小,缺一不可。

後來公司聘請我,因為和我所學專業相違背沒有同意。”

“至于後來,我師傅親自到學校來見我,他從來不談他的工作,只談我們互相感興趣的東西,慢慢的受他影響,我主動提出想去衆生投資上班,我不知道他通過什麽方式讓我進去的,總之很順利。後來他升任經理被調往成都,我也跟來了。而這個客戶便是開啓我人生之旅的金鑰匙。”

“我表達的還算清楚吧?”冷澤華喝了一口水道。

“嗯,很清楚。”

“其實這不是什麽秘訣,誰都可以做到,就是用你的一顆心去辦事罷了,你把你的工作當成是自己的事業來做那你就邁進了商人的圈子,當你能幫助你的客戶解決難題時,代表你已經融入客戶的生活中。”

“你不栽培樹,不用心栽,就等不到來年的花開,也等不到果子成熟的那一天。任何一條路,都沒有捷徑可以走的,不要小看比你起步晚的人,也許有一天你曾經看不上眼的那個人,已經一步一步走在了你的前面,不是他看不到別人的鄙夷,而是他把鄙夷作為推動自己前進的動力,你也許也夠努力也很有能力,可是你卻把精力用在和人比較上。你不會知道這些人某一天就能和你平起平坐談合作。”

林娣點頭,聽了這麽多,林娣再看冷澤華的眼神裏除了欽佩還有敬畏。

“你現在可以繼續吃了。”冷澤華說着已經連續吃了兩塊壽司。

“我飽了。”林娣聽的熱血沸騰,早就不覺得餓了。

“噢。”冷澤華開始埋頭苦幹。

“師傅,要不要喝碗粥?”

冷澤華沒有擡頭,看着手機含糊不清的回應:“嗯,吃完再說。”

聽到答複,林娣起身盛了一碗粥放在冷澤華面前。

冷澤華擡起頭有片刻的愣神:“謝謝。”

“不客氣。”

吃飽喝足,回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