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固然不能說是全靠同行襯托,寶釵有榮府一衆表兄弟表姐妹們作對比,為人處世确實是很出挑的。

可一旦真和十五六歲就離家,踏入陛下幾乎時刻緊盯的京郊大營的姜駿相比,寶釵無疑仍顯得稚嫩——精明學生黨幹不過職場老油條也是尋常。

老實說除了最初進榮府那會兒,人生地不熟,寶釵還比較謹慎,等親身了解了榮府的表兄弟們的真實水平,她心裏不是不驕傲。

彼時寶釵是奔着宮妃去的,好歹知道再怎麽得意也不要表示出來。

現在看來,這點子謹慎也是救了她自己。

因為重生後的元春并不待見她母親特別推崇的姑娘,幸虧寶釵這輩子陰差陽錯地開了竅,不然絕對趕不上元春這次用心賜婚。

這個時候寶釵被未婚夫拉着手,又有了親身體會:權力大過天。而她花心思讨好這個奉承那個,其實有點兒……白費力氣。閑雜人等平常處着,大腿抱準不撒手才是正理!她認準的大腿如今有兩個,一個就是宮裏的貴妃娘娘,另一個則是眼前英武俊朗的夫君。

姜駿眼界更高,心眼兒也更多,然而順着腕上紅線找過來,第一眼瞧到寶釵,心裏便認了這個媳婦:長得可真是漂亮!

經過他和他親娘心腹的多番探查,他就更滿意了:他命定的媳婦很是拎得清。

二者相輔相成,姜駿不過幾個眼神就猜着了他小媳婦的難處,果斷幫他小媳婦排憂解難,“咱們早點成婚,你随我出征不就行了?”

岳母耳根子軟,又沒什麽主意,做不了主也就不用問過她了。

這都挑明到這個地步……感受到未婚夫婿搭在她肩上的手臂微微用力,寶釵順勢就靠在對方的身前,垂眼笑了。婚期都能兩個人商量着辦,幸福感油然而生。自打進了京城,再沒比有了這樣的夫婿更滿足的事兒!

于是姜駿和寶釵見了一面之後,他們的婚期就從将近兩年後提前到了今年秋天。姜駿的打算是:先跟随大軍前往西北,在秋末之前回京,成婚然而第二年開春在攜家帶口長住西北邊關。

婚期大幅提前,直接把薛家鬧了個人仰馬翻。

跟王府結親對薛家而言自是頭一遭,薛姨媽原本還能慢悠悠地給女兒預備嫁妝,結果現在拉着女兒一起,忙得頭都擡不起來,她嫂子姐姐這回全指望不上——忠順王府跟榮府不對付,跟王家一樣合不來,幸好她一點不頭鐵,得知婚期提起就立即打發老管事回金陵搬族中救兵去了。

又過了幾日,便是例行入宮拜見貴妃的日子。

Advertisement

若非娘娘有言在先,王夫人根本不想帶上這個吃裏爬外的外甥女,虧她當初還一見就喜歡想把這個外甥女配給她的玉兒呢。

許是被打臉的次數太多,王夫人漸有破罐破摔之意,面對親生女兒,并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

元春原本看母親眼皮子淺又沉不住氣還要氣惱不已,如今居然習慣加麻木,漸漸覺得母親是個性情中人,心思擺在臉上,簡直一目了然,倒讓她落個省心。

于是這母女倆詭異地和睦了起來,看得黛玉寶釵探春她們幾個各有想法。尤其是黛玉在心裏啧啧稱奇:上回進宮,貴妃和二舅母還有點兒劍拔弩張的意思……想想也是,親母女兩個還能真有隔夜仇?

漸漸摸透她這個二舅母兼未來婆婆的路數,黛玉信心大增:在婚前,她真只擔心跟婆婆處不好這一件事兒,畢竟二舅母原本中意的兒媳婦就不是她。

寶釵此次進宮要專門禀告一聲:婚期提前了,誰讓她的婚事是貴妃“欽點”的?

元春剛把兒子給母親嫂子一衆姐妹們瞧過,收獲奉承無數,心情正好,聽了寶釵所言順口多提幾句,“要是外任,你且跟着去。”

元春早就是寶釵想往的對象,她幹脆應道,“回娘娘的話,正是這樣打算的。”

元春笑了笑,“莫說忠順王家的三郎,琏二哥也是要在西北待上些年頭。”琏二哥得了她的吩咐,知曉了若幹秘聞自然掌握了分寸,他趁着在西北待上幾年,正要好生清理下家業田産和人手。

元春的意思清晰極了,一點誤會的餘地都沒有:自家的人,自家的買賣,自然全都要掌握在自家人手裏。

如果可以,賈琏絕對不願意看別人的臉色,哪怕這個“別人”是他媳婦的大伯。

王夫人不知道女兒給了賈琏額外任務,但聽女兒讓寶釵跟着新婚丈夫外任,她就又不自在上了:鳳姐兒可要留在京城!

不過現在王夫人自在不自在又不重要,哪怕王子騰也不會因為妹妹個人喜怒而來找生了皇子的貴妃外甥女讨說法。

轉眼便是秋末,賈琏和姜駿悉數回京,賈琏倒是完好無損,姜駿身上則添了些皮肉傷……帶疤的。

婚前,姜駿偷摸去見了寶釵,寶釵輕撫姜駿身上不曾完全愈合的傷處默默落淚。

卻說皇帝得了王盤的提醒,早早做足了準備,果然今年犯關次數強度都遠高于去年。而皇帝派出的混在往來草原諸多商隊的探子居然不曾提前有什麽消息傳來,這讓皇帝如何沒點想法?

王盤在跟皇帝喝茶下棋時還真誠地勸解過,“陛下養精蓄銳,默默積攢實力,旁人也許比不過您,卻也不至于一無所得。”

這番話直接把皇帝勸樂了,“朕只是沒成想他們內外勾結,這麽早便鬧出來。”

擇日不如撞日啊,聽着直播的陸稹建議大師兄,“早完事兒不好嗎?”

王盤笑了,便放下棋子,閉目片刻再睜眼,對皇帝鄭重道,“往後三年都是豐年。”

有國師作保,皇帝果然再不猶豫:幹他娘的!

這種絕對影響王朝未來命運走向的大事兒,皇帝難得來了次一言可決,從被動防禦全面專為主動進攻。

然而由守轉攻的第一年,戰果……沒令皇帝意外:輸多勝少,并不是邊軍戰鬥力不成而輸,實在是掣肘太多……

陸稹在和王盤閑聊時,提起此事特地誇獎了皇帝一回,“果然沉得住氣。”

王盤道:“西北戰事一起,多少商隊都沒了生意,背後的靠山豈有不心急的道理?”

陸稹就出主意,“那還不趕緊開海去?”

原著還提起過,王家早年有大海船,但随着海禁令頒布,王家那時候沒了通天的門路,家境也就每況愈下,不然不至于讓自家正經姑娘嫁給皇商薛家嫡長子……

王盤“嗯”了一聲,“先開幾個試點吧。”

趕上大航海時代這艘快船,肯定不虧。借大師兄這名揚天下的神棍之名,很多事情都好起頭也好開展推進。

陸稹又道:“出出主意就得了,主要還是得靠皇帝自己。”她又不是種田文主角,攀科技樹什麽的還得親力親為。

這師兄妹兩個的确只管出主意,具體怎麽實施他們不甚在意。然而再不怎麽在意,到了西北由守轉攻的第五年,也就是海關收入暴增的第二年,西北大勝……

就在姜駿押着有不臣之心的幾位宗親王公回京的時候,寶玉和黛玉的第一個孩子,是個可愛的小男娃,呱呱墜地。

卻說姜駿進宮複命,而寶釵抱着自己的一兒一女前去榮府給寶玉黛玉道賀。

黛玉和寶釵早有各自成親,各有一個如意郎君,還各有兒女,年少時些許不快早就消散在了時光之中。

二人相隔數年再見,更是十分親近,黛玉還在月子中不得下床,也不管自己儀容略差,都要拉着寶釵說些體己話。

至于姜駿……跟他媳婦愉悅又滿足可不一樣,他正垂着頭大氣都不敢喘。

而皇帝則緊盯着手中玉佩,不發一言,良久他才問道,“他說這玉佩能驗明正身?自己貴不可言?”

與此同時,王盤捏了捏枕在自己腿上,睡得正香的小師妹,“醒醒,你期待的大戲開場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故事快完了,下個故事是:我要榮府馬上就涼,霸總林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