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失之交臂
同樣是一夜未眠,楊毅卻跟打了雞血似的。昨晚從小丫頭那一氣呵成的占了各種便宜,回來後整的自己血脈贲張,渾身飽漲的力氣無處發洩,大半夜的找個沒人地兒,虎虎生風的打了半宿拳。
淩晨潛回自己院子,還是睡不着,又起身,理直氣壯的在院子裏耍了半天槍。讓伺候他的小厮一邊呵氣連天,一邊佩服得五體投地:楊将軍武功已經十分了得了,居然還這麽勤學苦練,怪不得打鞑靼那麽神勇。
楊毅可不管別人怎麽想,操練自己一晚上,出了好幾身臭汗,痛痛快快洗了個澡。早早和主人家辭行,他要趕緊回去給祖父寫信,讓他老人家替自己趕緊把小丫頭定下。
小丫頭此去京城,身價倍增,觑觎的狼崽子肯定少不了。自己遠在北都,還要去建功立業,和鞑靼的戰事一時半會恐怕完不了。自己得有很長一段時間見不到她。煮熟的鴨子可不能讓她飛了。話說只有你自己覺得煮熟了好不好?
因為他糟心爹的糟心婚姻,讓祖父糟心,更覺愧對老部下。老人家覺得再不能毀了他最器重的孫子。曾許諾楊毅的親事,定要楊毅自己樂意的。正因如此門第不低,個人條件也挺好的他,到了17歲“高齡”還沒定親。
自從他單簽了小丫頭,就暗暗做了計劃和部署。大多順利進行着,只是本想等自己打出一片天地,小丫頭也到了摽梅之齡,再去求娶,然後兩人就鳳凰于飛了。
誰知先出個李七,又來個南遷,他要建功立業不可能時時守着她,這期間極可能有變,還是先定下來踏實。
且現在訂下,他也有幾分把握,這次周家的意外也不是沒一點好處,讓他在周家人前刷了不少好感。他一點不要臉的想:二舅子早就搞定了,這次祖母和舅爺也基本搞定了,這幾個都能間接在丈母娘那給他加分。老丈人,大舅子雖然不好搞,京城的舅舅可以聯系老丈人,還有那不是祖父還是小丫頭大伯的上司麽?曲線救國也是可以的。
總之精神抖擻的楊毅,态度殷勤的和自認的未來岳家一幹人等告辭,飛馬回營,奮筆疾書,急發給祖父。
上都的定安伯收到孫子十萬火急的飛函,急看內容,差點氣樂,還以為是什麽要緊軍情呢,原來是孫子想讨媳婦了。
等看到寶貝孫子巴巴求的“寶貝”,竟是自己部下周紀春的親侄女,少年解元周霖的親妹妹,周霖常年在上都求學,他也是見過的,更知道那個年輕人多麽前途無量。
更聽說女方親爹周家三爺是新科進士。她二哥正在北疆打拼,現在一家有文有武 ,将來一門雙進士。周家騰飛指日可待啊!
目前看似家世比不上自家。實則未來恐是自家比不上。猛地一拍桌子,不虧是自己最得意的孫子,連自己選的媳婦都這麽給力!可真找個了“寶貝”!好!爺爺就給你娶!
其實定安伯你想多了,楊毅寶貝姝眉還真不是你考慮的那些原由,甚至你老人家看重的那些,幾乎沒有一點在楊毅考慮的範疇。
在古代甚至現代,很多長輩都像定安伯那樣為子孫擇偶 ,首先衡量或者看重的便是這些“外圍”,藏在最核心的反倒是最次要的。
就比方,婚姻雙方就像元宵配湯圓,外形,主料,吃法,都很配,正所謂門當戶對。而裏面的餡是芝麻,豆沙,或許胡椒面。卻只有夫妻雙方知道口感,或是不是自己愛的口味。偶爾中大獎了,你就是李清照和趙明城。大多數都是白送錢的普通彩民。至于一輩子沒中獎的彩民也分很多種,這裏就不一一分析了。
不過就算現代能自由戀愛了,中李清照趙明誠那種大獎的也不見得比古代多。畢竟能煮在一鍋的,最配的還是元宵和湯圓。現代也就強在對裏面的餡,可能提前略知一二。
不幸的是很多自由的元宵不想找湯圓,他們喜歡苗條豔麗的紅辣椒。
孫子十萬火急,爺爺也雷厲風行。借和部下聯絡感情,很快和周家大爺周紀春搭上線,私下直接了當,都是當兵的咱不拐彎抹角。
周紀春當然也幹脆,這事做主的不是他,他一定會轉達,您就聽信吧!
與此同時,京城的陳峰正看着外甥楊毅的信,愁得揪頭發,外甥求他曲線救國,替他求“寶貝”。可是外甥不知,他卻清楚的很,自己的侄女陳小蓮,楊毅他娘自己姐姐,甚至他老娘都把楊毅的親事私人訂制了。
現在楊毅想外簽 ,還讓他幫忙,一旦被侄女,姐姐,老娘得知還不撕了他!可要他公正的說,別說外甥楊毅對那個私人訂制視而不見,他也覺得嬌弱的侄女和深沉剛毅的外甥不搭。
可是就算他武功高強,萬夫難擋,卻時常在看到自家女眷的眼淚時,可恥的當逃兵。他可不敢把他的想法公正的表達。
頭發都該揪下一大把時,終于讓他想出一個辦法:他暗示母親,周家曾經助過自家一臂之力,現在周家二公子和外甥是同袍,我和周家三爺又同朝,周家眼看蒸蒸日上,很值得結交哦!等女眷們交流多了,他順水推舟搭上周三爺,誰也說不出啥不是?日後事發,往她們身上一推,就沒自己啥事了。
不得不說外甥像舅的說法還是挺靠譜的,楊毅和他老子、他娘都一點不像,那種腹黑勁兒倒是和他老舅像個十成十。
楊毅外祖母汪氏果然被老兒子忽悠上套,等後來趙老太太也到京城後,她便主動結交,自此兩家走動頗多。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暫住北都的周家人接到老家周老太爺的信,他還是堅持留一段時間。周霖只好辭別老舅,帶着痊愈的祖母,以及妹妹和家人再次啓程去往京城。
暫居這段時間,先是周家人和周霆失之交臂,那天晚上他組隊楊毅狠揍了鞑靼人後,早起就壓運糧草走了。以後因為那晚揍出經驗,再也不願押運糧草了,而是直接幹仗去了。也就和姝眉她們沒機會見了。
再一個和人失之交臂是張晴。張夫人聽說趙老太太暫住北都,自然來訪,以前在上都都是有交情的。
趙老太太就又看到了三兒媳相中的張晴 ,幾番交流,她對這個姑娘也是中意的很,反正兒媳也滿意,她就又明确的和張夫人表達了求娶之意。
張夫人也從夫君哪裏得知夜襲時,周霆對自家夫君的救護,以前別扭的夫君也不叽歪了,恰巧周家又主動提起,哪有不高興的,只象征性矜持了下。就等回去和夫君一說,在趙老太太走之前就小定,剩下只等孩子們到歲數時過大禮了。
哪知最後居然差在女兒那兒了。張晴得知爹娘要給她定周家二公子,要是沒有那次賽馬,她是很願意成為好友姝眉嫂嫂的,何況也知道周家有多和睦。
可惜偏偏多了那次賽馬!周家的萬般好,都抵不過那個英氣挺拔,紅着臉小小聲說定會對她負責的少年了。
女兒堅決的反對,極度的不配合,讓女兒奴張守備又變節了,于是無奈的張夫人又一次以女兒小婉拒了。
回頭為痛失一個好親家,好姑爺,更為那兩個不争氣的父女,張夫人氣的三天沒好好吃飯。吓得爺倆差點沒割肉。要不是戰事緊,張守備很可能嘗嘗搓衣板了。
張晴此時不知道,她拒絕的周家二公子,正是她無數次夢回中那個周姓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