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路清風氣憤地道:“此地竟還有獻祭活人的陋習?”

那兩夫婦聽着面面相觑。他們并不覺得這是陋習,純粹不想獻祭自家女兒罷了。他們又聽說仙人是不收獻祭的,所以動了念想,希望路清風去把他們家的女兒搶回來。

淩霄拉拉路清風的衣袖:“別管閑事。”

路清風義正辭嚴地教導師弟:“此事不出手,定有違俠義之道。”

“俠是什麽?”淩霄不知師兄哪來那麽多莫名其妙的詞,以他六界博識竟然聽不懂。

路清風支支吾吾想出個解釋:“俠就是替天行道的神仙。”

淩霄無精打采地噢了一聲,他一點不想替天行道。遂自動自覺閃一邊去:“師兄要行天道自個兒行去,我不奉陪。你小心被天道給吃了。”

路清風從來不會強求別人跟他一起行俠仗義,愛去不去,等本大俠做完這條支線再回來找你。

他便自個兒依照兩夫婦的指點,化風往北氓山飛去。

按照下山前江山給他看的地圖,北氓山距離朝歌又近了五十裏,結界的威力将會更大,仙法可施展的空間将會更小。可路清風化風的本事一點不受影響,飛得順暢極了。

北氓山高聳入雲,常年來有朝歌的“通天靠山”之說。這座山着實奇妙得很,明明盛夏七月,山腰竟異常寒冷飄起飛霜。幾人擡着擔架往山腳走來,擔架上蓋着玄色的毛毯,毛毯裏邊應是個人。看它的樣子渾身發抖,不知是被凍得還是怕得。

擔架後邊跟着一群打鼓唱歌的。典型的巫族人士。

上古巫妖大戰以後,兩派勢力衰微。妖族逐漸退隐昆侖不周山,巫族則投靠有一半巫族血統的殷商王朝。相傳當初天命玄商,降而滅夏,就有巫族的功勞。

殷商立都朝歌以來,巫族也成為朝歌的貴胄,亞父比幹、王叔箕子、王弟微子等都是巫族在朝野中的代言人。

路清風不相信天上的神仙會要活人獻祭,想必此事定然是巫族貴胄欺瞞百姓所為。他不打算即刻出手截下被送上山的民女,倒跟在他們後邊瞧瞧,到底山上的幕後黑手是什麽人物。

路清風只是一道風,尋常巫族人是識不得仙體的,他就這麽淡定地跟在他們後邊往山上走。

Advertisement

忽然清風聽到有個男子的聲音:“別跟着。”

路清風以為附近有別的仙人,四下搜尋,什麽人也沒發現。

那人又說:“仙人到了朝歌使不得法術,上山就是送死。”

路清風以為自己幻聽,遂不管對方說什麽,依舊跟着上山去。他自我感覺良好,體內的氣息運轉正常,沒什麽阻滞的。大不了開個鎮山河,誰也打不進來。

山上的雪越飄越大,男子的聲音被愈發熾烈的手鼓聲掩蓋。巫族的人倒有些本事,随着他們鼓聲嘹亮,行進的隊伍上空竟出現一個亮燦燦的大火球,在風雪裏衆人俱不覺得寒冷。

山路前方已被雪封住,左手邊有個山洞,他們就把擔架往洞裏擡。

火球跟着進洞,路清風才看清這洞上邊高不見頂,裏頭深不見邊,不知通往何處。

巫族的人不再前行,把擔架放在洞裏沒有雪的地帶。又唱歌打鼓一陣,才陸續離去。

照明的火球跟着他們走了,洞裏陷入一片昏瞑。

路清風聽得擔架上有動靜,幾聲火石撞擊的聲音,洞裏燃起堆小小的篝火。

原先擔架上的毛毯已經癟下去,外邊是個十四五歲的少年,長得眉清目秀,身上貂皮裘服,腿上鹿皮短靴,左手腕上還有四五圈金環子,看來定然也是朝歌的貴族子弟。

少年能看到路清風,對着他的風形說:“風姐姐你還是快走吧,山鬼連仙人都吃的。”

風……姐姐?

路清風現出人形落地,是個比少年還要高一頭的純漢子。

少年臉紅了:“我以為風裏的都是姐姐。”

路清風把腰彎低些問他:“小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