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齊光反應過來:“不是。”
末了, 他在後面添了一句:“但也算和那個孩子有點關系。”
同是地裏種出來的,他們勉強能夠稱得上是同類吧。
他再一次向這個看起來有點胖胖的大嬸确認了一遍:“顧朝陽的家,是住在這個院子裏吧?”
沈阿姨點點頭:“對,小顧他早上帶着孩子出去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要不, 你到我家裏坐一坐, 我們這邊離得近,到時候從陽臺上喊一聲, 就知道人回來了沒有。這麽大的太陽,站在這裏多曬啊。”
齊光再一次的确認自己那些亂七八糟的夢境是現實,他懸着的一顆心終于落了下來:“謝謝,不過不用了……”
他不是很喜歡和別人有太近距離的接觸, 來這裏也是為了顧朝陽。
顧朝陽這會正在鎮子上的書店裏, 完全不知道有個人站在自家門口等着自己。
小金人睡過去之後,就一直沒有醒過來。他雖然擔心,但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一旁守着,日子總歸還是要過的。
而且今天一大早, 他剛煮了兩碗西紅柿荷包蛋面,《青年》雜志的編輯就打電話過來了。
年輕的小夥子聲音客客氣氣的, 顯得特別有禮貌:“朝陽老師, 之前您和我說要寫的那個稿子, 寫好了嗎?”
上次交流之後, 顧朝陽就給對方說了幾個大綱, 細綱沒想好,但故事的設定很有意思。
聽到長風的話,顧朝陽不由得有幾分心虛。
這幾天顧朝陽又是買床,買空調,又是裝潢屋子的。
一天中大半時間都在和工人們打交道,剩下的時間又為鐘離修和齊光操心。都快把自己的稿子抛到腦後去了。
不過臨到晚上的時候,他還是會抽出時間來寫一些,但這麽幾天下來,字也沒有寫多少。
Advertisement
“那個,寫是寫了點,怎麽突然打電話過來?”
主要還是因為沒有電腦,他想的東西都只能手寫,手速跟不上腦速,這要擱在之前,腦海中打好了腹稿,噼裏啪啦地一小時就能敲完三千字,哪裏像現在。
“朝陽老師,您在聽嗎?”
編輯長風的聲音從電話裏傳過來,把懷念過去的顧朝陽從回憶裏拉出來。
“是這樣的,您應該知道《青年》非常注重讀者的體驗,每期刊物都會由讀者投票,選出本期最喜歡人氣最高的文章。恭喜您,上一期,您的《父親》入選了,很多觀衆非常喜歡您的稿子。”
“哦哦,是這樣。”這個他有看,《青年》雜志之所以是一流的雜志,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非常注重讀者的體驗。
這個時代沒有互聯網,統計不大方便,但他們還是在雜志上開通了讀者專用郵箱,作家投稿一個地址,讀者回饋一個地址。
每期讀者想要寄給雜志社的信件都會由專門的編輯查看閱讀,而寫了寄給作家的東西,雜志社也會轉交,每期還會有評選,以便《青年》能夠适當根據讀者的口味進行對稿件的篩選,這樣才會讓雜志永遠不落後于時代,不會被大衆抛棄。
長風又說:“您後面寄來的兩個故事,我們也看了,稿子都過了,片酬也已經同過彙款單和我打這個電話過來,就是想問一問,您方便的話,能不能成為我們雜志的約稿作家?”
沒有等顧朝陽回答,他又趕緊說:“對了,還有讀者給您寄了禮物,是家鄉的特産,雜志社托人寄到雲水鎮的郵局了,今天應該差不多到了。”
這個家夥是在用禮物誘惑他嗎,顧朝陽深吸一口氣:“約稿作家是要定期交稿的對吧。”
寫短篇雖說千字不低,但一篇精巧的短篇需要很長的時間構思,遣詞用句都要再三打磨,其實很耗費心血。
他現在不算很窮,就想試試看長篇連載,本來時間就不算很充裕。
“對,但一個月只要交2-3篇稿子就可以,當然會根據文章的內容進行一定的修改删減,比起其他的作者的話,如果是雜志社約稿,會一定地放寬條件,不管是審稿的速度,和文章出版的速度,相對來說也會快幾天。”
喬追風開始滔滔不絕地試圖說服顧朝陽。
這些天他都會時不時地打個電話來問好,催一下進度。畢竟之前作家朝陽是真的很勤快,短短幾天就寄來了幾篇稿子,都是手寫稿,而且質量很高。
這些天雜志社內部新老交替,之前給青年供稿的幾個作家解除了合約,他覺得這個朝陽很有潛力可以挖,多少想嘗試一下。
這年頭寫文章的人雖不少,但靠賣字為生的真不多,絕大部分都是興趣愛好,寫文章好的人一直都是稀缺的。
對方在電話裏說了很多的好話,又替顧朝陽暢想了很美好的場景。老顧以前就是幹文字工作者這碗飯的,顧朝陽當然知道這只是這個小編輯給自己畫的一張大餅。
而且他現在沒有什麽名氣,新人價千字最高300封頂,一萬字的短篇才3000元,稿費發放的速度也不快。
就算他一次性能夠寫出很多篇,《青年》也不可能是他個人的秀場。
真的想靠這個發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顧朝陽考慮了一會,答應了:“我之前手上有一篇稿子寫完了,今天就寄過去。長期供稿的事情我答應了,但我沒有什麽時間,一個月最多兩篇。”
作為自由職業者,給《青年》供稿可比在家裏種草聽起來體面很多,他有這個明路上的工作也好,可以應付很多的詢問和麻煩。
再和喬追風敲定了一些事項之後,他就拿了身份證,帶着伊麗莎白去了一趟郵局。
果然,身份證和彙款單已經到了,都是昨天晚上到的,短信還沒來得及發到他那個翻蓋手機上。
長風就像是篤定他會答應一樣,連着拟好的合同都寄過來了。顧朝陽直接站在櫃臺上簽字,把內容填好,自己留下一份,把另一份合同寄了回去。
辦完了郵局的事情,差不多就已經到了9點。
喬追風寄給他的包裹裏有風幹的麻辣肉幹,還有一些小零食,他拆了一小包,遞給伊麗莎白嘗味道。
又蹬着一輛自行車,吭哧吭哧地騎了去菜市場買菜。
以前自己騎車還覺得速度可以,現在顧朝陽就感覺累了,正好手裏拿了之前三篇稿子的錢,将近小一萬,路上看到一個車行的時候,顧朝陽眼睛一亮,蹬自行車的速度就慢下來。
這個時候沒有什麽電瓶車,後世在大城市裏幾乎被限制得看不到的摩托車倒是有很多款式,在雲水鎮,就沒有什麽是摩托車三十分鐘到不了的地方。
買車這種大事,總是要和人商量的,顧朝陽轉過頭來,問後座上的伯爵,“伊麗莎白,咱們買一輛車怎麽樣?”
伊麗莎白嚼吧嚼吧麻辣味的牛肉幹,根本不會說出任何反對的話:“都聽你的,要是錢不夠的話,再賣掉一顆寶石吧。”
顧朝陽就喜歡聽這種話,然後他買摩托車又耽擱了将近一個小時。
此時已經是上午11點。
早上的時候,齊光站着的地方還比較陰涼,随着時間不斷的變化,陰涼處越來越小,很多人家的油煙機都開始運作了。
飯菜的香味也從不遠處飄出來。
他沒有等到顧朝陽,倒是被勒令在車站等候的齊粟打了電話過來:“三爺,您現在在哪呀?”
這都快吃中飯了,說好了一會就辦完事的齊光還是不見人影,保镖都不帶的,搞得他提心吊膽得要死。
得虧現在是法治社會,也沒有人敢輕易的對齊家當家動手,而且随時都能有電話聯系,要擱在十多年前,他可能這會擔心得年紀輕輕就犯了心髒病。
齊光還沒說話,他的肚子先一步開口了:“咕……”
一輛拉風的摩特車風馳電掣地開了過來,在院門前停了下來,機車的轟鳴聲恰到好處的遮擋住了齊光肚子打鼓的聲音。
“有需要我會聯系你。”他挂斷了齊粟的電話。
戴着頭盔的顧朝陽停下車,把短腿的伊麗莎白抱下來,這個時候他才看到了自家門口站了一個人,長得還挺好看的,有點面熟,但他很确定自己之前沒有看過這個人。
他拿下自己的頭盔:“請問你是?”
“齊光。”
顧朝陽手裏拿着的頭盔掉地上,打了好幾個滾。
夭壽了,這才一個上午沒見面,小綠人就變大成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