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罷相

一個衣着有些邋遢的男人拎着藥包從藥鋪匆匆走出,他滿臉的絡腮胡子,額角還有一道淺淺的傷疤,讓每個看到他的人都下意識的躲開幾步。

其實若有人敢仔細打量的話,會發現他有一雙異常明亮的眼睛,會有這樣一雙眼睛的人都不會如他表面上看上去那樣兇惡,無法接近。

男人腳步匆忙,七拐八拐穿過幾條小巷之後,終于在一座破舊的屋宇前停下。

他小心翼翼的左右看了一下,确定四周無人之後才打開大門鑽了進去。

屋內的布置一如它的外表一樣的破舊,空氣中似乎隐隐的散發着一股黴味,現在還是傍晚時分,但采光極差的屋內已經暗了下來。

嚓——輕微的聲音響起,随着這道聲音,一點小小的火苗晃晃悠悠的亮了起來,照亮了這一間不大的鬥室。

男人循聲望去,第一眼看到的不是暖色的火苗,而是油燈後面的青年。

長長的黑發有些淩亂,俊美的容貌因為失血而顯得有些蒼白,一襲單衣坐在床邊的青年雖然虛弱,卻又有一種淩厲的銳氣。

“你怎麽起來了?!”喬裝成絡腮胡的戚少商有些不滿的說道:“全身上下那麽多傷口你不給我好好養着,要是又裂開了怎麽辦?!”

“我自有分寸。”顧惜朝擰眉。

戚少商哼哼,一點都不客氣的說道:“你要有分寸就不會變成現在這樣了,傷口都裂了好幾次了還在那死命的咬牙忍着,人家大夫都說了,虧你命大,若是再晚了那麽一天兩天的我就要給你準備棺材了。”

顧惜朝有些頭疼,原本以為這人是個正直的,個性好到沒有脾氣的人,如今方知,那是沒有觸及到他的底線,一旦讓他看不過眼了,絕對會化生老婆婆不斷地在他耳邊碎碎念,念得他腦袋都大了。

為了自己的耳朵着想,他果斷的岔開話題,“外面如何了?可有打探到什麽情況?”

戚少商苦笑,“本來是不打算告訴你的,畢竟你現在的傷還沒好,可是事情畢竟涉及到大人……”他無法隐瞞。

顧惜朝目光陡然銳利起來,“什麽事!”

“金人南下了。”

Advertisement

金人狼子野心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多年以前的那次入侵,如果不是陸崇明橫空出世,現在的宋朝會如何說也說不定,這幾年以來,宋金邊境也從未消停過,雖然金人勢大,但宋朝北方有陸崇明坐鎮,向來都是輸少贏多,從未讓宋軍吃過大虧。

陸崇明這幾年也是一直關注着金人的動靜的,他甚至費心弄了一個暗中的影子出來,專司暗殺,打探消息之內的無法放在陽光底下的事情,主要目标就是為了對付金人。

雖然因為時間尚短,能力有限的緣故,并不能深入金人朝廷,但也夠用了,幾月之前他就從北面傳來的消息中隐約知道了金人将有大動的消息,當時他并未有什麽擔心的情緒,反而一直謀劃着,想要趁這個機會給金人以重創,順便若是能夠拿回宋朝的天然屏障——燕雲十六州,讓金人的馬蹄以後再不能說來就來說走就走,那他的日子也會清閑不少。

但,那是他進京之前的想法了,再次回到北方,面對金人侵宋的消息,他想做的是——滅金!

或許會很難,但這是蘇夢枕的願望,他不輕易承諾別人,但一旦答應了,就是再難他也一定會辦到!

他這樣的想法,除了他自己以外,無人知曉,北方各鎮各府中的大小官員,都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與汴京的腐敗截然不同。

他們更年輕,更有才能,也更加的有自己的主見,雖然大多數人都無比欽佩着陸崇明,但也不會一味的盲從,汴京的事情,陸崇明的遭遇被朱慕陽特意說了出去,他們雖然憤怒心冷卻還殘留着一絲希望,他們從小受的就是忠君愛國的教育,無法狠下心來毅然決然的反叛朝廷!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鐵了心的跟着陸崇明,就算對方想謀反也不會眨一眨眼睛的,比如朱慕陽,不然他也不會将皇帝拿陸崇明和金人做交易的事情散播開去,他是真正的對那個朝廷,還有坐在龍椅上的那位昏庸皇帝冷了心的,若有一日,陸崇明揮師南下,他只會是攻打汴梁的前鋒。

與他的冷然随心相比,吳介卻是憂心忡忡,自從陸崇明回來之後就一直沉默着,現在眼看着金人已經南下,他也沒有任何表示,身為敬重着陸崇明卻又忠心着朝廷的人,他生平第一次完全不知道如何是好。

金人南下,自然是要上報朝廷的,,陸崇明故意讓人讓開一條出口,讓金人長驅直入,又派人送出八百裏加急,一路前往汴梁。

趙佶大驚,當着文武百官的面就昏了過去,這一回卻是怎麽也爬不起來了,正在整個朝堂深宮因為前線,因為皇帝的病情亂成一鍋粥的時候,汴梁城中不知從何處開始出現了一條留言。

皇帝昏庸,聽信奸相蔡京的讒言,秘密扣押顧蘭溪,送于金人做交易!

天下震驚!原就因為金人南下,連戰連勝而惶惶不安的人心瞬間化為一腔憤怒,難怪金人敢南下攻宋,原來是皇帝自毀長城,将宋朝的保護神送給了金人?!那他們怎麽辦?一旦金人鐵蹄南下,北方沒有了顧蘭溪鎮守,他們這些百姓怎麽辦?

所有人都憤怒了,甚至有人說顧蘭溪已經死了,死在了金人手裏,不然的話金人哪來的那個膽子攻宋?沒有了顧蘭溪,這世上再沒有人是金人的對手,宋朝要亡國了,他們這些無辜百姓也逃不掉,注定要成為金人的奴隸!

百姓恐懼而憤怒,朝野震蕩,天下呈現将崩之勢。

以諸葛正我領頭的一幹文武大臣全都跪在福寧殿前,請求皇帝廢相,趙佶自己也清楚,事情到了這樣的地步,已經惹來了民憤,如今唯有将當初提議的蔡京推出去才是最好的做法,否則連他這個皇帝怕是也要遭殃。

而且,此事只能盡快,現在還好,留言只在京畿附近,假以時日,等到事情被天下人都知道了,事情只會更加的無法挽回。

蔡京為官幾十年了,趙佶也用了他幾十年,他離不開他,可一個心腹大臣,和皇位之間的選擇,他根本想都不會想。

三日後,趙佶親自下旨,例數蔡京為相以來的三十二條罪狀,然後罷官抄家,發配流放嶺南。

蔡京一走,他的門生黨羽盡皆遭殃,罷官的罷官,流放的流放,朝堂上一下子空了大半。

蔡京被罷相的旨意下來後,還未有半天,又一道北方來的加急密奏呈到了趙佶面前,奏折是陸崇明親自寫的,稱他定會驅除鞑辱,護衛大宋河山。

緊緊地捏着那道折子,趙佶哇的一下吐出大口鮮血,昏迷之前他的腦子裏只剩下一個念頭,一個讓他發寒發顫的念頭:原來他真的沒死,他沒死……

陸崇明自然是不會死的,至少在金朝未滅之前他都不會讓自己死了,他甚至親自帶了風雲鐵騎去了前線。

原先他特意布了一張口袋,然後讓宋軍讓開一道口子,讓金軍深入,待金人連戰連勝,進入太原附近的時候,立刻紮緊了這張口袋打了金人一個措手不及。

前鋒軍隊的全軍覆沒,讓金人警惕了起來,之後的戰争也有些艱難。

金人恨得牙癢癢,因為陸崇明是秘密回到北方的,從蔡京傳去的消息,他們也一直以為對方已經死了,誰知道這個煞星不但沒死,還在關鍵時候給了他們這樣慘痛的一個教訓,簡直就是絕大的羞辱!

陸崇明親自坐鎮前線,指揮調度,謀劃部署,再未讓金人南下一步,戰事逐漸僵持,等到天氣漸漸冷了下來的時候,情況對金人越加不利。

而陸崇明一直等待的時機終于到了!

冬天的時候,皇帝的病情越發嚴重,一天起碼要吐幾十口血,原本就蒼老的人現在就剩一把骨頭了。

所有人都是憂心忡忡,原本年節将至,往年的這個時候宮中早已喜氣洋洋,到處張燈結彩的迎賀新春了,現在卻是到處的愁雲慘霧。

直到一封北方傳來的戰報,讓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沸騰了起來。

北方大捷!金人慘敗,顧家鐵騎趁勝追擊,已連續攻克數城!

如今,民間談論的最多的就是顧家鐵騎的赫赫戰功和陸崇明的英明神武,沒有陸崇明便沒有大宋的大好河山,國泰民安,這是所有人心中早已認定的想法。

來年二月,陸崇明帶領風雲騎斬敵數萬,一舉拿下早在宋朝立國之初便失去的燕雲十六州,兵鋒直逼大金都城。

同年三月,一不滿二十卻才華洋溢的青年,在諸葛正我的舉薦下踏入了朝堂,出任翰林院士一職。

開春後不久,一直纏綿病榻大半年的皇帝趙佶駕崩,這個昏庸了大半輩子的皇帝生前并不得百姓愛戴,死的時候也不過如此而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