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完結

先王駕崩,新帝登基,是件大事,陸崇明如果不打算謀反的話,他就必須要回去一趟。

京師汴梁從來就不是他喜歡的地方,但他卻一再的無法徹底擺脫,總會身不由己的被牽扯回去。

上次回去是文武百官親自相迎,結果卻是一場由皇帝和丞相親自導演的鴻門宴,這次回去規模更甚,數萬百姓夾道歡迎,即将成為新帝的趙桓禦駕親迎,可以說是給足了陸崇明面子,而以陸崇明的赫赫戰功,也确實當得起這樣的盛重迎接。

對于皇帝的如此恩寵,陸崇明實在興不起什麽受寵若驚的情緒,倒是百官中那個一身整齊官袍,沖着他笑的燦爛的人讓他微微怔愣。

雖然對他的所作所為都已知曉,也知道他被封為翰林學士之事,但此時此地,在文武百官中猛然見到那個已經沉熟穩重許多的人,他還是有些驚訝的。

明明不久之前,他還是個有些驕傲又聰慧絕頂的孩子來着,他什麽時候就變成現在這個模樣了呢?!

陸崇明隐隐的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什麽,但還未等他想出個所以然來,接下來忙碌的日子就讓他徹底忘了那一閃而過的念頭。

皇帝的登基,各類或巴結或慕名而來登門拜訪的朝廷官員,也是直到現在,顧惜朝身為顧蘭溪的兒子的身份才徹底暴露出去,這對他的仕途只會更添幾分便利。

陸崇明一直以為顧惜朝會去做武官的,畢竟當年讓他習武除了強身壯體之外,也有這個意圖,但他沒想到他最終選擇的會是從文。

他并不是一個會随便幹擾兒子人生的老古板,雖然對他的選擇有些疑惑,卻也尊重他的決定。

五月初九那天,雲朗風清,文武百官齊聚,巍巍皇城之中,大宋第九位皇帝正式登基。

登基當日,趙桓下旨,拜陸崇明為太尉,領樞密院,進封秦國公!

聖旨一下,陸崇明的風光一時無兩,更因為他的赫赫威名将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隐隐壓下一頭。

對于這種潑天的富貴榮寵,陸崇明只是冷冷的一聲嗤笑,這位新帝與他老子一樣,都是昏聩無能之輩,他并沒有放在眼裏,唯一比趙佶強的就是他更有自知之明一些。

如今以陸崇明的聲望,可謂是盡得民心,天下百姓都是站在他那邊的,更重要的是宋金之戰後,他幾乎掌握了全國一半的兵馬,且都是精銳之師,顧蘭溪之名就是戰無不勝的代名詞,在軍中威望之高,趙桓這個剛剛登基的皇帝拍馬都趕不上。

這樣的一個要兵權有兵權,要民心有民心,要威望有威望的人一旦謀反,整個大宋何人能阻?!

Advertisement

作為一個皇帝,誰願意讓一個權臣壓在自己的頭頂上?誰也不想,可趙桓卻沒有辦法,堵不能就只能疏了,這也是目前唯一的辦法。

“這位新帝倒也算個能忍的,比他老子厲害。”陸崇明随手将明黃的聖旨甩在一邊。

顧惜朝低哼,“怕是皇帝還沒那個智商,這背後有高人指點着呢!”

他已有所指,陸崇明卻并無太大的意外,他淡淡道:“諸葛大人是個忠臣,他這樣做也是無可厚非。”

“即使他已經在明目張膽的防備着你?”顧惜朝擰眉。

“他是個正直的人,我還是比較欣賞他的。”

顧惜朝微微垂眸,直白的說道:“到底是因為父親真的欣賞他,還是因為蘇夢枕的緣故?!”

陸崇明神色平靜,因為太平靜了倒顯得有些異常,他淡淡道:“什麽原因又有什麽關系,只要他的目标和我一樣,至少現在一樣就好。”

顧惜朝沉默了下來,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麽在剛剛那一刻突然提到那個已經死了有一年的男人,甚至說話時的語氣那樣的尖銳,是察覺到父親待他的不同嗎?這人并非是個容易親近他人的人,他雖然從未說過,但他知道,這世上父親唯獨對他是與旁人不同的,他喜歡這樣的重視與不同,即使這些年來兩人一直分隔兩地,但從那一封封寄來的信中,他知道自己在對方心中的位置并無改變。

但蘇夢枕的死卻在這人心裏留下了一條很深的印記,這讓一直獨霸着他的關愛的顧惜朝來說,忽然就有點無法忍受。

好在他現在已經長大了,馬上就要及冠,再也不是以前那個任性的孩子,他清楚地知道,死人終究是個死人,會讓人懷念,會讓人傷感,卻終究敵不過時間。

氣氛莫名的有些沉悶,陸崇明忽然問道:“白明莫呢?有消息嗎?”

顧惜朝搖頭,自從蔡京倒臺之後,他特意留意過白明莫的行蹤,一個在他身邊近十年,卻又一夕之間背叛了他的人,他自然不會放過,可惜卻一直沒有找到他。

對于白明莫,陸崇明的感覺更加的複雜,一開始的時候,他是欣賞他的,但後來終究是忌憚着他眼底的野心而明知他有才華卻棄而不用,讓他在顧惜朝身邊一蹉跎就是多年,以及之後那場最終導致了蘇夢枕死亡的背叛,他怕是永遠都不會原諒。

白明莫嗎?他到希望他一直都不出現了,一旦出現,他必殺之!

新皇登基之後不到半個月,陸崇明再次回到北方,京師這個地方他不願意多呆,皇帝也不敢讓他多呆,此刻宋金兩國之間的戰争已經越發的趨向白熱化。

半年之後金國皇帝駕崩,天下震動,所有人都知道,金人之所以能夠支撐到現在全是因為有這位英明勇武的皇帝,現在他死了,繼承人王孫卻還年幼,大金朝堂一片混亂。

更有甚者,不知從何處忽然傳出一條流言,金人氣數已盡,亡國之日就在眼前。

軍心大亂!可以說金人皇帝死的非常不是時候,他一死,已經到了緊要關頭的宋金之戰再無懸念,天要亡大金。

靖康二年年初,陸崇明凱旋而歸,遞上金國降表以及金人皇帝在內的皇室成員數千人,金人國滅。

此等前所未有的盛世功勳讓他成為大宋開國以來的第一位異姓王。

陸崇明威名之盛,再無人能夠壓制的住!

諸葛正我等那些老臣都是憂心忡忡,在喜悅的同時更多的則是擔心,擔心陸崇明功高蓋主,權勢遮天,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已經成為端王的陸崇明并沒有在京師久呆,在将端王世子顧惜朝提拔到戶部之後,竟然再次帶兵離京。

對此他們都是樂見其成,端王世子是個有才華的,而且年紀還輕,怎麽樣也比他老子好對付多了,這個朝堂至少還是趙家的朝堂,沒有改姓顧。

此後數年,陸崇明一直在南征北戰,大理,西夏,還有西邊的蒙古等等,他帶領的鐵騎幾乎将大宋版圖擴張了一倍。

他回京師的次數極少,每次回去也只是看看顧惜朝,或則幫他解決一下朝堂上的小麻煩。

近幾年來,顧惜朝的手段越來越圓滑,在朝堂上混得如魚得水,需要他出手的次數也漸漸變少,更多的時候他都能自己完美的解決,也因此,他有時候連回都不想回來了。

再然後,某個晚上,他忽然從睡夢中驚醒,望着頭頂上的那方帳篷,沒有任何原因的他就是知道,時間到了。

次日清晨,他慢條斯理的起床穿衣,召集所有将士将一切事情穩穩當當的吩咐下去,在确保無論發生何事軍中都不會亂的情況下,帶着親衛隊快馬加鞭的往京師趕。

整整七天的路程硬是被他縮成了三天,到達京師時已是一身的風塵,所有人都為他的突然出現而驚訝。

這次的見面與上次相隔已有整整一年的時間,顧惜朝變得更加的俊美,也更加的成熟,少年時期的銳氣都被穩重深沉所取代。

陸崇明微笑,一直陪了他半個月的時間,而非如往常一般來去沖沖。

對此,顧惜朝也很高興,雖然他表面上沒表現出來,但目光卻是柔和不少。

這大半個月的時間已經是除了當年在延州之外,父子兩相處的最長的一段時間了。

“王爺。”袅袅婷婷的身影在小厮的陪伴下緩緩走來,一根雪白的紗巾遮住了她的面容,只露出一雙忐忑而又秀美的眸子。

陸崇明想了一會兒才終于從某個角落中挖出了對方的身份信息,一句“你是誰”被他硬生生的咽進了肚子裏,在自己的家裏,如果問自己的老婆你是誰的話,絕對是一件能讓人笑掉大牙的事。

其實這也不怪他,當年娶她本就是暫時的計策,後來蔡京倒臺,因為她到底是自己娶回來的妻子,也因為對這個弱女子總存在着的一點愧疚,就将她保了下來,也依舊讓她頂着個顧夫人的名號。

這麽多年來,他真的沒有見過對方幾次,也難怪他不記得了,甚至長年行軍在外,他都快忘記自己曾經娶過這麽一個妻子了。

現在想起來了,他也沒什麽表示,只是想着如果他走之後,以小顧以前對她的讨厭會不會願意繼續養着她?或許應該和他提一下。

蔡四娘将手中的粥放在他面前,有些局促的說道:“這是你以前喜歡的,我、我聽下人說你回來了,便想給你再煮一次……”

陸崇明看着她閃爍的眼神,在對方緊張的呼吸中慢慢将碗中的白粥一口一口的全部喝了下去。

……

“呵——”愉悅的輕笑聲響起,蔡四娘慌慌張張的連退幾步之後,露出身後的人。

灰衣的小厮一改先前的唯唯諾諾,整個身子瞬間挺直,“顧大人多年未見,你怎麽還是這麽好騙呢?”

陸崇明神情淡淡,一點都沒有對這突如其來的狀況感到震驚的意思,他揚了揚空了的碗,漫不經心的道:“你是指這碗參了毒的粥?”

“你知道?!”尖利的聲音響起,蔡四娘不敢置信的說道:“這不可能!你、你若是知道了的話怎麽還會喝下去!”

自然是因為他本來就要走了,有毒無毒無所謂。陸崇明抿唇,“無論我與蔡京之間有多少恩怨,但你終歸是最無辜的那個,我欠你,連同小顧的一起還你,自此再不相幹。”

再不相幹嗎?!蔡四娘淚如雨下,怎麽可能不相幹,她是他的妻子,自從嫁給他之後她就認定自己是他的人,雖然知道自己配不上,但她依舊心慕于他,這樣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哪個女子不愛慕?她從來都是為了自己能夠成為他的妻子而驕傲的。

可他卻間接逼死了自己的父親,自己的家人,整個蔡家因他所滅,還有——自己,剛剛乍見之時,對方眼中閃過的陌生讓她傷讓她恨,最終選擇了這條路,她不知道自己是為了蔡家的仇多一點,還是為報複對方這麽多年的冷落與無視多一點。

不過,已經無所謂了,蔡四娘從袖中摸出一個瓶子,慘然道:“這是和你一樣的毒藥,身為妻子,謀殺親夫,天理難容,所以我會陪你,我從來就沒打算活下去……”

“你——”陸崇明想阻止已經來不及了,瓶中的毒藥被蔡四娘全都喝進肚中,那藥發作的極快,不一會兒她便腹痛的倒在地上。

陸崇明也感覺到了腹中的痛楚,他恨恨的看向一旁站着的人,怒聲道:“白明莫!你為何不阻止她!”

“哎呀!顧大人認出來了啊!”白明莫伸手一抹,薄如蟬翼的面具便落了下來,露出一張清白出塵的面容,“不過我為什麽要阻止呢?一個一心想死的人我從來不會浪費時間去救的。”

陸崇明越來越痛,他能夠看到地上的女子的掙紮越來越小,直至靜止不動。

他閉了閉眼睛,沉聲道:“你到是厲害,找了你那麽多年,到最後竟是一直都在眼皮子底下。”

“顧大人才是重情重義。”白明莫輕笑,“明知有毒還能面不改色的喝進肚子,我原本還打算親自動手的。”

陸崇明咬緊牙關,有滾燙的汗珠順着臉頰滾落而下,“這麽多年來,我一直都想問你一句,當年為何背叛。”

“噗!”白明莫大笑起來,笑的腰都彎下來了,末了他才說道:“這有什麽好問的?當然是為了往上爬,你即不敢用我,我就找敢用我的人好了。”

“還有,別說背叛,從未效忠,何來背叛?”

是嗎?陸崇明撐着桌子,竟是站了起來,他直視白明莫,啞聲說道:“我今天或許是活不成了,但你也別想活着走出去!”

白明莫心下一緊,忽然就有了一種不妙的預感,他退!急退!

可依舊晚了點!

黑色的榴彈炸開來的時候,他哇的一下吐出大口鮮血,房屋崩塌,煙塵四起,寧靜的夜瞬間像煮開了的水一樣沸騰起來。

模糊的視線中他只看到那個灰色的身影踉跄幾下,瞬間往外退去,但陸崇明知道,他絕對活不過今晚。

一個已經受了重傷的人如果還能被他順利逃出府去的話,那顧惜朝也該塞回娘胎裏重練了。

眼皮越來越重,他似乎聽到了一個清冷的聲音在模模糊糊的說着什麽,失去意識前他想着,驅除鞑辱,國泰民安,殺白明莫報仇,他答應的都已做到,蘇夢枕可以安息了吧,唯一可惜的是無法再見小顧一面了……

……

靖康七年四月,端王遇刺身亡,天下皆悲。葬禮當日,萬千風雲騎扶靈而出,整個開封無數人痛哭失聲,哭聲直震九霄。

五月,顧惜朝繼承其父爵位,稱端王,封少傅。

陸崇明死後,顧惜朝一改往日的謙和圓滑,孤傲冷漠,多次讓皇帝下不了臺。

數月之後,趙桓不顧諸葛正我等人的勸阻,在小人讒言之下,決定削其王位。

靖康七年冬,朱慕陽等一幹武将打着清君側的名號帶兵攻進皇宮,當朝斬殺十幾個大臣,更有數十個家族被抄了家,開封一夜間風聲鶴唳。

因為那時正是隆冬時分,後人稱之為“隆冬變”!

隆冬變後,朝堂上被徹底的清洗了一遍,就連老臣諸葛正我都無奈隐退,整個朝堂端王顧惜朝一手遮天。

皇帝趙桓惶惶然不可終日,很快便病倒,并且在沒有爬起來。

靖康八年二月,皇帝駕崩,顧惜朝擁立剛剛三歲的二皇子為新帝,自封為攝政王,權掌天下,天上地下唯此一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