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争議
徐仲甫沒有說出來的是,和買絲麻幾乎花光了大周的秋稅,來年開春朝廷用以預買絹匹的銀子,還不知道在哪裏。
“一個銅板都沒有了?大周地大物博,這些年海晏河清,你居然說賬上一個銅板都沒有了?銀子都去哪裏了?”魏王瞪大眼,難以置信的盯着徐仲甫說道。
“魏王爺,您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您懷疑我貪污了銀子不成?運往西北軍中的軍衣,您可見有什麽偷工減料沒有?戶部歷年的賬冊都清清楚楚,全都封存戶部的倉庫裏,歡迎您随時過來查看。”
徐仲甫這些時日憂心不已,朝廷開始向農戶預買時,三成銀子,七成給鹽,不硬性規定絹匹數量,預買絹匹的價格也略高于市價,農戶不用為朝廷預支的本錢向朝廷支付利息。
可随着大周朝開國越久,宗室越來越龐大,光是勳貴的俸祿支出都占了大周整年財稅收入的一半,可朝廷能收上來的稅卻越來越少。
朝廷越來越窮,不得已開始向農戶收取預支的利息,這時候已收到了兩成息,再這樣下去,朝廷不僅僅會壓下預買絹匹的價格,預支給農戶的現銀與鹽,怕是也會成為一紙空談,等于強行讓農戶納絹。
唉,要是這樣下去,徐仲甫有些不敢去想會造成什麽樣子的後果。
“老大,你不懂就閉嘴!”聖上冷冷的盯着魏王,訓斥道。
魏王見聖上發火,忙低頭告罪。
“爹,您可別生氣,大哥在軍中多年,不清楚賦稅這些事情是正常的。”禮王忙說道。
禮王看似在替魏王辯解,其實跟他指着魏王鼻子罵他是粗魯武夫,不懂帝國財稅這些要緊大事有什麽區別?
聖上閉了閉眼睛,他想起廣濟大師說他幾個兒媳婦一個比一個蠢,其實他的兒子又何嘗不是一個比一個蠢?
一個鍋配一個蓋,絕配麽,誰也不虧了誰。
“老四,你怎麽看?”聖上直接跳過了坐在角落裏毫無存在感的福王,目光炯炯的看着肅王問道。
“兒以為,現在銀子倒是小事,關鍵是得有糧食,還有籌措禦寒的衣物。”肅王躬身答道。
聖上微微點頭,還好,至少他的兒子不是全部蠢得無可救藥。
Advertisement
禮王見聖上對肅王滿意的神情,心裏一急,忙說道:“銀子怎麽不是小事?糧食還有衣物這些難道花銀子去買?”
“哦?難道三哥有籌措銀子的辦法?”肅王看着禮王問道。
“籌措什麽籌措,城裏的富戶家裏銀子堆滿了山,你看那個商人張大桶家,小妾生了個兒子,往外散的喜錢都是用籮筐擡的。商人無奸不富,既然刮了民脂民膏,那現在大周有難,民有了難,難道他們不該出些血……。”
“啪!”
一本奏折砸在了禮王的腦袋上,将他沒有說出來的話砸了回去。
“你要怎麽讓他們出血?進屋去搶拿着刀逼上他們的脖子?”聖上冷冷的看着蒙着頭懵懂的禮王,怒罵道。
禮王縮在一邊去,再也不敢吭聲了。
“聖上,臣認為,幾個王爺都說得有一定的道理。”樞密使崔奇這時緩緩開了口道:“魏王爺有領軍的經驗,可以帶人去營救百姓。肅王爺與禮王爺倒可在京城籌措錢糧與禦寒衣服,再差人送過去。”
“不可,下雪路上難行,等京城籌措到錢糧再送過去,只怕那些人早就凍死餓死了。”鄭相眉頭微皺,直接反對道。
“那該當如何?難道現在有糧食衣物運過去?”司相看着鄭相說道。
“司相此言差矣,現在京城就算有糧食衣物,也萬萬不可運到災區去,你看外面的雪這麽大,京城不知道倒塌了多少房屋,唉,京城的受災百姓也不會少。”杜相也嘆道。
随着幾個丞相的開口,屋裏裏的讨論也越來越激烈。
聖上杵着頭,看着屋內他的肱股之臣們,為了此次派誰去争吵個不停。
都當這次救災是難得一見的大功勞,勢必要将此差事搶到手。
他想收複大周失地,言官指着他鼻子罵他窮兵黩武。
他想推行一件政令,這些臣子們可以吵上三天三夜,丞相們可以駁回他的政令,拒不下發。
聖上不止一次的想,要是把這些人都殺掉,那他表面上海晏河清的大周是不是還有些救?
可是祖宗規定了,刑不上大夫,這些人,不但殺不得,還罵不得打不得。
“好了!”聖上突然大喝一聲。
屋內頓時安靜了下來。
“京城的鮮血還未幹,諸位莫非都忘記了?”聖上冷冷的道。
屋內大臣們憶起六年前流民**京城的慘狀,都心有餘悸,閉上嘴不敢再多言。
“老四,這次由你去吧。”聖上淡淡的說道:“這不是什麽好差使,但你是周家子孫,周家的子民有難,你有責任去替他們排憂解難。其他人都退下,鄭相,徐尚書留下來,再與老四商議一下具體的細則。”
其他大臣們神色各異,依言恭敬的退了下去。
肅王留下與聖上他們仔細商議完,忙打馬回了王府,進書房匆忙寫了一封信,叫來西海,讓他送去了福安寺蕭晚之手中。
……………………
福安寺。
蕭晚之接到北山匆忙遞來肅王已被聖上召回京城的消息,再結合韓老夫人的話,心裏就有了大致的判斷,肯定是那裏發生雪災了。
她顧不得休息,當即叫來福伯,與韓老夫人一起商議起來。
“此次超度須得七日,萬不可斷了,可是寺廟裏一下增加這麽多人,糧食肯定不夠。福伯,趁現在路上還可以行走,你趕緊差人從莊子裏送些糧食到福安寺來,保證這些天寺內不可斷了糧。”蕭晚之說道:“人手就從寺廟裏調,錦繡你先去跟方丈說一聲。”
錦繡聽了忙要離開,蕭晚之又叫住她道:“錦繡你等等。福伯,你來時路上可否行駛馬車?”
福伯想了想,說道:“只要車夫趕車熟練,馬車倒可以上路。”
“那好,錦繡你去跟方丈說,除了此次京城驚馬的死傷百姓家人留在這裏,其餘的人等都速回京城去。算了,錦繡你說不清楚,還是福伯你去吧。”蕭晚之凝神說道。
“這麽晚了,京城城門早就關了,那些夫人們可要吵個不停了。”韓老夫人擔心的道。
“外婆別擔心,福伯,你一定要跟方丈說,魏王妃一定要送走,要是她在這裏出了什麽事,到時候魏王可不會放過他。”蕭晚之笑了笑說道。
韓老夫人眼前一亮,對啊,這次來的都是城裏的勳貴夫人,尤其是幾個王妃,這麽多富貴人家的馬車堵在城門口,守城的敢不開城門?
“外婆,你與我等會回莊子裏面去住,錦繡,你去跟舅母她們說一聲,讓她們趕緊收拾一下,還有去仲夫人那裏傳個話,要是她不急着回城,也讓她跟我一起去莊子裏。”蕭晚之繼續吩咐道。”
“不用,我也啓程回城裏去,你留在這裏就好,別給某些人到時候拿出來做文章的機會。”韓老夫人皺眉說道。
“好,外婆你路上自當小心。福伯,去莊子時派些兄弟暗中護送,別讓這些貴人們在路上出事。”蕭晚之稍一思索,當機立斷道。
錦繡得了吩咐忙去辦差,福伯也去找方丈商議了幾句,不大一會,寺裏供香客留宿的院子裏都擾攘了起來。
有那明白的,趕緊叫下人收拾包袱,有那不明白的,還在那裏吵鬧個不停。
“超度念經須得七日,這樣念一日不就是不誠,惹來菩薩怪罪了可怎麽是好?”
“就是,再說了都這個時辰了,回城去城門早關了,外面冰天雪地的,難道晚上在外面凍一宿不成?”
“什麽糧食不夠,我能吃多少?你當我是那下苦力的一餐吃幾大碗?我不走,要走也是讓那吃得多的窮酸走。”
方丈一臉為難,焦頭爛額的看着眼前吵鬧的夫人們。
“不走可以,每人每天交一斤糧食,一捆柴火就可以留下,記得了,不要銀子,只要糧食跟柴火。”韓老夫人披着鬥篷,走到衆人面前,威嚴的說道。
吵鬧的人見到是韓老夫人開口,她年紀大是長輩,品級又高,連聖上都尊其三分,一時倒也沒人敢出言反對。
“哦,老夫人這麽說我可不同意了,第一這福安寺可不是你家的,你何時可替方丈做主了?第二,老夫人既然要衆人交糧交柴火,不知道老夫人用不用交?”楊氏涼涼的開口問道。
“我不用交。”韓老夫人微笑着回道。
“啊,她不交憑什麽讓我們交”
“就是啊,難道她不用炭盆不用吃飯?”
衆人立刻小聲的議論起來。
“喲,老夫人這就不對了,您就算再是長輩,在生死大事之前,您也不能剝奪別人的生,來成就您自己呀。”楊氏諷刺的說道。
“因為我也要回京城去。”韓老夫人目光淡淡的從楊氏臉上掃過,對衆人說道:“雪不知道要下到何時,福安寺在山腰,到時大雪封了山,諸位想走可走不成了。”
聽到韓老夫人如此一說,衆人的議論停了下來,只是有些人仍舊在遲疑。
“天災無眼,大家回家去吧,這麽多人同行,路上哪會發生什麽事?”韓老夫人又溫和的說道。
“就是,這裏冷飕飕的,哪裏有家裏暖和舒服,老夫人,我坐你馬車回去呗,路上我們可以說說話,不然太沒勁了。”仲夫人大聲爽朗的說道。
韓老夫人哈哈笑道:“好啊,我正求之不得,走,咱們一起。”
衆人見韓老夫人與仲夫人攜手而去,其他人也忙吩咐下人趕緊收拾,也急忙的跟了上去。
方丈站在那裏,見到貴夫人們都送走了,總算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作者有話要說:
大致解釋一下:
和買:大多是官府從民間購買絲麻産品,以保證軍隊的服裝原料供應。
預買:官府春季借錢給需要錢的民戶,預收其絹匹,民戶在夏秋田賦兩稅時一并繳納。
後來這種政策變成了苛捐雜稅,到宋徽宗時官府跟強搶沒什麽區別。
下一章女主要坐鎮後方大展身手了,盡請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