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期待

翌日,我就開始歌頌起了一個人的生活。簡直太開心,完全沒有一開始想象中的會孤獨,會寂寞。而是愛吃吃,愛喝喝。當自己生活的主人遠沒幻想中的那麽可怕。

從而就陷入了爸媽将至茶飯不思的情緒。所以當你習慣了一種生活時,會覺得曾經的生活遙不可及。

我想着這些,站在陽臺上,看着眼前這些花花草草,只希望它們能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內長得更快、更高。同時,因為是自己耗費了一定的心血苦心栽培的,希望看到它們開花結果的那一日。

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攤在桌面上的,是上次理綜考試的試卷。距離黎寧越近,就想自己變得越好。這張卷子上顯示的成績,是以前從未得到過,我也沒有預料到的高分。我在心中算了算,離黎寧成績夠得上的學校,總算是近了一步。

李華老師早自習發試卷的時候,特地拍了拍我的肩,以茲鼓勵。

可我想還是要努力,更努力一點,盡管得到了表揚,可是還是不夠。因為就算上了大學,也一點也不想要和黎寧分開。

于是在語文課上奮筆疾書,在數學課上奮筆疾書。可能是腦力消耗太大,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整個人饑餓無比,像是餓虎撲食一樣在吃飯。

我先是沒有加入話題,只是默默地聽着孫昭和黎寧的對話。直到在聊天的過程中,孫昭無意中透露給黎寧,下下周我遠游多日的爸爸媽媽就要歸來了。我就不由得抒發出了對這段獨居的日子的喜愛。能如此這般地掌控自己的生活,真的很自由。

黎寧聽聞,只是擡頭望了我一眼,像是随口假設,又像是親身經歷過那樣一個場景,她說:

“那你要是突然發燒,燒到下床都沒有力氣。可是這家,它空蕩蕩的,一個人都沒有,一顆藥和一杯熱水都沒有,”她靜靜地說着,不帶絲毫情緒地白描,“你就呆呆地盯着天花板,想假如有一個人存在,不論是誰,只要有一個人就好了。”

我跟随着黎寧的話語,假想出了那個場面,突然打了一個哆嗦。

這樣的場面,我從來沒有遇到過。我所遇到的,都是生病時家人關切的撫慰。爸爸媽媽恨不得要把假期請光了,陪着我。醒來的時候,床頭櫃上總有一個保溫杯,裏面的水,永遠是溫熱的,不涼亦不燙,是最适宜入口的溫度。

我想,那個人該多孤獨啊。在最需要陪伴的時候,陪伴她的,竟只是個雪白的天花板。她會在那時流淚嗎?還是早就流過了眼淚?為什麽就沒有人來陪伴她?是什麽放棄了她?亦或是她……放棄了什麽?

愈想下去,我就愈加的心疼假設中的那人,甚至默默希望這個世界有魔法,能憑空變出一個人,陪伴她就好了。我看了看坐在我對面的黎寧,她就那樣緘默着看着我,又像變成了眺望遠方時的那個她。

我不願這樣,看到大家緣因為我無意中起的一個話頭都變得如此沉默。既然這個話題不好,就換一個話題。

“好難過,我媽馬上就要回來了,可是我還沒有養好她的那幾盆花。”

我很尴尬,首先是說完了之後我在心裏琢磨了一下,這話說的好突兀啊;其次怕沒有人接這個話題;最後是希望那兩位不要這樣看着我,雖然也知道自己開啓話題的能力比較差,可是如此明顯的鄙視,我要有小情緒了。

于是黎寧接下了我的話題,但這意思我确實搞不懂的。

“你不會養花?”黎寧的聲音明顯的顯示出了她情緒之中的驚訝。按照黎寧話中的意思,我仿佛應該很會養花,可事實上就只是短短的幫媽媽照看了兩個星期的花,雖然有繼續培養這個愛好的想法,可着實稱不上精通。

“不怎麽精通……”我回答,“但還是會的。”的确,嘴硬一下,會一點也是會的。

黎寧的眼中透出一絲了然:

“我也會,”

多麽全能的黎寧啊!

“要不要周六我去你家和你交流交流經驗?”多麽會說話的黎寧啊!明明是想幫助我,卻硬掰扯成交流經驗。

所以試問這個世界上誰能拒絕得了這樣好意、溫柔的善意請求呢?

于是我點了點頭,裝作不那麽激動的答應了。

于是回到班上,孫昭就嘲笑當時的我明明都激動的不行了還在那裝風輕雲淡。結果連她在喊我,都沒有回應她一聲,還在那樂呵呵地一個勁說好啊好啊。

所以在那時孫昭真的喊我了嗎?所以這個世界上怎麽就是沒有反方向的鐘呢?早知道會是這樣就不掩飾自己的激動了,免得兩邊都摸不着還遭到孫昭這厮的嘲笑。

接下來,就是在安心地刷刷卷子、安心等待星期六來臨的情緒中度過。

暗自希望那一天,能擁有一個好天氣。

作者有話要說:

來自早晨5:30的作者跟大家說中安啦~~

把前三章做了比較大幅度的修改,也重新設定了一些伏筆。大家可以回頭看看。

嗚嗚嗚,為啥別人都是越改越多,我是越改越少,老鐵們咋整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