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節課就上場,嚴默間悲憤
熊孩子拍馬都追不上的。
“姐姐因病逝世,妹妹照顧車禍癱瘓的姐夫,其丈夫出于嫉妒将兩人殺害……”嚴父也不是省油的燈,巧用乾坤大挪移,“老婆啊,你看這新聞,怎麽會有這麽殘忍的人?”
……
拿到信的嚴默間可沒空管他們的花槍耍得多精彩,再精彩,習慣了也沒什麽,還是看信更實際。
信封表面只有一個收信人地址,寄信人那裏就兩個字:內詳。
雖然神神秘秘的,但就憑字跡,嚴默間已大概知道怎麽回事。
信封內是一張明信片,僅寫了三行字的明信片。
生命中總有些過往
會讓人一直回頭看
吳同學 always mu
不是生僻字,字面意思也很簡單,不用一直埋頭看就可以理解,難度較高的可能是最後的“mu”。
單從“mu”的結構來看,如果已經完整,應該是某個字的拼音。畝?木?目?穆?慕?沐?
顯然,聯想到的幾個字都沒太特別的含義,可能性不大。
結合前文,always,總是、一直,後面接個形容詞或者動詞比較合适。考慮到always是個英語單詞,吳同學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追求的女大學生,應該不至于在神聖的明信片上做出英文拼音混搭的無聊舉動。
mu,很可能出自英語。由嚴默間膚淺的英語知識可知,mu并不是一個有效的單詞。所以,它應該是某單詞或者詞組的縮寫。
分析到這裏,真相觸手可及,但一般人,恐怕也只能止步于此了。
Advertisement
嚴默間不是一般人。他甚至不用分析,看到“mu”的時候就知道是什麽意思。
其實“mu”偶爾會出現在嚴默間和吳語潆的扣扣聊天中,他還記得她第一次打出“mu”的情景,那是某學期開學不久的首次聊天。
主任。
吳同學。
mu。
什麽意思?
Miss you。
mu者,miss you也。
吳同學還在英語之外的領域給嚴主任科普過知識,例如漢字讀音。
主任,你覺得新垣結衣好看不?
新桓結衣是誰?
是垣,yuan,不是桓,huan。主任你真沒文化。
那是嚴默間第一次知道新垣結衣。若幹年後,他和好多人暢談過新垣結衣,聊她的電影,她的歌,當然也不會再讀錯她的名字。
每次打出這四個字,看到相關圖片歌曲視頻,他總會不自覺想起那個讓他知道新垣結衣的女生。
扯遠了,回到明信片。
“mu”沒難倒嚴默間,困擾他的是前兩行話。
生命中總有些過往,會讓人一直回頭看。
這句話源自網上流行的個性簽名,應該不是吳同學首創。當然,不排除王同學确實就是原作者。
有些說不出口的話,借助簽名來表達确實不失為明智之舉,無論結果如何。對方意會可達成目的,若滿心迷惘,自己也能賣個萌,再免費附贈一個調皮的笑:“我覺得這簽名不錯,就和你分享啦,不要想太多。”事情遂告一段落,亦無風雨亦無晴。
世間的快樂和煩惱多是起于“想太多”,而嚴默間就是個喜歡空想百遍卻不實幹一次的宅男。遺憾的是,“空想百遍”通常帶來苦惱,“實幹一次”才能收獲快樂。
不可避免地,嚴默間踉踉跄跄地陷入了悲劇的漩渦。對着簽名努力發散思維的嚴默間從不敢低估女同胞的智慧,尤其是這個女同胞特指某人時,其謹慎更是提升到無限大。
該如何解讀這樣一句簡陋而不簡單的簽名?這問題簡直比人生三大難題——早上吃什麽、中午吃什麽、晚上吃什麽——還要複雜千百倍。
這時候也許應該從基本的句子結構出發。姑且提煉個主幹先——主語:人生,謂語:有,賓語:過往,補語:讓人回頭看,整句縮略:生命中有過往讓人回頭看。
是怎樣的過往,讓吳語潆一直回頭看呢?三下鄉的繁瑣點滴,隔空的深情對望,閑聊時的胡言亂語,還是一些被忽略卻很重要的往事?嚴默間猜不透。
也許,只有吳語潆才有答案。
☆、欣慰
有一種默契叫你不說,我不問。
嚴默間很惆悵,也許自己和吳語潆一點默契都沒有。不然,她都在明信片說了,為何自己還有問的沖動?
你說了,我還問,應該算什麽?
這問題真是愁死人。直接導致的結果是開學後和吳語潆的每一次聯系,嚴默間都有點神不守舍,答非所問。
還好,這時候的吳語潆發揮了你不說我不問的默契,不僅自覺轉移話題,還主動安慰愧疚的嚴默間,充分表現出和諧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友好共處。
察覺這一事實的嚴默間,意識到和吳語潆其實還是有某種意義上的默契的,頗覺老懷欣慰。
不過,以壓倒性優勢穩居最欣慰榜首的,卻是另外一件事。
周潇良回來了。
失蹤一個學期的周潇良,帶着愛與和平,沒有萬衆期待,至少也有三五玩衆期待中回來了。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周潇良一回來,就感受到周圍滿是八卦之魂熊熊燃燒的熾烈溫暖。
所有亂七八糟的問題,總結起來就是三條:幹嘛休學、休學幹了嘛、複學要幹嘛。
看來世上最大的道理就是事不過三。
痛苦和磨難也許是人成長最好的養分,盡管是短短一個學期的社會生活,也改變了周潇良太多太多。
雲淡風輕地把休學原因簡單說明,再輕描淡寫地描述了一下休學期間徘徊各地的打工生活,什麽送外賣、搬磚、裝貨卸貨、工廠做手工,等等等等,周潇良仿佛在說着別人的故事,他只是一個歷史的記錄者,以身作紙,以腦為筆。
“記得有一次送外賣,天氣很冷,還下着大雨,不過店裏是給送餐員配了雨衣的。雨天,點外賣的人多,送得又慢,客人催得急,我當時騎着電動車,也是店裏的,急急忙忙,一方面沒注意看,另一方面,地面有積水看不清,栽進了坑裏。衣服和鞋子濕了,送的東西外賣也泡湯了,自己飯也沒吃,又冷又餓,唯一幸存的手機不停在響,不是店長就是顧客在催送餐的。”周潇良點着煙,笑容在袅袅的寂寞中明滅不定。
“後來怎樣?”聽衆比當事人緊張多了,磕到一半的瓜子都停了下來。
“後來?當然不是學會了如何去愛。”好個苦主周潇良,還有心情說笑,“後來其實也沒什麽,就是扣點錢而已。”
饑寒交迫的情況下還要被殘忍克扣工資,身心都受到一百萬點傷害,依然談笑風生,這是怎樣一種大無畏精神,要經歷過多少次的慘絕人寰才能視若等閑!
衆人無不動容。
“不要擺出這樣的表情。真的,真的沒什麽。”周潇良沒有沉湎過去,反而安慰眼前人,“工作中會遇到很多人和事,有一些可是很有趣的。”
“快說快說。”畢竟是相處幾年的小夥伴們,不缺基本的配合,捧起哏來行雲流水。
“一起在工廠上班的老鄉阿東,藏不住錢,每周都要出去鬼混幾天,是個典型的月光族,甚至半個月就找同事借錢,剩下半個月只吃廠裏免費供應的白飯。哪怕窮困,哪怕潦倒,依然堅強面對生活。“
“噢,阿東!”
“送貨司機阿寶,據說家裏挺有錢,人又喜歡做生意,可惜運氣不好,失敗好多次,父母也怕了,不再給錢,讓他自力更生,然後就去打工了。他平常沒事就和大家說創業史,老員工聽膩了,他就專門找我們這些新同事說。最近似乎有了新的計劃,還拉到了合夥人。他的字典裏,從沒有過‘放棄’二字。”
“天哪,阿寶!”
“便利店同事海培,一年四季都穿着短袖短褲。租的房子離店很近,每天騎自行車來回。回宿舍要經過一段斜坡,自行車的剎車壞了,他一直不去修,下坡的時候直接用鞋子摩擦地面減速,買過的鞋子比衣服還多。幾套衣服,無數鞋子,海培是我見過搭配最有創意的風一樣的男子。”
“上帝啊,海培!”
“保安阿力,體型比較大,我們一般叫他‘大力’。表面看來是個粗人,其實腦筋很靈活,就是沒出過奇跡。擺攤賣過假U盤、盜版光碟,開過店賣廉價衣服,搞過劣質模具,能賺錢的都試過,也發過一點小財,要不是運氣不好,可能現在看到他都得恭恭敬敬叫一聲老板,甚至不一定有機會見到。”
“哇,大力哥!”
憶苦思甜的終究已成往事,把握現在、放眼将來才是應有的題中之義,把生命中的過客逐個拎出來評點完,回到了第三條問題:複學要幹嘛。
“當然是繼續讀書。”被衆人充分發揮想象力挖掘答案的問題,在當事人看來,實在是理所當然的再簡單不過,“回學校,做學生,當然是讀書啊,我還要畢業,還要拿學位的。”
确實是想得太複雜了。難道周潇良出去一趟,被某組織垂青,回來就是專業卧底的逃學威龍,還能順便泡個美女老師了?如果是這樣,生活未免也太電影了。
“那我們還是在計算機四班一起上課?”生活似乎回到了熟悉的從前,衆人說着,還有點小興奮。
“是計四,不過……”周潇良難得苦笑了一下,“同學們啊,我都曠了一個學期的課,真要和你們一起,叫我怎麽跟得上節奏啊?”
“沒事的,反正上課也是睡覺,有沒上過沒區別。”嚴默間看得通透。
“有道理。”衆人紛紛點頭。
“你們這群辣雞,不要帶壞我,我可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了。”周潇良笑罵一句,“劉梨瑜老師的意思是,課總得上,一節課都不能少,我還在計四,不過是要和師弟師妹一起的低一級計四了。”
“哦哦,很好很好。”衆損友難得響應了一下正能量。
敢情成長的不只自己,大家的等級也蹭蹭地往上漲,周潇良那個欣慰啊。
“那個,小周啊……”升了級的好友們語重心長起來也有幾分德高望重的頹廢,“新的學年,新的班級,新的面孔,別忘記關心師弟師妹的生活學習,尤其是師妹,一個都不能少,多聯系,多溝通,遇人遇事不要一個人全包攬,多想想我們,我們都是你堅強的後盾。”
看着一張張誠摯的臉,周潇良嘆氣。除了感動,他還能說什麽呢?
☆、始料不及
這麽近,那麽遠。
現在的周潇良,給人感覺就像影視劇的主角,不小心成了失蹤人口,再一不小心被找到,朋友還沒來得及欣喜呢,主角就弱弱地蹦出一句“你們是誰,我不認得你們”,然後不要命地敲打自己腦袋,滿臉痛苦。
人還是那個人,作為雙方感情基礎的共同回憶,卻只有一方念念不忘,多麽令人難過!
衆好友以為周潇良這輩子都會這樣斬斷過往,勇往直前了。雖然是可喜的改變,但看着一個有着同樣惡習的小夥伴大徹大悟,走向光明大道,心裏首先泛起的不是對好友的祝福和喜悅,而是吾道已孤的失落和難過。
我堕落,你也堕落,堕落就不是罪過,可以得過且過;我堕落,你不堕落,就仿佛有個巴掌在使勁抽着,啪啪啪的,響亮得可怕,還伴随着聲聲斥喝:“堕落罪大惡極,堕落罪不可恕!”
衆好友最近就是備受後者折磨,痛不欲生。但是,他們也知道,向往光明沒錯,他們總不能撲倒在地,扯着周潇良的衣角,順手抹上一把鼻涕一把淚,哭求其留下。
多難看啊,帥哥的尊嚴不允許。
轉眼又是一周。逃課、游戲、外賣等等,依然通通與周潇良絕緣,衆好友想他,從前的他,很想很想。
也許是時候和過去說再見。過去的他,過去的自己。
衆好友悲哀地想。
不甘心啊,哪怕是最後一次,也必須掙紮一下。
“潇良,來玩游戲啦。”
大概又是照舊的那個“不”吧。
有感于周潇良的改邪歸正而不知所措,惶惶不可終日的衆好友,度過了一段暗無天日的非人生活後,淚流滿面地發現自己錯了。
這是認識到錯誤後幸福和喜悅的淚水。
“好啊。”
周潇良回來了!
這次的回來就不是物理上的位置轉移了,而是精神上的回歸。
好一番激戰。從華燈初上到萬家燈火熄了8888,沒人喊苦喊累,充分表現出勞動人民勤奮進取的精神風貌。
淩晨一點多,周潇良還沒說話,一位小夥伴倒是提出建議了:“潇良,早上有課,要不先到這裏,休息吧?”
衆人一驚。這麽快就一點多?現在的周潇良可是好學生,可不要耽誤他了。
“睡個毛線,時間寶貴,上課再睡,繼續戰鬥!”周潇良鬥志昂揚。
周潇良真的回來了!從□□到靈魂,徹底回來了!
“gogogo!”
精神那個振奮啊,有幾個本來真有點困了,此刻也像喝了紅牛藍帶橙汁綠茶黃湯黑牌什麽的一樣,心情美麗成一條彩虹。只恨眼前沒老虎,不然還能一展身手,将其三拳兩腳打趴,比比誰更武二郎。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說的雖然是生活作風轉換的難易問題,反映的道理卻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尤其是在“轉換”這一領域。
例如周潇良在好學生與壞學生之間的轉換。
縱觀周潇良十幾年的讀書生涯,僅有兩次實現了由奢入儉的壞學生到好學生的轉換。而這兩次,無一不是因為背上了常人無法承受之重。若無這重量加身,不知要什麽時候才會頓悟,作出改變。
但是,堪稱升華的兩次彌足珍貴的改變,都沒能帥到世界盡頭。由儉入奢的過程,就像困了就睡,餓了就吃,累了就坐一樣簡單,順理成章、理所當然。
由偉大的馬列主義可知,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內因,起決定作用,外因通過內因起影響作用。
可見,在周潇良是否做一名好學生的問題上,所謂不能承受之痛,也僅是起到了重大影響作用的外因而已。而內因,其本人真實的內心,可能還沒做一名好學生的覺悟,或者剛剛萌芽。
萌芽,多美好的一個詞。可惜,美好,往往伴随着脆弱,它沒有例外。世界太精彩了,光怪陸離,讓人沉醉不知歸路。美好而脆弱的萌芽,簡簡單單就膽怯了,退卻了,居于一隅,瑟瑟發抖,順理成章、理所當然。
做一名壞學生多好啊,困了就睡,餓了就吃,累了就坐,沒有比這更自由、更灑脫的了。
周潇良感覺又找到了穩穩的幸福。
打入師弟師妹陣營內部的周潇良,因其身份特殊,完美扮演了師兄和師弟師妹溝通的橋梁這一角色。
師弟師妹需要過來人幫忙時,例如借用下學期的課本預習,了解部分課程老師的脾性,師兄會把放在書架上珍藏,如同新書一般的課本慷慨借出,也會把通過長時間收集和總結出來的老師資料無私奉獻,并特別指出該老師課程的通關難度;師兄因歷史遺留問題需要和師弟師妹一起對舊的課程加深了解,尋求支援時,師弟師妹也是不遺餘力,共享現有資源。
不因年齡差距而有隔閡,不因年級高低而有分歧,同策同力,同心同德,想別人之所想,急別人之所急,天下大同,從師兄妹們做起。
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所有困難在這鋼鐵面前都成了軟綿綿的豆腐,被毫不客氣地摧枯拉朽了。
對學生而言,最大的任務無疑是學習,最大的困難也正誕生于此。學霸可能有異議,但學渣是确确實實感受到了科科及格的壓力和阻力。在和師弟師妹勠力同心共謀進步下,重修的師兄們拿到新鮮出爐的第一手複習資料,輕松度過了能把三毛都愁掉三分一頭發的難關。
周潇良失蹤了,以為已成永隔,結果他回來了;周潇良回來了,以為可以繼續愉快玩耍,他說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周潇良去做好學生了,以為會就這樣直到畢業,他回心轉意做回自己;挂掉的科目,以為會把孽緣持續到下一學年,偏偏在“師弟”周潇良的協助下一刀兩斷了。
人生的大起大落實在太快。
也正是在牽線搭橋的過程中,周潇良體會到了和大學往年無所作為一事無成的空虛與彷徨不一樣的充實與安心。
也許,這才是大學。
周潇良美滋滋的。
☆、起名
大學最後一年,比嚴默間想象的要輕松很多。
每周的必修課就只有寥寥幾節。盡管GW對選修課所需學分也有要求,只要前三年不是太懶,每個學期選修幾門,到現在絕對是像在度假的。
那些準備考研,喜歡做做兼職,或者有什麽拯救世界啊,維護世界和平啊之類遠大抱負,時刻不敢松懈的人除外。
嚴默間懶是懶,選修課沒落下,也沒什麽追求,所以現在就是度假狀态。
給人的感覺是,暑假是一條線段,而新學期就在它的延長線上。
惬意,太惬意了。
在線段之上行走時,嚴默間還順手幫謝榛率和周潇良解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倆人其實都沒參加社會實踐,偏又沒什麽激情去解決,煩到去飯堂吃飯的心情都欠奉,天天借外賣消愁。
嚴默間多有同情心啊,同情心泛濫之餘還逼出了一點小聰明,打印了兩張實踐證明,回家找老爸幫忙,去店裏蓋了個章,開學扔給兩位難兄難弟。
其實時光倒流回大三的周潇良不用急的,但誰叫他們早已習慣急別人之所急,謝榛率一急,他也急了。
幫一個是幫,兩個也沒差,嚴默間就打包一起來了個痛快。
實踐證明有了,再發揮一下網民智慧,一篇精美的實踐報告出爐,順利通過學校考察,煩惱煙消雲散,于是兩位兄弟也進入無憂無慮的度假模式。
度假不是學渣專利,和勞動與被教育一樣,是全國人民共同的權利。
無限接近學霸的僞學霸,吳語潆同學,不能免俗,也在延長線上蹦蹦跳跳的,好不開心。
吳同學的愛好比較簡單,就是當年三下鄉時帶嚴默間進坑的鬥地主。
受限于地域和時間,真人面對面玩三足鼎立不太方便,在扣扣上直接和好友或者不知名網友決一高下卻很容易。因此,吳同學每天打開電腦,除了聽聽歌看看劇,就是鬥鬥地主了。
扣扣鬥地主分為積分版和歡樂版,前者無限制條件,可随心暢玩,輸贏只是積分多少的變化,毫無壓力;後者需要消費虛拟貨幣歡樂豆,贏了得豆,輸了扣豆。每天可以收獲幾次免費的歡樂豆,輸到不夠入場費之後只能退出游戲或充值買豆。
玩游戲,主要樂趣源自勝利,越難得的勝利越有價值。積分基本只有觀賞作用,歡樂豆還有消費能力,比起中看不中用的積分,無疑更有吸引力,而且,對不舍得充值的普羅大衆而言,能用有限的歡樂豆搞出點大事情,無疑更有挑戰性和樂趣。
有挑戰性、有樂趣,通常是贏家低調而不失奢華的戰後點評。敗者的戰前動員或自我感覺也是大同小異,但當結果已成定局,他們恐怕只想惡狠狠地詛咒一句:“垃圾游戲,毀我青春,敗我錢財,頹我精神!”
鬥地主,卡牌游戲,實力固然重要,運氣也是舉足輕重,誰也不能保證無敵于天下,每天氣到不顧風度,從詛咒游戲到詛咒世界的人可以繞地球一百圈。
吳語潆也很想抛開偶像包袱來一場酣暢淋漓到歇斯底裏的咒罵,最後還是忍住了。理智告訴她,抱怨無用,解決問題才是王道。
問題歷史悠久,辦法也早已有之。
開小號,就是經住了實踐檢驗,操作簡單、行之有效的不二法門。只需要申請一個新的扣扣,完成必需的幾個小任務,這個新的扣扣就也可以享受每天幾次的歡樂豆免費贈送。整個過程,半小時之內可以搞定。
時間充裕的朋友,一口氣開它一百幾十個小號,辛苦一點記錄好賬號密碼,可能每天就會有大富豪的煩惱:窮到只剩下歡樂豆,完全不知道怎麽花,這可如何是好?
吳語潆只開了一個小號。要把漫長的一天過得充實,可憐的only one還是有點捉襟見肘的,不過吳語潆很明白知足常樂和過猶不及的道理,只想做一個平凡的人,不愁吃喝足矣。
雖說是小號,也得有個名分。好比某些花心大蘿蔔,認識美女無數,每次帶一個出去見人,都得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女朋友”,或者更加露骨和厚顏無恥的“我老婆”之類。實際上,哪個才是真正的女朋友或者老婆,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甚至從來沒考慮過。但在當事人面前,總要說這些有用沒用的穩一下軍心,确保內部沒有矛盾。另外,女一女二女三女四等不同的稱呼,也能起到良好的區分作用。
該給小號安排一個怎樣的名字呢?真是愁煞吳語潆。簡單的好像太膚淺,深刻的不一定好聽,好聽的不夠好記,好記的太難寫。好不容易想到一個滿意的吧,一搜,相同名字的有幾千個——天賦和後天環境跟不上,至少希望能在名字上鶴立雞群一把,結果就這麽卑微一心願,殘酷的世界也不假以顏色,硬是實現不了。
吳語潆算是深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當年給自己孩子起名字的艱難與糾結。再一想,自己還有個哥,算來就是雙倍的難度。真難,太難了,和自己現在一樣難。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知難而退還是迎難而上,這是個問題。
難則變,變則通。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應該找個人取長補短啊!吳語潆變通了。
嚴默間十分榮幸,接下了吳語潆同志安排的起名任務。用吳語潆的話來說,就是“起名是人生的必經階段,多少人希望得到這個磨煉的機會,不是你我有緣,你打破頭也找不到”。
“主任,還要多久才能想出來啊?你知不知道我一分鐘有多少歡樂豆上下啊?”
有幸為人民服務提升自我的嚴默間,被吳語潆幾分鐘一催,都快感激到哭了:“快了快了,馬上就好。”
“你一分鐘之前也是這樣說。”
大姐,你也知道一分鐘說過?腦細胞大面積死亡的嚴默間邊這樣想着,邊随意翻看扣扣好友名單尋求靈感,但想歸想,說出來就委婉多了:“是嗎?這不會是真的吧?”
翻到某個名字的時候,嚴默間的精神恍惚了一下。
這個名字……真是好一段時間沒想起了。
“喂喂喂,嚴主任,想好沒想好沒?”
“桐歆……”
“什麽?”
“梧桐樹的桐,左邊一個音樂的音,右邊一個欠揍的欠的歆。”
催人催到淚下的吳語潆忽然沉默了。莫非這名字好到有讓人失語的力量?
“好,就用這個名字吧。”
☆、第一件事
雖說大四的第一學期很悠閑,但期末将至之際,還是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選擇導師。
其實大一開始就有了導師的存在,而且還經歷過更替。不過,首任導師是男是女,長什麽樣子,至今仍是個謎。就連ta的存在,也是輔導員劉梨瑜告訴嚴默間等人“明天晚上,你們的新導師會去你們宿舍和你們聊聊天”的時候,他們才意識到——原來我們是有導師的。
新導師的到來,引出了三個問題:第一,導師是幹嘛的;第二,為什麽沒見過舊的導師;第三,為什麽要換新導師?
第一個問題不難。顧名思義,導師,就是起引導作用的老師。他們的主要工作,是解答、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困惑和困難,由于不一定是專業課程的老師,雖然可以指點學習,但其指引作用更傾向于生活、思想和人生。
至于第二第三個問題,有點內在的因果關系,可以互相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在劉梨瑜尴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中,大家了解到了事情的始末。
沒見過舊導師?其實原因很簡單——舊導師比較懶,從來沒找過大家。後來本人良心發現,主動和領導提出換個新導師,于是退位讓賢,雖然不好意思,也只能和各位學生緣悭一面了。
應運而生的新導師,名叫巫小蓉,很巧,以前也是計算機專業的。
新官上任的巫小蓉同志,顯然是個行動派。領導剛對其委以帶領計算機四班前進的重任,她馬上就拜托劉梨瑜通知大家明晚的見面,可謂雷厲風行。
為了迎接巫小蓉的到來,計四的男生們真是操碎了心。
首先,被打入冷宮的清潔工具們總算重見天日,和各位主人享受片刻溫存;其次,亂成抽象畫的書桌床鋪等,低眉順眼地列隊歡迎;再次,衣衫不整香肩半漏大玩□□的主人們,老老實實地正襟危坐;最後,隐藏好電腦裏千辛萬苦找到的人體學研究資料,再把歷年課程相關放在顯眼位置。
萬事俱備,只欠導師查房。
通知的時間是晚上八點左右,男生們六點多吃完晚飯就開始嚴陣以待。
不敢玩游戲,不敢浏覽神秘網站,不敢打開讓人臉紅心跳的視頻,連聊天內容都是正兒八經的今天吃了啥、最近課程的安排等等。
六點多就開始的等待是漫長而煎熬的,但必須得忍。沒人知道這位導師是何方神聖,有何計劃,萬一八點只是煙幕彈,暗中策劃突擊檢查,不小心被逮着,這大學就晚節不保了。
事實證明,巫小蓉是個信人。
八點,根據“男生宿舍聯盟”一號根據地——也就是最靠近樓梯的331傳來的最新消息,巫小蓉已經抵達戰場。
在友好融洽的氣氛中,師生雙方進行了賓主盡歡的交談。客人首先對主家窗明幾淨的環境表示高度贊賞,然後對主人時刻不忘學習,晚上八點仍在查閱相關資料的上進心贊不絕口,最後提出“有困難找導師”的鄭重承諾。主人少不得謙讓幾句,期間提出了“衛生和學習都是微不足道的小習慣,不值一提”、“能有今天的成績,全靠各位老師的辛苦付出”、“有巫老師的指導,相信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了”等多個觀點。
整個過程比想象中順利和迅速,還沒到九點,新認識的巫老師和學生們相約下次再會,揮手淚別。
不過,第一件大事所說的選導師,并不是這樣的導師。
如果真要分個類,巫小蓉可以歸為生活導師。而要選擇的導師,卻是畢業設計的老師,簡稱畢老師。
畢老師不管生活,他們的任務是給帶領的學生出畢設的題目,并指導學生做好。
選擇畢老師和每學期初的選課方法一樣,都是在學校官網完成,受限于官網的承載能力和每名導師所帶名額,同一時段太多人登錄,可能出現打不開頁面和心儀導師滿額的情況。
這時候就是體現運氣和手速的重要關頭了。
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的,運氣不錯,可以突破“該頁無法顯示”的屏障,去到選擇畢老師的頁面。但是,還有部分人前幾輩子也拯救過其他星系。如果大家目标一致,那就會成為新的對手,一秒鐘的遲疑或延誤都足以讓人顆粒無收。
頁面主體分為畢老師姓名、畢老師簡介、畢老師課題和是否選擇四列。如果不是自己熟悉的的老師,就只能通過前三列的內容來考慮第四列了。
嚴默間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拯救了什麽,反正來到了這至關重要的選擇頁面。随便一看,不得了,琳琅滿目目不暇接接二連三三五成群群英荟萃啊,不僅有部分專業課的任課老師,巫小蓉同志也在其中熠熠發光,完全不知選哪個好。
老師多,課題也是錯綜複雜雜亂無章章法全無無跡可尋尋死覓活的——搜索引擎的深度研究,一聽就難,跳過;XX建模的前世今生,下輩子再說吧,告辭;病毒的入侵途徑與防護,不就是下載個殺毒軟件嘛,easy;基于XX的智能導行系統模型及設計,智商被智能碾壓,果斷忽略……
這樣看來,适合嚴默間的實在太少了。困難的做不來,容易的不想做,至于高不成低不就的,放眼看去……那紅得像未清理的兇案現場的“已選”觸目驚心,閃瞎人的狗眼。
對老師的了解,也許比課題要深一點。課題不知所謂,看老師來選也算不是辦法的辦法。
同一個世界同一門心思啊,嚴默間只恨自己反應慢了。
廣為人知的好心老師早已名花有主,似曾相識的也不能幸免,剩下的面孔不是比學渣的教科書還新,就是和大部分課題一樣讓人望而生畏。
反正都是兩眼一抹黑,哪個順眼就随便選吧,嚴默間死心了。
這個叫“言玉卿”的畢老師名字不錯,就選她了。看看簡介,四十五歲,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