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凱旋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梁高祖順應天意,一朝起兵,代周立梁,複經十餘載征戰厮殺,終結亂世,統一九州。

大梁高祖二年,上京捷報傳來。

永平長公主季敏率軍攻破南昭國都,南昭老王自獻降表,俯首稱臣,自此南疆十三州府皆盡平定。

這勝利的消息像長了翅膀,沒半天就傳遍了整個京城。

就此永平長公主和她的永平軍就成了京城裏最火爆的話題了。

大街小巷,老百姓們聊天唠嗑時都得說上幾句。

酒肆茶樓,那些說書人全都在說永平軍南诏一戰的故事,說別的是根本沒人聽。

也不怪老百姓如此興奮,一是南诏國與中原之間打了一百多年仗,這次永平軍大勝,總算是結束了紛争。

二最重要的,是這永平長公主的确非同一般。

十三歲時,高祖被前朝大周的齊王、宋王聯兵五萬困于幽州。

危急時刻,她奮身而出,帶數十名勇士,突出重圍,四處求援。

襄陽太守感其忠孝,借兵一萬。

她便率軍,一日之內千裏突襲,大敗聯軍,齊、宋二王皆死于其銀槍之下。

十五歲,自請先鋒,率二萬兵馬,破淮北河間王八萬大軍,直搗瓊州,生擒河間王。

這一次征讨南诏國,南疆氣候炎熱潮濕,多草木毒蟲,當地人又擅長巫術,用毒弄蠱。

前朝大周與南昭争戰多年,屢嘗敗績。

Advertisement

而她率三萬永平軍只用短短兩年時間,便令其臣服,可以說是巾帼不讓須眉。

但最八卦的是,聽聞這位長公主長得貌似無鹽,其醜無比,到現在都沒有成婚,都沒人敢娶她。

還有她十三歲從軍以來,殺人無數,她身上的各種可怕傳言,被很多人用來吓唬家裏不聽話的孩童呢!

…………

五月初八,風和日麗,諸事皆宜。

上京,黃土鋪道,清水潤街,迎接永平軍凱旋歸來。

因近百年來,胡漢通婚十分普遍,受胡族影響,大梁民風開放,氛圍寬松。

今日道路兩旁,擠滿了看熱鬧的老百姓,是男女老少,人山人海。

還有那富貴人家的兒女自然不能與普通老百姓擠着看,早早的便定下了臨街的,視野寬闊的茶館、酒樓的包間。

所有人都想親眼看一看這傳聞中的大梁長公主、女将軍。

日禺時分,兩名戴紅帽、穿褐紅短袍的報信官一路快馬而來:“報!安國大将軍率永平軍入城!”

“诶呀,永平長公主來了!”

“在哪呢,別擠啊,我還要看呢。”

“讓開點,再推,就把我從窗戶推下去了。”

路旁的人潮頓時湧動,紛紛踮起腳,伸長脖子,閣樓包間內的女人們則興奮推開窗,探出身子,都向城門方向看去。

……玄甲鐵衣,寒光閃閃,馬蹄隆隆,響天震地。

遠遠的便見旌旗昭昭,最前面的兩面巨大牙旗,一面為明黃色,上繡金色“梁”字,一面是深紅色,繡黑色“永平”兩字。

旗下長平軍兩千鐵騎兵,一色銀甲白袍,黑色駿馬,是威風凜凜,英氣勃發。

雖只兩千人,卻有着百萬雄師馳騁沙場的磅礴氣勢。

“快看,這些人動作都是一樣的,簡直是太整齊了。”

“看這些軍爺們,個個脊背挺直,目不斜視,軍紀是真好啊。”

“诶,你說哪個是永平長公主啊?是不是左邊那個?”

“我看不像,不是說長公主長得膀大腰圓,貌似無鹽嘛,這個女将軍瞅着挺俊的。”

“那會不會是右邊那個,看着又高又壯的。”

“嘿,你這眼睛花的,男女都不分了,那位下巴上可長着胡子呢。”

“诶,那到底哪個是啊?”

百姓們議論紛紛,不停猜測,忽聽號角嗚嗚響起,鐵騎兵們聞聲如浪般向兩側迅速讓開,然後駐馬低頭,恭敬執軍禮。

“诶喲,看這陣勢,是不是長公主要來了?”

“應該是,應該是。”

“來了,來了!”

不知誰驚喜的大叫一句,所有人便瞪圓了眼睛。

銮鈴聲動,铠甲嚓響,一匹血紅色高頭戰馬信步而出。

馬上一位大将軍,金色盔甲,紫紅戰披,身形高挑,氣度朗朗。

街面上瞬間一靜。

诶?!這就是永平長公主?

看這身姿,和“醜”字一丁點都不挨邊啊,就是有點分不清是男是女。

……那就再仔細看看臉吧。

突然孩童們尖銳的哭喊聲和衆人的驚叫聲,如打了雞血,刺耳而來。

娘啊,這長公主的臉也太吓人了吧!

血盆大口,青面獠牙,這還是人嗎?

這就是鬼啊!

一時間,關于長公主殺人如切瓜、活吃人肉,生飲人血的傳言活靈活現的浮現在百姓腦中。

“鬼來了,她不會當街吃人吧。”

“吓死人了,快走吧。”

衆人紛紛遮面擋臉,向後退去。

“嗚嗚,娘,怕怕、回家,回家。”一家茶館三樓,被母親抱在懷裏立在窗臺看熱鬧的兩歲女娃,吓得用力掙紮身體,不要再看。

當娘的一時也被吓得手足酸軟,又被旁人一撞,竟沒有抱住孩子,女娃大頭沖下,掉下樓去。

“啊!”孩子母親厲聲尖叫。

忽然一條紅色長鞭如霞光般飛向女娃,纏在了她的腰上。

衆人目瞪口呆的看着女娃被長鞭扯到半空中,飛到了長公主的馬前。

诶呀,這公主好厲害啊!

這鞭子舞得和靈蛇似的,只是她要拿這女娃做什麽?

季敏輕卷長鞭,接住女娃,把她抱在自己的馬上。

可還沒等她讓手下軍士把孩子送回去,就聽見閣樓上傳來婦人的凄慘叫聲:“不要吃我孩兒啊。”

懷裏的女娃也是不老實的,身子不敢動,但扯着嗓子用力哭嚎。

诶,季敏覺得自己的耳朵都要被她們的喊聲吵聾了。

無奈的嘆了口氣,伸手拿下了臉上的面具。

須臾間,喧鬧的人群靜止了,連空氣似乎都沉默下來。

……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人。

季敏靜靜的端坐馬上,夏日絢麗的陽光穿過招展的旌旗,跳躍于她的雙肩,又有幾點落在她臉上。

她的臉就似這五月盛開的牡丹一般,容顏國色,姝美明豔。

馬背上女娃驚詫的連哭泣都忘記了,只呆呆的看着這換了臉的人。

孩子的母親從樓上奔了下來,怯怯的走到馬前,伸出手。

季敏俯下身,把女娃遞給她,含笑叮囑:“小心些。”

聲音似玉珠落盤,含韻動聽。

婦人的臉一下子就熱了,大着膽子擡起頭,就看見季敏嘴角微微的笑意,她整個人便愣住了。

眼前的長公主眉目舒展,如畫如景,仿佛天地間的麗色都是從她身上流淌出來的。

但她又常年帶兵四處征戰,冰冷的铠甲下自有從屍山血海中淬煉出來的堅毅凜然、淩厲肅殺。

但這煞氣與麗色在她身上卻被融合得相得益彰,給她憑添了一種別樣的飒爽英姿。

……端的是傾倒陰陽,男女通殺。

季敏看婦人伸着手,卻不接孩子,只直勾勾的看着她。

便嗯了一聲,手臂又往前遞了遞。

那婦人似被季敏的聲音驚到了,身子一抖,臉忽地紅了,一把接過孩子,從懷裏掏了一樣東西,塞到季敏手上,轉身鑽進了人群中。

季敏看着手裏的精致粉紅荷包,這是做什麽?是感謝她嗎?

她擡頭去找那婦人,卻發現街面上的女子們都在不錯眼的盯着她,似乎恨不得用熱烈的目光吃了她。

這是怎麽了?

季敏詫異間,就見這些女子們齊齊擡起了手。

手帕、香囊、荷包、鮮花,如雨打芭蕉般向她抛來。

這些還算好的,還有那簪子,珠花等各種首飾也紛紛襲來。

季敏此時徹底明白“擲果盈車”是什麽樣子了。

她覺得自己沒有被戰場上的敵人打敗,卻被上京女子們的熱情給打敗了,只能抱着頭,落荒而逃……

皇城,禦書房內,皇帝看着地中央跪着五位內閣大臣,語氣淡淡:“愛卿們,不随太子去太和門迎接長公主凱旋,到朕這裏,可是有什麽急事嗎?”

幾位大臣眼角餘光互相瞄了瞄,到底張尚書開了口:“陛下昨日拟旨,要封永平長公主為東南兵馬大元帥,臣等覺得此事不妥。””

“哦,難道愛卿們覺得長公主此次平亂的功勞還不夠當這元帥嗎?”

能做到內閣大臣,當然都是人精,自然能聽出皇帝話語中帶着的隐隐怒氣。

可是幾位大臣心中卻是有想法的。

當今皇帝的皇位是前朝大周靜帝禪讓而來,他們這些人雖是前大周的老臣,但是他們都是世家出身,是有着世家的傲氣的。

永平長公主雖是皇帝愛女,自幼便深得聖寵,如今又戰功赫赫。

但是她的那些功勞,都已是得了朝廷褒獎的。

兩年前,皇帝登基當日,就下旨封自家閨女為長公主,與公主封號相比,長公主地位更要尊崇, 禮儀服飾可與藩王相提并論,又享千戶邑,領安國大将軍之職。

這等榮耀對女子來說已是前無古人,就算男兒也多有不如啊。

現在皇帝還要逾祖制封長公主為東南兵馬大元帥,這等不符禮數傳統的國之大事,他們是一定要觐見的。

“陛下,這是臣等的奏本,請陛下明鑒。”

皇帝看着呈上來的奏本,不用打開,他都知道這些所謂世家大臣們會在上面寫些什麽。

無非就是永平長公主身為女子,掌天下兵權,屬牝雞司晨,不合古法禮數,會招來天災人禍。

哼,他們也不想想,若沒有朕的愛女帶兵打仗,舍生忘死,保家衛國,他們這些人上哪裏享受如今的榮華富貴。

這一個個的做派就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碗來罵娘。

“衆位愛卿,朕知道了,你們先下去吧。”皇帝連看都沒看奏本一眼。

喲,皇帝到底還是溺愛女兒,看來對他們奏本準備置若罔聞,當廁紙了。

……這怎麽成!

說來這位長公主若真是端莊賢良、品德高尚,能為天下女子楷模也勉強可以,但她卻堪稱百年甚至千年來女子中的大大異數。

皆聞她自幼不喜女兒家的琴棋書畫、茶藝女紅,只愛舞槍弄棒,鬥勇逞狠。

大了,率軍征伐,殺戮無數。

都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可她現在十九歲了,非但沒成親,還被退過婚。

據稱她的前未婚夫,是她的青梅竹馬,知根知底,堪稱良配。

可到她十七歲大婚前,一言不合,竟一箭射瞎了未婚夫的左眼,兩人就此反目。

而這一次南诏之戰,她又不顧朝堂群臣反對,自作主張,坑埋了一萬名俘虜,實在視人命如草芥,血腥殘酷,有違天和。

幾位大臣又互相看了看,皆一個響頭磕下,額頭見血:“臣等,還請陛下三思!”

作者有話要說:  發新文了,還請天使們多多支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