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王太後和崔萬化決議後,終于在朝堂上止住了是戰是和的争論,正式封宗室女崔柔為公主。以輩份論,崔柔和崔承元同輩,她若嫁與匈奴王,大夏國也不至于降了一個輩份。
紀飛一心想出戰,好揚名立萬,不想崔萬化一意要議和,因背地裏罵崔萬化是膽小鬼,只知道怕匈奴雲雲。同個時候,王時中則趁機拉攏了紀飛,令紀飛倒向王家,一起對抗崔萬化。
崔柔和南昌公主的畫像終于快馬加鞭送至匈奴王冒頓手中,冒頓看完畫像,卻沒有像崔萬化等人預料那樣當場擇定崔柔,而是回信給王太後,表示想派使者上京,讓使者親眼看看南昌公主和崔柔,之後他再決定要選哪一個為妃。
王太後接到信時,臉色不由變了,罵道:“這個狡猾的冒頓。”
崔萬化道:“想來冒頓是懷疑我們做了手腳,這才要讓使者親眼來瞧瞧。太後娘娘只管複信,準他派使者來瞧。”
王太後道:“可南昌公主和崔柔,她們姿色卻是差不多,何況南昌公主自小受寵,地位高,風格氣度卻又勝了崔柔一籌,匈奴國使者來了,只一瞧,縱分不出優劣,也要挑地位高的南昌公主的。”
崔萬化道:“女子既然能憑打扮就打扮得比正常狀态漂亮幾分,自然也能憑打扮把自己打扮醜些,且也可以讓太醫研制一味藥,令南昌公主服下,臉上暫時長些紅點,那時使者看了,自會如實禀了冒頓。冒頓不相信畫像,難道不相信使者的眼睛?那時,他定然會下決心娶崔柔。”
王太後聽了,便回信給冒頓,說道歡迎使者上京。
朝堂諸事繁忙,崔承元也是忙亂,只這幾晚到了景福宮,卻見幾個小太監扮作小醜模樣,在做逗趣動作逗墨玉開心,他便也坐到一邊觀看,沒多久也被逗樂了。
江嬷嬷見崔承元開杯,自是悄悄松口氣。她本來要教導墨玉做逗趣動作的,可是墨玉每回一本正經看着她,半點要學的意思也沒有,至最後,她只好召了幾個小太監來扮小醜了。
王太後打聽得崔承元近段時間睡得好,不再半夜起來折騰,便松了口氣。
南昌公主那裏,得知喬媚兒在宮中站穩了腳跟,雖因崔承元年紀小,未能正式封妃,卻甚得喜愛和信任,也頗為滿意。有了喬媚兒在宮中這步棋,自己對宮中的事,自能提前知道。
轉眼過了半個月,匈奴使者快馬加鞭趕到了京城。
使者朝堂拜見皇帝後,宮中便設宴,準備款待使者,同時好令南昌公主和崔柔出場,讓使者相看。
南昌公主這晚,自是往醜裏打扮,又服了太醫開的藥,等着藥力發作,臉上長出紅點時再出席,只心中感到屈辱,和幕僚道:“沒想到堂堂大夏國公主,卻要這般被野蠻國的使者觀看,傳出去,也是笑話一個了。”
幕僚道:“先帝以體弱之軀登位,朝政決于外戚之手,國力衰退,現新帝又年幼,朝政同樣決于外戚并王叔手中,不能親政,萬一戰亂,皇帝穩不住朝堂,局勢一亂,公主或也不複現時這般尊貴。”
幕僚的意思,是勸南昌公主為了大局,且得忍辱。
南昌公主牢騷一番,究竟也嘆氣道:“罷,誰叫我們大夏國不敢和匈奴國一戰呢?”
匈奴國使者到了京城,卻是目不瑕接,幾乎被京城的繁華迷了眼。因悄悄讨論道:“怪不得大王想打上京城來,若在這京城住一住,不枉活一世。”
大夏國諸人安排周密,在皇宮宴會上,讓使者如願見到崔柔并南昌公主。
使者眼見崔柔貌美,南昌公主臉上非但有斑點,還長了一些紅點,一眼看去頗吓人,心下認為大夏國确然是誠心想送美貌公主和親,而不是送一位貌陋的公主敷衍了事,皆暗暗點頭。
景福宮中,墨玉暗暗關注這件事,待聽聞匈奴國使者赴宴第二天後,準備離京時,心下也松口氣,度着對方是回去禀報匈奴王,準備讓匈奴王迎娶崔柔為妃了。
就在衆人以為事情能順利時,卻出現了意外。
卻是使者準備出京時,有人遞了密信,言道南昌公主貌美,當時赴宴席時,卻是裝扮成醜女欺哄使者的。
使者憤而回轉,求見崔承元質問這件事,要求再見南昌公主一面,若南昌公主并不醜,便要為匈奴王求娶南昌公主為妃。崔承元緊急召了崔萬化商議此事。
喬媚兒在宮中聽得消息,急忙買通了一個內侍,讓內侍急速到南昌公主府報訊。
南昌公主聽到消息時,緊急召了幕僚和長史商議,懊惱道:“本公主絕不和親,若下旨讓本公主和親,本公主就魚死網破,跟使者同歸于盡便了。”
鄭安賢素知南昌公主的心性,或者真會狠下心一死的,當下道:“公主,事情已這樣了,不想和親,只有一個法子,那便是促使大夏國和匈奴國一戰。”
“有法子盡管說。”南昌公主眉眼全是淩厲。
鄭安賢便俯耳道:“一不做,二不休,公主只須召出府中死士,讓死士去暗殺匈奴國使者。使者一死,匈奴王必大怒,再不肯接受議和條件,當會提更進一步的要求,而那更進一步的條件,太後娘娘和陵王絕不會答應,那時只好開戰了。”
南昌公主馬上點頭,着手讓人去暗殺匈奴使者。
另一頭,王時中卻和府中一位心腹道:“若議和成功,陵王繼續壓着王家,王家還有什麽出頭之日?如今讓人遞了密信給匈奴使者,使者必然要求娶南昌公主,而南昌公主絕不會答應去和親,如此一來,局勢必變。到時紀飛再求戰,太後娘娘或者順勢就應了。”
王時中等着局勢發生變化時,果然,就有人匆匆來禀道:“太保大人,匈奴使者被人暗殺了。”
王時中一聽,眉頭一跳,自語道:“那女人動作好快!”
很快的,大臣們也聽得消息,不由大嘩,匈奴國使者來京被殺,和議再無可談之處了。紀飛這個時候又跳出來嚷道:“臣請戰,必掃平匈奴!”
至此,王太後和崔萬化也知道,不戰不行了。
墨玉知道消息時,驚得差點掉了下馬,如果開戰,最終便是耗盡國力,也會耗掉崔承元的命。她前世看史書時,這場戰争,足足打了十二年。至崔承元病亡,王敏光登位,再度和匈奴王議和,願意俯首稱臣,方才停戰的。
現下唯一不同的,便是崔萬化還在世,并不如史書記載那樣英年早逝。但如今匈奴使者被殺,就是以崔萬化的能力,也沒法救場,只能備戰了。
墨玉愁得小臉都發皺了,明明知道結果,卻無力回天。
就在紀飛準備領兵出戰,王太後和崔萬化四處籌謀糧草時,永安王崔萬年派人上京,言道願意傾封地之力,獻上糧草,條件是,要接走東方。
稍遲,常公公就到了景福宮,朝東方道:“東方,你父王派人來接你了,快走!”
東方不明所以,問道:“誰來接我?”
常公公之前是聽聞東方小時候失了憶的,這會便蹲到他跟前道:“你本是永安王的兒子崔東易,兩年前走失了,現你父王查得你在宮中,特意命人來接你回封地。”
墨玉聽得常公公的話,呆在當地,朕的東方是永安王的兒子?
當下崔栖梧和王敏光也在景福宮做功課,聽得東方是永安王走失的兒子,都圍了過來,驚奇不已。
崔栖梧戳一下東方的額角道:“我說你怎麽那麽聰慧,快趕上我了,原來是我三叔的兒子,論起來,就是我堂弟。”
王敏光也道:“我和皇上是表兄弟,論起來,東方也是我表弟了,怪不得咱們投契。”
東方對三歲之前的事,印象已有些蒙糊了,當下使勁回憶,半晌不舍地看向墨玉,問常公公道:“小朕能跟我一起走麽?”
常公公已是催着道:“東哥兒,快走了,來的人等着呢!”太後娘娘要用你換糧草,急着呢!
東方拉着墨玉不放,問道:“你跟我走嗎?”
墨玉也舍不得東方,只心下卻是知道,就是自己想跟東方走,崔承元也不會答應,因答道:“東方,小朕大了就去找你。”
這兩年,東方和墨玉形影不離,突然要分別,卻是難舍難分。
常公公心急,再顧不得許多,過去扳開兩個小娃兒拉在一起的手,一把抱起東方就走。
東方掙紮着道:“公公,公公,我還有話要跟小朕說。”
常公公只好停下腳步,待墨玉邁着小短腿追來,就蹲下身子,讓東方和墨玉再告別一次。
墨玉鼻子有些酸,伸手去摸東方的小手道:“東方,你要等小朕長大!”
東方也紅了眼眶道:“小朕,你好好學寫字,到時給我寫信。”
“嗯!”墨玉點頭道:“你要好好的。”
常公公見兩個小娃兒說着說着,帶了哭音,深怕他們真個哭了,又要耽擱功夫,一下站起來,抱了東方撥腿就走。
墨玉看着他們的背影,用袖子印着眼睛,朕的東方,朕養了兩年的東方,被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