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墨玉這幾日受了氣,有些遷怒崔承元的,一時就把崔承元支使得團團轉。

崔承元不以為忤,任墨玉使喚。

常公公在外間聽得說話聲,悄悄探頭一看,馬上又縮回了頭,心下道:乖乖,皇上端茶倒水的,倒是來勁了。

那頭,王太後召了禦醫詢問道:“皇上身子如何了?”

禦醫斟酌言詞道:“禀太後娘娘,皇上最近太過勞累,服了藥,略休養幾天便好。”

王太後聽得崔承元沒有大礙,這才安心些,另外問道:“皇上身上那股餘毒,究竟什麽時候能全部清除?”

禦醫答道:“皇上身子虛,不敢用猛藥,只能徐徐解毒,怕還要兩三年才能除盡。”

王太後略略皺眉道:“若這樣,皇上就是成親,子嗣方面豈不是……”

禦醫吞吞吐吐道:“就是除了餘毒,也未必就……”

王太後一拍案道:“養你們何用?”

禦醫吓得跪伏在地道:“臣有罪!”

王太後也知道崔承元身上所中的毒不是一時片刻能除盡的,只到底煩悶,卻要遷怒禦醫。且崔承元這般,子嗣難得,一旦消息外洩,又要引起風波。

王太後好容易按了脾氣,說道:“不管如何,你們得想出法子來醫好皇上,至于哀家今日所問,一字不許外洩。”

禦醫忙應聲道:“臣遵命!”

待禦醫告退了,王太後喊進田嬷嬷,吩咐道:“着人看好東方,莫讓他有什麽閃失。”

田嬷嬷聽着王太後的話,雖略詫異,也不敢多問,只應了一聲。

Advertisement

房中靜了下來,王太後尋思着,若崔承元大婚後,短時間內還是沒有皇子,只怕朝臣又會奏請立崔栖梧為太子。而陵王崔萬化其實是死在崔承元手上,一旦崔栖梧查得真相,到時朝局又會亂了套。若真個要讓皇室子弟當太子,與其立崔栖梧,還不如立……

王太後權衡好一會,心下道:若這樣,倒要将王映真配與東方才好。一旦王映真産下男娃兒,這男娃兒既是皇家宗室子,又是王家外甥,一朝崔承元無子,過繼東方的兒子到膝下當太子,朝臣也無話可說。這樣一來,也能繼續保住王家在朝中的地位。

且東方手中無權無勢,威脅不大。萬一到時崔承元卻又有子,想廢了東方兒子太子之位,那也輕易。此時,還得留着東方這條命。

王太後正分析着朝中形勢,外間有人禀道:“太後娘娘,王家姑娘來了!”

“讓她們進來!”王太後揚聲吩咐了一句。

很快的,王映雲和王映真就進來了,雙雙上前行禮,又噓寒問暖,笑道:“太後娘娘身子可好些了?”

王太後道:“你們一天問兩次,哀家不好也早好了。”說着笑了起來。

王家姐妹其實也知道王太後不過小病,早已好了,之前不過為了磋磨墨玉,方才裝病的。

當下坐定,小宮女斟上茶來,王家姐妹只尋些笑話逗王太後開心。

王太後一時遣開小宮女,喊王家姐妹坐到床邊,斟酌言詞說了一番話,又道:“現下,你們兩姐妹,總歸一個要跟了皇上,一個要跟了東方。不管跟哪一個,都有好處有壞處。不過,只要哀家在一日,王家在一日,你們兩姐妹必然榮華富貴一生。”

王映雲和王映真面面相觑,好一會,卻雙雙跪到地下道:“太後一心為着王家,我們兩姐妹又怎能獨善其身?現一切只聽太後娘娘的安排。”

王太後見王家姐妹懂事,欣慰地點了點頭,俯身拉起王家姐妹,示意她們坐下,又道:“你們年輕,遇事總難免心急些,以後,且得按下性子,慢慢來!”

因近着中秋,宮中卻是開始排戲,準備在中秋時上演,好取悅王太後和崔承元。

這一天排戲時,宮中閑着的人卻去瞧了瞧,瞧完又一路嘻笑着回去。

王映真瞧完新排的戲,正要去給王太後請安,半道上卻巧遇了東方,因笑着向東方問好。

東方之前也有見過王映真,當下立住腳步,也問了一聲好。

王映真便道:“今兒排的戲是新編的《花好月圓》,唱得可熱鬧了,你怎麽不往前頭去瞧瞧,只在這兒閑逛?”

東方本是算準墨玉今兒會從這兒經過,因特意來這兒等着,只想遠遠看一眼墨玉的,不想沒遇到墨玉,卻遇到了王映真,他為人一向溫和,不願得罪王映真,當下答道:“我喜靜,不是十分愛那些熱鬧的戲,因此來這兒躲一會兒清靜罷了!”

王映真很理解地點點頭,道:“我在王家時,有時候府中設宴,熱鬧太過,也會躲一躲清靜的。”說着福一福,從東方身側經過,往另一邊去了。

東方正要走開,卻見地下有一方紗巾,紗巾式樣很像墨玉曾經系在手臂上的,他不由自主就蹲下地揀了起來,拿在手中細看,一時暗道:莫非玉姐兒早間就從這兒經過,落下了紗巾?也是,今兒事多,她想來早起,比往常早了半個時辰經過這兒了。

東方團起紗巾,看看四下無人,便把紗巾塞進懷中,小心藏好了。

王映真到得王太後處,眼見王太後在裏間和田嬷嬷說話,王映雲正在廊下逗着鳥兒玩,她便也上前逗鳥兒,一邊悄聲道:“阿姐,我的紗巾掉了。”

王映雲輕笑一聲道:“掉對地方了嗎?”

“當然,掉在他腳邊的。他如果不是瞎子,就定能看到。”王映真吃吃一笑,又壓低聲音道:“不怪墨玉放不下他,他可真俊。”

王映雲羞了羞王映真道:“春心動了?”

王映真啐一口王映雲道:“還不是你挑剩下的?”

王映雲左右瞧瞧,見宮女們站得遠,便道:“快收起你的話。什麽挑剩下的?你跟他的話,那可是正妻,以後若得了兒子,你可是……。我麽,除非好運道,若不然,只是皇家妾而已。太後娘娘這樣安排,不過是因為我大着你一歲,認為我穩重些,方才讓我到時跟了皇上。若是我自己挑,未必就……”

王映真雖知王映雲說的未必是真心話,但到底心裏舒服了一些,嘀咕道:“你得了造化,那可比我高了不止一個檔次。以後啊,沒準我家兒子也要送給你養,你是占盡便宜好麽?”

王映雲去捂王映真的嘴,輕聲斥道:“人來人往的,小心被人聽了去。”

王映真扳開王映雲的手,嗚嗚叫道:“你剛才喂了鳥兒,還沒洗手就來捂我的嘴,髒死了。”

王映雲便又揉揉王映真的臉,笑道:“我還摸了鳥毛了,偏要再摸你。”

王映真拍開王映雲的手,嗔了一句,兩姐妹在走廊下打鬧了一會。

那一廂,石氏卻是算着進宮見墨玉的日子,準備把石芬帶進宮去。

石芬今年十六歲,足比墨玉大了一歲,一直未有婚配,卻是她心有“大志”,認為表妹墨玉能進宮,沒準她自己也會有造化呢!因此每碰有人提親,就一口拒絕了。

待聽得自己有機會進宮,一時竊喜,臉上卻裝得雲淡風輕,說道:“玉姐兒策封了皇後,親戚們總要幫她穩住位置的。我若能進宮,自然要對她盡心盡力。”真沒想到,自己也有機會進宮。人活一輩子,怎能随便配個漢子,草草過一生呢?如今得了機會,總歸要……

到得中秋佳衛,各府命婦早上要進宮賀節,趁着這機會,石氏就帶了石芬進宮了。

候着賀節空隙,石氏拉了墨玉道:“玉姐兒,我帶了芬姐兒進宮,她是一個伶俐的,定能幫你分憂,你留下她罷!”

墨玉眼見石氏帶了石芬進宮,其實已明了,當下道:“阿娘,不是跟你說過,不要帶人進宮麽?宮中的事兒,不比外間,一個處理不當,就會惹禍上身的。胡家女兒也好,芬姐兒也好,到底不比一直在京城中長大的大家閨秀,沒有她們那麽多心眼,萬一……”

石氏道:“可我答應了你舅舅和舅母,讓芬姐兒進宮跟着你的,芬姐兒也在親友間說了一遍,若這樣帶回去,她面子沒處擱,你舅舅和舅母和我也要生隙的。你莫忘了,當初你爹爹護你上京,家中沒錢,還是你舅舅掏家底借給咱們的。”

墨玉聽石氏說個沒完,沒法子只好道:“這樣罷,我留她在宮中住幾日,若有不妥,到時再送她出宮。你回家去,只向親友先解釋幾句,到時她回去,也不致沒面子。”

石氏道:“就是要送她回去,你也幫着她擇一頭好婚事再送呀!你舅舅和舅母從鄉下搬到京城,門第不高,芬姐兒就是找不着好人家。你若幫着一些,再求求皇上作主,芬姐兒也有着落。咱們欠你舅舅和舅母的人情,也就還上了,皆大歡喜的。”

墨玉無力道:“阿娘,我事兒多着呢,這會真顧不上芬姐兒的事了。”

石氏小聲嚷道:“玉姐兒,芬姐兒是一意要進宮來幫你的,你不能不顧她。”

“好了,把她留下罷!”墨玉只好答應了,一邊道:“除了她,不得再送人進來了。”

石氏滿口答應了,又試探問道:“你和皇上……”

墨玉擺手道:“阿娘,皇上的事,你別打聽,打聽了沒好處。”

兩人正說着,旁邊突然傳來一個聲音道:“打聽什麽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