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女配沉迷強軍削藩2

顧晗明白, 要想要改變明晗的命運,阻止三皇子和淮南王世子的謀反, 就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那就是削去淮南王的兵權。

原本的世界中,淮南王世子幫着三皇子奪位是為了女主, 是女主明薇說服了淮南王世子, 但是在她看來,女主一人應該沒有這麽大的能量。應當是三皇子和淮南王之間達成了什麽協議,比如——永不削藩。

從原本的劇情來看, 那些什麽天下第一才子, 什麽第一神醫的,她并不放在眼裏, 這些人翻不起什麽大的浪花來, 只有那位無影樓樓主,無影樓是個殺手組織, 顧晗很想知道這樣一個目無法紀的組織是怎麽如此光明正大地存在世上的?

至于那位三皇子,只要沒有淮南王的兵馬, 這位就翻不出什麽花來。

顧晗看着面前又恢複了鬥志, 收斂了怒氣的平寧帝, 拉着平寧帝的衣服撒嬌道:“皇舅舅, 我想要讀書。”

平寧帝此時正被顧晗的聰慧所震, 笑着問道:“阿晗怎麽想要讀書了?讀書可是要吃苦的。”他之前想過要讓外甥女大些, 養好了身體再讀書, 身為皇家郡主怎麽可能是個睜眼瞎?

“我不怕吃苦, 我要成為像皇舅舅一樣博學的人。”顧晗對着平寧帝一臉崇拜道。

“好。”平寧帝被顧晗的敬佩的眼神看得心中一軟,道:“我們讀書,皇舅舅親自教你好不好?”

能被平寧帝親自教導的機會,顧晗自然不會拒絕,拍了拍小手道:“好。”

平寧帝随後讓身邊的內侍拿來三百千,對着顧晗念起來,平寧帝驚奇的發現他外甥女記憶極佳,他對着阿晗念過一遍或兩遍,阿晗基本上就能記住,這讓平寧帝大喜,教導顧晗的興致更高了。

随着教導地越來越深入,平寧帝就越發現外甥女越聰慧,不僅記憶力極佳,就是理解能力也極好,不僅能明白他講的典故,問出的問題也十分讓人深思,直指事件的本質。

若不是朝政繁忙,平寧帝都想一直這麽教下去。

“阿晗,想不想去崇文館讀書?”平寧帝問道。

崇文館在明晗的記憶中有,那是魏朝歷代皇子讀書的地方,平寧帝沒有讓她去公主讀書的重華宮,可見是她剛才聰慧的表現讓平寧帝另眼相看,改變了主意。

“阿晗能去嗎?”顧晗的眼睛中滿是向往。

平寧帝看着外甥女一臉期待的樣子,大手一揮,“當然能去,昔年不也有安成,鹹寧兩位公主在崇文館讀過書嗎?”

Advertisement

顧晗知道,平寧帝口中的安城和鹹寧兩位公主是和親夷族的兩位公主,這兩位公主确實在崇文館讀過一段時間的書,那是因為兩人要遠嫁夷族,要在崇文館中學習夷族的知識,和魏朝的典籍,好到了夷族不丢魏朝的臉面。

如今看來,平寧帝是真的寵明晗,不然也不會因為外甥女聰慧就把外甥女往崇文館送。

顧晗對着平寧帝謝了恩,她入崇文館讀書的事情也就這麽被定下了,并且平寧帝承諾三日後親自送她去崇文館。

之後顧晗又陪着平寧帝用了膳,随後才回到自己的關雎宮。

她今日能入崇文館可謂是意外之喜,她本來只是想讓平寧帝給她找個師父教她讀書,沒想去崇文館,不過能入大魏的最高學府當真是再好不過。

如今魏朝的形式,是削藩在即。但是削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不小心就容易引起動亂,甚至有可能連皇位都不保。當年漢景帝削藩,引起七王之亂,雖然很快被平息,但依舊是不小的動亂;更有甚者是一位帝王,削藩削的皇位都直接丢了,被藩王叔父打的只能逃離皇宮。

所以,削藩一定要慎重再慎重。而在這之前,首先要有一支能夠威懾藩王的軍隊,有了這樣的軍隊在,藩王才不敢亂動。

而如今的大魏雖然兵馬充足,而淮南王依舊手握重兵,這才是淮南王不怕朝廷的原因。

削藩,一定要徐徐圖之。

正在這時,高女官進來禀報道:“郡主,太後想要見您,清河長公主也在慈安宮呢。”慈安宮的大魏歷代太後的寝宮。

顧晗點頭,起身朝着慈安宮而去。

等她到慈安宮的時候,宮內不止有太後和清河長公主,皇後,三皇子以及三皇子的生母淑妃也在。

顧晗行完禮,太後趕緊叫起,然後便将顧晗摟在了懷中,笑道:“聽說我們阿晗都要去讀書了。”

“是啊。”顧晗點頭應道,她要讀書這件事平寧帝肯定會告訴太後和清河長公主,而這宮中本就沒有秘密,皇後雖然無子,但帝王敬重,無人敢挑釁,又掌管後宮,自然消息靈通。而淑妃位居四妃之位,又生育三皇子,自然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随後又像個小孩子一樣對太後撒嬌道:“皇舅舅還誇我聰慧呢。”

太後素來是最寵愛外孫女的,聽後笑道:“好好好,我們阿晗是最聰慧的。”

旁邊的皇後湊趣道:“我們阿晗一直都是聰慧的小姑娘,更是漂亮的小姑娘。”随後對着身邊的捧着盒子的侍女招招手道:“這是皇舅母給我們阿晗的賀禮,看看喜不喜歡?”

顧晗看着打開的盒子,裏面放着上好的文房四寶,這不算什麽稀奇,最稀奇的是這套文房四寶的尺寸是按照小孩子手的尺寸定制的,這便很有心了。

清河長公主看着皇後送的禮物,趕緊道:“小孩子家的,真是讓皇嫂費心了,這樣的東西我都沒有想到呢。”

太後也贊道:“皇後素來心細。”

皇後聽到這話,臉上的笑意更濃,她沒有孩子,對嫔妃的孩子既不厭惡也不喜歡,只有對這個住在宮中的外甥女格外喜愛幾分,不然也不會準備這樣用心的禮物。

“謝謝皇舅母。”顧晗對着皇後嬌笑道:“等阿晗會寫字了,幫着外祖母和皇舅母抄佛經。”太後和皇後都禮佛。

皇後聽後,連眼中都是笑意,“好,那皇舅母就等着我們阿晗寫的佛經了。”對于這樣會惦記自己的孩子,皇後只覺得舒心和真心的喜愛。

旁邊的淑妃看着皇後讨好了顧晗,就讨好了太後,趕緊将身邊的三皇子推出去道:“嘉安郡主要去崇文館上課,正好阿衍也在崇文館上課,到時候可以照顧嘉安郡主。”

三皇子名為元衍,如今已經十歲了,很是清楚今日淑妃帶自己來慈安宮的任務,對着顧晗笑道:“皇祖母,等到去上課的時候我可以照顧嘉安妹妹。”随後又對着顧晗道:“嘉安妹妹,三日後我接你去崇文館好嗎?”

太後看到三皇子願意照顧妹妹很開心,剛想要答應,結果便聽到自家小外孫女道:“不用麻煩三表哥了。皇舅舅說他到時會親自送我去崇文館。”她可不想和三皇子有一個青梅竹馬的名聲。

聽到平寧帝要親自送顧晗去崇文館上課,三皇子心中升起了一股嫉妒,他當年去崇文館的時候,他父皇也不過是派身邊的裴公公将他送過去,不只是他,就是他的幾個兄弟也都一樣。偏偏到了他這個小表妹這裏就不一樣了。

淑妃聽到這話,看着不說話的兒子,只能尴尬地笑着道:“以後總有機會。”

之後,淑妃又跟着湊趣了幾句話,便帶着三皇子告辭了,淑妃離去後,皇後也因為要處理宮務也離開了,屋內只剩下太後,清河長公主和顧晗。

這時清河長公主再無所顧忌地将女兒摟在懷中,皺眉道:“你這孩子真的願意上學?”

“當然。”顧晗還是一臉天真道:“想像皇舅舅一樣博學。”

清河長公主不忍打擊女兒,只是對着太後擔心道:“母後,崇文館課業繁重,我擔心阿晗的身子受不住啊。”但是看着女兒這麽高興,清河長公主還是不忍心讓女兒不去崇文館,只是心中擔心的厲害。

太後聽後擺了擺手道:“崇文館的學士都不是瞎子,怎麽會給阿晗布置皇子那麽多的課業?”太後覺得女兒的擔心有些多餘,道:“去增長增長見識也好,最起碼能寬寬心胸,對阿晗也有好處。”她始終認為女子被困在閨閣之中,才容易多愁善感,對身子不好。

有了太後的話,清河長公主的心放下不少。

顧晗又說了幾句話哄着清河長公主,讓清河長公主的心徹底放下來。

三日後,顧晗早上起來被高女官打扮好後,便朝着平寧帝的勤政殿而去。等平寧帝下朝後,平寧帝領着顧晗往崇文館而去。

崇文館學士都是虛職,歷來都是太傅或者是太子太傅等人領此職,如今的崇文館學士正是太傅顏華。顏華帶着崇文館的直學士,校書郎等人,和在崇文館讀書的皇子宗室子弟和貴胄子弟,如今正站在崇文館前恭迎聖駕。

只見先從龍辇上下來的平寧帝手中領着一位五六歲樣子的小姑娘,雖然靈動可愛,但是單薄的身體,一眼就能讓人看出來小姑娘有不足之症。

衆人便知道,這位便是今日的主角,傳聞中備受帝王寵愛的嘉安郡主了。

“衆卿請起。”平寧帝叫起了衆人,然後便領着顧晗,帶着身後的衆人進了崇文館中,在正殿坐下後,平寧帝先考教了諸位皇子的功課,平寧帝一共有六位皇子,除了五皇子五歲,六皇子還在襁褓之中,剩下的四位皇子中,二皇子早夭,在崇文館上課的只有大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

大皇子為德妃所出,厭文喜武,對于平寧帝的問題只能勉強答出。三皇子一開始還能對答如流,但是後來便要思考很長時間。四皇子則不同,他每個問題都會在平寧帝提出問題後停頓相同的時間,最後再緩緩答出,這樣既讓平寧帝滿意,又沒有搶了三皇子的風頭。

四皇子生母只是原本宮中的一個宮女,後來剩下四皇子後才被封為寧嫔,是幾位皇子中出身最低的一位。

不過,這些都不是令顧晗最驚奇的地方。

面前的四皇子,只有八歲的年紀,就像前世崔衡的縮小版。而她若是沒有記錯,四皇子名喚元衡,而看元衡的樣子,也不像是記得她。

不過,這對顧晗來說都不是事兒。以前都是阿衡扶持她,如今輪到她幫助阿衡了。

她若記得沒錯,原本的劇情中四皇子五歲時便夭折了,而如今四皇子能活到這麽大,看來是阿衡自己的原因。

平寧帝考教完皇子後,頗為滿意,之後又勉勵一番,才對着一旁的太傅顏華道:“太傅,這是嘉安,以後也跟着你讀書。嘉安聰慧,你以後就知道了。”

嘉安郡主要來崇文館讀書,這事兩天前平寧帝就召他入宮給他說了。雖然不太相信平寧帝口中的嘉安郡主有那麽聰慧,但他還是好奇,所以才答應了讓平寧帝會親自教導嘉安郡主。

顧晗對着顏華拜道:“學生拜見老師。”

“郡主請起。”顏華受了這一禮後,扶起顧晗。

之後平寧帝又囑咐了外甥女幾句,才帶着人離開。

因為屋內除了顧晗的侍女外,只有顧晗一個女孩子,所以顏華将顧晗安排在了第一排,令顧晗臨字,顏華先教導起皇子,等給皇子分別輔導完後,才開始給顧晗講課。

看着顧晗臨的字,顏華點了點頭誇獎道:“郡主小小年紀這字已見雛形,日後勤加練習,未嘗不可有所成。”顏華只以為是平寧帝之前已經派人交過嘉安郡主一段時間,也沒有在意。

顧晗沒有說什麽,她身為昭陽公主那一世,宣德帝也是請了很多大儒來教導她,她的字便是在那一世練成的。如今裝回小孩子,這還是她廢了很大的勁僞裝出的初學者的筆跡。

之後顏華開始給顧晗講學,他驚奇地發現,這位嘉安郡主确實和平寧帝所說的那樣一點就通。這讓他極為欣喜,教導起顧晗來也更為用心。

放學後,大皇子和三皇子都極為熱情地要送她回去,顧晗知道這兩位是受了德妃和淑妃的囑托,不過顧晗也不想和這兩位扯上關系,但今天是第一天,她要是太不給這兩位面子也不好,只能點頭:“多謝兩位表哥。”

之後,顧晗又對着旁邊的元衡道:“四表哥要和我們一起嗎?去寧嫔娘娘那也比較順路。”

原本元衡是不想答應的,畢竟看着女孩期待的看着自己,最終點頭同意了。

顧晗發現,這一世的阿衡是屬于沉默寡言型的,心中也不着急,只是耐着性子和元衡說話。

元衡在寧嫔處用晚飯時,便見今日侍候在嘉安郡主身邊的高女官送來了一套文房四寶和一本千金難買的名家字帖,對着寧嫔道:“這是郡主感謝殿下送她回來的謝禮,還請娘娘和殿下收下。”

寧嫔看着高女官送來的東西,正是适合元衡這個年紀用的。而且品質都比內庭局采辦的好上太多,只是這樣貴重的禮物,送禮的又是宮中最得寵的嘉安郡主,寧嫔一時有些不知所措。

她的個軟弱的性子,只能靠着皇後的寬容勉強在宮中度日,兒子長大後,她的事情便處處由兒子做主。

元衡想着今日女孩笑盈盈地叫他四表哥的時候,只覺得連心中都明亮了幾分,對望向自己的寧嫔點了點頭。

“請嘉安妹妹放心,我日後每日都會送嘉安妹妹回宮。”元衡對着高女官說道。

高女官聽後臉上笑意更濃,就像郡主說得,四皇子果真是聰慧人,一點就通。

“奴婢回去一定回禀郡主。”高女官笑道。

高女官走後,寧嫔不解地問元衡,“郡主是什麽意思?”

“郡主不想和大皇子,三皇子單獨回去,所以想讓我陪伴。”元衡道,大皇子還好,和嘉安郡主相差的歲數又多,估計送兩天就不送了。但是三皇子不一樣,宮中都知道淑妃可是十分有意撮合三皇子和嘉安郡主。

而如今的情況,看來他這個表妹并不喜歡三皇子,不然也不會讓他時刻跟着。

顧晗在崇文館讀書,只覺得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她就已經十歲了。

“四表哥那裏可準備好了?”顧晗對着旁邊高女官問道。今天是休沐日,她要出宮去自己的莊子上。一年前,她問平寧帝要了一個小莊子和一些擅于煉鋼的工匠,開始研究平爐煉鋼。

如今這個時代的主要練鋼方式還是灌鋼法,她想要改進煉鋼技術。平爐煉鋼可以将生鐵直接煉成鋼。她想要強軍,首先這軍隊的裝備上就要改變,鋒利的武器是必備,練出好鋼來她才能實施接下來的武器改革。

平寧帝只覺得外甥女異想天開,但是到底疼愛明晗,被顧晗磨了好久,便答應了下來,只是不允許她一個人外出去莊子。所以這一年,顧晗每次出去都是跟元衡一起。

一年多的相處,讓兩人親近了不少,元衡雖然還是沉默冷清的性子,但是卻對她事事照拂。

“四殿下在正殿等您了,您慢點。”高女官答道。

顧晗今日有些迫不及待,因為她昨日剛得到消息,莊子裏歷時一年多的摸索,終于練出鋼來了,趁着今日休沐,她想要趕緊過去看一眼。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