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遲悔的愛意3
沒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讓李子安感到痛苦,唯一能讓他欣慰的是他即将步入大學,終于可以脫離王琴視線範圍內,再也不會有人輕而易舉地幹涉他的生活了。
可現實總比想象更為殘酷,李子安原以為步入大學會是他自由的開端,卻不知根本甩不掉來自血緣的禁锢。
王琴快到了退休年紀,課程任務也不再比以前年輕時繁重,幾乎每晚都會給李子安打電話,跟小時候接他放學那樣詢問他白天學校裏發生的事情,彙報下自己這一天做了什麽,盤問得事無巨細,一度驚呆同寝的室友。
睡在李子安上鋪的室友見狀,一臉羨慕地跟李子安說:“你跟你媽關系真好,我上學前幾天我媽都高興壞了,我甚至懷疑要不是沒到開學日期,她從我高考完都恨不得讓我打包好行李趕緊滾了,整天跟她那群小姐妹吃吃喝喝,過得比我還潇灑。”
每當這時,李子安只能笑笑,也無從辯解。
直到有次宿舍聚餐,李子安在外跟朋友玩得正起勁,電話鈴聲又響了。
有舍友見狀忍不住打趣:“我說李子安,你又不是個黃花大閨女,你媽怎麽把你看這麽緊啊。”
“是啊是啊,這要我媽天天給我打,她不煩我都煩死了。”
“可不呗,現在想想我媽不關心我倒是挺好的。”
“一周一個電話已經是我的極限了。”
舍友們七嘴八舌地讨論起自己的媽媽,李子安打了個招呼起身去一旁接電話。
王琴在電話那頭聽到嘈雜的聲音,忍不住質問:“兒子你這是在哪裏呢,怎麽這麽吵?”
“外面,跟舍友聚餐。”李子安如實說。
王琴一聽,眉頭皺了皺,忙囑咐他:“你千萬別去路邊攤吃,那不幹淨衛生,萬一吃出病了怎麽辦?下次要出去吃就去商場餐廳裏,聽到沒?”
“媽,路邊攤也不見得不幹淨衛生,又不止我一個人吃,大家都沒事。”李子安耐着性子解釋。
“那只是現在沒事,誰知道以後怎麽樣,你是不是還喝酒了?”
Advertisement
“我成年了。”
“誰跟你說成年就能喝酒了,我一天不在你身邊,你膽子就這麽大了嗎?喝酒容易傷肝髒,你……”
王琴還在電話那頭絮叨,李子安喝了點酒膽子也大了些,忍不住低吼了句:“你能不說了嗎?好不容易聚會,被你說的都掃興了。”
“李子安,你怎麽能這麽跟媽媽說話呢?媽媽說這些還不是為你好嗎?”
“夠了!”這話像是打開了某個李子安不願回憶的開關,他本已經妥協軟下的軀殼不知何時又強硬起來。
“我不想再聽這種為我好的話了,媽,你要真的為我好,能不能不要把你生活的重心都放我身上好嗎?這樣只會讓我感覺到壓力。”
“你有壓力?我一個人養你我沒壓力嗎?我也想不管你啊,可是你是我兒子,我不管你誰管你?”
王琴不理解一個未出社會的孩子哪裏來的壓力,真正有壓力的明明是需要養家糊口的大人。
不敢生病,吃飯也縮衣節食,寧願虧待自己也不能窮了孩子,這是當代很多家長的思維,卻得不到孩子們的理解。
無效溝通最為致命,因為很快能夠消耗掉一個人的情緒與耐心,當李子安發現自己跟母親無法溝通時,他不是想辦法去解決,而是選擇了逃避。
他開始不再跟母親說起學校的事,電話也沒以前接地勤快,若王琴問及原因,李子安會心安理得地說因為學習忙碌,實則卻在宿舍跟室友組團打游戲。
他像是要把十幾年失去的假期和快樂通通彌補回來,好的習慣養成很難,可壞的習慣卻相當容易。
從未翹課的李子安在室友的帶領下體會到了一次翹課後的新鮮與刺激,他們躲在宿舍整日不出,也不必去社交,一切都讓李子安感到舒心。
隔着電腦屏,誰也不認識彼此,李子安可以在游戲裏盡情地發洩自我,在外人面前根本不敢表露出來的叛逆在游戲裏逐漸顯露,被積壓的情緒也終于找到了發洩的地方。
後來期末,李子安因為翹課原因,老師平時考勤分打得極低,每回在及格邊緣低空飄過,還被人調侃為“天選的運氣”。
李子安信以為真,覺得自己真有那個運氣,無論怎麽浪都能夠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可後來他想錯了。
上天給的東西,無論天賦還是運氣,都是虛無缥缈的,獲取概率随機。
李子安終于體會到了挂科的感覺。
第一次挂科,他心裏有些羞憤,覺得這是對自己的侮辱。
作為一個從小到大成績還不錯的人,李子安就連不及格的次數都少之甚少,可如今他卻挂科了。
成績單上的分數給了他當頭一棒,竟讓他的窘迫無所遁形,周圍平時跟李子安一起曠課打游戲的舍友還在一旁慶幸自己沒挂科,嘴上念着要去燒高香拜拜。
見李子安不說話,有人就問了李子安一嘴:“李子安,你怎麽樣,沒挂吧?”
李子安撓撓頭,企圖用笑意來掩飾自己的尴尬:“這次運氣不好,挂了。”
舍友詫異後向他表達自己的同情,當然也有人沒心沒肺地哈哈大笑,把這事情當成樂子,說李子安怎麽這麽倒黴。
是挺倒黴,打游戲的三人,就他一人挂科了,能不倒黴嗎?
凡事有一就有二,一回生,二回熟。
當李子安再次挂科時,那感覺跟初次就不一樣了。
初次挂科的時候,他還知道羞憤,愧疚,覺得花了母親的錢卻對不起她,竟玩物喪志到這種地步,而自己又戒不掉。
再次挂科,李子安不再像之前那樣愧疚,并且心安理得地為自己找了個借口,他将挂科的原因開始歸結于題目太難,又或者他本來就不是學計算機的料。
等挂科次數逐漸多到母親那邊也瞞不住時候,面對母親的失望與質問,李子安開始将這事再往後推,漸漸歸結于母親身上。
若當初不是她非要逼自己學習計算機,結果會不會就不同了?
這事情放在常人看就是個不可能發生事件,無法做比較,更別提結果。
可偏偏李子安一股腦鑽進了胡同裏,自己跟自己開始較勁,若當時他能夠堅持些,堅持去學自己喜歡的科目和專業,成績是不是就不會跟現在那樣一塌糊塗了?
從人性的角度去看,将錯誤歸咎給別人會讓自己感到輕松。
李子安在自己毫不知情地情況下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他變得敏感,自卑,開始放縱自我也不再感受到內心的煎熬,體驗着新穎的“差生”生活。
沒有人喊他停下來,周圍的朋友理所當然地認為他繼續這樣的萎靡生活沒什麽問題,也不會再有人為他而驕傲。
他想自己應該是獲得了新生,獲得了想象中自由,又覺得自己再一次死去。
--------------------
求海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