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遲悔的愛意6
李子安降低要求,加上本身的六年經驗,工作找的還算順利,雖說薪資沒有他之前那麽高,但工作氛圍比以前輕松,還有業餘時間可以支配。
王琴最近對他也轉變了态度,如同小時候照顧他那樣做好一日三餐,再目送他上班。
李子安從不擔心自己回家會沒有口溫熱的飯吃,直到某天下班回去發現客廳的燈是黑的。
已經入秋後,天黑得格外快,若不開燈,漆黑的房間跟窗外的夜色仿佛連成了一片。
李子安下意識給王琴打電話,語氣中帶着自己都不曾察覺地質問:“你在哪?”
電話那頭很吵,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聽不太真切。
“我、我在外面逛街呢。”聲音斷斷續續,可能是信號不好,而後王琴找了個稍微安靜的地方接着說:“現在回去也晚了,你自己蒸點飯吃,中午有剩菜放進電飯鍋一起熱熱就行。”
李子安沒注意王琴話裏的停頓,皺着眉頭不滿地應了聲,走進廚房按照王琴的交待蒸飯。
等一切準備就緒時,李子安心裏隐隐感覺到幾分不對勁。
從什麽時候開始,他将母親對他的照顧都當成了理所應當?
誰規定上班的人回家就一定得有口溫熱的飯?
想他在外工作多年下班回家要麽點外賣,要麽自己下廚,內心從未有過抱怨,怎麽一回家得到母親照顧後,一旦這種照顧消失心裏會産生不暢快感?
這一想法的産生猶如給李子安澆了一盆冷水,讓他當場驚醒,不明白自己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成為了曾經他最讨厭的那種人,自私又利己。
或許母親對他的照顧和控制是出自于她偏執的愛,可自己當真反抗過嗎?有非常強烈地去表達過自己的想法和意願并為之堅持了嗎?
當年選擇科目的志願如果自己再堅持一些,不改又能怎麽樣呢?臨終變卦要換科目,上面填報的簽名不是自己親手寫上去的嗎?
李子安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羞恥與愧疚湧上心頭。
Advertisement
他本想着以後再遇到跟母親意見相佐的事情時,雙方都能夠冷靜下來溝通,可誰知王琴看他工作穩定了,沒多久又開始操心他的婚事,甚至連樓下鄰居的孩子都不放過。
身負貸款,李子安暫時沒有想成家的意願,打算再拼幾年,可王琴不知為何格外固執,隔三差五催他相親,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李子安結婚的模樣。
李子安覺得王琴思想真的很傳統,甚至能夠想象他結完婚的下一步便是催孫子了,原本一直忍耐着,直到那些不可理喻的話一次又一次砸向他,兩人再一次爆發争吵。
燈光很亮,李子安并未将母親的話聽進去,大聲反駁了幾句便推門進屋鎖了門,背影決絕,沒有注意到在他轉身離去時母親頹唐的模樣。
空蕩的客廳內,白熾燈光照在王琴瘦弱的身軀上,讓人很難想象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剛才的氣焰有多嚣張。
褪去母親這個角色,她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原本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興趣愛好,閑下來讀讀詩書,旅旅游,忙碌的時候認真工作,健康生活。
然而一旦扮演母親的角色,那些愛好和圈子不得不排在後面。
第一次為人妻,為人母,從一個一竅不通的小女孩成長為一名女人,一個孩子的母親,她想盡辦法讓孩子不走彎路,卻發現到頭來只有自己一人精心扮演着一個讨人厭的角色。
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前夫的離去讓她的人生添了一筆不可細數的爛賬。
王琴也不知道自己該怎麽做,才能修複好她跟兒子的關系,長年累月的争吵讓他們之間那根血緣糾纏的紐帶也變得脆弱。
她獨自一人坐在沙發上,無力地掩面哭泣。
她自是知道這段時間自己的情緒起伏很大,也想過不該給李子安那麽大的壓力,可她的時間真不多了。
她只是想在她有生之年能看到李子安不是一個人孤零零的生活,或許這種想法很迂腐,卻也是她最盼望的事情,畢竟李子安是自己跟這個世界最後的聯系了。
沙發上的包拉鏈并未拉上,因為争執而歪倒着,一塌厚厚的化驗單從包裏露出一角,王琴最終還是将包收起來藏進了自己的房間。
今天下午的檢查很不順利,長期消化不良讓她的胃出現了嚴重不适,起初只是覺得腹脹,也沒放在心上,偶爾會買點消食片吃一吃,或者多吃水果。
後來某天醒來胃突然如烈火在燒一般,從心到胃都是滾燙的,讓她冒了一頭冷汗,嘔吐不止,最後在朋友的幫助下才去醫院做了個檢查。
結果很不理想,胃癌晚期。
在醫生告知她結果時,王琴足足有十秒沒反應過來,她如何也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跟癌症挂鈎,還是已經到了最令人束手無策的晚期。
王琴知道自己的胃一直不好,經常性吃完飯就坐在椅子上批改作業,長年累月積累下來,消化道一直不好,但也沒放在心上,想着人老了消化功能本就會減退,卻沒想到是這樣的原因,難怪這半年來她起夜嘔吐次數增多,還以為是着涼的緣故。
生病的事情王琴拜托朋友幫忙保密,沒跟任何人。其實要不是這病來得突然,她也不想逼迫李子安快點成家,好了卻她心裏唯一的牽挂。
王琴自知操勞一輩子也到頭了,原本還想着以後李子安若成家,還能幫忙帶帶孩子,現在也沒了這想法。
前年家裏所有的積蓄幾乎都拿去付了房子首付,手頭剩的偏本就不多,任何一種癌症晚期治愈率極低,甚至為零,住院化療要耗費不少錢,人又受折磨,到最後也只是吊着一口氣,推遲一兩個月的死亡罷了。
唯一讓王琴感到為難的是不知怎麽跟李子安開口說這事。
王琴一直在喝藥堅持,在最後的時間跟從前寫教案一樣安排了所有想完成的事。
她趁着李子安休假,帶他去了小時候經常會去的照相館,那個照相館已經有些年頭了,從李子安記事起到現在二十多年都還在這個地段。
照相館坐落在古鎮旁,并不大,比起現代化的照相館屬實有些落後和不吸引人,然而在周邊的鬧市中卻有種偏安一隅的感覺,物價多年也沒漲多少。
李子安長大後并不愛照相,尤其工作後長期坐在電腦前寫代碼,讓他的身材也往橫向在走,一直沒有去健身,以至于更不願照了。
今天王琴喊他出來時,他并不情願,但一看到王琴投來的目光帶着一絲乞求時讓他不忍拒絕,最終還是應了。
李子安不知道王琴最近怎麽了,不再和從前那樣跟朋友出去玩,下班後經常看到她坐在沙發上發呆,直到聽見他喊聲才回過頭,甚至時不時會翻出舊相冊來看,經常性跟他回憶起小時候的事情。
“你啊才四歲大的時候,你爸在外面工作沒回家,我當時發燒躺在床上難受着,你就跑過來問‘媽媽,你怎麽了?’,而後自己又跑到客廳去翻退燒藥,字都不識幾個,估計是記得我給你喝藥時候的包裝,沒想到拿對了,又端着一杯溫水過來喊我起來喝藥。我當時……”
王琴說到此處有些動容,眼眶漸漸浸濕,她擡手摸了摸眼角:“我當時就覺得為了你,再苦都值得,可後來長大我總怕你學壞,走彎路,怕你碰壁,想方設法想讓你過得好一些,但我好像做錯了,不然我們怎麽老是吵架呢。”
李子安沉默地聽着,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勸導,總覺得王琴最近說話有些奇怪,等他再問是不是出什麽事情時,王琴又笑着說沒有,那神情掩飾得很好,讓人很難發覺有問題。
而今天,王琴不僅拉着他來照相,還将小時候帶他走過的街道逛了一圈。
有些景物哪怕過了十年二十年依舊沒有半分變化,它承載着多少代人的記憶怕是自己都不清楚,孩提時代踩過的青磚,可能等你成年、老去,故地重游時會再次踩到。
那塊青磚上有一個看不見的腳印,跨過時空讓你與從前的自己重逢。
李子安看着那些或變化、或未變的景物多少有些感慨。
小時候,他在那個大理石滑梯上因為貪玩滑破三四條褲子挨了罵。馬路邊那已經改造成停車場的地方原本有一排房屋,他在那裏學過一段時間鋼琴課,母親總會在下課前接他,并帶着一塊溫熱的煎餅……
原來,這麽多美好的記憶他不知何時竟已經遺忘……
李子安不是矯情的人,心裏雖然感觸頗深,但也不會跟王琴說,只是暗暗下決心以後再吵架時能冷靜些。
再偏執又怎麽樣,她到底是自己母親,是母親就有軟肋。
而王琴最大的軟肋,就是李子安。
--------------------
求海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