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繁根錯節

很難解釋全民對林妹妹的同情,更難以解釋自己以前覺得賈寶玉不是什麽良配,覺得林妹妹歷劫歸去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最難解釋的是自己因為聽了麝月的話,動了撮合林妹妹和賈寶玉的心思。畢竟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她又不是林妹妹,怎麽知道林妹妹和賈寶玉在一起不會幸福?

看看水溶就知道了,身為一個實權王爺,每天有忙不完的事兒,林妹妹那樣敏感多心體弱琉璃一般的人,如果找了一個一天見不了幾個時辰的丈夫,也未必就是好事。林妹妹向往的是知心人的長相厮守,賈寶玉雖然多情,可心倒是一直在林黛玉身上,如果是林妹妹的夙願,她也願意努力一下試試,能不能成就。

思謀定了,晴雯賠了一個大大的笑臉,和水溶說起在賈府得知的消息。

“……林姑娘的父親是維揚巡鹽禦史林如海,祖上曾經世襲過列侯,直到林如黑的父親,林如海科舉出身,即是鐘鼎之家,又是書香門第。正是因為沒有別的親近族人,奴婢才相信林家的産業一定是林姑娘的了。

當日聖上曾開恩讓各宮的娘娘回府省親,賈府老太太身邊的大丫鬟鴛鴦管着老太太的私房錢,曾經和奴婢抱怨過老太太不止一次的往外貼錢給兒子孫子的,賈府如今安享富貴榮華的多,運籌謀劃的無一個,加上事務繁雜,排場費用沒一處可省,外面看着依然是峥嵘軒峻的昌盛之地,不知道裏面其實已經敗了。如今維持着已經艱難,蓋個省親別院哪裏還能消耗得起。

林姑娘父母俱亡,無兄無弟,林姑娘現在還小,産業銀錢必定是賈府暫時看管。後來鴛鴦也說過一兩句,橫豎是一家子人了,賈家好了林姑娘自然也就好了。那省親別院蓋的毫不費力,自然是動了林姑娘的錢財。

可那林姑娘胎裏帶來的弱症,老太太雖然是真心疼愛,可架不住賈寶玉的嫡母不太願意兒子娶個體弱的兒媳婦,當日一來是因為銀錢緊張,二來兩個孩子年紀還小,心裏就算不樂意,也沒說到明處。正好她妹子薛家的夫人攜帶一家子上京,薛家有個姿容性情都極好的姑娘名叫寶釵。原來是為了候選宮中公主伺讀來的,王夫人也不好阻了外甥女的前程,可伺讀之事落選之後,明顯是更看重這個自家的外甥女。

這事兒本來和奴婢不相幹的,可林姑娘帶來的錢花了,再加上自小就和賈寶玉在一起,也是以為長長久久的一家子了,奴婢就動了管閑事兒的心,如今既然和王爺說明了,以後就不管了。”

一口氣說了一大段的話,晴雯一直看着水溶的表現,只要他有一絲不耐煩,自己就趕緊結束話題。

水溶當然沒想到賈府還有這樣一樁公案,林如海是一任探花,自然也不是無名之輩,晴雯不知道水溶知道,林如海的死看上去是一病而亡,其實未嘗沒有做了皇帝棄子的意思。維揚之地富庶,巡鹽禦史更是衆人巴結的對象,林如海在任幾年确實為皇帝追回來不少賦稅,可惜被人拿了把柄,兩方勢力博弈之下,皇帝不得不犧牲林如海。好在去的人差事辦的極快,林如海欣然赴死,皇帝和維揚之地達成協議,維揚每年多納兩成鹽稅。

晴雯說的雖然是個小丫鬟的話,可水溶把這件事兒放在了心上,皇帝對林如海是有幾分歉疚的,畢竟那是他得力的人,當初如果不是為了迎娶才名在外的賈敏,也不會一直游離于朝堂之外。那是又一段公案,牽扯了上輩子的幾個王侯子弟,暫時不必細說。不過單單一個孤女,水溶認為還是回護一二的好,當然這得抽時間試探一下皇帝的意思,做的不露痕跡。

這件事兒查起來很簡單,雖然林如海為了不惹皇帝猜忌遣散了大部分人手,可畢竟還有自己親生的女兒,他也是留了人的。蛛絲馬跡查下去,很快接近八成的真實情況就擺在了水溶的案頭。

晴雯那日的話雖然不長,可極為接近真相,林如海留下遺言把大部分産業變賣讓賈府的賈琏帶回京城,言明如果黛玉嫁給賈寶玉就都歸賈府所有,如果兩個孩子長大親事不諧,那留下三成作為賈府養育林黛玉的費用,剩下的七成給林黛玉做嫁妝。林如海深知當日的賈敏在賈府如何受寵,深信賈府不會薄待了愛女留下的唯一血脈,沒想到賈府如今早已經只剩下一個空架子,他給女兒留下的錢財,正好貼補了賈府這麽多年來的虧空,蓋了省親別院,還真剩不下多少了。

這事兒已經不是小兒女的情情愛愛,而是關乎皇帝的一個大計劃,水溶只好把這件事兒告訴了皇帝,請他定奪。

“我想見見那個晴雯丫頭,一個小丫頭能從三言兩語中分辨真相,一定是個聰慧靈透的。”

水溶沒想到不過是作為一個起頭提了句自己身邊這個小丫頭,居然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心裏轉了好幾個圈子,嘴上卻很痛快地答應了下來。

“特意宣她進宮不妥當,改日朕微服去你府上見見好了。”

皇帝很滿意水溶的痛快,原本有暗人說水溶得了一個能給主子帶福氣的丫頭皇帝還沒怎麽在乎,可先是有陳元澈的出手失利,後有這件事,皇帝還真對這個小丫頭起了好奇心。這是多少年沒有的心境體驗了,皇帝陛下很珍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