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忌變化多端
溫汀滢滿心歡喜的束發結簪,以新婦的模樣和易元簡一起去大徐國。他們二人趕着馬車,平穩的前行在天地間,自在而放松的相處。
一路上,溫汀滢對他有了更多的認知,他不僅武功高強,還頗有學問。他表面上平淡寂然,不茍言笑,但耐心體貼,每到一處縣城,他就會為她講解當地的歷史和風土人情,使她能品嘗到當地的食物。
溫汀滢也讓易元簡對她有了更多的認知,她的溫柔,她的堅定,她的自得其樂,能享樂也能吃苦。
每個夜晚,他們都在客棧要兩間上房,表面上各住一間,到了夜裏,溫汀滢就會來到易元簡的房中,和他躺在一個被窩裏一起同眠。她喜歡以臉枕着他的胸膛,喜歡趴在他的身上睡。
在每張不同的床上,同樣溫軟甜蜜的夜裏,溫汀滢常情不自禁的主動探尋着歡愉的奧妙,易元簡則由着她的全部探索。然而,她每次都不得要領的不适,是種怪異的不适,她無策,使得每次都淺嘗辄止的停下,繼續不同的探索。
似乎總是溫汀滢溫柔洋溢的主動,而易元簡平淡內斂的接受。其實,當溫汀滢每夜在嘗試着緩解不适的辦法時,易元簡也在緩解着內心的抗拒。
他喜歡她的觸碰在他身上溫柔的蔓延,她手指和紅唇下的親密無間,使他的胸口燃着一團火,**激蕩着近乎痛苦的叫嚣,靈魂在克服着把它當作罪惡。
是的,罪惡,罪惡的淫-欲。母親被這種罪惡所侵蝕,父皇十幾年如一日的沉淪在這種罪惡,逍遙法外,被當作是皇權特有的霸道權利,易元簡厭惡。
需要一些時間緩解,他們都有耐心,來日方長。他們自在的相處,心照不宣。
這夜,溫汀滢沐浴後發現月事在身,便不去他的房中,獨自睡在自己客房的床上。不曾想,易元簡來了。他漫不經心的躺在她身邊,伸臂摟住她,把她摟放在身上,以她喜歡的趴着的姿勢。
溫汀滢順從的枕在他胸膛,貼合的趴在他身上,心裏陣陣泛暖的喜悅。冷靜下來,以免葵水浸染到他的衣裳,她輕輕的挪開,躺回他旁邊。
易元簡将她重新摟放在身上攬住,固定住她,低聲道:“別誤會,我沒有改變主意。”
誤會?溫汀滢一詫,輕道:“嗯?”
“在溪邊,我讓你別再繼續,是因為你……你看起來不舒服,似乎頗為不适。我說的‘別再繼續了’,僅指那一刻。”易元簡不希望她誤會,盡管她當時說‘好’并停止了,但用晚膳時她若有所思的寡言少語,且她今夜沒有如同往常那樣去找他,他等待的緊張,思來想去,或許她會錯了意,就來找她了。
原來是他誤會了,溫汀滢輕柔的笑了笑。今日傍晚在荒郊野嶺的溪邊歇息時,四周寂靜,景色宜人,眼前的他孤澹清俊,她情不自禁,牽引他坐在溪邊的大塊岩石上,她跨坐在他腿上,親吻着他,在天地間和他溫存。
初次在白日,她不适的難耐狀,被他清楚的全看在眼裏,既然她覺得不舒服,何必再繼續?
溫汀滢體諒的輕道:“我沒有誤會,我明白你是在意我的感受,不希望我在不适中繼續。”
易元簡松了口氣。
溫汀滢輕柔的告訴道:“因為我月事在身,以免沾染在你的衣裳。”
易元簡領會了,放松了臂彎,由着她自己決定以她能舒服自在的姿勢,就像是在溫存時,他完全任由着她自己掌控以她滿意的程度。
溫汀滢順勢從他身上翻開,睡在他旁邊依偎着他,溫順而自在。她接納他仿佛被束縛住般的無動于衷,懂得他不茍言笑的性情寂然。她覺得在他的表象之下,仿佛有個小小少年,孤單、彷徨、無以為安。
下一刻,易元簡漫不經心的道:“沾染上你的什麽都無妨。”
溫汀滢愉悅的笑了,安适的存在于他身邊,每日每夜。
秋去冬來,他們離開了大易國,踏上了大徐國的國土。
去往大徐國京都的途中,他們發現很多流離失所的百姓,甚至于,他們還遇到了饑寒交迫的劫匪。這與大易國欣欣向榮的景色不同,雜草不生的荒地、人去屋空的村落,彌漫着艱難生存的蕭條。
打聽之下,才知大徐國正經歷着天災人禍。
天災是幹旱,流經國土、養育百姓生息的姮河在三年間已經多處幹旱枯竭。幹旱造成了大片莊稼枯死,百姓的收成大量減産。
人禍則是戰亂,驕奢的先帝在駕崩之前,果然聽信庸臣的讒言,将皇位傳給了三皇子徐淩卿。被廢黜的太子在忠勇将相的擁護下,集兵以清君側為名,從國界最北處向南邊京城的方向攻占城池,新皇派兵鎮壓,百姓們背井離鄉。
徐淩卿能成為皇上,易元簡恍然,五年前兩國聯姻時,本是要互嫁皇長公主給兩國皇上做皇妃,父皇接受了大徐國的皇長公主,卻不把同父異母的姐妹嫁給大徐國的皇上,極力要把自己的嫡公主嫁給大徐國的三皇子徐淩卿。因嫁妝極其豐厚,大徐國的皇上同意了。如今一看,父皇當時的舉動意味深長。
寒冬臘月,他們來到了大徐國的京城,繁華的景象空虛,隐滲出提心吊膽的不安。戰火動亂,人心惶惶。
此地國勢不穩,易元簡寸步不離的把溫汀滢帶在身邊,帶着她一起進皇宮。
皇宮中,大徐國皇後易婧之端坐在鳳椅,模樣靜娴溫雅,見皇弟聞宣步入殿內,親切熱絡的起身迎上前。
“參見大徐國皇後娘娘。”易元簡恭敬問安,不經意間瞧到了皇姐下颚的淤青,和她懷着身孕的隆起小腹。
溫汀滢以少年裝扮,行禮之後,随着被皇後示意全部退下的宮女們一同默默退出,候在殿外。
“元簡,不必拘禮。”易皇後和藹的示意他落座。
易元簡呈上楚皇後準備的貴重禮盒,道:“母後的心意。”
“謝謝母後。”易皇後接過禮盒,恭敬的打開,裏面只有一頁信件,展信閱罷,她面色駭然一變,趕緊把信收好,緊張的朝外張望,問道:“你可知信上內容?”
“不知。”易元簡甚至沒想到如此貴重的禮盒裏只有一頁信件。
易皇後心軟的嘆息,實不相瞞的道:“母後表示大易國能出兵幫助大徐國鎮壓謀反,以示誠意,将你留在大徐國當人質,直到謀反被鎮壓,待大易國撤兵之後,再将你送回大易國。”
易元簡一怔。
“母後能出兵相助是一片好心,雪中送炭,只是你留在大易國當人質太危險了。”易皇後于心不忍,忽想到皇上很快就到,心有餘悸,連忙道:“你快先藏在屏風後,千萬別讓皇上發現你。”
易元簡見皇姐神情焦慮,亦知皇姐自幼溫良,意識到不容耽擱,快步出殿拉起溫汀滢,帶她一起回殿藏身在屏風後。
溫汀滢緩過神,詫異的望着他,見他靜候傾聽,她随之傾聽。
不多時,屏風外的殿內響起易皇後的聲音:“臣妾參見皇上。”
“大易國的平王遲到了?”皇上的聲音冰涼。
“臣妾已讓他出皇宮了。”
“不拜見朕就走,這般藐視朕?”
“絕無藐視之意,他水土不服犯了痢疾,狀态不雅,臣妾讓他先行出皇宮了。這是他帶來的信件,大易國有意出兵相助,皇上不妨考慮。”
寂靜了片刻,忽然一個清脆的“啪”聲響起。易元簡和溫汀滢頓時相視一眼,不約而同的猜出是個掌掴聲。
“相助?你這是準備說服朕接受援兵?是不是還打算繼續勸谏朕提拔那些力擁朕登上皇位的群臣?朕的朝堂裏盡是被大易國收買的權臣,朕的疆土裏盡是大易國的英勇士兵,大徐國變成大易國的花園指日可待啊!”
“臣妾知錯,不該多言。”
又是一個響亮的掌掴聲。
“知錯多少次了,怎麽不長記性?!朕未登基之前就警告過你:在朕的後宮裏,若敢有女人過問朕的政事,朕會讓她做一條上了岸的魚。朕絕不允許任何一個女人在朕的眼皮底下耍小聰明,朕絕不會讓任何一個女人的陰謀詭計得逞,朕絕不可能被任何女人擺布!”
“臣妾此後再不多言。”
寂靜了好一會,溫汀滢屏息聽着,不知道屏風外在發生什麽。她輕輕的望向易元簡,他隐現沉重之色,并沒有如往常那樣置身事外,好像在權衡是否現身?
就在這時,易皇後繞過屏風出現在他們面前,不讓他們看到她臉上的掌印而垂首道:“元簡,今日皇上的言行你千萬莫說給父皇和母後,皇上他喝醉了,言行失态,他沒喝醉時不是這樣的。”
“是。”易元簡神情凝重。
易皇後道:“快離開皇宮,盡快回大易國。”
易元簡拱手道:“皇姐保重。”
溫汀滢恭敬的向易皇後行禮,她真是溫良,替易元簡着想,未雨綢缪不讓他跟大徐國皇上見面。否則,可想而知易元簡不宜脫身。與此同時,也唏噓易皇後的處境。
在易皇後的掩護下,易元簡和溫汀滢順利的離開了皇宮,日夜兼程的離開了大徐國,踏回故土。
當他們于母親祭日的前一天趕到了京都後,不曾想,在他離開京城的這一年,發生過一次影響深遠的政變,皇權發生了變化。